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一方面学生叫喊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不高,没有一技之长。为了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民办高校的校企融合,共同培养的新模式——“三位一体”、订单式培养新模式。
  [关 键 词] 订单培养;能力;实践教学;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040-01
  一、目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刚毕业的研究生最多,没有企业经验,只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适应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需求。
  (3)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对学习不感兴趣。
  (4)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大量的设备投入,而且设备更新换代较快,由于民办高校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因而实践环节较弱,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成为空话。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推出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借力助推”与企业合作,借助企业的设备培训我们的学生,并使我们的学生顺利就业——订单式培养。
  二、培养模式的更新
  (一)构建“三位一体”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
  针对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的现象;注重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重视学生校内教学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探索和开展校企融合、“三位一体”订单式等教学模式。
  1.突出适销对路、对口培养的原则
  坚持“三瞄准”的合作办学方针,“瞄准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提升能力为中心的专业课程群;瞄准社会需求,设置与市场互动的专业方向;瞄准就业岗位,强化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训练”。我们与企业所签订的订单,不仅是订学生数量、订人员的就业岗位订单,更重要的是订专业知识、订技能的人才订单,从而实现了学生顺利就业,这样出口就顺畅了,这样招生就容易了,即实现产、销两旺的格局。
  2.突出基础与实践并重、重技能提升的原则
  为了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我们还与企业构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双向对接体系:一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对接,将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得到体现与强化;二是专业岗位技能与实训教学对接,专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在实训教学中得到强化训练;三是将企业用人与素质培养对接,将企业用人需要的素质,如企业的历史、文化、岗位要求和职业技能等纳入教学内容;四是将学生角色与工人角色对接,让学生在实训的时候提前进入工人的角色,虚拟企业的文化环境,模拟企业的车间管理,加强学生到企业的见习和实习。
  3.突出三位一体、三方受益的原则
  实施订单联合办学,其目的就是为实现“三方共赢”,校企取长补短、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学校以培养合格人才来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和经济效益为前提,企业主要强调用人的综合素养和经济效益,而学生是以提高专业技能并能顺利就业为目的。在订单教学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共同体,三者之间互相依赖、共同发展,从而实现三方受益。
  (二)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实现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重构“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借用企业这块平台,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一方面将企业作为专业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将企业作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场所。实现实践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和实践教学环境的真实性。强化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培训,改善过去实践教学依赖理论教学的状况,独立设置各类实践课程,形成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为主线,形成以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课程教学新体系。我们还应该从企业聘高工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指导实习、毕业设计等工作。
  通过订单式的教学模式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一步优化,提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高职应用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教学改革中所做的新尝试和新实践,必然推动民办高职教学的快速提升,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在其他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斌,姚莹.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21):167-168.
  [2]魏慧敏,闫志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及推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1(20).
  [3]李开学.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人民论坛,2010.
  [4]王燕平,陈树耀.职业教育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其他文献
[摘 要] 名师工作室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已经被普遍认同和推广,基本形成 “政策支持、名师引领、团队合作、共同成长、示范辐射”的教师发展机制。农艺名师工作室在促进教师发展、提升内涵发展、打造农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挥名师效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 键 词] 名师工作室;内涵发展;效能发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
期刊
[摘 要]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背景、数字化新媒体的冲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多重挑战,亟须以“四导”教育重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路径。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四导”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188-01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
期刊
[摘 要] 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也深刻影响着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即高校学生工作也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赋予高校学生工作新的特征,高校学生工作应该积极适应新常态的要求,根据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创新发展高校学生的工作。  [关 键 词] 教育新常态;高校学生;学生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
期刊
[摘 要] 很多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来共同培养商务英语人才,这是21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路径,以此满足企业对中小型企业的人才需求。很多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加强了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创造了高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主要阐述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改革情况,以及校企合作模式对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助推作用。  [关 键 词] 高职;校企合作;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中图
期刊
[摘 要] 专业群建设是服务与提升产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以航空制造特色专业群为例,提出了专业群建设应坚持的原则和思路;从优化调整专业群内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专业群发展机制建设五个方面介绍了专业群建设的内容;阐述了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体会等问题。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产业链;特色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 阐述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专业两年来创新实践教育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建筑专业学生的摸底调查,掌握学生创新实践基本素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的创新培养经验,为学生创新教育的下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关 键 词] 创新实践;问卷调查;比较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8-0014-02  一、背景  我国《高等职
期刊
[摘 要] 手机媒体由于独特的时空属性使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手机媒体为载体推出了各种电视、电影等新的传播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积极地将手机媒体融入其中,通过传播学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地进行普及和传播。主要对传播学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 传播学视域;高校思想政治;手机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随之而来的是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 学生“毕业即失业”,高校和企业面临的“就业难”与“招工难”继而成为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是“十八大”上明确提出的目标,但大学生求职稳定性和心理抗压能力欠佳、 就业结构矛盾明显等问题依旧突出,这要求各高校要加大就业工作的投入力度,以提升职业指导工作质量。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
期刊
一、学前英语师资需求调查  受经济水平、交通条件、语言环境、办学硬件、师资基础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湖南西部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周边其他省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学前儿童英语教育与周边其他省市相比差距更大。由于缺少合适的幼儿英语师资,公办园中(包括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没有一所正规地从事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活动。有的公办园曾断断续续办过幼儿英语特长班,因师资缺乏,已停止。民办园有多所开设幼儿英语课,但师资良莠不齐
期刊
[摘 要] 对当前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进行了剖析,指出了目前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大连民族大学拓展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估手段和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提出了对策,旨在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关 键 词] 大学英语; 拓展课程;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024-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