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木兰辞》是一手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民歌,在当时的影响力较大,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从《木兰辞》整体结构来看,构思十分精妙,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繁简有度、交相辉映,值得深入阅读和分析。本文主要就《木兰辞》的精妙构思进行分析,深入剖析《木兰辞》的繁与简,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
【关键词】《木兰辞》 繁与简 精妙构思
《木兰辞》作为同《孔雀东南飞》并成为“乐府双璧,”在当时的影响力较为深远,整首诗歌以明快的格调,质朴的语言,朗读更加上口,可以带给人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成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但是,在阅读《木兰辞》时,其中所描述的故事十分细腻,但是这些远远不够吸引我们,通过仔细品读,可以发现整首诗歌在构思上十分精妙,从大篇幅的繁琐中可以看出小片段的精简,繁与简之间的搭配相得益彰。
一、《木兰辞》的“简”
我在阅读《木兰辞》时,可以发现其中精简的小片段,在全文篇幅中占据的比例较小,但是其中所讲述的内容却是十分精炼。《木兰辞》中的“简”主要是指文中的第三段,共有六句话:
从内容上来看,是在《木兰辞》中最短的部分,但是其中却是生动的揭示了木兰代父从军,在战斗中生活的真实写照。尽管只有短短的留句话,但是却充分的讲述了木兰从军三个月期间的生活,在从军时的日夜兼程,在战斗中的艰苦辛劳,战争结束后欣喜归家[1]。简短的几句话,高度的概括了木兰从军的历程,尤其是在描述木兰奔赴前线时的迫切的,用“万里”和“飞”将木兰从军,为国分忧的飒爽英姿。木兰虽为女子,但是在国家兴亡面前,却有一颗不属于男儿的雄心壮志,匆忙替父从军,在展现木兰的孝道同时,欣然奔赴前线的迫切,从万里之外赶赴前线,只为早日能够参与到战斗中,为国家排忧解难;战斗生活也不过是寥寥数十个字,但是从这数十个字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从军期间的辛苦,通过“寒光”可以联想到清冷的冰雪,天寒地冻,作战条件十分艰苦,但是战士还要拼命坚守在阵地,只为了保家卫国。
最后的两句描述了木兰战争胜利后,从战场返回家中,即便身为女子,仍然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守下来,经受住考验,这是令人多么震驚和振奋的消息,尤其是“将军百战死,将是十年归,”通过生死的对比,更显木兰的潇洒风流,同时也吃尽了苦头,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二、《木兰辞》的繁
除了《木兰辞》中的小片段的简,剩下文章大的部分的内容繁多,当属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五段内容最长[2]。从最初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开始描写,随后写到“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讲述了国家危难情况下,木兰为了尽孝道,替国家分忧解难,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交代了历史背景的同时,也对木兰的心理活动展开更加细致的描写,对木兰的心思解读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危及情况下,木兰做的决定有多么令人震惊。诗歌从一开始就着重刻画木兰的心理活动,从叹息声转变到木兰亲口讲述当时的历史背景,具体叹息感到烦恼的原因,因为可汗大点兵,家长父亲必须要参军,但是由于父亲年事已高,并且家中并没有其他可以参军的男丁,在这样的背景下,木兰作为一个女儿身,如何能够不感到忧愁。这就让家中的长女木兰,只能通过女扮男装的方式去参军,至此,一段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千古佳话由此展开。
在诗歌的后半段,则是讲述木兰替父从军之前的准备,在四个市场上分别买到了不同的战具,这种描述并非是是木兰真的从东南西北四个市场上分别买来战具,而是强调木兰参军前的忙碌准备工作。这种描写方法为互文,在诗歌中应用十分精妙,说明木兰为了出征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而在后续踏上参军途中,通过景物的刻画来描述木兰参军途中所见所感,并且通过“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来表达奔赴前线的急切,保家卫国的渴望。尽管木兰替父从军,但是终归是女儿身,在从军过程中想家是正常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木兰的百转柔肠[3]。
木兰从军归来,家长的父母和姐妹十分欣喜,纷纷前往城外去迎接,梳妆打扮,有如节日般盛大;弟弟为了庆祝姐姐的归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家中一片喜庆氛围,木兰替父从军,完整归来,这是一家人最高兴的事情。从军归来的木兰迫切的恢复女儿身,只是一种使命感让木兰踏上战场,战胜后,并未接受军功奖赏,而是迫切地回到家中,为一个传奇女子的一生画上了圆满句号。
【结 语】
从文中的描述,可以了解到木兰的应用,如何替父从军的传奇佳话,在宣扬木兰的传奇事迹同时,也在无形中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号召人们向往和平,避免战争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高莉.试析《木兰辞》与美国电影《Mulan》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怀化学院学报,2016(25)
【2】陈雀倩.生命如嚼蜡——蔡东《木兰辞》中的生活启示与零碎智慧【J】.南方文坛,2015(21)
【3】周兰.图形—背景理论与《木兰辞》经典意象翻译——《木兰辞》两英译文对比赏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25)
【关键词】《木兰辞》 繁与简 精妙构思
《木兰辞》作为同《孔雀东南飞》并成为“乐府双璧,”在当时的影响力较为深远,整首诗歌以明快的格调,质朴的语言,朗读更加上口,可以带给人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成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但是,在阅读《木兰辞》时,其中所描述的故事十分细腻,但是这些远远不够吸引我们,通过仔细品读,可以发现整首诗歌在构思上十分精妙,从大篇幅的繁琐中可以看出小片段的精简,繁与简之间的搭配相得益彰。
一、《木兰辞》的“简”
我在阅读《木兰辞》时,可以发现其中精简的小片段,在全文篇幅中占据的比例较小,但是其中所讲述的内容却是十分精炼。《木兰辞》中的“简”主要是指文中的第三段,共有六句话:
从内容上来看,是在《木兰辞》中最短的部分,但是其中却是生动的揭示了木兰代父从军,在战斗中生活的真实写照。尽管只有短短的留句话,但是却充分的讲述了木兰从军三个月期间的生活,在从军时的日夜兼程,在战斗中的艰苦辛劳,战争结束后欣喜归家[1]。简短的几句话,高度的概括了木兰从军的历程,尤其是在描述木兰奔赴前线时的迫切的,用“万里”和“飞”将木兰从军,为国分忧的飒爽英姿。木兰虽为女子,但是在国家兴亡面前,却有一颗不属于男儿的雄心壮志,匆忙替父从军,在展现木兰的孝道同时,欣然奔赴前线的迫切,从万里之外赶赴前线,只为早日能够参与到战斗中,为国家排忧解难;战斗生活也不过是寥寥数十个字,但是从这数十个字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从军期间的辛苦,通过“寒光”可以联想到清冷的冰雪,天寒地冻,作战条件十分艰苦,但是战士还要拼命坚守在阵地,只为了保家卫国。
最后的两句描述了木兰战争胜利后,从战场返回家中,即便身为女子,仍然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守下来,经受住考验,这是令人多么震驚和振奋的消息,尤其是“将军百战死,将是十年归,”通过生死的对比,更显木兰的潇洒风流,同时也吃尽了苦头,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二、《木兰辞》的繁
除了《木兰辞》中的小片段的简,剩下文章大的部分的内容繁多,当属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五段内容最长[2]。从最初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开始描写,随后写到“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讲述了国家危难情况下,木兰为了尽孝道,替国家分忧解难,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交代了历史背景的同时,也对木兰的心理活动展开更加细致的描写,对木兰的心思解读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危及情况下,木兰做的决定有多么令人震惊。诗歌从一开始就着重刻画木兰的心理活动,从叹息声转变到木兰亲口讲述当时的历史背景,具体叹息感到烦恼的原因,因为可汗大点兵,家长父亲必须要参军,但是由于父亲年事已高,并且家中并没有其他可以参军的男丁,在这样的背景下,木兰作为一个女儿身,如何能够不感到忧愁。这就让家中的长女木兰,只能通过女扮男装的方式去参军,至此,一段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千古佳话由此展开。
在诗歌的后半段,则是讲述木兰替父从军之前的准备,在四个市场上分别买到了不同的战具,这种描述并非是是木兰真的从东南西北四个市场上分别买来战具,而是强调木兰参军前的忙碌准备工作。这种描写方法为互文,在诗歌中应用十分精妙,说明木兰为了出征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而在后续踏上参军途中,通过景物的刻画来描述木兰参军途中所见所感,并且通过“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来表达奔赴前线的急切,保家卫国的渴望。尽管木兰替父从军,但是终归是女儿身,在从军过程中想家是正常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木兰的百转柔肠[3]。
木兰从军归来,家长的父母和姐妹十分欣喜,纷纷前往城外去迎接,梳妆打扮,有如节日般盛大;弟弟为了庆祝姐姐的归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家中一片喜庆氛围,木兰替父从军,完整归来,这是一家人最高兴的事情。从军归来的木兰迫切的恢复女儿身,只是一种使命感让木兰踏上战场,战胜后,并未接受军功奖赏,而是迫切地回到家中,为一个传奇女子的一生画上了圆满句号。
【结 语】
从文中的描述,可以了解到木兰的应用,如何替父从军的传奇佳话,在宣扬木兰的传奇事迹同时,也在无形中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号召人们向往和平,避免战争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高莉.试析《木兰辞》与美国电影《Mulan》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怀化学院学报,2016(25)
【2】陈雀倩.生命如嚼蜡——蔡东《木兰辞》中的生活启示与零碎智慧【J】.南方文坛,2015(21)
【3】周兰.图形—背景理论与《木兰辞》经典意象翻译——《木兰辞》两英译文对比赏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