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师的亲和力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亲和力能体现教师的素质,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亲和力能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心声是教师具有亲和力的前提,高尚的师德是教师具有亲和力的内在要求,平等民主的教学是教师具有亲和力的重要环节,公心是教师具有亲和力的群众基础,真诚是教师具有亲和力的生命线。
  【关键词】亲和力;作用;途径
  
  在教风调查和学生评教中,我们发现,学术能力、教学水平与学生的满意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我校有一位教师,教学教研成绩很好,其所带班级的考试成绩总是处在年级前茅,个人也常有研究文章见报,但学生评教满意率却很低,他所任教的班常出现优秀生要求转班的现象。学生反映,对该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他们都能接受,但他太过严肃,与学生谈话总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话中带刺,含沙射影,学生有事找他,他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爱理不理的态度,学生对他敬而远之。换言之,这位教师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师生关系紧张,是因为他缺乏必要的亲和力。
  
  1亲和力的内涵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亲和力是“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
  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只有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话语权,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2教师具有亲和力的作用
  
  2.1亲和力能体现教师的素质
  亲和力与一个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又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教学才能的基础和补充。在教学管理中,亲和力无论是对教学本身还是对班级管理,都起着巨大的示范作用。
  2.2亲和力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教学的管理者、学生的倾听者等。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过程,亲和力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中的润滑剂,是师爱的表现,是教师对学生理解、尊重、宽容的表现。
  2.3亲和力能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具有亲和力,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理解,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之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亲和力的作用对低年级学生尤为明显。
  教师和蔼可亲,学生会很乐于与老师交往、亲近、交流,师生易打成一片,易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教与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亲和力对教学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2.4亲和力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转化后进生有许多方法,但以情感为基础的亲和力是较有效的途径。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情感,对后进生而言则更宝贵、更重要,如果教师能关爱后进生,在他们心中建立可亲可敬的形象,尊重他们,走进学生的心灵,他们就会表现出异常积极的学习情绪,逐渐变差为优,例如:本人教过的一个学习、纪律都较差的学生,心理也很自卑。我了解情况之后,找机会与他聊天,了解他的真实情况,倾听他的心里话,他就很信任我,有什么事情都与我谈,谈学习、谈纪律、谈理想、谈人生,我鼓励他,辅导他,教他学习的方法,他有进步,我及时表扬,慢慢地,他的学习成绩跟上来了,人也变得开朗,也不再自卑。
  总之,教师注重亲和力,就能缩短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学习,使教学充满人性,感受人文的阳光,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生存的需要和向往,自然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明显提高了。
  
  3构建教师亲和力的途径
  
  3.1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心声是教师具有亲和力的前提
  在诸多爱生的美德中,尊重是爱的核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真心真意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不能用那种命令式的口吻,多用商量的语气,这样便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考虑学生的感受,要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比较,不能动不动就惩罚学生,这样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交流,听听他的想法,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对亲和力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
  3.2高尚的师德是教师具有亲和力的内在要求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要以高尚的情操和人格影响学生,以优良的德行吸引学生、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在学习上给学生诲人不倦的帮助,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从而获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
  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教学专业的精益求精,对育人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断完善自我,时时率先垂范,处处为人师表,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激情带领学生探索知识的世界,教师的这些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产生了好感,从而把对老师的敬爱转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去,内心产生一种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老师的心理,那么这门学科的成绩肯定会越来越好。因此,对学生来说,教师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是最能引起他们心灵共鸣的亲和力。
  3.3平等民主的教学是教师具有亲和力的重要环节
  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思想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肩负传播平等民主思想任务的教师,首先就应该在自己的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平等,是指师生关系、人格地位平等,教师不搞师道尊严,不搞特殊。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上课就决不迟到,在教学各环节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和自己平等相处。教师不以知识的权威者、教学的控制者、行为的支配者、学生优劣的评判者等权威自居,教学和管理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既是知识、文化、真理的传导者,也是问题讨论和活动的平等参与者;师生互动互学,教学相长。只有师生关系平等了,才有教学民主可言。
  民主,就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要民主,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存在,教师主导作用服从服务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要鼓励学生多用求异的、挑剔的、批判性的思维听课。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大胆探索,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听、思、议、讲、行等多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与众不同的疑问、见解以及异想天开的设想,对他们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勇气,要给予肯定,甚至是赞扬和欣赏;对一些具有积极性、创造性的问题一定要给以鼓励和表扬;对学生主动积极地提出的问题即使是错误的,也不要批评,要充分肯定其积极性。有了平等和民主,教师的亲和力就会自然形成。
  3.4公心是教师具有亲和力的群众基础
  公心就是公正、公平之心。一个班级的学生来源较为复杂,其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学习成绩不尽相同。作为教师,由于其特殊地位及所担负的责任,绝不允许凭个人感情用事,不能有亲疏之分,看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要“一碗水端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人本无贵贱之分,让每个学生认识和体会到平等博爱,学生才会信服你、亲近你。否则,难免引起学生间的矛盾、师生间的矛盾,形成交往的心理障碍,从而使班级的凝聚力、教师的亲和力大打折扣。这个问题在对待学生干部的奖惩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在处理犯错的学生干部问题上,如果一俊遮百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的结果会使学生认为老师偏心,处理问题不公平,进而不满,也就难以形成亲和力。所以,这一点老师一定要切记,不能犯类似的错误。对于一些奖励,如评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等,最好的办法就是公正、公平、公开,本着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学生自己来评定,应充分相信学生的眼睛与能力。
  3.5真诚是教师具有亲和力的生命线
  真诚既是良好教养的人应具备的品质,更是教师应有的美德,是教师亲和力的核心。真诚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一种体验、一种信念。因而,真诚不是通过简单模仿,也不是通过理论学习所能获得的。人的真诚意味着其生命的体证,而不是他律方式的敦敦说教。真诚地对待他人,也才能赢得他人的真诚。即使是一些道德训诫的话语,如果是发自你内心的精神世界,是充满你的信念的崇高精神。那么,这些话语也会像磁石一样,对于那些不信赖的人产生吸引力,而你就会成为他们的支柱和指路明灯。如果一个教师在道德上的自我是虚伪,是两面派,就会使它丧失权威,失去亲和力。当我们为冷漠、敌对甚至悲凉的师生关系不断的抱怨和哀叹的时候,我们应该躬身拷问:我们是否付出了真情?是否献出了真知?是否展现了对善的追求和对恶的憎恨?当真诚成为了我们的思维,融入了我们的教学生活,我们的亲和力便真正拥有了。
  教师的亲和力,是强化师生关系的粘合剂,是师生感情交流的润滑油。它可以使优秀的学生更上一层楼,可以使后进的学生产生奋斗的动力,可以使迷途的学生找到前进的灯塔。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亲和力,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信赖、敬佩的良师益友,才能使教育教学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胡明根主编的《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
  [2]吴效锋主编的《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
其他文献
白描手法在高考或模拟题中时有考察,那么白描是怎样的一种手法,又有什么作用呢?  白描原是国画中的一种技法,即不着色彩,用墨线勾勒物象,突出其神韵;后用于借指文章的一种描写手法,就是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用极俭省的语言,准确有力地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用鲁迅先生的话,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鲜明的画面,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
期刊
科研是第一生产力,教育科研无疑也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那么,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怎样进行教育科研,答案是在行动中反思。  著名的美国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丰富的教学经验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但仅凭个人经验,也许能成为好的“教书匠”,但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名师。结合教学实践,在教学行动中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因为教师个人理论
期刊
现代教育方式体现为: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教育途径的多样性、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师生关系的平等性等。这一系列的新特点决定了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有非常高的素养,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育实践中无数事实  证明,教师的素养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提升教师素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 为什么要提高教师素养    1.1 历史的原因 现在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是恢复高考后从学校进入学
期刊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研讨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并提出 “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等等一系列先进的教育理论。  伏案沉思这些先进的教育理论都源于社会实践中的哲学思想,下面笔者浅谈如下:    1 鲸鱼理论     在训兽馆里8吨重的鲸鱼能从水里跃出6-8米高,动物学家研究发现这是因为鲸鱼为了让训兽师扶摸头并给东西吃。
期刊
在构成智力教育的各要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占据着核心地位。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认为:发散性思维是指“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点。发散性思维强调通过联想和迁移对同一个问题形成尽可能多的答案并寻找多种正确途径。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教师可以为学生提
期刊
校长专业化是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日本学者安藤尧雄在《学校管理》一书中专章对校长职业作了十分精辟的阐述,分析了校长职业产生的四个原因:(1)学校教育规模的扩大;(2)学校教育组织的复杂化;(3)学校教育工作的专门化和知识化,要求其管理也能专门化和知识化,因而需要一定的教育;(4)学校是社会的教育器官,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因而教育职能必须合理化、组织化,教育机构是由此而设立的。由此可见,校长专业化是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了课堂内外、学科之间的渗透,树立了“生活处处有语文”的大语文观念。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也应将写作、口语交际的训练整合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在综合性学习中全面促进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综合发展。    1寓写作于课堂阅读教学中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优秀的例文就是学生的最好的写作范本。教学中适当地利用课文的写作特点和方法,以学生的观察和体验为基础,将课堂阅读教
期刊
【摘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我们每个教师的梦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学生多种形式科学作业的指导来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多种形式作业;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终身学习已成为每个社会人的需要,所以迫切要求学校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成为学
期刊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人说教师是最严厉的父亲,也有人说教师是最慈爱的母亲;有人主张教师要走近学生,做学生最贴心的朋友,也有人说教师要放飞学生,还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这些观点都有道理,但我认为教师在关心爱护学生的同时,必须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教师与学生绝不能靠得太近,零距离地与学生接触绝不是好事,绝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增强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实践已为人们所认同。因此,环保教育的时间定位一定要从“未来”前移到“现在”,重点要从幼儿教育抓起。对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教育探索,首先制定明确环保目标,其次让教育渗透成为环保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渗透一、把环保理念渗透各个学科和区域活动中;渗透二、利用环境节日开展环保专题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