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为本位实施语文教学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ha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应立足更长远的目标、以更开放的姿态,切实贴近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真正把教学导向培养能力与创新。要以阅读能力培养为突破口,把能力培养落实在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上。阅读是一个判断、选择、借鉴的吸收过程,表达则是一个消化、应用、创新的输出过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视野 能力培养
  
  长久以来,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之学、技艺之学,乃至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过分注重学生对字词的熟知,对基本语法知识的掌握,对文章段落、层次的了解,沉湎于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出题者的出题意图、提问者的提问意图的揣测并尽可能的整齐划一到“标准答案”,语文教学被异化了,其直接后果就是语文教学中人的价值、情感、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负载着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高度工具化,藉此培养能力、怡情悦性、陶冶情操似乎只是一种遥远的假说。
  设想一下,当学生面对一篇文章的时候,他们要用学过的文体与语体知识去分析,研究文章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或论证方法,文章的段落层次如何;他们在欣赏一篇诗歌或散文的时候,要分析文章使用了什么意象,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修辞技巧。这样往往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其实只要不妨碍对文章精神实质的把握,大可不必拘泥于细枝末节,甚至完全可以“不求甚解”。经过小学和中学基础教育的铺垫,中职语文完全可以以一种更开放的姿态,以更轻松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如果忽视能力培养,而仅仅局限在能分析几篇范文,满足于对一些范文所要求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那对教师与学生来说不只是一种悲哀。
  事实上,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培养学生广博的阅读能力,有独到见解的口语表达能力,观点鲜明的写作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必须根植于现实的土壤,即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需要为依托,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紧迫感与危机感,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不至于教师喊破喉咙,而学生却无动于衷。如何把这一目标有效地贯穿到教学中,贯穿到每一节课中,即以阅读能力培养为突破口,把能力培养落实在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上。
  
  一、以阅读能力培养为突破口
  
  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学生分析、表达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鉴赏水平及审美情趣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各项能力培养中处于基础地位。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基本的环节。
  目前学生的阅读取向基本限定在卡通、武打、言情等通俗读物上,而对一些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却鲜有问津,知之甚少;对现代、当代作家作品的了解基本限于课本,造成阅读视野狭窄、阅读品位不高的情况。他们在写作文或口语表达时往往没有可用的素材。
  对阅读内容的引导,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中职生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自我意识强烈,对未来充满幻想;对世界认识天真,行动缺乏自制力;这使他们很容易放纵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阅读内容。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势必不能很好的引导。引导中,直接的、说教式的教育固然重要,但还应讲究一些方法。关于该不该读武打、言情、卡通读物问题,可以组织辩论比赛等形式进行讨论,教师注意把握时机,澄清认识,使热点降温。当然,这些读物也不是一点也都不可以读,只是应掌握好“度”,把握好分寸,处理好与其他读物的比例关系。对此,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积极推荐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可以通过给学生列书目、布置作业、电影赏析等形式调动其积极性,并在课堂上加强这一部分内容的指导,让学生亲身体会经典作品的魅力。这样,一破一立,一抑一扬,学生自然会明白什么是应该读的,什么是不应该读的,什么是适当读的。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既要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著名篇以直接吸取其文学精粹,又要积极鼓励学生阅读一些报刊杂志来了解自己身边的事情、社会的焦点、全球的热点,后者在信息社会里尤为必要。
  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最重要环节。能不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决定学生今后阅读能力的高低。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现阶段语文阅读训练形式较单一,基本上采取范文分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这方面能力。这几乎是小学、中学教学的延伸,没有更大的突破,给学生造成千篇一律的感觉。教师从选材到形式,都要下一番功夫。选材上,如前所述,进行引导,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形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比如,把文学名著以电影片段欣赏或录音剪辑的形式先介绍给学生,然后要求他们阅读这些片段,并进行讨论。这样做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培养学生有计划阅读的习惯。计划阅读,可以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提高阅读效率,避免浪费时间。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阅读计划,适当的时候进行抽查评比。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积累材料。有的学生书读得不少,但写作文时没材料可用,就是因为没有养成随时积累材料的好习惯。积累材料不一定非得摘抄,阅读时有意识地动动脑,要读进去,有了感想适当记录;读完一本书或一部作品,不要忙于去看下一本书,要用很短的时间,回想一下书中的大意、情节,如果有很多感受,把它写下来。时间长了,占有的材料丰富了,说话、写作的时候自然有很多材料供自己驱遣。
  再次,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如何快速获取信息,如何提高阅读效率与质量,如何评价文章的优劣等都离不开正确的方法。比如面对一篇文章,从哪些方面去学习,如何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框架,从几个角度、几个层面阐述了什么道理,或表达什么情感;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微观上分析,有什么写作方法值得学习,哪些材料需要积累,什么地方能启发人的心智、陶冶情操,等等。再比如,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可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有的要精读,细心品味;有的可粗读,一目十行。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教学中经常教给学生的,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只是如何把这些方法真正让学生应用到实际阅读之中去,是教师应考虑的问题。
  
  二、加强口语能力培养
  
  口语教学可能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由于中职语文没有形成完备的口语能力培养体系,在实际教学中口语训练的时间太少,学生缺乏接受口语训练的习惯,或是因为口语训练形式单一、情境严肃,口语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一,教师要创造出一种言语交际的情境,即语境。无论在课上,还是课外,营造出这样一种情境都是必要的。因为有了适当的语境,学生自觉不自觉就参与进来,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之中,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知识与技能的探索与掌握。这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长此以往,也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每次口语训练,教师应把握好气氛,以改变当前一些口语课学生如临大敌,叫到的同学如履薄冰,没叫到的同学如遇大赦,非常轻松的话题,课堂里则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参与口语情境教学,他们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在哪些方面欠缺,有助于形成自觉学习的动力,较之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第二,口语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自我意识已经形成,有强烈的好奇心,争强好胜,活泼好动,缺乏自制力。因此,如果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势必不能激发其学习热情。笔者认为口语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参与性极强的课程,可以考虑以辩论比赛、班级竞选、舞台表演、采访、模拟毕业面试等形式进行。因其往往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般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以后,就会积极参与教学,由被动发言变成主动发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形成一种自觉自愿的习惯,在参与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三,让口语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应用。学习是为了应用 ,就像练书法一样,当我们拿起笔写日记、记笔记、做练习和写信的时候,都应该把书法课上描字模掌握的字形,临帖领会的字的精神加以应用,时间长了,字就会越练越好,自己也越有信心。口语表达能力同样是练出来的,并且应该是随时随地进行,只要经常说,经常练,口语表达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教师的作用就是教给学生一些口语表达的技巧,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
  总之,在口语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白,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言语交际都是非常重要的。恰当、得体的表达会有助于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自己的家庭、生活、工作都处于一种和谐的氛围中。
  
  三、注重写作能力培养
  
  目前中职试用的几套语文教材都把应用写作集中安排在一个学期,三类文体的写作分散在四个学期,足以体现出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然而,目前部分中职生的写作水平却不容乐观,错别字连篇、句子不通顺、语义表述不清等,文章缺乏条理和深度,内容空洞无物。文通字顺、内容充实、有独到见解的文章不多见。其原因并非是作文练习少,笔者深有感触的是其中有阅读视野的狭窄、独立思考学习习惯的缺乏及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对生活变得不敏感等因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明确写作的功用。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明白写作也是交际的手段之一。交流成果,总结工作,表情达意 ,文娱活动,怡养性情都离不开写作,从而扭转学生把写作仅仅当成一种作业、一道考试题的观念。其次,创造写作情境。平时写作教学完全可以创造一种情境,让学生在应用中提高写作能力。比如,学习写调查报告时,让几个人一组去完成一个调查课题,让学生在设计方案、实际调查、收集资料、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写明了调查报告的方式方法。像新闻、证明信、计划、总结、游记、演讲稿等的写作,都可以让学生在一种相对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去感悟。再次,在一些具体方法上,可以先写作,后谈感受,接着学习理论,最后修改、评定等级。在写作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随时交流审题、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修改文章,相互评定成绩等。还可以将竞争机制引进写作教学中来,从每次作文中选出优秀作文,在平行班展出,并组织优秀文章作者座谈、作品推荐发表等,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四、开阔语文教学视野
  
  有这样一则报道,当毕业学生面对用人单位的提问时,基本上使用统一口径、同样的语言回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陈旧的教育方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缺乏创造性。由此,联想到中职语文在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通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因为中职的教学处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中,语文教学也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做出陈旧的教学模式,因而学生缺少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基本上还停留在观察者的被动地位,没有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这与现代教学的能力发展目标相去甚远。基于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宜大处着眼,引导学生学会一些获取知识的方法,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做更有价值的学习。比如,所有的教师都很头疼的字词教学,完全没有必要抠得那么细,学得那么死。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利用好工具书,如何养成善于利用工具书的习惯就行了。“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综上,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打破旧的“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学习观,树立一种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大的学习观,让课本外、课堂外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通过敞开的学习大门进入中职语文教育的视野。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在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吸纳这些新事物,并能向社会、向实践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作者单位:014010内蒙古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
其他文献
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
期刊
初一是中学生的启蒙阶段,初一英语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让学生迈好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对他们今后学好英语至关重要。在此,笔者将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并总结的几点做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做好学生的转变工作    刚上初一,学生还处于小学生的单纯和幼稚当中,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还没有任何方法,只会延续原来的机械记忆、反复朗读、大量抄写的学习方法。因此,首先要告诉他们:上了初中,要聪明地学习,即学习要有方法
期刊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教学艺术之一,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有效提问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因而它越来越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     一、坚持有效提问的原则     为保证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教师的提问还应该坚持提问的基本原则。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某一特定
期刊
小学高年级数学比较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思维的宽度与深度,需要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有较全面的提升。尤其是应用题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而学生常常畏难情绪滋生,或苦于分析题意,理不清条件;或深陷于隐含条件的查找中,不知如何下手;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极易深陷其中,“做题一筐,收获了了”是教师们普遍的认识。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做了初步探究。    一、探究教学,找到应用题“
期刊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培养,并在日常教学中着重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前者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精髓,后者是确保《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在教育”。应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期刊
分析说明题是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的一种题型,也是大多数考生最感棘手的一种题型。它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如案例、历史事件、现实(焦点、热点)问题、名言、报告节选、或领导讲话等。依据材料形式和问题类别的不同,可将这类题分为不同的具体类型。    一、从所提供材料的形式来看,这类题可分为两类:    1.文字式  背景材料由一段或几段文字组成,这类题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文字式说
期刊
在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的网络信息时代,各个领域都在与时俱进,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就连每个学科的每个细节都在发生变化,就拿中学英语习作来说,也是不离其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只是满足于应试,它已是交流的一项重要工具,为了满足这种交流,就应加强习作练习,习作是交流的高级形式。  近十五年,教材变更了3次,从过去的英国英语到如今的美国英语——Go
期刊
从近几年各地的中考题来看,“完型填空题”是英语中难度较大、得分率较低的题型之一。因此建议教师们在讲解这一类题型时,要结合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注意答题方法和技巧,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首先,学生必须快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注意语境和有关提示,不要急于作答。  其次,按文章的先后顺序,对每道题所给词语的确切含义进行分析,并考虑到全文整体意境,先做最有把握、最熟悉的短语、惯用法、动词形式和语言
期刊
在地理位置上,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横跨陕、甘、宁、青、晋、豫和内蒙古,面积有30 多万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多在1000~2000米之间,大部分地面被厚层黄土覆盖.  黄土高原拥有二百万年地质年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黄土塬面保存最为完整、面积最大、黄土层覆盖最深厚的高原 。从目前的地质勘探与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来看,古生代时期的黄土高原还是一片汪洋,经历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