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酒不如清晨的粥

来源 :东方航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u52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粥在中国,犹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一碗粥,可能是日常一顿早餐,也可能是异国游子的依依乡愁;可以让穷人裹腹、豪门斗富,也可以是文人的清雅珍味、养生良品。我们在捧着一碗热乎乎、香喷喷的粥时,可能很少会想到:一碗粥里有多少历史?喝粥纯粹是为口腹之欲,还是文化的折射?
  来吧,让我们喝一口粥,来一场浸润着文化气息的粥之旅!
  粥的历史就是中国人的历史
  粥,又称为“糜”。与许多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一样,粥的具体发明时间和发明者已经无可考证。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记有:“黄帝初教做糜”。由此可推断,食粥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有关粥的文字记载散见于各个朝代的医药膳食、文学历史等典籍中。粥,是中国社会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曾是权势的代表,也曾是穷苦人家的家常便饭,“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古代的物质生活条件远远不如现在,在自然灾害和兵荒马乱的年头,纵然人們想要吃上一碗粥,也是一种奢望。
  然而,这并没有妨碍粥作为药膳食疗佳品的发展历程。据统计,文字记载中的药粥方已逾千种。粥的美味和营养,历来为文人们传颂不已。苏东坡在大啖了豆浆中掺人无锡贡米熬煮的粥后,挥毫写下了“身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的诗句,将粥的真味留芳青史。曹雪芹更是一位食粥大家,其大作《红楼梦》中写到粥的问目有六七个之多,他的祖父曹寅对粥也颇有深究,编著了《粥品》一书。
  粥里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气息,我们已无法分清他们的关系。究竟是我们厚重的文化气息孕育了粥,还是粥在滋养国人身体的同时也滋养了中华的文化?不论在什么时代,不论于哪种人群,裊袅粥香中所透露的宁馨和温情,粥中淡而绵长的滋味,都是最能抚慰人心的。
  几千年来,中国的历史蜿蜒曲折,世世代代的人们在历史洪流中跌宕起伏地前行,从原始时期的衣难覆体,茹毛饮血;到后来的清粥小菜,聊以糊口;再到如今千姿百态的粥文化,那些人间世事,悲欢离合,俱融入了这一直在寻常百姓家沸腾辗转的滚粥中,或百感交集,或淡泊透彻,蕴出阵阵清淡逸香,滋味横陈。
  如今,粥已不再是战争时代的奢侈品,也不再是灾荒年间的救命稻草;有时,一碗粥,不过是父母恋恋不忘的关切,不过是子女拳拳的赤子之心,不过是君子之交的平和内敛,亦不过是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与温饱无关后,粥在意识形态上有了更为实在的意义。
  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味亦必淡。如同奢华之后的简朴,如同在行色匆匆的钢铁森林中追寻绿色,富裕之后仍然喝粥,在阅遍珍馐美味后渴求一碗再平常不过的粥,也是人们从生活的绚烂中回归澹泊的一种感悟,是人生境界的另一种返璞归真。
  文艺青年们的喝粥姿势
  食粥一事,是中国旧时文人笔下时常涉及的。宋代陆游有一首《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之所以把食粥提到养性命,求安乐,得长生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清寒文人于困顿中的超脱,于窘迫中的豁达,于匮乏中的安恬,于平淡中的自适。他们笔下的粥,就不仅仅是果腹之物,更是精神上的自我宜示了。
  苏东坡由湖州任上调任密州之际,曾约秦观、参僚同游镇江金山寺。由于当日风浪大作,船只无法返航,遂留宿僧寺,在那里,他作《大风留金山两日》诗首。最后两句为:“潜山道人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
  所谓“粥鼓”,就是寺庙清晨传膳的击鼓声。
  此时的苏轼,由于经受不了官场的倾轧,小人的排挤,主动要求外放,离开朝廷,放浪江湖。初初领教到失落,冷淡,白眼,排挤的滋味,能够切身感受平民的心情。这才使他有僧寺里与众和尚在一起,饿着肚子等待清晨那顿粥时,既亲切,又迫切的体验。
  苏轼另一首求粥的诗:“老我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杖君家去。”这时候的苏东坡,已经是饱尝人情冷暖,深知世态炎凉的一谪二贬之人,更是坦荡无遮,文人本色。这种闻粥而去的落拓不羁,浪漫情怀,多少是他身处逆境中的精神抗争了。
  旧时文人,很提倡甘于清苦的精神,在《颜氏家训》中,提到了一位叫裴子野的文人,说他“有疏亲故属”,凡“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偏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只有自己饥饿过,才能体会别人饥饿的痛苦,裴子野与众亲友一齐捧碗啜粥,那是充满了人情味的温馨场面。同样,从郑板桥《家书》中看到,给他弟弟的信里说“十冬腊月,凡乞讨者登门,务饷以热粥,并佐以腌姜。”也可知只有自己清寒过,才能了解别人清寒的窘境。中国文人与粥,这种不同一般的感情,都由于他们自身的贫苦体验而来。正因如此,这些喝粥文人的文章里,才能多多少少地反映出民间的疾苦。
  由此看来,若曹雪芹一直过着“钟鸣鼎食”“锦衣饫食”的生活,未必会写出《红楼梦》来。他的文友敦诚、敦敏兄弟,在诗中说到他贫居北京西山时的窘迫景况,“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使我们知道他是文人中的“食粥族”,正由于他家境没落以后,处在生活贫穷线上,才了解到人世的沧桑,时事的艰窘,仕途的险恶,命运的坎坷吧?
  中国旧时文人,由于喝粥的结果,多半喝出一个淡泊的精神世界,实在是值得后人景仰的。他们或坚贞自守,或安贫乐道,或充实自信,或知足不争,但在他们的笔下,却总是程度不同地要发出对社会、对民众、对国家、对世界的真实反响。有的,哪怕为之付出生命,也要说出大多数人想说的话,这就是喝粥文人与大多数喝粥普通人的心灵感应了。
  文学,要都是风花雪月,虚无缥缈,没有老百姓的真情实感,没有体味过那一碗粥的温暖,恐怕是没有价值的。
  一碗粥温暖整个世界
  饮食习惯的差:异是由文化内涵决定的,而文化内涵的特色归根结底却是人本性情的不同造成。如同南北方的粥。粥的历史源远流长,品种也丰富多彩,或者因为时节而异,或者因为地理位置风味不同。
  南方的粥绵软细腻,花色繁多,凡是能作菜的物品都可以人粥。小火漫漫熬制得翻滚沸腾,香气四溢,用青花小瓷碗盛了,配以清淡的小菜,再一点点细啜下去,是一种婉约到了极致的风情。在广州、潮州、福州等沿海地区,粥甚至堪为主食;尤其在广东,一直以来,粥都是南粤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因着海鲜之利,其丰富和鲜美是别处难以比拟的。
  北方的粥则略显粗放,多用五谷杂粮,熬煮的过程也稍显简单。盛粥的常是厚重结实的海碗,而粥本身多有清汤,原是就着馒头大饼的,但在昏暗的油灯下,一家人在炕上大口大口地喝粥吃饼,却最能见到北方人情。这里有南北方米的不同,有地方习俗的不同,又何尝不是南人与北人的差别?粥如其人,总是让我们想到南方女子的温婉细致,软语吴侬,想到北方汉子的豪放大气,简洁明快。
  然而,在中国文化千百年的不断融合与同化中,粥文化和口味也在不断交融、彼此影响,最终形成了如今南北粥各有特色却又不乏同一的现状——营养和美观开始成为粥最为重要的元素。许多以粥为特色的饭店,现在熬粥已经多用糯米,南方的糯米甜软熟烂,特别适合煮粥,别有一番风味;熬煮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至少小半日的火候才可水到渠成;用小火将菜料里的滋味一点点都煮进粥里,将米和菜的香味各自发散开来;菜与粥滋味相辅相成,水与米难分彼此,浑然一体;如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语“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如此方是煮粥的最高境界。而南方下粥的小菜也渐渐丰盛,有荤有素,如四川的一些粥店,融合了川菜和地方小吃,菜品竞有上百种之多。各式各样的粥和菜搭配,互为衬托,已是一场营养美味并色彩斑斓的盛宴。
  而今,粥又有了新吃法——粥底火锅,始于南方,北方也逐渐盛行。以粥为锅底,包容众多其他食物,有涮锅的乐趣,也不乏喝粥的畅快;又因为是一次性的锅底,也没有喝火锅汤那么多忌讳,确是别有滋味。在潮汕地区,还有一种沙锅粥,多用新鲜蔬果和山珍海味入粥,兼取沙锅的本味,极鲜美之致;沿海特有的鱼虾蟹粥,却是营养丰富的人间美味。
  中国各大城市都有了专业的粥店、粥吧,其中粥与菜花样繁复,美味养眼,已不复当年路边小店的感觉;浓厚的人文气息蔓延着,粥开始成为城市的时代味觉之一。粥文化也如同熬粥一般,在几千年的文火烹煮中,技巧和人文内涵都逐渐臻于成熟。
其他文献
暗黑起源 植根黑土  说起童话电影,记忆中,登场的女主角都是柔弱善良令人怜惜的,在遭遇危难后,一位英俊的王子必会骑着白马前来搭救。邪恶的黑暗势力终将在与王子无畏的决斗中被消灭,一对佳人永远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了一起,是所有童话电影千篇一律的美满结局。这是人们对童话电影最初的印象,也是上世纪迪士尼公司自推出首部大银幕童话作品《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后,为当代童话电影贴上的标签:一部适合全家观看的温馨电影
期刊
十多年前,我曾误打误撞进一个“空前绝后”的团队,尽管最初不被人看好,但这个团队用事实证明了其几乎不可复制的正能量,成员们在团队解散后的很多年里,各自继续成长却依然情真意切默契不减。  看过一篇关于找人才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务虚的人在一个务实的团队当中活不下来,反之亦然。”一支优秀团队其成效和抗风险能力是成正比的,其团队成员的核心价值观虽然相近,但他们的所长却各不相同。这就好比,如果有十几个
期刊
抹茶的起源  日本古代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日本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自从奈良时代的遣唐使们把茶叶带回日本之后,茶这种饮料就在日本生根发芽了。到了镰仓时代,禅僧荣西在中国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还将优质茶种带回日本传播。如果说中国的茶文化来自平民大众的日常习俗,而日本则恰恰相反,饮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间的资本主义改革。茶在刚刚传到日本的时候完全属于奢侈品,只有皇族、
期刊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国度。  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山峰魏峨秀丽江河奔流不息、大海波涛澎湃……美丽的地貌景观、丰富的物种群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数千年来从未间断的中国文明,延续着民族的血脉,那十几亿的子民,五十六個民族,在这里繁衍。在这片土地上,还有源于千百年来生存故事的农耕文明标本,在中国大地上蜿蜒伸展,层层叠叠,谱出了能奏响由河的壮阔之美——梯田。  有着“地球最美的曲线”之称的
期刊
梯田,顾名思义,是形如楼梯的田地。据说梯田最早出现在史前时期。起初,人们只是清除几座小山头或几片小森林的杂草,以便种植一些粮食作物,也可用以防御工事,这便是梯田的雏形。“梯田”之名,最早见于南宋范成大的《骖鸾录》,那是他从故乡吴郡去广西一路上的旅行记,其中记载了他在江西袁州看到的“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之景,名“梯田”。  岭为山、阪为斜坡,岭阪,即是斜山坡之意。山峦重叠的地方,耕地稀罕,智
期刊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肥沃的冲积平原,到富饶的江河湖泊,智慧的中国人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非凡智谋无处不在。一幅梯田画卷,仿佛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书,直观地展示了劳动人民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记录着传承千年的中国农耕文明。  顺遂自然筑田畴——苗族食物中的梯田文化  在不同的地域,中国人用各自的智慧巧妙地
期刊
1982年,《上影画报》在停刊了近20年后,重新复刊。复刊后,《上影画报》在整体风格上做了巨大的调整。其中,最显著的改变是凭借上影厂得天独厚的明星资源,杂志中增加了不少独家资讯。当时,杂志新开辟了一个专栏名为“银幕外的镜头”,主要用照片的形式展现了电影明星或导演在大银幕外的点滴生活花絮。由于该栏目集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大受读者欢迎,因此一直沿用到了90年代。透过这些照片,我们能够看到属于那个年代
期刊
二零一三年六月二十二日,在第三十七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继菲律宾的伊富高梯田和瑞士的拉沃梯田之后,人选此名录的世界第三个梯田。但是,梯田的主人却正在发生着改变……  在世界上,特别是亚洲国家,有很多梯田,但大多都消失了或正在消失,哈尼梯田也难逃脱其缩小的命运。哈尼梯田的缩小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人们已经不再把梯田视为天神赐子哈尼人的圣物,而只是作为一
期刊
喜添龙凤胎,三口之家变七口之家  家住上海博山东路的孙先生、蔡小姐去年喜添第二胎。对于第二胎的到来,一家人欣喜若狂,然而,由于蔡小姐的第二胎是龙凤胎,因此居住难题,成为摆在一家人面前的一块大心病。  蔡小姐家位于上海一处公房的三楼,面积只有43平方米,站在楼道甚至可直接看见屋内。如此一来,一家五口只能挤在一张床上睡觉,老人只能睡客厅,孙先生只能站着办公……这个家庭为了孩子已经把成人的空间压缩到了最
期刊
许多深山丛林、孤荒野外的独特文化与人文,正是因为人们接近它困难重重,才得以不惧人力侵蚀,巩固着最原生的面貌,经年不老。世上,像哈尼梯田这般的模样,确实罕见,任何的“开发”,都只能是蛮横入侵,是一种无可估量的摧毁。还好,我们有梯田的守望者。  梯田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如果没有人耕种,哈尼梯田也就不复存在。现在的我们还在观赏着、聆听着、记录着梯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梯田将会成为逐渐远去的记忆。如今,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