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题”训练法在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提高习题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物理教师不断探索的命题. “套题”训练法是本人在多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在以下的介绍中,如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将不甚欣慰.
  一、“套题”训练法的由来
  所谓“套题”,就是按照某一特定形式或者按照某种特定要求所编辑的一组习题.利用“套题”,在习题课上进行训练,能够让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方法进行有效的辨别和比对,从而加深理解,促进学习的有效迁移,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解题能力,有利于提高习题课的学习效率.这种上课的方法就叫做“套题”训练法.
  二、“套题”训练法的内容
  (一)“套题”的设计
  “套题”的设计是使用“套题”训练法进行教学的基础和关键. 一组好的“套题”设计,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套题”设计的原则是: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重点,结合常见的错误,采用类比和比较,把“形”同“质”异或“形”异“质”同的各类物理问题呈现于一组习题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探究中,澄清物理概念,理解物理原理,掌握物理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1。用类似的物理情景进行“套题”设计
  例如,在综合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解题时,可以以小车和物块的相对滑动为情景,设计以下一组“套题”,以逐步增加解题的难度,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
  图1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水平速度v0滑上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轨道的小车上,小车质量为M.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车足够长.求:(1)物块相对小车滑行的距离(2)物块从滑上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的这段时间内,物块相对地面通过的距离.
  例2如图2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m  图2图3例3如图3中小车A质量m1=15 kg,可以看成质点的铁块B,质量m2=5 kg.小车A长L=4 m.B位于A左端,与A一起以v0=4 m/s速度向右运动.右面有一个固定的墙壁,A与墙壁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以原速率向左运动,而B仍向右运动.由于A、B间有摩擦力,最后B恰停在A的右端而没有掉下来.求:A、B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
  例4如图4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辆长平板车,它的中央放一个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物块跟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平板车的质量M=2 m,车与物块一起向右以初速度v0=3 m/s匀速运动,车跟右侧的墙壁相碰,设车跟墙壁碰撞的时间很短,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设为g=10 m/s2.求:(1)平板车的长度至少是多大时,小物块才不会从车上落下来?(2)经过无数次碰撞后,小物块在车表面相对于车滑动的总路程是多少?
  图4图52。通过类似的物理模型进行“套题”设计
  例如,在研究共点力平衡时,可以以对称悬挂的滑轮为模型,设计以下一组“套题”,在这组“套题”中模型相似,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似,可以加强学生对物理方法的正迁移.
  例5如图5所示,长为5 m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直立于地面的两杆a、b上,两杆相距为4 m,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小滑轮,小滑轮下吊着一个重为12N的物体.平衡时,绳中张力是多少?将b点下移到任意点b′时绳中张力如何变化?
  例6如图6,将一根轻柔的细绳一端拴在天花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在竖直墙上的B点,A和B到O点的距离相等,绳的长度的OA长度的2倍,在一个重量不计的动滑轮K的下方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现将动滑轮和重物一起挂到细绳上,不计任何摩擦,在达到新的平衡时细绳上的拉力是多少?
其他文献
题目:已知关于x的方程|x-k|=212kx在区间[k-1,k+1]上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本题以方程为依托,将绝对值、无理式、根的分布有机结合,编拟出一道含绝对值的无理方程根的分布问题,全面检测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是各类赛题和高考试题的热点,同时由于该类试题的综合性强、复杂程度大,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不能很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因而也成为难点.本文将从
两个基本原理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几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
一、赋值法——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例1 (2009年高考四川卷理科第12题)已知函数f (x)是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不恒为零的偶函数,且对任意的实数x都有xf (x+1)=(1+x)f (x),则f (f (512))的值是( )  (A) 0(B) 112(C) 1 (D) 512  解:(A).可得f (0)=f (112)=0.  当x≠0时,得f (x+1)=1+x1xf (x),所以f
在学习立体几何知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求解二面角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只要大家开动脑筋、善思多想,常常会找到多种不同的求解方法,这对于提高我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敏锐性是非常有益的.下面举例分析,相信同学们定会从中受益.  题目 如图1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且AB = a,AD=PA = 2a.求二面角B-PC-D的大小.  解法1:如图1,过D作DE⊥P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性科学,实验能力是高考的考查要求,也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要求.高考的命题意图是要求学生在经历实验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实验的基本素养,在规定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拓展与变式,让学生的思维保持活力.因此我们的高三实验复习应在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前提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变式与拓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一轮复习重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梳理回顾,二
临界问题是指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某种物理现象转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转折状态称为临界状态.至于是“出现”还是“不出现”,需视具体问题而定.极值问题则是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某物理量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情况.临界问题往往是和极值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是物理中的常见题型,同学们在刚刚学过
一、众人的力量  1. 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下,物体就要静止,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1)伽利略注意到,当一个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它的速度越来越大,而向上滚动时,它的速度越来越小.他由此猜想当球沿水平面滚动时,它的速度应该是不变的,实际上球滚动的越来越慢,伽利略认为是由于摩擦
内阻时,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使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系统误差,那么在电流表外接和内接两种情况下电动势的测量值和真实值,内阻的测量值和真实值间的关系应如何确定呢.  一、解析法  如果采用图1甲所示的电路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ε=U1+I1r,ε=U2+I2r(由需两次测量)解得ε测=I2U1-I1U21I2-I1,r测=U1-U21I2-I1,如果考虑电流表与电压表的内阻则有:  ε=
力是对运动最高度的概括,也是研究运动最佳的角度.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受力分析是一个基本功,也是学习物理的第一道门槛.有部分学生,常把弹力或拉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搞错了.这些学生在处理受力分析的时候,存在思维定势,本质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受力分析的方法.  图1图2例1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上,斜面的上表面光滑,如图1,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如图2,物块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求两种情
现“懂而不会”的现象,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通过课堂实验创新、分组实验优化等实验教学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一、“懂而不会”的界定  学生听讲能听懂、基本题目会做,但知识的巩固、迁移却没有到位,所以碰到知识的应用层次的题目就无法准确、迅捷完成,也就是所谓的“懂而不会”.  “懂而不会”指的是在教学中,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常用技巧,却不会解决问题(包括习题或实践中的问题).  现代认知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