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新闻报道 让报纸离百姓更近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udei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统计显示,西方发达国家新闻报道呈现出以下三大趋势,硬新闻的比例下降,软新闻大幅上升;国际新闻比例下降,地方新闻大幅上升;重大新闻比例下降,贴近平民生活的亲近新闻上升。其实国内媒体刊发的新闻也日渐显示了这一趋势,西方发达国家所指的“亲近新闻”与我国新闻界倡导的民生新闻相似。民生新闻,就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它既是一种新闻形态,也是一种新闻态度,更是一种新闻立场。民生新闻的内涵是以平民为视角,以民生为题材,以民本为取向,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给予关注,其报道代表着老百姓的态度、视野、情怀等。
  目前,各城市都市报的模仿复制造成了都市报的趋同化,简单模仿主要集中在外在形式上,很难突出特色。笔者认为,报纸间的竞争必将是报纸内在质量的竞争,即个性化和特色化的竞争。在没有独家新闻、只有独家角度的今天,想让新闻报道离百姓更近,作为大连市一份“往下看”的报纸,《大连法制报•360°全景社区》正依靠社区新闻来打“关注民生”牌,在极力拓宽社区新闻报道新领域的同时,用平民视角关注百姓生存状态,服务百姓生活,以民生新闻为主形成自己的亲民风格,从而实现报纸的社会功能。
  
  加强社区新闻报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社区新闻作为社会新闻的延伸,是《大连法制报》面对大连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在新闻源上的一个探索,集中体现了市场化条件下受众细分、新闻接近性原理,以及寻求差异化竞争等原则。
  加强社区新闻报道,是实践新闻“三贴近”的需要。社区新闻,顾名思义也就是在社区里发生的新闻事件。虽然社区新闻一开始曾因其家长里短的“琐碎”而一度令业内人士质疑,但社区新闻的报道实践最后证明:它有着非常强大的生命力,有着非常广泛的新闻市场和受众。
  笔者认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是指报纸在同类媒体市场所形成的自身的独特优势和价值,报纸核心竞争力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报纸核心功能的实现上。《大连法制报•360°全景社区》正致力于打造大连唯一一张直投和服务市民的生活类报纸。它力争与市民距离最近,感情最深厚,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与市民最贴近。社区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是市民,主要读者对象是市民,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市民,关注社情民意,及时报道市民生活,反映市民心声,引导市民消费,配合社区加强社区建设,宣传社区先进典型,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正是实践新闻“三贴近”的具体实践和体现。
  加强社区新闻报道,是新闻改革、新闻创新的需要。加强社区新闻报道,是《大连法制报》新闻立报、质量强报的重要选择。《大连法制报》作为一张地方纸质媒体,在新闻竞争中的制胜法宝,就是要做活、做细社区新闻,这也是《大连法制报》新闻改革竞争的重要选择和突破口。
  从《大连法制报》面向社区免费直投的那天起,社区新闻就是《大连法制报》得天独厚的新闻资源优势,是扩大《大连法制报》新闻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和窗口。可以说,抓住社区新闻这一重点,增加本地新闻的数量,提高本地新闻的质量,做大做活做深社区新闻大有作为。通过社区新闻的采写与发布,既能吸引市民的广泛关注,通过不断地运作,日积月累,又能扩大《大连法制报》在市民中的认知度、吸引力,培养市民的阅读习惯,巩固市民对《大连法制报》的忠诚度,从而扩大《大连法制报》的报纸发行量,增强《大连法制报》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
  加强社区新闻报道,是打造“责任传媒”的需要。媒体担当着神圣的社会责任,加强社区新闻报道是《大连法制报》切实转变采编作风,认真履行新闻服务职能,真心为市民服务,热情为市民排忧解难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认识到社区新闻的重要性,是《大连法制报》新闻质量整体提升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加强社区新闻是我们的选择和努力的方向。
  
  加强社区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的五项原则
  
  《大连法制报》所期待做到的,就是让读者能够满意,为此报社确定了以下五项原则:
  以报道市民关心的问题为原则。如市民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保、市政建设、环保、就业等话题。要求角度新颖,语言活泼,加强互动,以达到良好的报道效果。在实际操作上采取“信息+解读”的报道形式,既要发布信息又要通过各种手段解释、解读相关政策法规,增强服务性。
  以报道正面新闻为主体的原则。社区是新闻的原产区和多发区,但在选取新闻和选择报道角度时,一定要以正面新闻为主,通过报道感人事迹,引导市民向往真善美,对社会和生活充满希望。
  以报道鲜活新闻为主体的原则。创新报道形式,以采写快、短、活、深、强的新闻为目标,突出鲜活性、故事性、贴近性、指导性,提倡记者写体验式报道,挖掘和讲述新闻故事,增强可读性。
  以报道有用新闻为主体的原则。社区新闻除了好看,更要有用,不能高深莫测、不着边际、隔靴搔痒,要知市民之甘苦,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当市民的知心朋友。采写和反映市民迫切需要和渴求的新闻和信息,真正为市民服务,让市民得益受惠。
  以“以人为本”为报道原则。社区新闻的定位和落脚点要关注人。关注人和人的生存发展环境,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因此,社区新闻记者要“眼光向下、心中有人、笔下有情”,要始终把普通市民作为报道的主角,通过他们真实感人的故事,倡导相互关爱,颂扬人间真情,弘扬真善美和社会正气,树立良好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
  
  调整栏目设置,使社区新闻板块更亲民
  
  按照社区新闻学的要求,报纸内容必须紧贴社区民意,表达和维护社区的情绪和社区的共同利益,才能占领市场阵地。加强社区新闻,首先要在版面上予以重视和突出,从增加版面上予以保证,从设置栏目上予以重视,从扩大社区新闻刊发数量上予以体现。
  扩大信息量。《大连法制报》在免费直投初期,就决定主打社区新闻,将社区新闻归纳为是发生在居民小区里的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的日常琐事,强调重要性、突发性、感人性、趣味性、贴近性、服务性。“社区新闻”版重点反映和报道各社区发生的新闻,包括社区建设动态信息、重要活动、文体活动以及社区先进典型的报道,讲述社区内发生的感人的真情故事,讴歌先进、鞭挞陋习、提倡关爱、明荣知耻、营造和谐社区环境和氛围。主要栏目有“社区万花筒”、“和谐邻里”、“社区人物”、“百姓故事”等,着重讲述社区内市民中感人的真善美的故事。
  增加人情味儿。社区新闻自然少不了家长里短,而它的着力点在于展示“情”——人间真情,讲述市民家庭生活中的甜酸苦辣,既报道家庭融洽、幸福、互尊互爱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市民与亲戚关系的故事,又选择普遍的现象和问题及个别典型,讲述家庭生活中的烦恼事,以善意的目的进行家庭矛盾的化解、关系的协调、心理的疏导,倡导和引导家庭成员尊老爱幼、平等友爱、和睦相处。比如“旧照片里的故事”、“往事追忆”、“家书与家事”等栏目就特别有人情味儿,请市民讲述亲身经历的过去有趣和难忘的旧事,重温过去的难忘、美好或让人警醒的时光片断,感动人、教育人、启迪人。
  多提供服务信息。为突出《大连法制报》的法律特色,我们专门设立了“法制服务”版,既围绕社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及时和有针对性的“贴心服务”,叫响“有困难找法制报”的服务品牌,拉近和市民的距离,成为市民的好帮手,又针对市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给予咨询、解答。同时,还设立了“万帮帮你办”、“为您打听”、“温馨提示”、“寻找”等栏目,既为市民进行及时的政策咨询和解答、排忧解难,发布招聘等各种免费信息,也帮助市民寻找离散的亲朋故人,以及丢失的财物、宠物,服务性很强。
  社区新闻报道原则就是向社区居民靠近,它在表达方式上的一切追求均以吸引读者为目标,标题制作要求朗朗上口,图片要求一目了然,写作风格要求阅读方便,版面编排要求大气惹眼。由于社区新闻简单易读,能充分鼓励读者与媒体间的低成本互动,使得新闻更加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深受老百姓欢迎。
  新闻实践告诉我们,加强社区新闻需要全身心投入,努力实践,要求我们提供更多的社区新闻版面,开辟贴近性更强的社区新闻专栏,采写、刊发更多来自社区鲜活的新闻;要求采编人员必须“身入”、“深入”社区实际,认真调查,细心倾听,杜绝会场记者、电话记者、材料记者、八股记者;记者要和市民贴近、再贴近,情感向社区和市民倾斜、再倾斜;采编的目光要向下、再向下。
其他文献
我国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按照“由易到难、加快推进”的原则,从印刷复制领域到发行、出版领域,都全面展开并顺利实施。继2010年年底图书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克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这一堡垒的关键时刻,这是一场比图书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涉及面更广、影响更大更强的改革。深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是落实中央部署、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报刊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
期刊
党报头版肩负着政策宣传的职责,必须围绕当前党的工作重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如果只是简单地复述党和政府的声音,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生硬的套话、官话,从而影响新闻的可读性和吸引力。那么,对于党报头版,特别是地方党报头版,是不是就注定“不好看” ?《曲靖日报》作为云南省曲靖市的机关报,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将头版创新作为重要课题,于今年1月在头版的倒头条开辟“现场短新闻大赛”板块,为版面注入了新的活力,
期刊
读者出版集团是以原甘肃人民出版社为基础转制成立的出版集团,成立于2006年。经过三年的改革发展,2009年集团作为主发起人发起成立了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至2011年6月,读者出版集团完成了初期体制改革任务。而今,在内部制度体系基本健全、规范运营一年的基础上,读者出版传媒公司又启动了上市工作。读者出版集团的改革之路,历经坎坷,终上坦途。    初期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2006
期刊
华侨华人是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目标读者群之一,尤其是在当前中国文化外语传播还较为弱势且不得不倚重华文媒体的情况下,如何针对华侨华人的特点进行更有效的传播则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以《南方日报海外版》和《星岛日报海外版》联合编制的《南粤侨情》为例,总结其对粤籍华侨华人报道的经验,庶几作引玉之砖。      受众定位:从模糊到清晰     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传播缺乏对受众的精准分析。曾经看到一
期刊
随着传媒的迅猛发展,新闻舆论监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涉案刑事侦查亦是如此。媒体对侦查机关的监督,有利于弘扬正气、杜绝腐败、规范执法,甚至推动立法。如佘祥林案、赵作海案、杜培武案在媒体的影响下,有效地促进社会各界对刑讯逼供危害的进一步认识,对于相关法规的出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媒体在涉案新闻传播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侵犯他人权利、泄漏侦查秘密等。如何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法律意识,规
期刊
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和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整个世界、整个地球也都在关注或致贺中国共产党的90华诞。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出版人和一名新闻出版科研人,则几乎不用选择地会从新闻出版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成就,特别是他的早期活动。   1921年7月建党前,与党的诞生直接相关的刊物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共产党(月刊)》、《湘江评论》等。《新青年》初名为《青
期刊
2011中国报业(集团)高层领导座谈会于6月16日~17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经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全国33家报业集团负责人、中国记协负责人及浙江省内9家地市报社(传媒集团)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中国报业集团转型升级之路”,分设了“全媒体条件下传播力建设”、“中国报业集团产业发展对策”、“中国报业集团体制创新对策”三个问题进行研讨。与会代表共同展望中国新闻传媒业发展前景
期刊
本刊讯(记者 彭波)2011年6月16日~17日,为期两天的2011中国报业(集团)座谈会在杭州举行。经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全国32家报业集团负责人共聚一堂,围绕“中国报业集团转型升级之路”这一主题,共同展望中国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前景,共同探讨中国报业“十二五”跨越发展之路。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会上作主题报告。李东东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新闻出版战线以加快发展
期刊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1921年7月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红船上完成了最后的议程,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此后9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过热血挥洒的战争年代、百废待兴的重建年代,迎来经济发展的和平年代。在不同的年代里,党报党刊作为党的耳目喉舌,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月22日,由中国报业协会主办的纪念建党90周年党报党刊事业发展成就展
期刊
丹尼斯麦奎尔在《受众分析》一书中将受众研究分为三大类,分别冠以:结构性、行为性和社会文化性。其中受众测量的结构性研究传统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受众研究,它起源于媒介工业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对某些未知量的可靠的测评数据,它可以帮助揭示出大众传媒系统与个体的媒介使用之间的关系。在众多关于受众的测量中,尤以收视率调查最为重要,特别是对作为商业电视的典型代表——美国来说更是如此。盖特勒在一篇关于收视率调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