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手枪架构历史梳理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ure_s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动手枪架构分类


  自动手枪如何定义?自动手枪是指次发枪弹能自动上膛的手枪。它包括只能单发射击的自动装填手枪,称为半自动手枪;能实施连发射击的自动装填手枪,称为全自动手枪,通常又称冲锋手枪。因绝大多数手枪为半自动手枪,故又将这类手枪称为自动手枪,这是业界约定俗成的。本文所谈的自动手枪架构实际上指的就是半自动手枪。
  
  自动手枪均由枪管、枪机(前期手枪设有此机构,后期手枪则不再设专门的枪机)、完成套筒打开、关闭动作的开闭锁机构、操纵击针打燃底火的击发机构、防止手枪意外发射的保险机构、向弹膛推入枪弹及抽出弹壳的供弹退壳机构和容纳上述各部件的套筒/发射机座组成。自动手枪分为自卫型手枪和战斗型手枪两大类。自卫型手枪的枪弹威力较小,战斗型手枪的枪弹威力较大,两者的自动原理和架构有所不同。
  最早的自动手枪为1893年获得专利的德国博查特手枪C93手枪,其属于战斗手枪。随后出现的战斗手枪有德国毛瑟M1896手枪(厂家命名为C96)、西班牙皇家手枪、阿斯特拉M900手枪、德国海军M1904手枪和德国P08手枪,这些手枪都发射威力较大的枪弹,有专门的枪机,用来承担关闭弹膛等任务。这类手枪架构主件是由套筒座、枪机和枪管/机匣组件构成。自动原理都是枪管后坐式,开锁前,枪管/机匣和枪机一起后坐;开锁后,枪管终止后坐,而后自行复进,枪机则继续在机匣导槽内后退并完成退壳,复进时推送次发枪弹进膛。这类手枪的架构可称为有专门枪机的枪管后坐式(管退式)架构。
  美国人勃朗宁1896年构思出适用小威力手枪弹、结构简单的自动射击循环手枪架构:枪管与套筒座固连成一体;枪机与长长的套筒连接在一起,二者或靠销子连接,或融为一体,枪机前端面平时紧抵枪管尾端面,枪机与枪管之间没有强制性闭锁,只靠枪机(更主要的是套筒)的静止惯性和复进簧向前伸张力来关闭弹膛,靠往复运动的套筒(枪机)完成退壳和次发枪弹的装填。这种工作系统由枪管和枪机(后期手枪筒化结构,去掉枪机,其作用由套筒完成)两大主件完成。这类手枪属于自由枪机式架构。这种发射小威力枪弹的自卫型手枪以勃朗宁设计的比利时FN M1900 7.65mm手枪为先锋,随之而来的是美国柯尔特M1903手枪、比利时FN勃朗宁M1903手枪、西班牙鲁比手枪、比利时FN M1910手枪、意大利M1915手枪、西班牙M1921/阿斯特拉400手枪、意大利M1934伯莱塔手枪、1921年出现的德国列格奴塞单手装填手枪、1929年出现的德国PP手枪和随后的德国PPK手枪、德国海军HSc手枪(1939年)、苏联PM手枪(1951年)、中国64式手枪、77式手枪、苏联PSM手枪(1979年)等等。这种仅以两个主件为基础完成自由枪机式动作的是自动手枪第二大类架构,只适合于枪弹威力较小的自卫型自动手枪。
  
  第三类自动手枪架构是稍后发展起来的,仍属于枪管后坐式自动原理,但取消了专门的枪机,枪机和套筒融为一体。这类手枪基本架构是在套筒座上实现枪管的短距离后坐和套筒的长距离后坐。与专门枪机式枪管后坐的自动原理比较起来,套筒兼顾了枪机的“重任”,简化了结构,增加了参加推弹进膛的工作件质量,加大了惯性,提高了机构动作可靠性,架构更为合理。枪管与套筒之间的闭锁或者通过枪管相对于套筒偏移或回转实现(称为枪管偏移式、枪管回转式闭锁),或者通过卡铁摆动实现(称为卡铁摆动式闭锁)。其中,枪管偏移式闭锁机构从1911年美国M1911柯尔特手枪开始,随后的是苏联T33手枪和中国54式手枪、比利时M1935手枪、法国M1935A、M1935S手枪、波兰WZ35手枪(1935年)、瑞士P49/西格P210手枪(1949年)、法国M1950手枪、瑞士M75/西格P220手枪(1975年)、奥地利M80/格洛克17手枪(1980年)、美国M11/西格P228手枪(1993年)、德国P8手枪(1996年);枪管回转式闭锁机构从奥匈帝国M1907罗斯-斯太尔手枪和M1912斯太尔手枪开始,典型产品还有中国的92式5.8mm手枪;卡铁摆动式闭锁机构的代表手枪包括德国P38手枪(1938年)、意大利M51伯莱塔手枪(1951年)、西德P1手枪(1957年)、意大利伯莱塔M92手枪(1976年)、美国M9手枪/伯莱塔92F手枪(1985年)及俄罗斯SPS(SR-1)手枪(1996年)等。

二战结束前的

典型战斗手枪架构


  二战结束前,上述第三种架构比较典型,枪械产品的产量也最多。这类手枪中首先出现的是奥匈帝国M1907罗斯-斯太尔手枪,与德国博查特手枪及其演进的P08手枪架构相比,其优点是简化结构,去掉枪机,套筒承担了枪机的作用,开始步入套筒座、枪管和套筒3个主件的枪管后坐式架构。较之专门枪机的枪管后坐式架构,其增加了枪械的后坐质量,以顺利完成抛壳、再装填等动作,质量分配更为合理,机构动作可靠性更有保障,设计技术更为先进。奥匈帝国M1912斯太尔手枪是M1907罗斯-斯太尔手枪的简化与提升——配用威力更大的枪弹;发射机构改成了击锤式;全枪共有零件31个,少于同时代的德国P08(48个零件)和美国M1911手枪(49个零件)。并且,其枪管与套筒的闭锁方式采用动作平稳的枪管回转式,而不是美国M1911手枪的枪管尾端摆动式(枪管偏移式)。奥匈帝国M1912斯太尔手枪是当时性能最好的手枪之一,随着一战中奥匈帝国战败退出历史舞台,总共生产了25万支。
  20世纪中叶,世界上产量最多、影响最大的自动手枪是美国的柯尔特M1911/M1911A1手枪。它是在激烈竞标中产生的——1906年1月~1911年3月,其在18个厂家参与的发射0.45英寸ACP枪弹的转轮手枪和自动手枪的美国陆军选型试验中胜出。1911年3月29日被美国陆军批准定型为M1911手枪,列装部队。装备使用后又经过1926年的稍许改进,成为M1911A1手枪,美军一直装备到1985年,实际装备则更久。到1945年,仅美国军队就购置了270万支;到20世纪末,生产总量有550万支。   该枪基本架构与M1912斯太尔大致相同,只是枪管与套筒间的闭锁方式不同,采用了枪管偏移式闭锁机构,即在枪管与套筒一起后坐一段距离后,套筒座上的铰链将枪管尾端拉向下方,脱开套筒上的环形凹槽而与套筒开锁,枪管停止后退。套筒则靠惯性继续后坐,完成退壳、压倒击锤等动作,而后靠复进簧完成套筒的复进,同时推一发弹入膛,复进到位后,手枪呈待击状态。虽然其枪管偏移闭锁不如枪管回转闭锁动作平稳,但M1911/1911A1使用的是停止作用更强的11.43mm枪弹,又为世界军事大国军队所装备,使M1911A1在手枪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美国M1911A1的成果在苏联开花。1930年6月25日~7月13日,苏联进行了新式军用手枪选型试验。参选的除了托卡列夫样枪外,还有科洛文和普利诺特斯基样枪、M1895转轮手枪、德国毛瑟C96手枪和德国P08卢格手枪等。结果,在M1911A1手枪基础上改进研制的托卡列夫样枪性能突出,1931年1月苏军决定正式采用,定型为TT-30手枪。1933年,将TT-30减轻质量,加上一些小改进,成为TT-33手枪。该枪与美国M1911手枪相比,主要是在闭锁机构方面有所改进,将枪管尾部上方的半圆环状的闭锁突笋改成了两道环形突起,大大简化了加工程序;再就是模块化发射机组件也是托卡列夫的一个创新点。TT-33手枪是苏军二战主用手枪。据估计,TT系手枪的战前产量60万支,战争期间产量96万支,战后生产18万支。冷战时期,TT-33由多国仿制,如匈牙利仿制为而成M48、中国仿制称为54式、南斯拉夫仿制称为M57、朝鲜仿制称为M68、波兰仿制称为Wz.33,还有埃及、罗马尼亚等国也都有仿制。中国的54式手枪制造量很大,到1966年底总产量就达131.9万多支。该枪一直是中国军队、警察等的制式手枪,直到21世纪初。
  
  
  在二战的同盟国阵营中,比利时M1935手枪的影响力仅次于美国M1911A1手枪。M1935手枪是M1911手枪的设计者勃朗宁70岁时的绝唱,与其20年前的M1911A1手枪相比,虽然同样采用枪管后坐式自动原理及枪管偏移式闭锁机构,但开闭锁机构有了革新:枪管与套筒的解脱方式改为由枪管尾端下方的斜面状突起迫使枪管尾端下摆,而不再采用铰链,从而简化了机构,减少了零件数量,同时改用欧洲通用的手枪弹,弹匣容弹量增加到13发。该枪1935年被比利时军队定型装备,并大量生产,二战爆发前就生产了3.5万支。从二战开始得到各国军队喜爱,装备越来越多,高潮时曾有72个国家的军队和警察装备使用,至今仍有几十个国家在使用,成为沙场“老将”。在二战期间,比利时被德国占领,该枪也曾获得纳粹德国赏识,德军以“P640手枪”命名,生产了30万支,装备其二线部队。加拿大英格里斯公司曾为旧中国生产43760支,俗称“加九零”(加拿大造勃朗宁9mm手枪)。
  二战的轴心国中,手枪的突出代表是德国P38 9mm手枪,卡尔-瓦尔特兵工厂从1935年开始研制,当时的目标极为明确——替换德军P08 9mm卢格手枪。第一轮样枪和第二轮样枪遭到军方否决后,第三轮样枪被军方采用,1938年定型为P38 9mm手枪。1939年开始,由瓦尔特、毛瑟和斯普勒3个工厂批量生产,还动员数家其他工厂生产,普遍装备部队。到二战结束,总量在114.4万支以上。该枪在继承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基础上,改变了枪管尾部摆动的闭锁模式,改为采用卡铁摆动式闭锁机构。该开闭锁动作只有小零件转动,“动静”小,机构动作平稳。枪弹击发后,火药燃气推动处于闭锁状态的枪管和套筒一起后坐,经过5mm行程后,卡铁被撞击后向下摆动,使枪管与套筒脱开,枪管停止后坐,套筒继续后坐抛壳,而后完成复进、推弹入膛等射击循环动作。这种闭锁方式克服了大件(枪管)往复摆动不平稳的缺点。该枪零件数量虽然比P08手枪多,但工艺性好,成本是其一半,1945年的造价为14美元。该枪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了扳机既可双动也可单动的功能。该枪也首创了在待击状态下保险杆锁定击针的功能,由于击针被锁定,即使扣压扳机,也不能实现击发,从而防止跌落时发生意外击发。P38是二战中德军主用手枪,以至发生过这样的事件:1940年春,苏联用其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用P38手枪一次处死4500多名波兰军官,借以嫁祸纳粹德国。
  
  

二战后典型新战斗手枪架构


  二战后,同样是第三类架构手枪成为主流。1950年,意大利伯莱塔公司在德国P38手枪基础上改进,定型了意大利军队1951年装备的M51伯莱塔手枪,也被埃及、以色列及其他一些中东国家军队列入装备。
  1957年,德国瓦尔特公司搬迁到乌尔姆后重新生产P38手枪,套筒座材料改为硬铝合金,更名为P1手枪,作为西德军队标准的军用手枪,装备到1980年。瑞典和法国军队等也装备使用了此枪。
  1970年代,意大利伯莱塔公司在意军M51手枪基础上改进成伯莱塔M92手枪,容弹量从单排8发增加到双排15发,并被意大利军队装备。伯莱塔公司自称该枪有最好的指向性、最好的可靠性、最好的安全性、最好的精度、最好的勤务性、最好的外观。该枪于1976年投产。
  1970年代后期,当时北约15国中,已有14个国家使用发射9×19mm巴拉贝鲁姆枪弹的手枪,惟独美国使用11.43mm口径手枪,来自盟友的压力甚大。1976年美国空军举行了以9mm口径手枪替换M1911 11.43mm手枪的新手枪选型试验。1978年,“三军轻武器规划委员会”成立后,立即接管了此项目,选型工作继续。这一阶段参选的有本国的史密斯-韦森公司、柯尔特公司、比利时FN公司、联邦德国HK公司、意大利伯莱塔公司、西班牙依彻弗利亚6家公司,提供了9种样枪。1982年5月,主办方认为,所有参选方案都达不到三军长期使用要求,宣布此次选型试验取消。1983年11月,陆军发布了“试验样枪正式要求”,到1984年1月,史密斯-韦森、勃朗宁、伯莱塔、瑞士西格、奥地利斯太尔、西德HK和瓦尔特7家公司提交了8个型号30支样枪,试验于9月结束,1985年1月,陆军宣布伯莱塔公司的M92F手枪中标。美军定型为M9手枪,在陆、海、空军和海军陆战队中替换已经列装了74年之久的M1911 11.43mm手枪。
其他文献
在人类基因组图谱绘制过程中,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家和塞莱拉公司的科学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测序和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大部分地方都有极高的吻合度。新发现
期刊
美国Miami大学医学院Kato等报告 ,对于接受原位肝移植的肝癌术后患者 ,组织学分级是一个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他们对53例原位肝脏移植术后的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美军在经历长达10年的中东战争以后,不仅积极扩编现有特种部队规模,而且近一半常备与后备单位都积极引进原特种部队的战术战法,呈现全军特战化之势。特种部队建设对国之军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战斗中的特战化需求  特种部队和其他技术兵种最大的差别之一就在于关键核心不是装备硬件,而是具有顽强的作战意志和灵活的作战战术,这表明即便是资源相对贫乏的中小型国家,只要有心也能培养出具有高水准作战能力的一流特战武力。 
期刊
新枪源于前作  Kel-Tec公司在美国是声名卓著的轻武器制造公司,推陈出新、试图挖掘新市场是公司一贯的理念,也因此拥有诸多设计专利,并赢得了众多粉丝。公司的大多数产品都是面向民用市场,但近几年也开始面向警用霰弹枪和卡宾枪市场推出产品。  对于警察来说,如果只配备手枪进行各种侦察和卧底任务,火力显然不足,但若是手持普通卡宾枪或者霰弹枪则又不便执行任务。如果有一款能够放入背包中的短卡宾枪就会低调很多
单兵轻武器  走进本届航展的兵器馆,这里的一侧墙上展出了大量枪械。这些枪械中有不少造型独特的警用防暴武器,其中有一支大口径双管手枪,两根枪管上下排列,分别装填催泪弹和橡皮弹,在枪身左侧有两个发射按钮,分别标有“上”、“下”,表示分别控制上、下两根枪管的发射,属警用非致命性武器的行列。此外,墙上还陈列有一系列38mm防暴枪,包括NQF113型38mm便携式防暴枪、CS/LW1型38mm转轮防暴发射器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