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专业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途径探讨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ay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涉农专业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功利性强,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不强。影响涉农专业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因素有很多,既包含学生自己对乡村振兴政策了解模糊、认同度不高等主观因素,也包括社会环境带来的客观因素。学校要帮助学生正确认知涉农专业职业发展前景,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强化农业职业体验教育,提高涉农专业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涉农专业;高职学生;职业教育观;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4-0097-03
  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涉农专业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服务“三农”意识比较淡薄、对专业认同度不高、缺乏服务“三农”的行动自觉等问题,如何有效引导当代涉农专业大学生牢固树立“学农、爱农、为农”的专业思想,形成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农业职业价值观是当前农业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涉农专业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现状
  (一)调查的对象
  本次选择的调查对象为湖南商务职院、湖南生物机电职院、湖南机电职院、长沙民政职院这4所院校涉农专业的学生。本次调查随机选择了1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回收问卷1087份,有效问卷1055份,问卷有效率为95.9%。选择调查对象中120名学生进行访谈,应用访谈的方式印证调查的结果,补充调查的不足。
  (二)调查的方法
  本研究应用舒伯(Super)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与自行设计的问卷作为调查的工具,将职业价值分为利他主义、美感、智力刺激、成就感、独立性、社会地位、管理、经济报酬、社会交际、安全感、舒适、人际关系、变异性这13项指标,针对每个指标提出4个问题,将问题的答案分为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较不重要、很不重要5个等级,应用五星评估法来评估答案,以上5个等级分别对应5、4、3、2、1分。本研究应用SPSS20.0来统计数据。
  (三)调查的结果
  1. 高职涉农专业学生职业价值尺度数据统计
  高职涉农专业学生职业价值尺度数据,包括人际关系、经济报酬、社会交际、成就感等参数,每一项分数都达到了12分以上,并且每项参数的分数较为接近,这意味着在学生的认知中,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因素有很多。从数据中看,影响学生职业价值观最重要的因素为人际关系、成就感、经济报酬这三项因素;排在最后三位的影响因素为美感、社会地位、管理。从中可以看到环境因素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学生较为在乎职业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其次才是主观感受的愉悦。
  2. 不同年级价值尺度得分方差分析数据统计
  为了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职业价值观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对不同年龄的价值尺度得分方差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1。从表1中可以看到,一年级的学生较为重视自我价值实现因素,而三年级的学生则更在乎个人利益因素。二年级的学生则是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的过渡阶段。由此可以看到,虽然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存在共性,但是他们的职业价值观是动态变化的。学生的年龄越大,他们受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二、涉农专业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问题
  (一)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矛盾
  当前,学校会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承担着社会责任,应把为国家、为民众做贡献作为目标,把它们当作学习及工作的驱动力。然而,学生们又从社会现实中可以看到,当前他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社会,同时也应以现实的态度面对社会。
  (二)职业环境与学生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涉农专业学生将要就业的环境可能是较为艰苦的。比如学生为了就业,可能要去一线生产单位就业,此时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差,生活条件艰苦,劳动报酬不高。而学生也有自己的生活需求,希望拥有良好的就业环境。由此可见,当前的职业环境与学生的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三)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涉农文化地位不高。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士农工商”,即认为在社会中,只有当了官员,拥有了政府部门给予的编制,才能够成为有社会地位的人。学习涉农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只能是与农业有关的职业,即学生将要成为农业中的一分子。中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很深。特别是在农村,“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读大学仍然意味着“跳农门”  [1]。
  然而,社会是在向前发展的,社会的发展会让人们的观点发生变化。在当前的社会,人们普遍认为,职业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人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他们就是有价值的,应当受到人们的尊重。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同时对人们产生影响,使人们的价值观变得复杂、多元化,而社会的价值观影响着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四)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之间存在矛盾
  学生在就业以前,曾经抱有较高的就业理想。学校告诉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学生积极学习,锻炼自己的职业技能,他们就能够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然而,高校学生发现,走上社会以后,他们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所持的文凭,与本科生、研究生所持的文凭相比不占优势,于是学生慢慢便会放弃自己就业的理想,让自己去迎合社会的需求。
  三、涉农专业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实施
  (一)强化涉农专业高职学生专业认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信息。比如学校可以引导学生看到中國花卉行业的发展情况,令学生了解随着城镇化发展,目前城镇对花卉行业有着极大的需求。学生若学习与之有关的专业知识,必能发挥其所长 [2]。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案例信息,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看到职业发展的前景。学生可以通过调查、走访了解这些人才的发展情况,从而了解社会的需求,找到未来学习的方向。最后,学生需要综合地评估相关岗位的情况,获得客观的信息。   (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自觉接受农业职业身份认同
  部分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地看待社会的需求与自己的发展,没有正确定位自己发展的目标,在选择涉农专业相关的职业时,内心感到困惑和迷茫。学校必须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的需求与自己的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学校在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目标时,不仅要让学生看到市场的需求,还要让学生看到自己身边的人通过强化主观能动性,获取了更多的资源,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学校需要从职业指导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校园文化熏陶这三个方面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端正职业态度 [3]。
  学校一方面应用翔实的、生动的案例,让学生看到涉农职业的价值及从事浓农专业的职业前景;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估,使其了解自己当前有哪些就业优势及就业不足,需要从哪些方面强化,以此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通过学习,能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氛围,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自觉接受和认同农业职业形象和身份 [4]。
  (三)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习,强化专业学习体验
  学校可以通过社团,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参与农业生产与服务工作,通过与农业农村接触,帮助学生培养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感情。同时,通过活动,学生能了解社会需求和自身的特长与兴趣,准确定位,明确目标,将社会的需求内化为个人需要,在为农业服务的实践中培养、树立正确的农业职业价值观、理性认知并投身现代农业 [5]。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和开展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密切结合校外实训基地或校企合作单位,使学生深入农业企业,在真实的场景中,真实地了解“三农”,提前感受农业职业氛围,培养农业职业兴趣,树立职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陈学忠. 高职涉农经贸类专业职业能力结构模型化研究——以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为例[J]. 职教论坛,2013(03):63-67.
  [2] 周广亚. 职业价值观、核心自我评价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关系[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06).
  [3] 陈钰琳,于欣. 个体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J]. 智库时代,2019(09).
  [4] 汤玉华. 试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J]. 世纪桥,2008(12):95-96.
  [5] 曾俊香. 唤醒尊严感:中职生职业价值观培养的根本[J]. 職业教育研究,2013(08):59-60.
  (荐稿人:胡建平,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生自立自强,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发现发展性资助育人功能并未完全发挥,倡导以“保障型资助”为基础,从互联网+信息技术、构筑多元育人平台、核心价值引领、整合教育资源等方面探索优化发展性资助育人路径。  关键词: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医学教育和生命科学领域包含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生理学属于这两门学科的子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在当前日益复杂的教学环境中,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发展趋势,慕课的推出带动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而产生了一系列新颖的教学模式。本文深入分析慕课的发展,研究该平台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结合高等医学院校在开展生理学教学时产生的问题,探究课堂教学和实际慕课教学相结合的新颖生理学教学模式,以加强慕课
摘 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普及,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提升教学层次性,培养学生高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这对于推进我国从人口大国成为人才强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高阶学习和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基于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支架;其次对轮机工程专业学习者的已有水平和潜在水平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最近发展区设计了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嵌入式教学支架模型
摘 要:药物化学是高职院校药品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内容繁杂,比较抽象,对高职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针对当前药物化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分析,指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价值,并提出丰富线上资源、加强线下指导、提升教师素质等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线上、线下;药物化学;教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了确保教学不受影响,各地区各学校都积极响应政府“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实际问题映入教育工作者的眼帘,即如何让线上教学拥有课堂教学一样的效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福州理工学院为例,对疫情下的网络教学展开分析。本文从网络教学谈起,重点分析福州理工学院的网络教学开展情况,以此为基础,探讨提升疫情下网络教学效度的举措,以期为未来网络教学的开展提供帮助。从时代发展情况来看,网络教学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学校教育的常态,成为一种非常必要的实体交互教学的重要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线下课堂越来越不能满足高职教学需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则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但在实践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高职国际市场营销实务课程为例,基于慕课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践应用中提升教学效果。
摘 要: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重要队伍,二者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理念的必然要求。探索生涯教育这一载体,明确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生涯教育中的职责分工,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机制,完善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涯教育;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
摘 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产物,体现出多种优势。在光电信息物理基础课程的实践中,要明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明确教学设计的要点,明确教学实施的要点,构建新的模式。本文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光电信息物理基础课程的应用。  关键词:线上教学;光电信息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5-01
摘 要:产教融合作为院校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实现院校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基于产教融合构建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不仅对培养财经类专业技能人才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对增进企校合作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正处于教改阶段,财经类专业作为各高校中的热门专业,更是教改的重点。因此,文章基于产教融合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对其高校
新时代对人才的定位是创新型、复合型以及应用型。传统教学模式以知识的单边讲授为主,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匮乏,理论知识和实践需要基本脱离,因此,对教学模式的创新迫在眉睫。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为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以网络为载体的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混合式教学如雨后春笋般在各高校推广。本文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尝试分析混合式教学应用于会计学相关专业的优势、问题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