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猜想是学生探索数学规律、本质的一种联想,是思维在解决问题时的一种本能策略。它能够很好地联系已学过的知识经验,对数学问题产生的一种非逻辑性的、合理的假定,缩短了解决问题的时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正如“哥德巴赫猜想”那样实现了质的飞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数学猜想;精彩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69-1
一、建立情境,激发学生猜想的兴趣
学生对问题的解决首先是调动已知,在遇到解决障碍时才会使用猜想。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猜想,建立较低的切入口顺利地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衔接,逐层地建立高度来“制造”矛盾冲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情感欲望,使学生主动进行猜想。
例如在学习有关“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从加法入手,让学生用小棍摆一摆,计算一些有规律的式子:2 2 2=?3 3 3 3=?4 4 4 4 4=?5 5 5 5 5 5=?在学生的动手中,激励学生思考四道算式有什么规律?学生很是兴奋,大声地喊出这是相同数字相加,分别是3个2相加、4个3相加、5个4相加、6个5相加。教师可以转入对乘法的引导,让学生出题来考老师,学生纷纷地从几个几相加的方式来建立习题,教师快速地给出答案,学生验证之后都很佩服老师的速度。同时机智的学生对老师的算法提出了质疑:老师不是一个个相加算出来的,肯定是用了一种新的算法,要不然不会算的这么快。该生的质疑和猜想得到了同学的迎合,纷纷询问老师是怎么算了,采用了哪种算法。面对学生的积极询问,教师顺畅地导入了对“乘法”的学习,使得原本抽象的乘法变得亲切起来,每个学生都想知道这种算法并想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极其活跃。通过学生对老师计算方法的质疑和猜想,建立了学生对新知的强烈的心理需求,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的知识铺垫和心理铺垫,“乘法”讲授变得水到渠成、高效实用。
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合理猜想
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分散的,需要及时引导建立对数学的敏感从而形成猜想的合理性。猜想与学生的情感、认识水平、经验紧密相连,是学生受到多种知识相互启发而产生的想象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原有认识进行适时的引导,使学生学会猜想、善于猜想,从而形成对原有知识的构建和拓展。
例如在学习有关“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准备一些的教具:圆规、绳子、米尺。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教具进行画圆,学生就会使用圆规或者将绳子的一端固定来画出大小不一的圆形。建立新问题:如果我们现在要做一个圆环需要多长的铁丝(接口处忽略不计)?学生心中自然就会提出问题:怎么来测量圆的周长呢?结合刚才的动手画圆,对圆周长的提出不同的猜想,有的同学认为:先用绳子量出圆的周长,再测量出绳子的长度。还有的同学认为:将圆直接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就是圆的周长。这些猜想点燃了学生的操作热情,纷纷对这些猜想来进行验证,在操作中学生觉得会有一定的误差。于是开始讨论利用什么样的方法最好,有的同学就会提出新的猜想:找到直径或半径与周长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圆的周长公式。显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猜想,该学生认为在画圆时半径或直径不同画出的圆大小就不同,那么这两者之间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通过学生对圆周长的不断猜想,诱发了学生的思维跳跃,实现了学生对思维的突破创新。
三、验证猜想,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会对自己主动的猜想积极的思考、验证,激发了学生对猜想价值的探索。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错误猜想要用验证的方式来否定,避免直接进行否定;在师生、生生的积极验证过程中,调整思路、寻找方法,从一知半解到领会贯通,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迈向知识的本质,体验其中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学习有关“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已经对被5整除数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建立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信心,学生会从简单处进行猜想:3、6、9可以被3整除、19、29不能被3整除。很显然这些猜想是错误的,不能得到被3整除的本质特征,但学生在不断的猜想中建立了阶梯,但却一时却找不到对问题的突破。这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加以提示:12、21、15、51、345、354、435、453这些数能否能够被3整除?学生经过积极的运算发现它们都能被3整除,同时这些数字之间的规律也能被学生发现:十位和个位调换后仍能被3整除,结合这样的认识学生就会得出一个合理的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与个位和十位有关。于是,学生又投入了积极的验证中,在学生的不断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错误中的正确方向,逐步掌握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通过这样的猜想验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不断地完善了学生的思维。
猜想是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飞翔,学生经过非逻辑性的想象来建立科学合理的推理的先决条件。适时的猜想包含了学生对新事物的学习情感和积极态度,使学生能够在大胆的想象中,充分地与已学过的知识相结合,建立对数学的敏感度,而不是任意的、盲目的猜想。教师要利用好每一节课,适时地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合理想象,有效地发挥出猜想的精彩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之转化为自身的一种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数学猜想;精彩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69-1
一、建立情境,激发学生猜想的兴趣
学生对问题的解决首先是调动已知,在遇到解决障碍时才会使用猜想。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猜想,建立较低的切入口顺利地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衔接,逐层地建立高度来“制造”矛盾冲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情感欲望,使学生主动进行猜想。
例如在学习有关“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从加法入手,让学生用小棍摆一摆,计算一些有规律的式子:2 2 2=?3 3 3 3=?4 4 4 4 4=?5 5 5 5 5 5=?在学生的动手中,激励学生思考四道算式有什么规律?学生很是兴奋,大声地喊出这是相同数字相加,分别是3个2相加、4个3相加、5个4相加、6个5相加。教师可以转入对乘法的引导,让学生出题来考老师,学生纷纷地从几个几相加的方式来建立习题,教师快速地给出答案,学生验证之后都很佩服老师的速度。同时机智的学生对老师的算法提出了质疑:老师不是一个个相加算出来的,肯定是用了一种新的算法,要不然不会算的这么快。该生的质疑和猜想得到了同学的迎合,纷纷询问老师是怎么算了,采用了哪种算法。面对学生的积极询问,教师顺畅地导入了对“乘法”的学习,使得原本抽象的乘法变得亲切起来,每个学生都想知道这种算法并想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极其活跃。通过学生对老师计算方法的质疑和猜想,建立了学生对新知的强烈的心理需求,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的知识铺垫和心理铺垫,“乘法”讲授变得水到渠成、高效实用。
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合理猜想
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分散的,需要及时引导建立对数学的敏感从而形成猜想的合理性。猜想与学生的情感、认识水平、经验紧密相连,是学生受到多种知识相互启发而产生的想象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原有认识进行适时的引导,使学生学会猜想、善于猜想,从而形成对原有知识的构建和拓展。
例如在学习有关“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准备一些的教具:圆规、绳子、米尺。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教具进行画圆,学生就会使用圆规或者将绳子的一端固定来画出大小不一的圆形。建立新问题:如果我们现在要做一个圆环需要多长的铁丝(接口处忽略不计)?学生心中自然就会提出问题:怎么来测量圆的周长呢?结合刚才的动手画圆,对圆周长的提出不同的猜想,有的同学认为:先用绳子量出圆的周长,再测量出绳子的长度。还有的同学认为:将圆直接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就是圆的周长。这些猜想点燃了学生的操作热情,纷纷对这些猜想来进行验证,在操作中学生觉得会有一定的误差。于是开始讨论利用什么样的方法最好,有的同学就会提出新的猜想:找到直径或半径与周长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圆的周长公式。显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猜想,该学生认为在画圆时半径或直径不同画出的圆大小就不同,那么这两者之间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通过学生对圆周长的不断猜想,诱发了学生的思维跳跃,实现了学生对思维的突破创新。
三、验证猜想,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会对自己主动的猜想积极的思考、验证,激发了学生对猜想价值的探索。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错误猜想要用验证的方式来否定,避免直接进行否定;在师生、生生的积极验证过程中,调整思路、寻找方法,从一知半解到领会贯通,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迈向知识的本质,体验其中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学习有关“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已经对被5整除数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建立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信心,学生会从简单处进行猜想:3、6、9可以被3整除、19、29不能被3整除。很显然这些猜想是错误的,不能得到被3整除的本质特征,但学生在不断的猜想中建立了阶梯,但却一时却找不到对问题的突破。这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加以提示:12、21、15、51、345、354、435、453这些数能否能够被3整除?学生经过积极的运算发现它们都能被3整除,同时这些数字之间的规律也能被学生发现:十位和个位调换后仍能被3整除,结合这样的认识学生就会得出一个合理的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与个位和十位有关。于是,学生又投入了积极的验证中,在学生的不断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错误中的正确方向,逐步掌握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通过这样的猜想验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不断地完善了学生的思维。
猜想是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飞翔,学生经过非逻辑性的想象来建立科学合理的推理的先决条件。适时的猜想包含了学生对新事物的学习情感和积极态度,使学生能够在大胆的想象中,充分地与已学过的知识相结合,建立对数学的敏感度,而不是任意的、盲目的猜想。教师要利用好每一节课,适时地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合理想象,有效地发挥出猜想的精彩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之转化为自身的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