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学生表达欲望的密码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习作教学“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强调了对学生习作兴趣,特别是表达欲望的激发和培养。那么,如何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呢?
  一、 要有最能吸引学生眼球和触动情感的习作素材
  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注意与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及时捕捉生活中新奇有趣和最受感动的内容,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这些素材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情趣,都是学生最熟悉、最关心,甚至最好奇的习作内容,因此,学生不但有话说,而且迫切想说,从而催生出学生表达的欲望,很快达成“意在笔先”的效果。
  二、 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广阔的创新空间
  这项要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引导学生筛选出“新奇有趣”“最受感动”的内容以后,还要注重指导学生习作前的构思训练。诸如:如何完整的表现习作内容,如何把握习作的重点内容,如何把重点内容写具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等。特别对习作的重点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回忆细节、由此及彼地合理想象以及穿插自己的看法、感受和相关的间接描写等,努力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脑海中由选材时的“简单表象”,变为“丰富的意象”,从而催生出丰富的语言,激发强烈的表达欲望。二是重视想象作文的训练,其形式有看图习作、摆玩具习作、听象声词写事、编童话故事等等。看图习作是介于写实习作和想象习作之间的。看图习作有别于生活习作,因为图画有很多留白。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还要引导学生想象图中的留白,即没有画出和画不出来的内容,例如,图中的人物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等。除此之外,单幅图要引导学生推前想后,弄清其前因后果或环境、背景等;多幅图还要引导学生想象图与图之间的留白,弄清其联系和发展等。而这些想象、生发出来的内容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当然也是学生最想“展示”给别人的。而对其内涵、主题的探究,往往又是多元的,学生的理解可以是,甚至应该是致力于引向多元,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探究能力和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不但增加了其表达的自信心和欲望,也为学生写好生活习作作了很好的铺垫。
  教师只要善于引导,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学生就可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童话故事习作,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指导学生想象:① 编一个怎样的故事——惊险刺激的、或幽默滑稽的、或增长知识的、或让大家明白道理的等等。② 怎么写好童话人物——介绍这个人物的外貌、性格、习惯等,可通过具体事例凸显其特点,也可以想象这个人物的身世、爱好、喜欢结交的朋友等。③ 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多角度想象。这样指导学生想象,不但降低了想象习作的难度,而且可以充分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童话人物的塑造拥有丰富的素材,大大地增强了学生创作的自信心和欲望。
  三、 要有宽松、主动的习作氛围
  创设宽松、主动的习作氛围,就是要多些自主,力求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多些个性,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多些创新,鼓励学生写出新发现,新感受。只有把束缚降低到最低限度,才能给学生营造出宽松的习作氛围,减少学生习作的心理压力,才可能使习作成为学生交流信息、表达情感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笔者认为,习作教学特别需要风趣、幽默的教学艺术感染力。它犹如教学的润滑剂,使沉闷、艰涩的习作课变得轻松、活跃起来,学生的表达情绪就会因此而亢奋,争先恐后、畅所欲言、掌声笑声迭起的场面就会不时呈现。这样,不但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习作兴趣,还能让学生从怕习作变成爱习作。
  (作者单位:徐州市金山桥经济开发区大庙镇中心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以苏教版一年级教材《小河与青草》一课为例,来谈谈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使我们的课充满语文味。  一、琅琅书声,读出“语文味”  [案例1]  师:(映示小草的第一次话):谁来读读?  师:小草说小河怎样?(相机板书:清)  师:你为什么说水很清?(变色“一眼能看到底”)  师:你在清清的河水中都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把小草眼里的小河读出来吗?(生读)  师评:好像小河的水
期刊
一、困惑与思索  多年来,小学语文考试都是偏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把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目标。许多学校以统一的一张试卷和标准来评判学生,忽视学生个性发展,这不仅无法体现评价的发展性、激励性功能,还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受挫,信心丧失,惧怕考试,以致造成学习困难。从考试内容来看,试卷大多沿用多年不变的题型,以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层面单一,很难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
期刊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你们对课题中哪个词特别感兴趣?  生:故事。  师:关于谁的故事?  生:小村庄的故事。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村庄?  生:(齐答)想。  师:(大屏幕显示: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在这个小村庄里,有这样一些景色。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生自由朗读大屏幕上短语)  师: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山村呢?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小
期刊
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解读课文,用儿童的语言参与对话,用儿童的方式评价学生,用儿童的生活拓展练笔,把属于儿童的时空还给他们,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 用儿童的眼光解读课文  入选教材的课文绝大多数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编者力求体现儿童的生活、儿童的语言、儿童的心理。这就要求教者要从学生的角度解读课文,用儿童的眼光审视教材,找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切入点。  《姥姥的剪纸》一课,围绕“喜鹊登枝”和
期刊
我们在听课时常常可以看到这么一种情况:学生复述课文,如与文章里的语言比较接近,教师便往往告诫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似乎用了文章里的语言便是违背了复述的规矩。  难道复述课文必须要用“自己的语言”吗?我看不见得。复述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自然要掺杂进“自己的语言”,然而却不能把“文章里的语言”全变成“自己的语言”。我倒是觉得复述时应当鼓励学生多用些“文章里的语言”。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语
期刊
一、视听导入,初读揭题  1.小朋友,上课前先听一首熟悉的歌曲并看大屏幕上的建筑物:这是什么地方,哪个民族在歌唱,主要唱什么?  (1)这是西藏的布达拉宫。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在唱《北京的金山上》,主要歌颂毛主席使农奴翻身得解放,藏胞感恩毛主席,毛主席就是金色的太阳。  (2)党中央不仅使西藏贫苦农奴翻身做主人,还派大量的汉族干部去西藏,帮助西藏人民,支援西藏建设,使西藏人民过上好日子。支援西藏建设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学生的阅读都提出了不同要求,如何更好地建构低年级阅读教学,我找到了一些方法:  一、 运用朗读体悟文本  从阅读教学自身的特点看,读是进行语文训练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教师领着学生读,最适用于低年级。如教《乌鸦和狐狸》一文时,教师通过动听的领读,使学生感知狐狸阿谀奉承、狡猾、馋的模样。运用这种朗读形式,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朗读技巧,纠正朗读中不良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
期刊
阅读图式,是我们建构图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学心理学认为,“教”只是帮助学生“学”。“教”之所以出现一些比较固定的步骤,并表现出一定的序列性,完全是由于它所帮助的“学”有一定规律性的缘故。如果我们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形成一定的“教”的程序,并转化为学生“学”的程序,学生就学有方向、学有方法,学有优法。为此,课题组经过多年实践,提炼出五步阅读程序:“猜一猜、读一读、品一品、背一背、用一用”。下
期刊
最近,在调研中听了几位教师的古诗教学课:  【案例1】 一位教师在教学《元日》一课时,首先播放了歌曲《过大年》并展示了喜庆的图片,揭示课题后,教师又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了“年”的传说,和“屠苏酒”“桃符”等方面知识,在学生自学了古诗大约3分钟后,教师由词到句,逐句讲解,然后欣赏了一些春联,补充阅读春节民俗资料和背景资料,最后便让学生试着背诵这首诗。  【案例2】 另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
期刊
主持人:周 婷  参与者:南京市教研员 芮 琼   南京市鼓楼区教研员 朱廷梅   南京市鼓楼区“周婷特级教师工作室”部分成员  周 婷:“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走在课改路上的语文课堂,从“穿新鞋走老路”,到滥用媒体、活动频繁,拓展过度,再到走向平实、追寻语文教学的本体价值,我们且行且思,努力做着自觉的思想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直深信:“教什么”始终是第一位的,今天我们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