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美育资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n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思接千载,源于生活,本来就很美,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有人把语文称之为“七彩语文”,快乐的课堂是一载体,它带动着学生乐学语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高尔基《海燕》就应在“命运交响曲”的动感下才能有所悟,郭沫若把“石榴花和果实”比作金罍、安普剌,就应看看图片才能知其形象,在表演中去体会《狼》邪不胜正,沙漠中的“鸣沙”现象只有从影片中才能感同身受。这些都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直观的作用就是增添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适当的渲染课堂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呼唤诗意语文,憧憬灵动语文,厚实语文的内容,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美感。
   1.音乐美——铺设教学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音乐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文字的意境往往和音乐相融相通;如果再辅以相关的画面,就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
   在导入时,用美的画面,优美的音乐,营造美的氛围和意境,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学,课前可播放《春光美》,动听的旋律,柔和的演绎,学生的思绪很容易走进一片春光;再如游记散文的教学,可播放班得瑞的轻音乐导入;文言文如《陋室铭》可用古典的《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导入,优美的意境让身心愉悦。在学生学习文本时,也可适时地以恰当的音乐来渲染,如教读《海燕》时配以激昂的《命运交响曲》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体现的那激越之情,感受海燕这一勇敢的形象。
   音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感受,使诗情画意充溢了整个课堂。
   2.朗读美——催化文本的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领悟其含义,把蕴藏在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浮出水面。在朗读中不是随意主观的,而是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由此想到彼,或构想出某种事物的形。这种联想和想象不是单纯的重复呈现,而是经过调整加工,重组之后的新的形象。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的“弦外之音”这都会给学生留下再造、再想象的余地以及产生美的愉悦。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课堂不因缺乏琅琅的读书声而沉闷乏味,学生学习兴趣索然,造成语文一大缺憾。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理解课文,他们会对课文中描写的人、物、事产生情感共鸣,并接收到各种社会性的情感陶冶。课文中战斗英雄不屈不挠的斗志,劳动模范忘我的劳动态度,科学家废寝忘食的工作,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精神等等都会大大感染和丰富学生对这些美好品质转化为对自己行为的要求和需要,从而产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如散文《背影》的入情朗读能更深的体会“父亲的普通背影”所传达出的“浓浓爱意”;小说《变色龙》的分角色形象朗读演绎可更好地理解曲折的五次“变色”之可笑,学生把自己当成是课文里的一员去感受,去理解,就能读得入情入境;朗读课文时,用合适的音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以情激情,感染学生,如小说《百合花》最后几段配乐朗诵,让学生感染远离的情感,即军与民的骨肉般的亲情,文中那无声的动作描绘,得靠学生美的音质、恰到好处的重音和停顿,再加上催人泪下的音乐,才能更好地达成对文本的深入感悟。
   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愫,催化对文本的感悟,使课堂的画卷更充实多彩。
   3.画面美——灵动纸上的文字。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经典文章,都很适宜辅助画面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情境结合的画面所提供的环境中学习,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刺激,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更利于他们正确朗读,形成语感,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如教学《春》《三峡》等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时,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一边听动情的朗读,一边欣赏优美的画面,效果自然比教师范读或单纯地听录音朗读要好得多;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孔乙己》具有深刻内涵的小说,辅之以电影画面,感受祥子的艰辛、孔乙己的迂腐;又如在教《神舟五号飞船上天》一课时,放映神舟五号飞船上天和杨利伟走出载人舱的动人场面。同学们先是惊呼,而后是齐声鼓掌,课堂活了起来。因为这些场面平时在生活中是很难看到的,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大屏幕前,教师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东西栩栩如生的摆在学生们面前,动静结合、声像俱佳,学生乐学,老师不累,语文课上其乐融融。如在学习《飞红滴翠记黄山》一文时,放映黄山的影片,学生们边欣赏黄山奇景边聆听课文范读,耳闻目睹,真正“游”了一番黄山。这一遍下来黄山的“奇”、“险”、“峻”不用多说也明白了八九分。再让学生结合图片,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解说,此时的学生有新鲜感、成就感,因此个个兴趣盎然,整个课堂气氛热烈,这样有利于更深入理解课文。由此根据课文特点,抓住学生心理,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使学生学得懂、学得快、学得透,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
   画面,勾勒字里行间的多彩,使书本内容更灵动。
   4.丰厚美——厚实文本的内容。
   要想给孩子一瓢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更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说的是作为老师应该具备远远超乎于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其实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的教师在从教多年以后,再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已不能提及,脑子里仅存有课本上的一些东西,遇到较深层次或者较为灵活的知识,常感捉襟见肘、力不能支,陷入尴尬的境地。这种情况显然是不能胜任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的。上好一堂课,课前可能会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这样的由此及彼,能够使学生所得到的文学类和史学类信息铺天盖地、扑面而来,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转化必然是水到渠成的。
   可引经据典,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情者,文之经”来引出表达情感在文本中的重要性,词评家 的“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一语,使学生怀着期待的心情进入文章;再如名家对孔乙己的评价——冯雪峰评“孔乙己的不可救药性和他的善良,他的不长进和他的被损害,他的自爱和他的自暴自弃,都是显然不可分离地交结在一起的。”这样的“拿来主义”对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提供了捷径。
   可同类延伸,如梵高画《向日葵》色彩之浓重来领略“海燕”传达出的那种文笔粗犷、气势磅礴、色彩厚重,情感激越,用心去碰撞文中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再如教学《水调歌头》时迁移写月亮的诗词名句,教学冰心的诗作可延伸泰戈尔的小诗等。
   可全盘观之,如《百合花》的教学重点是“细节描写”,通过对文中细节描写的学习,可拓展《红楼梦》中一段话:“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A”,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探究红楼人物。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文学视野,又厚实了文本的内容。
   延伸,丰富了书本内容,为学生打开众多的文学之窗。
   在我们的日复一日的常态语文课上洒下“情景渲染”的种子,用音乐铺设教学的情感,朗读去催化对文本的感悟,用画面使纸上的文字灵动起来,通过延伸来厚实文本的内容……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回味,才能让学生远离枯燥地肢解课文,从无谓分析的桎梏中解脱,让课堂向大语文迈进。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不放弃应试的大纲,从“苦学”中尽量博取“乐学”的养料,提炼“乐学”的成分。从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灵,真正地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灵动,拥有真情、真趣、真意,美会在课堂中自然流淌!
  
   钱丽华,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张家港。
其他文献
农村教育氛围及文化素养普遍落后于城市教育,导致农村学子整体文化水平低下、阅读理解能力低下、知识见识短浅、分析表达能力欠妥等一系列问题。面对整体素质水平低下的农村初中学生教学现状,想要从根本解决问题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身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紧紧围绕核心素养这个理念给予学生科学的教学指导。   一、学科教学设计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石   一般理解“核心素养”就是指一定的涵养,也指一个学生应
一、德育的范畴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者,只是顺着本能或社会风俗习惯做事,自我意识尚未苏醒,借庄子的语词可称之为“真人”;功利境界者,自我意识觉醒,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利己的角度出发,做有利于自己的事,可称之为“能人”;道德境界者,视自己为社会的一份子,从利他的角度出发,能为他人或社会做任何事,可称之为“贤人”;天地境界
《师说》是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三中韩愈所创作的课文。“说”表明《师说》属于一种议论文章,“师说”的含义是:讲述对从师学习的看法。根据文体特点,学生首先就需要读懂写作者韩愈的态度。通过课前预习的反复诵读,同学们不难明白,课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提倡积极地从师学习,原文的中心论点句就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这样的论点应该会使读者产生一个与之有紧密联系的问题:“韩愈为什么要为倡导从师学习而写下这篇文章呢?”这个问
命题作文,包括“标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标题作文”,即只给作文题目和要求,不给材料;“材料作文”,即既给材料,又给作文要求,有时还给提示语、话题或标题。  无论“标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存在审题立意的问题,而且是第一重要的问题;弄得不好,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导致作文得低分甚至零分!  下面侧重讲一讲“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一、涵泳法。潜下心去,仔细研读材料,全面领会材料的含意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现今语文阅读教学的通用模式通常为“基础过关——整体感知——重点段落阅读——阅读迁移”,其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问题是我们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上常常殚精竭虑、煞费苦心(不仅用课文这一“例子”,还找了很多课外佳作设计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可从实际反映的情况看,学生的阅读水平就是难以见长。现状值得我们好好反思:一方面,阅读教学要在策略上调整,多
当代文本解读理论如接受美学、本体论阐释学、读者反应理论和文本学等将读者在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开拓了文本解读的新空间,究其本质,主要还是注重将读者的“体验”充分用于文本解读。(诚然,只要解读文本,就会用到阅读者的体验,只不过有时是隐性利用的,这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目前,高中生的体验有多源性,日常生活、大众媒体、阅读体验等,但仍然相对有限,因此解读超越其感性生活体验的文本还会碰
王泽龙,1957年生,湖北洪湖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湖北省学校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新诗的艺术选择》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180多篇。  一、回归传统不是语文教
一、引言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它将课程内容呈现出来,供教师和学生使用。教材是學生在学校进行学习,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还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通常,教师根据教材,拟定教学计划和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
从创新能力培养上看。创新能力是人的行为表现,而创新的动力,则是人的内心觉醒系统。觉醒是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其生长的立足点就是人文精神沃土。因此,讲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就离不开人文精神启蒙。实质上,二者相互辅成。   从中学语文教学责任上看。中学阶段教育,说到底就是围绕“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础、人文基础——而施加全面的奠基与影响。各个学科都有人文启蒙与创新奠基的功能,而语文,尤其是文学,特别是诗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大多以儿童简短质朴的口吻来叙说童年生活,充满了童心童趣,为读者所津津乐道。作者借用这种叙事方式,形成文章独特的审美风格,同时也透过这样的艺术形式,还原出一个生活化、真实化、具有人间情味的鲁迅形象。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儿童视角是探究鲁迅作品的有效抓手,教学者可通过以下几种教学策略,拉近学生与鲁迅之间的情感距离。  一、在诵读中挖掘感觉世界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