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讨论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让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更好的贴近社会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系统维护
一、教学模式的讨论
在过去的十数年之中,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中小学、乃至幼儿时期的普及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全民的计算机知识水平也有所提升。但是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推广工作中,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和地域差别。由此造成了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在入校时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通过了全国计算机的等级考试,有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一门以上计算机语言,有的学生甚至在计算机网络知识方面达到了“黑客”水平。而与此同时,又有一部分学生几乎没有实际接触过计算机,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一片空白。
正是这种参差不齐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前的高职院校普遍在各专业的第一学年里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并有若干专业还会在此基础上开设其他后续计算机类相关课程。对有的学生来说知识的重复,或者只是部分知识内容的似曾相识直接导致他们没有兴趣继续这门课程的学习。而如果任课老师在教学时对较多的基本概念和简单操作一带而过,就又会让那一部分以前几乎没有摸过计算机的学生更加迷惘。所以任课老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比较头疼,很难掌握难易程度以及教学进度。
在这方面,我们也可以借鉴高等院校英语课程曾经采用过的分层教学的模式。在学生入学时组织一次计算机基础知识摸底考试,然后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将新生分为若干个级别的开课班级来开展教学。对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在基本概念方面采用复习式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案例教学来巩固基本知识,提升计算机基本技能掌握的水平;而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则从零开始展开教学,最终达到一个相对一致的课程教学目标。对于广大高职院校来说,分层教学模式实施起来可能有点麻烦,但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学习的热情也就更高了。
二、教学内容的讨论
现阶段各高职院校采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在内容上一般定位为:计算机系统基本概念;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办公应用软件的使用;网络基本应用。其中的网络知识内容是为了顺应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逐步增补上去的。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这种教学内容的定位几乎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侧重基本概念,强调办公处理的动手能力,熟悉网络的基本操作,这样的定位为高职院校的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较好地使用计算机作为工具来完成一般性的工作做出了贡献。
电子商务的推行使得办公应用软件的操作技能成为了一项基本、必备的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在办公软件的应用方面要进行一定的纵向挖掘,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其中的基本操作,而应有趋向于精通方向的扩展。另外,对于学生的汉字输入速度也应该明确量化指标,比如40字每分钟或更多。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这个工具正确快捷地获取信息也是一项必不可少地技能。然而,如何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分析信息,怎样撰写分析报告,这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几乎中没有任何涉及。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在某些专业没有开设后续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前提下,《计算机基础》课程完善计算机网络知识,特别是实训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分析信息,撰写分析报告的能力也是当前应该弥补的一项工作。与时俱进,这句话正恰如其分地体现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中。只有紧跟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高职教育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实现现代高职教育的整体目标。
三、教学方法的讨论
多媒体和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前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其图、文、声并茂的表现力和受控性、交互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运用幻灯片课件来进行讲授已经相当的普遍,但是课堂上一张紧接一张幻灯片的切换有时也给学生带来一种被动填鸭式的麻木感觉。因此,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可以以任务式教学方法来增添学生学习动力。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所学知识的目的。
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各高职院校均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配备了专门的实验指导书,但是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在实验指导时老师经常由于精力和时间的不足往往不能够很好地同时完成答疑解惑和检查学生上机效果的工作。缺乏有效的检验环节,一方面不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督促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惰性和随意性。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的上机管理软件,在实验教学的工作中,老师们应该完善或是编写相关软件,借助于现代化的手段来减轻工作量,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必将越来越高。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任务。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为高职高专教育工作总体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系统维护
一、教学模式的讨论
在过去的十数年之中,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中小学、乃至幼儿时期的普及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全民的计算机知识水平也有所提升。但是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推广工作中,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和地域差别。由此造成了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在入校时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通过了全国计算机的等级考试,有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一门以上计算机语言,有的学生甚至在计算机网络知识方面达到了“黑客”水平。而与此同时,又有一部分学生几乎没有实际接触过计算机,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一片空白。
正是这种参差不齐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前的高职院校普遍在各专业的第一学年里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并有若干专业还会在此基础上开设其他后续计算机类相关课程。对有的学生来说知识的重复,或者只是部分知识内容的似曾相识直接导致他们没有兴趣继续这门课程的学习。而如果任课老师在教学时对较多的基本概念和简单操作一带而过,就又会让那一部分以前几乎没有摸过计算机的学生更加迷惘。所以任课老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比较头疼,很难掌握难易程度以及教学进度。
在这方面,我们也可以借鉴高等院校英语课程曾经采用过的分层教学的模式。在学生入学时组织一次计算机基础知识摸底考试,然后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将新生分为若干个级别的开课班级来开展教学。对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在基本概念方面采用复习式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案例教学来巩固基本知识,提升计算机基本技能掌握的水平;而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则从零开始展开教学,最终达到一个相对一致的课程教学目标。对于广大高职院校来说,分层教学模式实施起来可能有点麻烦,但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学习的热情也就更高了。
二、教学内容的讨论
现阶段各高职院校采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在内容上一般定位为:计算机系统基本概念;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办公应用软件的使用;网络基本应用。其中的网络知识内容是为了顺应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逐步增补上去的。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这种教学内容的定位几乎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侧重基本概念,强调办公处理的动手能力,熟悉网络的基本操作,这样的定位为高职院校的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较好地使用计算机作为工具来完成一般性的工作做出了贡献。
电子商务的推行使得办公应用软件的操作技能成为了一项基本、必备的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在办公软件的应用方面要进行一定的纵向挖掘,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其中的基本操作,而应有趋向于精通方向的扩展。另外,对于学生的汉字输入速度也应该明确量化指标,比如40字每分钟或更多。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这个工具正确快捷地获取信息也是一项必不可少地技能。然而,如何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分析信息,怎样撰写分析报告,这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几乎中没有任何涉及。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在某些专业没有开设后续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前提下,《计算机基础》课程完善计算机网络知识,特别是实训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分析信息,撰写分析报告的能力也是当前应该弥补的一项工作。与时俱进,这句话正恰如其分地体现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中。只有紧跟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高职教育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实现现代高职教育的整体目标。
三、教学方法的讨论
多媒体和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前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其图、文、声并茂的表现力和受控性、交互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运用幻灯片课件来进行讲授已经相当的普遍,但是课堂上一张紧接一张幻灯片的切换有时也给学生带来一种被动填鸭式的麻木感觉。因此,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可以以任务式教学方法来增添学生学习动力。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所学知识的目的。
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各高职院校均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配备了专门的实验指导书,但是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在实验指导时老师经常由于精力和时间的不足往往不能够很好地同时完成答疑解惑和检查学生上机效果的工作。缺乏有效的检验环节,一方面不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督促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惰性和随意性。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的上机管理软件,在实验教学的工作中,老师们应该完善或是编写相关软件,借助于现代化的手段来减轻工作量,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必将越来越高。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任务。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为高职高专教育工作总体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