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岛,天然奇石大观园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z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沐浴着舒心醒神的阳春海风,笔者周游了荣获全国“十大美丽海岛”之首的福建东山岛,饱览了美丽海岛如诗似画的旖旎风光。
  东山岛是著名的“闽台古陆桥”(亦称“东山陆桥”)起点,距今数百万年前,台湾海峡岩浆活动非常剧烈,地质变迁频繁,远古时期从东山岛到台湾的滚滚波涛之下,横亘着一道由若干浅滩组成的隆起地带,这条隆起地带水深不到40米,大多数地段只有10米,被称为“东山陆桥”。在史前冰河时期,“东山陆桥”多次露出海面,使台湾与大陆连为一体,成为人类与动物的栖息之地和迁徙、交流的通途。
  “东山陆桥”历经沧海桑田,升降浮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风化海蚀,造就了东山岛千姿百态的奇石怪礁,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状和千变万化的纹理。徜徉岛上,不时可见怪石林立,危岩耸立,有的圆似巨卵滚卧海滩;有的方如大桌兀立屿礁;有的则如牛羊低头嚼草;有的颇似狮虎引颈长啸。
  在东山岛,有一块名闻遐迩的风动石。游人常说,来到福建,不到东山岛是一件憾事;而到了东山岛,不欣赏“天下第一奇石”风动石,就犹如到北京而未上长城一样遗憾。是的,每次亲近风动石,总是有此由衷的赞叹。它瑰奇的美、雄奇的险、神奇的传说令人无数人心驰神往。东山岛风动石,石高4.37米,宽4.47米,长4.49米,重约200吨,像一个巨大的石桃斜搁在东山岛古城东门海滨的峭崖,两石吻贴面仅10多平方厘米。狂风吹来时,巨石轻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足运力蹬巨石,也会使之摇晃。这一奇观早在古代就成为地方官招待贵宾的富有刺激的节目。明代万历年间,参戎诗人李楷和督抚程朝京慕名观赏风动石,地方官员特意在石下设宴。酒助诗兴,李楷即景赋诗:“鬼斧何年巧弄丸,凿得拳石寄层峦。翩翩阵阵随风漾,辗转轻轻信手抟……”程朝京随声唱和:“文昌祠边大石球,神仙蹴戏灵山头。万夫欲举移不动,天风撼之动不休。”话音甫落,忽然一阵海风吹来,石头晃动厉害,满座皆惊,惟恐躲避不及,故有“石下难设宴,吟唱不出三”佳话。
  东山岛风动石有着不惧天灾不畏强霸的鲜明特点。1918年2月13日东山岛发生7.3级大地震,房屋倒塌,山石滚落,而风动石只是若无其事地点了几下头。相传,当年日军动用炮舰的钢索系于石,欲将此石拉倒,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著名作家霍达在她的《奇石记》中写道:“壮哉此石,吾风可动,吾人可动,而不为寇动。凛凛然大节,中华民族,一山一水,皆有此无尚尊严!”据统计,全国发现较有名的风动石数以百计,而最奇、最美、最险的莫过于东山风动石,科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理之最》一书把此石收入其中,誉为“天下第一奇石”。
  在风动石几十步开外,有两块倚靠的巨石,酷似身披袈裟的和尚躬身合十,面朝隔海不远的塔屿(我国著名四屿之一),构成“石僧拜塔”奇景,让人有遁入空门的感觉。塔屿因有一座建于明代的文峰塔,故名。沿塔边的石阶向东穿林过荫,踏着曲径,在路尽头“文昌阁”下海边,两块大小相叠高10余米的渔翁石,如一披蓑戴斗笠佝偻着身子的渔翁,静立惊涛拍岸的崖畔持竿垂钓,构成一幅“独钓寒江雪”的奇妙画卷!鹰嘴岩是塔屿一块很出名,形似苍鹰的巨石,那鹰的头部极富“雄性美”,鹰嘴形如铁钩,弯而锐利。鹰翅下的石洞曾是明末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理学家黄道周少年时读书处。后人说黄道周能有日后的“大器”,与他在这里发奋攻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隐寓他得了雄鹰展翅之志。
  赏石是东方人的艺术,大凡名人、富人对石头都有占有欲,“寿山”“田黄”等更是历代人艳羡的收藏对象。然而,东山岛的一些天造地设的奇石不能进门入户,它需要天风海涛,需要突起的山崖,需要延绵的沙滩。它的美在于形,它的味在于奇,它的生命在于历史与人们赋予的故事。我们不能不提到国保单位东山岛关帝庙附近那块被列为“东山十八景”之一的“钓鳌石”。钓鳌石上有个巨大脚印,有人说是外星人的脚印。1992年5月20日下午,这块染着神秘色彩,数千吨的远古奇石,突然一声沉闷巨响,恍若劈山救母、石猴出世,钓鳌石一瞬间成为“一线天”的奇事,又为天下人编成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引得众多学者和游客纷至探究或猎奇,往后的日子,这些故事不知会流传多远、多长。在东山岛关帝庙附近有块天然卧地巨石,人称“贵子石”。逢年过节,东山岛人习惯来到贵子石前毕恭毕敬地祈祷,寄托对婚姻家庭的美好愿望。相传,用小石块远投中石孔,未婚青年可找到漂亮的对象,已婚者则能生育聪颖可爱的子女,尽管这纯属美丽的幻想,但游客们却乐于接受自古以来就有的生殖崇拜,有时竟因争相寻趣而排成长龙队。
  东山岛得名于苏峰(别称“东山”),古今文人墨士常笔触“苏峰”,著名诗人蔡其矫在散文《刺桐与东山岛》中写道:“东山岛的女孩子都长得很俊秀,就是因她们天天看到苏峰之缘故。”苏峰山,著名的有“石观音”“皇帝殿”“猴子照井”“猪母生猪囝”等奇石景观。
  苏峰北面不远处是远近闻名的中国传统古村落梧龙村,笔者与一班文朋艺友漫游该村境内被誉为“天然动物园”的庵山,山上海蚀石和花岗岩动物象形石星罗棋布,随处可看到远古时期海浪冲蚀,酷似蜂巢的石头,许多惟妙惟肖的象形石,令人惊叹不已!一块高1.3米左右的蛇头石,酷似张开大嘴的蛇头,一副十分凶猛、张口攻击的样子;鸭头石,颇似鸭嘴兽的头部,长2米左右,高约1.4米,又扁又长的嘴巴和较小的眼睛,与自然界活生生的鸭嘴兽很接近;一块高、宽各2米左右的“狗头石”,眼睛、右耳和嘴巴的比例协调,让人们一看就联想到温顺可爱的宠物狗;与“狗头石”相距10多米的地方有一头蠢头笨脑,憨态可掬的“花猪”似乎在行走,它高约80厘米、长约1.8米,嘴喙、耳朵、臀部与家猪颇为相似。笔者蹲着拍完照片,起身正要离开,忽然瞥见右边有个高约2.4米的猿人正眯缝着眼睛打量着我,它嘴巴嗫嚅,好像有什么话要说似的。这块似人非人的“猿人石”很得人缘,迅即吸引许多镜头,“咔嚓”连连。东山岛庵山象形石如此密集,这些大自然的杰作与东山岛四面环海,特产海风不无关系。更为主要的是远古时期沧海桑田的地理变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风化海蚀,造就了庵山千奇百怪的动物象形石。今年66岁,熟悉乡土文化的退休教师林全福介绍:“山上这么多海蚀岩说明这里在远古时期是大海。小时候我常听老人们说,以前海水漫到我们梧龙村的祠堂前。那时,总是感到莫名其妙。现在总算明白了,这些传说原来都是真的!”
  走进东山县博物馆闽台史前文化关系陈列室,可见一块57.9毫米长的灰色化石,这是1987年在东山岛发现的古人类肱骨残断化石,被命名“东山人化石”,这块远古时代的化石,是海峡两岸地缘亲的实物佐证,也证明福建沿海地区在一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
  毋需说,东山岛的奇石都被披上了一层撩不开的神秘面纱。笔者最近查阅民国版《东山县志》时发现,在东山岛古城西门外海边,有一块“笑止石”,相传此石在水中能行五十余步,倘被人见到,笑而指之,其石便停止行走。石头会行走本已奇特,而听到笑声竟会止步,这就奇上加怪了。据媒体报道,在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一个叫希沃布里的村子,有两块各重90公斤左右的“圣石”,能随人们的喊叫声而自动离地腾空约两米高度,直到人们喊得上气不接下气时,它才会落回到地面。东山岛“笑止石”虽然尚未找到准确位置,但是它很有可能存在于无奇不有的大自然之中。
  东山岛散溢着海味的奇石,一块块宛如磁石吸引着游客,更有人把散布于蜿蜓漫长海滩的千姿百态的海石称为“海峡石”。这些奇妙的石头,错落缀饰着东山岛天生丽质的娇容,使之顿生诗情画意。我在诗行里走,在石景中游,耳畔仿佛萦绕着毛阿敏演唱的那支抒情动听的《美丽的东山岛》:“天涯海之角,有一个美丽的东山岛。每一个景点都是歌谣,每一块石头都是奥妙……”
  是的,只有 248平方公里的東山岛那形形色色的石头,以其怪异和奥妙,每年都迎来数百万不同肤色、不同语言游客惊羡的眼光。在东山岛,只要你有一颗发现的心、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头脑,还可以找到更多属于自己的惊奇。
其他文献
南国的小城,又到了入冬的时节。  每天早晚,走在热闹或清冷的小街,会觉得有了些寒意,只想快快回家或躲到上班的地方去。匆匆地走着,忽听到后面有人唤我一声“小菁”,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即刻回头寻找那熟悉的久已不见的身影,我知道,这是我漳州一中的老师或同学在叫我。  “小菁”这名字,我把它留在了伴我度过六年初高中生涯的一中校园里。那年九月,我带着期盼,走进这座至今已历经110春秋的学校的校门。长长的校
期刊
踏过火盆,迎面伸来一双手,稳稳接住了我。抬头一望,一双带笑的眼,慈祥的面容,干净利落的短发——是爱人的妈妈,我的婆婆!  这双手是那样地厚实、有力,牵着我走进红幅高悬布置一新的厅堂,紧张的心渐趋平静。妈的嘱咐犹然在耳:“孝敬公婆,当个好媳妇。”  寒冬傍晚,下班踏進家门,婆婆望着我,眼里满是心疼。  “嘴唇又冻紫了,手伸过来下。”  又是这双大手,将我的手拖了去。瞬间,暖流传导至全身,所有细胞活跃
期刊
晾台上种植的迎春花葱茏青翠,远方吹来的一缕缕寒风越过防盗金属网摇曳着花枝,枝头含苞欲放的红色、金黄色蓓蕾轻轻晃动了起来,那是迎春的舞姿;立春节气天空中流淌着春天的气息,春暖乍寒是花的守候;蓝天下的云彩裹着阳光缓缓移动,那是流年的红尘,潮来潮去;花开花谢,辗转着不息的轮回。  时光流逝,岁月沉淀。窗帘外,行道树上刚刚悬挂起来的一盏盏红灯笼,为迎接春节的到来营造出了一派祥和的节日气氛。年,越来越近,心
期刊
品尝着母亲从乡下捎来的农家自产小麦面粉,故乡就近了。  去年春暖花开时,正是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时期,我们一家响应政府号召,选择就地过年。时光飞逝如电,母亲得知我们国庆节要回家,竟兴奋得一夜未眠,她早早地守候在村口的大榕树下,眼巴巴地望着迎来送往的车辆,生怕遗漏掉什么。  家里的晚餐很简单,包水饺是母亲的“拿手好戏”,这道美餐一做就是三十多年了,那皮薄肉嫩的水饺分明是母亲的味道。
期刊
很多人对于孤独的定义就是:独来独往,独自一人去餐厅,去图书馆,去逛街等等。这种人在那些活泼外向、合群的人看来,是一种病态,因为他们不合群,似乎也没有什么朋友,你看到他们的样子总是孤孤单单一个人。然而,所有的人,都在误解。事实上,孤独是灵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孤独是一种常态,每一个都会有,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在面对孤独时,处理的方式不一样,所带来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好友
期刊
关于红树林,我记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个传说,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事了,在南部的深海中,潜伏着一只乌龟,吸取天地精华之后修炼成精,没事时就爱到海上冒泡,刮起狂风巨浪,把住在海边的渔民搅得永无宁日,没法生活下去。天后娘娘见此情景,派遣天兵天将抓拿龟精,并从自己头上拔下几根青丝,玉指一弹,几根青丝立刻幻化成红树林,在海面上平铺开来,蔓延得越来越广,从此一望无际的红树木便成了海洋的守护神,再大的风浪在它面前也
期刊
很多年前,就听说马铺乡杨美村倩影飘扬的芳名。单单听它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字眼,就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盛夏时节,一帮文朋诗友来到慕名已久的杨美村访古,满怀惊喜地撩开它隐约朦胧的面纱,近距离领略它的神秘与美妙。  站在高坡的水泥路上,朝着东南方向眺望,连绵起伏、层层叠叠的青山亲昵地环抱着一马平川中的杨美村。这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村庄,村前溪流晶莹清澈,村后翠竹松柏长青。正是荔枝成熟季节,红艳艳的珍珠缀
期刊
每到阳明公园,都仿佛置身于欢乐沸腾的海洋。  蝴蝶、蜻蜓、金鱼……各种造型的风筝在小朋友们的手中随风飘扬,大人们紧随其后,心情就像那手中的线,高高低低,一路欢呼雀跃。宽阔的广场上,滑步车嗖嗖地从身边穿过,小朋友们你追我赶,骑得飞快,就像一群滑翔的小鸟。比起滑步车,轮滑快得像梭镖,风驰电掣卷起一阵风,轮滑摩擦着地面,发出汩汩响声。欢快的年青人弓着腰,快步蹬腿,就像一群竞速的飞鱼,争先恐后一闪而过,在
期刊
角美流传村除了一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一总局”之外,听说还有一座供奉“龙裤祖师”的禅院,就叫“龙裤禅院”。知道闽南有平和的三平祖师,安溪的清水祖师,这龙裤祖师就少有所闻了。本文综合一些史料,对这位佛界高僧的生平事迹作个比较详细的介绍。  岐山石室苦修而成得法高僧  龙裤禅院坐落于郭姓村落流传村。禅院修建于此,就是为了纪念为社会,为弘扬佛法,为黎民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的明代高僧龙裤祖师。祖师于明嘉靖三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讲,整个人类史就是一部考古与创造史。  考古,是对古文明的一种发现。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追踪。创造,是对未来的一种探索,也是对现代的一种沉淀。有时候,通过一场考古的讲演可以揭开某个沉睡上万年乃至更久远的谜底真相,也可以给未来创造提供更完整的思路。或许,这正是考古与创造最有趣的地方。今天,就来讲一段关于葡萄的故事。  2014年11月29日下午,著名考古学家张居中在河南博物院进行一次大型公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