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的定位与评价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zhou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 王洛忠(北京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大力发展专业硕士培养项目,一是要改变对专业硕士的定位与看法。作为高水平、实用型、职业化人才培养项目,不能简单将专业硕士理解为教育产业化大背景下的办班收费;作为人才分类培养的重要举措,专业硕士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助力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要创新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育人等多个环节,严格区分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避免培养模式的简单雷同;要研究本科与专硕、专硕与博士的衔接问题,避免人才培养的“孤岛现象”;要全方位提升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确保专业硕士学历与文凭的“含金量”。三是要改革专业硕士的评价方式。严格落实“破五唯”要求,避免用学术硕士的评价标准来要求专业硕士;用学生的获得感与成长性评估培养单位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用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与毕业生的事业发展状况评价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董会泽{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一是充分认识专业硕士教育取得的显著成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已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制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二是进一步明晰专业硕士的定位。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三是要切实解决好专业硕士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解决专硕和学硕培养目标不分、培养计划和培养方式趋同、培养质量不高、学生就业创业受到歧视等问题,在国家层面上,要对专业硕士的制度设计、制定、执行、评价进一步完善;在高校层面上,要进一步明确定位、分类培养、严把质量、突出特色;在学生层面上,要树牢正确的成才观、发展观,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努力成长成才;在社会层面上,要加强宣传,积极引导,营造专业硕士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方聚力,专业硕士发展的前景一定光明无限。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相比,尽管在一些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不同,但在保证培养质量的要求上应该是相同的。在实施环節,应该做到四个“不放”。一是考勤“不放羊”。因为专业硕士有一部分是在职人员,授课时出勤率会受到影响。有些教师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不考勤,或者流于形式。在职学习的确不容易,专业硕士生大多都公务繁忙,但这些都不是旷课的理由和借口。保证参加各个教学环节是学习的基础,必须要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二是考试“不放水”。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充分考虑课程特点,采取适合专业硕士特点的考试方式和方法,但绝不能在考试环节降低标准和要求。三是论文“不放松”。尽管专业硕士论文强化应用导向,但不能因此放松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在选题上要与培养方向一致,符合学科要求。工作量要饱满,内容要充实,形式要规范。四是管理“不放任”。要对每一个教育培养环节严格管理;要加强日常督导和平时检查,切实保证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
  @ 蔡劲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高研院院长、教授):
  新时代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一方面,要进一步把握目标定位,明确分类导向。以培养高质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调整优化规模结构的同时,从理念创新、机制设计、课程拓展等维度,不断优化完善培养方案,打造分类卓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夯实专硕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应强化“政产学研”的实质性融合,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和发挥行业企业技术创造主战场优势,着眼中国现实问题和社会治理复杂场景,着力推进与行业企业及重点领域联合培养的“强强联合”,加强实践培养基地建设、课程体系完善和行业产业双导师聘任等工作,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专”突出到位、落实到位。同时,要进一步聚焦培养过程和质量管理,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证试点,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机制,构建全面保障的专硕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
其他文献
2005年,北京市教委在市属高校启动了“人才强教”计划,并于2008年进一步实施了“人才强教深化”计划。5年多来,北京工商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以北京市“人才强教”项目为依托,以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建设计划为基础,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突破口,以建设创新团队为重点,建立创新人才成长机制,落实创新人才建设工程,开展系列师德建设活动和教师实践技能培养工作,促进了学校人才建设工作的良性循环,有力推动
  
李石生,男,汉族,教授,1937年出生,1959年参加工作,195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退休。2008年至2012年任北京农学院离退休党总支委员、离退休第三支部书记。  加强修养 提高政治素质  多年的党务工作锻炼,使李石生养成了注重学习的良好习惯。虽然退居二线,但他始终持守坚定的信念,追求党员的先进性,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退休后仍然十分注重学习,从不放松对各种知识的摄取。他始终
摘 要: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研究生毕业数量持续增长。因此,迫切需要构建高校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借鉴目标管理理论,将国家层面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的总目标与研究生群体充分就业、提升就业满意度的具体目标相结合,进行系统研究,提升就业服务体系的系统性与针对性,有利于实现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研究生充分就业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目标管理;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  近些
1911年3月18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物理系,1937年考入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物理,并以优异成绩获得洪堡奖学金。1942年,写成优秀论文《圆柱射流遇垂直气流时的上卷》,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先后在北洋大学、水工研究所、清华大学任职。1952年,参与筹建北京航空学院,后任该学院教授。主持建设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参与创建一整套低速风洞和我国第一个高速风洞。 
摘 要:北大精神作为一定历史时期内北京大学教学育人、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等具体实践活动的反映,不仅体现了北大师生的风貌气质,同时也折射出时代家国的转辗变迁。从梳理北大精神的历史生成入手,对其精神内涵进行分析阐释,并就青年人如何践行新时代北大精神、将个人理想同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提出建议。  关键词:北大精神;历史生成;精神内涵;实践要求  构成一所大学的精神要素包括学校自身的历史沿革、学者与学生的背景及
三十年前,我生活的小城发生了一起女儿为爱毒杀母亲的案件,女儿叫朱慧,那个年代,被判死刑的人要游街,很多人跑去看,朱慧的亲属只有姑姑去了,姑姑包着头巾,仅露出两只眼睛,但还是被朱慧认了出来,朱慧挣着身子哭喊着求姑姑救命,看的人唏嘘不已。据说此案发生时朱慧刚过十八岁生日,朱父完全可以谎称生日日期错误而保下她的命,但朱父没有这样做。朱慧自进监狱,家里没有给她送过衣服饭食,她吃的、用的,是自己卖尸卫校的钱
摘 要:通过对学术产出的测量方法,包括数量测量、质量测量以及混合测量等进行全面梳理,以期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探讨科学有效的学术产出测量体系,对首都高校师资队伍绩效评价提出建议。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学术产出;测量体系  “十三五” 时期是落实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在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
摘 要:信息时代个体的社会交往同时发生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在轻灵、流动的现代性背景下,拟剧理论逐渐被常识化,形成表现为“衣帽间式共同体”的网络社群。高校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采取切片行为,呈现完美切片与不完美倾向两个特征;在网络社会交往中对他人的自我呈现行为进行“黑白”二元判断。“切片”个体与“黑白”社会现象的普遍化对个体与社会均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现代性;自我呈现;网络社群  在缘
摘 要:对比近年来国外高校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分析了北京大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与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的高校课程改革需要在课程国际化、信息化等方面加强建设。  关键词: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特点趋势  课程建设在大学育人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在《现代教育学基础》中指出:“课程的本质在于它是人格形成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内化的手段;是将目标化为手段的转化力。课程就是在实际展开的场所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