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光寺原址位于云南省永胜县期纳镇清水村东南一公里处。该寺始建于明末清初,寺内建有坐东朝西大殿一座,大殿左右两侧和正前面各建厢房、耳房、大门等房屋数十间,形成四周皆房、中有内院的较大型四合院建筑群,整个寺院总建筑面积八亩左右。清末以后,该寺逐渐衰败,及至“文革”,除大殿的柱梁墙壁屋面尚存外,寺内其它设施均遭破坏,厢房、耳房、大门等建筑群仅存断垣残壁。一九七五年,当时的清水大队重建大队部,大队党支部书记采纳众言,为保护瑞光寺大殿建筑古迹,特将其柱梁椽瓦拆卸,悉数原样迁建于清水村东,作为大队部和该大队开展大型群众集会的场所,即现在的清水村委会所在地。瑞光寺拆迁之前,在当地民众中流传着许多美丽动听的传说,现录三则,以赠读者。
瑞光寺的由来
清水原名清水驿或清邑,是明朝时期的重要官道驿站。其时,朝庭官员钦差经此必驻。明朝末年,一朝庭官差带队押运军饷从滇西北回京,路经清邑,得知李自成起义大军进攻北京,京城告急,明庭危在旦夕,便驻留清邑以观势态发展。正值官差进退不定,驻走徘徊之际,邑中一绅士贤达便主动与之接触,和他谈书论画,探讨天下大势,并施之以诚挚相处,热忱厚待,引之以了解民情,察访民风,观景游愉。不几日,官差与士绅便相处融洽,相携以行。
一日,官差和士绅同游至瑞光寺原址处,只见此地东有青山南北横亘,南北地势稍高,西向地势平缓且逐渐偏低。两人穿过松柏树林,忽见一十亩见方的矩形草坪,其状恰似一块巨砚。草坪四周松苍柏翠,西北角天生一池,池水不枯不溢,墨绿清冽,绝似砚上墨液,池旁突兀一株攀枝花大树。阳春三月,满树火红鲜艳的攀枝花如火似血,绽放绚烂于苍松翠柏之间,倒映于墨池之内。亲观其地其景,官差甚悦,便面池倚树而歇。
歇不多时,官差忽见一祥瑞之光从天而降,渐而飞旋于墨池之上,其光闪闪,甚是耀眼,闪烁之中渐见瑞光化作文昌仙贤模样,在官差面前若隐若现。官差大惊,匆然俯身叩拜。而刚一俯身,却光影全无。却原来,这仅是官差在这阳春三月的倚花一梦。
游毕回至官邑,惊悉李自成大军已占领北京,明庭业已倾覆。官差深知回京无望,又因停留于清邑期间深感邑中士绅贤达之宽仁厚德,清邑文风民俗之优良淳善,更牵挂那倚花一梦,想那天置巨砚之佳地,念天赐在此建业之良机,愿合文昌投梦之天意,便取些银两打发随从,使其各自散去,自将那所押明庭军饷悉数投资兴建寺庙,并特取“瑞光寺”之名。
瑞光寺兴建竣工之后,特别是官差的倚花之梦传开之后,寺内香客云集,香火兴盛,清邑文风更盛,民风更淳。在清朝的两百多年时光里,整个清邑学风蔚然,才俊倍出,及至乾隆年间,出了殿试进士官至乾隆朝二品大员的刘慥等名人,后人皆誉此乃瑞光寺之大功也。
逼尘珠
清邑东西皆山,地处南北分别为地势较为宽阔平坦的期纳坝子和程海坝子之间的狭窄处,正值南北两大坝子空气对流的风口上。每至春夏,期纳、程海两大坝子的较强对流空气卷挟着尘土从清邑上空飞扬而过,使整个清邑常处尘埃汹涌之中,南来北往的尘土常常摧残邑中庄稼作物,且积房塞屋,民众常常不堪其苦。瑞光寺建成后,清邑及周边的善男信女常入寺内叩拜,乞求上苍整治风尘,造福于民。久而久之,上苍甚感民众乞求之诚,便遣神仙携逼尘珠一枚,置于瑞光寺大殿正梁之中。从此以后,清邑虽然风云依旧,但肆掠害民的尘土却销声匿迹,就连屋内瓦面都不积尘土,所有这些都来源于天赐逼尘珠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及至一九七五年笔者参与拆迁瑞光寺大殿时,亲见原瑞光寺大殿瓦屋面上确无尘土堆积和杂草植物寄生。究其根源,实系原大殿瓦屋面所用砖瓦石灰等建筑材料质地优良,建筑设计施工技艺精湛。该大殿瓦屋面自建成至拆迁已历三百余年,却尘土不积,杂草不生,实为中国古代瓦屋面建筑之奇迹!
磕头柏
瑞光寺大门内从西向东直通大殿的道路两旁分别生长着一株大柏树,其树身粗壮修长,仿佛一对古代身材修长的俊男俏女,树梢处长满浓密繁茂的枝叶,宛如俊男俏女的双手和头部。奇怪的是这两株柏树不是直立参天向上生长,而是笔直倾斜向着大殿方向生长。每当轻风徐来,两株柏树连树梢带树身同时不停地向着大殿上下俯仰,恰似一对善男信女在同步不停地向大殿内供俸的菩萨磕头叩拜,甚至每逢殿内举办大型祭拜活动,两株柏树也和院内祭拜的人群一道磕头叩拜,形成人树合一同拜仙贤的壮观场面,因此人们誉之为“磕头柏”。瑞光寺衰败后,这两株磕头柏也随之枯萎瘦黄,宛然病入膏肓,及至大殿内的文昌菩萨被彻底捣毁后,这株磕头柏也随之自然死亡。
注:迁建后的瑞光寺大殿古建筑已被列入云南省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对象,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当地群众的重点保护。
瑞光寺的由来
清水原名清水驿或清邑,是明朝时期的重要官道驿站。其时,朝庭官员钦差经此必驻。明朝末年,一朝庭官差带队押运军饷从滇西北回京,路经清邑,得知李自成起义大军进攻北京,京城告急,明庭危在旦夕,便驻留清邑以观势态发展。正值官差进退不定,驻走徘徊之际,邑中一绅士贤达便主动与之接触,和他谈书论画,探讨天下大势,并施之以诚挚相处,热忱厚待,引之以了解民情,察访民风,观景游愉。不几日,官差与士绅便相处融洽,相携以行。
一日,官差和士绅同游至瑞光寺原址处,只见此地东有青山南北横亘,南北地势稍高,西向地势平缓且逐渐偏低。两人穿过松柏树林,忽见一十亩见方的矩形草坪,其状恰似一块巨砚。草坪四周松苍柏翠,西北角天生一池,池水不枯不溢,墨绿清冽,绝似砚上墨液,池旁突兀一株攀枝花大树。阳春三月,满树火红鲜艳的攀枝花如火似血,绽放绚烂于苍松翠柏之间,倒映于墨池之内。亲观其地其景,官差甚悦,便面池倚树而歇。
歇不多时,官差忽见一祥瑞之光从天而降,渐而飞旋于墨池之上,其光闪闪,甚是耀眼,闪烁之中渐见瑞光化作文昌仙贤模样,在官差面前若隐若现。官差大惊,匆然俯身叩拜。而刚一俯身,却光影全无。却原来,这仅是官差在这阳春三月的倚花一梦。
游毕回至官邑,惊悉李自成大军已占领北京,明庭业已倾覆。官差深知回京无望,又因停留于清邑期间深感邑中士绅贤达之宽仁厚德,清邑文风民俗之优良淳善,更牵挂那倚花一梦,想那天置巨砚之佳地,念天赐在此建业之良机,愿合文昌投梦之天意,便取些银两打发随从,使其各自散去,自将那所押明庭军饷悉数投资兴建寺庙,并特取“瑞光寺”之名。
瑞光寺兴建竣工之后,特别是官差的倚花之梦传开之后,寺内香客云集,香火兴盛,清邑文风更盛,民风更淳。在清朝的两百多年时光里,整个清邑学风蔚然,才俊倍出,及至乾隆年间,出了殿试进士官至乾隆朝二品大员的刘慥等名人,后人皆誉此乃瑞光寺之大功也。
逼尘珠
清邑东西皆山,地处南北分别为地势较为宽阔平坦的期纳坝子和程海坝子之间的狭窄处,正值南北两大坝子空气对流的风口上。每至春夏,期纳、程海两大坝子的较强对流空气卷挟着尘土从清邑上空飞扬而过,使整个清邑常处尘埃汹涌之中,南来北往的尘土常常摧残邑中庄稼作物,且积房塞屋,民众常常不堪其苦。瑞光寺建成后,清邑及周边的善男信女常入寺内叩拜,乞求上苍整治风尘,造福于民。久而久之,上苍甚感民众乞求之诚,便遣神仙携逼尘珠一枚,置于瑞光寺大殿正梁之中。从此以后,清邑虽然风云依旧,但肆掠害民的尘土却销声匿迹,就连屋内瓦面都不积尘土,所有这些都来源于天赐逼尘珠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及至一九七五年笔者参与拆迁瑞光寺大殿时,亲见原瑞光寺大殿瓦屋面上确无尘土堆积和杂草植物寄生。究其根源,实系原大殿瓦屋面所用砖瓦石灰等建筑材料质地优良,建筑设计施工技艺精湛。该大殿瓦屋面自建成至拆迁已历三百余年,却尘土不积,杂草不生,实为中国古代瓦屋面建筑之奇迹!
磕头柏
瑞光寺大门内从西向东直通大殿的道路两旁分别生长着一株大柏树,其树身粗壮修长,仿佛一对古代身材修长的俊男俏女,树梢处长满浓密繁茂的枝叶,宛如俊男俏女的双手和头部。奇怪的是这两株柏树不是直立参天向上生长,而是笔直倾斜向着大殿方向生长。每当轻风徐来,两株柏树连树梢带树身同时不停地向着大殿上下俯仰,恰似一对善男信女在同步不停地向大殿内供俸的菩萨磕头叩拜,甚至每逢殿内举办大型祭拜活动,两株柏树也和院内祭拜的人群一道磕头叩拜,形成人树合一同拜仙贤的壮观场面,因此人们誉之为“磕头柏”。瑞光寺衰败后,这两株磕头柏也随之枯萎瘦黄,宛然病入膏肓,及至大殿内的文昌菩萨被彻底捣毁后,这株磕头柏也随之自然死亡。
注:迁建后的瑞光寺大殿古建筑已被列入云南省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对象,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当地群众的重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