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吃茶去”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xl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常把喝茶叫做“吃茶”,仔细想来,这也许不单是巧合,个中玄机似乎正是为了证明茶叶是可以入膳的。茶膳其实自古就有,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茶膳正是古代的食疗方式。茶叶蛋、樟茶虾、熟茶煮饭、凉拌鲜茶、抹茶布丁等是我们耳熟能详又简单易做的家常美味。但随着人们对茶膳的认识和追捧,这些点心已经渐渐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于是促使了茶宴大餐的诞生,除了用叶底,尝试用茶汤和鲜叶来做茶膳,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道色香味形都入流,能出得了厅堂的茶叶大菜。
  
  以叶底入菜
  
  茶菜大都以叶底入菜,因为干茶容易保存,现做现泡,叶底随时新鲜。因此对叶底的色泽、整碎、嫩度等要求非常高。所以最好以绿茶、白茶入菜。而其它茶经过发酵后,叶底并不好看,所以最好避免用它们的叶底做菜。
  
  早春绿茶什锦凉米线拼盘
  这道菜既是主食又是宴会菜肴,配料十分丰富,用蔬菜和肉片把米线包裹在其中,吃的时候只要拌匀就可以了。在顶端装点了用鸡蛋面粉套炸过的早春绿茶叶底之后,吃起来酥嫩相间。不仅美观,更增加了口感的丰富度。绿茶属寒性,鸡蛋面粉套炸后中和了它的寒性,更加健康。
  
  毛峰虾球
  以黄山毛峰的叶底和活虾制作的一道菜,虾仁饱满、鲜嫩,整盘菜芽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堪称一绝。之所以选择毛峰,因其叶底嫩绿明亮,条索细紧,茸毫显露,嫩度高。因为毛峰属烘青茶,所以香气鲜灵,滋味醇爽。
  
  猴魁兔腿
  猴魁的叶底平扁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美观度无与伦比,而且本身花香高爽,滋味甘醇,嫩绿匀亮,与兔腿的滋腻能够互相修正。吃的时候,同时咀嚼兔腿肉和猴魁,浓香的兔腿搭配清鲜的猴魁,口中滋味别具一格。
  
  普洱生茶酥肉丸
  生茶属寒性,所以叶底剁碎后揉在肉丸子里油炸是最好的办法,不仅口感不油不腻,还更香更脆,吃起来荤素搭配,为健康加分。
  
  以茶汤入菜
  
  用茶汤烹调最初用于煲饭,如今也广泛地运用到做菜中,这和美食界“看不见的美味”有异曲同工之妙。用茶汤炖肉,可以让肉类在短时间酥烂,还能有效降低油脂。
  
  乌龙蒸蛋
  这是一道日式菜品,乌龙茶的茶汤清沏,颜色蜜黄,香气清纯,有的带有花香,滋味甘醇浓厚,入口圆滑甘润,能令口颊生津,不仅和蒸蛋的清淡融合,还能赋予蒸蛋清香的气息。点缀的白果、虾、蟹、香菇、胡萝卜,不但令菜肴美观,而且营养十足。
  
  熟茶煲牛腩
  熟茶与牛腩同炖,可消除多余的油脂,去除了牛肉的腥味,还令肉质变得鲜嫩软烂,不会塞牙。牛腩煲染上茶汤红浓的色泽,赏心悦目。细细品味,一股浓浓的熟茶与牛肉香味溢满口中。
  
  红茶叉烧
  以红茶调蜂蜜做酱汁,刷在肉上烤成叉烧。不仅透出自然的红艳色泽,而且肉质特别好,味道甜美还透着茶香,在烤制过程中,脂肪层融化令叉烧内部略油润,口感更香。
  
  日式茶泡饭
  日式茶泡饭是名副其实的清茶淡饭,用冷饭加上精盐、味素、胡椒等调味料,再用热茶冲泡。不论哪种茶,不论冷茶热茶,都可以拿来泡饭吃。还可以加入蔬菜的边角余料、萝卜皮、青笋头、白菜帮子。可谓精美粗俗两相宜,胜在了清淡健康。
  
  以鲜叶入菜
  
  鲜叶保存相对困难,因此马上采摘马上烹调是关键,看来只有在茶山茶区才能够吃到了,但鲜叶贵在新鲜未断气和原汁原味,值得一试。
  
  鲜茶牛干巴、鲜茶炸肉皮、鲜叶煎鸡蛋和鲜叶炒肉这4样菜,因为烹调方法都是以煎炸爆炒为主,所以都比较油腻,以鲜叶入菜,可以有效地中和它们的油腻,让菜的香气口感趋于清香和清爽。
  以茶入菜,至少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是古代吃茶法的延伸。《晏子春秋》载,晏婴在任齐国大夫时,吃的是用茶叶做的菜肴;东汉《食忌》上则介绍了以茶做菜的疗效;晋代时。用茶果煮食的方法,叫“茗粥”或“茗菜”。用茶叶制成菜肴清淡、爽口,既可增进食欲。又有益健康。若有兴趣,尝试动手做,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吧。
其他文献
林姐是“隐樵山房”的忠实粉丝。5年前,林姐在一家专业瓷器店的偏僻角落里相中了一只莹白玉结晶葵口杯,店中老板原本不愿转让,他说有意把杯子摆放在不起眼的地方,留着自赏自用,没想到还是遇到一个执拗的“伯乐”,经不住林姐的恳求,瓷器店老板忍痛割爱了。这是林姐生平拥有的第一件“隐樵山房”的瓷器作品。  “隐樵山房”是开设在台湾的一间陶艺工作室,它的主人李祐任先生是当地颇负盛名的壶艺大师,他的部分作品还被收入
期刊
周野的“纳珍阁”里有茶桌、紫砂壶、古家具、寿山石、字画,只要是对中国古典文化有兴趣的人都能在“纳珍阁”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闲情逸致,最关键的是这里还有任人随意品尝的佳茗,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文人墨客和茶友们聚会的据点。  来了兴致,随时都可以在那里喝茶写字画画,耗上一天的时光都不嫌多。墙上挂满了精心收藏的名家字画,两排柜子摆满精品寿山石,供茶余画后赏析一番,花草间还摆了一架古筝,茶意浓时,便弹奏一
期刊
历数中国六大茶类,唯独没有花茶。然而对于很多爱茶者来说,却正是源自花茶的缕缕清香吸引着他们走入了中国茶那五彩斑斓的世界。    一首民歌《好一朵茉莉花》中唱道:“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满国花草香也香不过它……”在众多的香花中,茉莉花是以清香纯洁闻名遐尔的,而由它窨制成的“茉莉花茶”则在所有花茶中一直遥遥领先,特别是产于福州的茉莉花茶更是以其压倒众多香花的鲜灵香气,而成为茉莉花茶中的翘楚。  祖籍福州
期刊
眼前这粗细均匀、红褐发乌的细梗,隐约还泛着一抹油光,确实很陈旧的样子,这就是陈年的安枝,我以虔诚的心来品饮它……  喝过三泡不同年份的安茶,仿佛穿越时空,会见了三个不同境界的人物。    安茶:曾经的必备神药    说到安徽祁门,喝茶的人都知道那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的祁门红茶的产地,然而鲜有人知,这里还是安徽黑茶——六安茶的故乡。  对于六安茶,人们也了解得较少。六安茶,民间俗称“软枝茶”,是介
期刊
距第四届国际禅茶文化交流会在福鼎资国寺举行的时间已经月余,令人难忘是茶人间的情谊。记得去年的禅茶会也是在11月份举行,地点是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研讨会期间,恰逢著名茶文化学者、中日韩三国茶道文化专家——寇丹老师七五华诞,欣喜之余。就在天心永乐禅寺后望月古楼一间僧寮里,临时为寇老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祝寿活动:没有生日蛋糕,也没有生日蜡烛,有的却是茶人彼此间的关怀和情谊。当日参加祝寿的有天心寺的天
期刊
茶当如何饮?茶友相聚,每每都被提起。想起现在各式花俏的泡饮方法,还有刻意营造的宫廷建筑、山水美景,虽然能提升品茶的趣味,却也让众多喝茶的人可望而不可及。  茶是众生平等的造物,茶的本色自然亲民,不矫作。在原来很长的岁月里,没有富丽堂皇的装饰,没有先进的泡茶器具,只要有茶,无论是在什么地方,不管是在小桥流水边,还是在简陋的茶铺里,有着太多悠闲的人们都能把茶喝得写意而自在。    品味自然的香    
期刊
故园茶馆我共去过两次,第一次是雨天,第二次是晴天,无论是就着嘀嗒的雨声品茶,还是晒着春日的阳光听曲,陈润的茶香味在口中钻。若有似无的琴声在耳边绕,惟妙惟肖的韵味都很是令人叫绝。环顾四周,各代文物又把我们带入古典文化的氛围。一切城市的喧嚣、无谓的繁华抛之脑后,感悟到一阵欲乘清风的轻松。    这个坐落在上海复兴中路汾阳路口的茶馆,其实有着非常丰富的故事,茶馆庄主郭甲信乃是汾阳王郭子仪的传人,故择汾阳
期刊
身处世事,以谋稻粮,免不了你来我往的热闹以及真真假假的客套。但我喜欢在别人推杯换盏中要一杯清茶,或慢慢地喝,或握在手中看轻烟淡起,茶叶在沸水里缓缓起伏。这时的茶既可阻挡纷扰,又可让自己静心息神,于是热闹是他人的,无论浓淡与否,不论茶具好坏,更不用讲究茶叶的优劣,一切是非与尘嚣如轻风拂水,不会在心里留下印痕。  古人常常视茶禅一味,此意在于茶可洗心,可去俗念。久而久之,茶与禅联系在了一起。而以我多年
期刊
茶余饭后,这是习用成语。中国人重视吃喝,见面问候喜欢说:“吃了吗?”这种说法总被人讥笑,似乎是太俗气,太形而下,不如英语的“Hi”或者“How are you”、“How do you do”更文明优雅。我却不这么妄自菲薄,理由很简单,人生在世,吃饭是头等大事,华夏祖祖辈辈都懂得这一道理,所以,在与人见面时先问吃了没有,实在是一种关心与礼貌。尤其是在家待客,如果客人还没吃,那主人是绝对要饭菜款待的
期刊
今年的普洱春茶已经上市了,如今的茶市可谓鱼龙混杂,消费者如果仅听从推销员居心叵测的推销而没有一点自己的判断力,就极有可能把便宜的夏茶当成较贵的春茶买回家去。所以我们不如花点时间研究一下四个季节中,茶的不同特色,不仅有趣,也能避免被人忽悠,也算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乐事吧。春茶的外形:条索紧结,色泽油润嫩绿,茶叶肥壮重实,有较多白毫。    春    春茶的内质:开汤后,春茶的香气馥郁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