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hd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光是走“从内容上去寻求”这一步,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必须“着眼于语文形式方面”,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应找准学生的起点,多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
  一、 分析学情,找准起点
  《青海高原一株柳》篇幅较长,情感凝重,道理深刻。其中,课文的第6~7自然段,主要是通过作者的猜测和想象,进一步表达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精神。
  关于这两个自然段的教学,大部分老师都是把目标定位在“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从中体会柳树的顽强精神”上,导致师生一起陷入了分析内容的泥淖中。一堂课上,老师问的要么是:你从这些词句中感受到了什么?要么是: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株柳树的顽强?根据老师的问题,学生就东抠一个词,西挖一句话谈一下感受,每个人谈的中心意思都是“顽强”。抠词挖句谈完感受后,老师就让学生朗读出顽强的语气。
  初听,似乎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因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主线非常清楚,能紧紧围绕“从哪里感受到这株柳树的顽强”来体会、朗读。可是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无需老师讲解就已经能从这两小节的关键词句中感受到柳树的顽强精神了。由此可见,没有分析学情,无视学习起点,课堂上就会出现让学生“懂装不懂”的奇怪现象,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二、 细读文本,关注表达
  在分析学情、找准起点的基础上,只有细读文本,关注表达,才能挖掘文本的隐信息,才能有效引领学生领悟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不仅能够深层次地感悟内容、体会情感,更能使学生获得一些表达上的知识、技巧,为习作提供储备。课文第6~7自然段,同是想象和猜测,作者为什么要分两个自然段来写?这两个自然段又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柳树的顽强精神的?笔者仔细研读第6~7自然段后,发现这两段内容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采用不同的对比手法更好地表现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精神。为此,根据学生的起点和教材的特点,这两段的教学目标可定位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对比的方法及作用,并学会运用”上。
  三、 品味语言,感悟表达
  在教学课文第6~7自然段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运用静思默想、比较甄别、体验想象等方法品味语言,从中感悟文本运用的对比手法。通过语言的品味,学生会发现第6自然段把青海高原一株柳与同一环境下不同时期的柳树作比较,一茬茬的柳树都死了,唯独它生存了下来,所以重在引导学生感悟“众死独生”的对比。而第7自然段是把青海高原一株柳与自身进行了对比,一次次死了,又一次次活了下来,所以重在引导学生感悟“起死回生”的对比。仅仅这样还不够,我们还要继续引导学生比较这两段对比方法的不同之处,即比较的对象和顺序不同。在这样的品味语言过程中,学生不仅感悟到了作者是“怎么写的”,也水到渠成地领悟了“为什么这样写”。
  四、 学以致用,形成能力
  关注语言形式的最后归宿点在于运用。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语言形式的关注如果仅仅停留在“感悟”上,那么,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带兵杀敌”。因此,在感悟语言形式之后,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模仿,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和感悟,将别人的语言形式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形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在学完课文第6~7自然段后,当堂让学生运用习得的对比方法,仿写岩缝里生长的小草。从学生的练笔情况看,笔者欣喜地看到了教的价值、学的收获。
  (作者单位: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一、困惑与思索  多年来,小学语文考试都是偏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把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目标。许多学校以统一的一张试卷和标准来评判学生,忽视学生个性发展,这不仅无法体现评价的发展性、激励性功能,还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受挫,信心丧失,惧怕考试,以致造成学习困难。从考试内容来看,试卷大多沿用多年不变的题型,以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层面单一,很难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
期刊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你们对课题中哪个词特别感兴趣?  生:故事。  师:关于谁的故事?  生:小村庄的故事。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村庄?  生:(齐答)想。  师:(大屏幕显示: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在这个小村庄里,有这样一些景色。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生自由朗读大屏幕上短语)  师: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山村呢?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小
期刊
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解读课文,用儿童的语言参与对话,用儿童的方式评价学生,用儿童的生活拓展练笔,把属于儿童的时空还给他们,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 用儿童的眼光解读课文  入选教材的课文绝大多数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编者力求体现儿童的生活、儿童的语言、儿童的心理。这就要求教者要从学生的角度解读课文,用儿童的眼光审视教材,找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切入点。  《姥姥的剪纸》一课,围绕“喜鹊登枝”和
期刊
我们在听课时常常可以看到这么一种情况:学生复述课文,如与文章里的语言比较接近,教师便往往告诫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似乎用了文章里的语言便是违背了复述的规矩。  难道复述课文必须要用“自己的语言”吗?我看不见得。复述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自然要掺杂进“自己的语言”,然而却不能把“文章里的语言”全变成“自己的语言”。我倒是觉得复述时应当鼓励学生多用些“文章里的语言”。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语
期刊
一、视听导入,初读揭题  1.小朋友,上课前先听一首熟悉的歌曲并看大屏幕上的建筑物:这是什么地方,哪个民族在歌唱,主要唱什么?  (1)这是西藏的布达拉宫。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在唱《北京的金山上》,主要歌颂毛主席使农奴翻身得解放,藏胞感恩毛主席,毛主席就是金色的太阳。  (2)党中央不仅使西藏贫苦农奴翻身做主人,还派大量的汉族干部去西藏,帮助西藏人民,支援西藏建设,使西藏人民过上好日子。支援西藏建设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学生的阅读都提出了不同要求,如何更好地建构低年级阅读教学,我找到了一些方法:  一、 运用朗读体悟文本  从阅读教学自身的特点看,读是进行语文训练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教师领着学生读,最适用于低年级。如教《乌鸦和狐狸》一文时,教师通过动听的领读,使学生感知狐狸阿谀奉承、狡猾、馋的模样。运用这种朗读形式,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朗读技巧,纠正朗读中不良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
期刊
阅读图式,是我们建构图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学心理学认为,“教”只是帮助学生“学”。“教”之所以出现一些比较固定的步骤,并表现出一定的序列性,完全是由于它所帮助的“学”有一定规律性的缘故。如果我们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形成一定的“教”的程序,并转化为学生“学”的程序,学生就学有方向、学有方法,学有优法。为此,课题组经过多年实践,提炼出五步阅读程序:“猜一猜、读一读、品一品、背一背、用一用”。下
期刊
最近,在调研中听了几位教师的古诗教学课:  【案例1】 一位教师在教学《元日》一课时,首先播放了歌曲《过大年》并展示了喜庆的图片,揭示课题后,教师又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了“年”的传说,和“屠苏酒”“桃符”等方面知识,在学生自学了古诗大约3分钟后,教师由词到句,逐句讲解,然后欣赏了一些春联,补充阅读春节民俗资料和背景资料,最后便让学生试着背诵这首诗。  【案例2】 另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
期刊
主持人:周 婷  参与者:南京市教研员 芮 琼   南京市鼓楼区教研员 朱廷梅   南京市鼓楼区“周婷特级教师工作室”部分成员  周 婷:“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走在课改路上的语文课堂,从“穿新鞋走老路”,到滥用媒体、活动频繁,拓展过度,再到走向平实、追寻语文教学的本体价值,我们且行且思,努力做着自觉的思想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直深信:“教什么”始终是第一位的,今天我们主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习作教学“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强调了对学生习作兴趣,特别是表达欲望的激发和培养。那么,如何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呢?  一、 要有最能吸引学生眼球和触动情感的习作素材  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注意与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注意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