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因素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的情感因素直接关系教学质量。学生积极丰富的情感影响其认知过程。
关键词:情感因素;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284-01
英语教学长期以来被作为一门没有感性的学科存在,即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知识和智力的发展,而忽视情感的发展。
一、理论基础——二语习得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他认为: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语言输入的信息会受到不可逾越的心理障碍,这会促进或阻碍了学习者把输入的语言习得转化为能力。这种所谓的心理障碍就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情感过滤。“情感过滤假设”提出语言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及忧虑程度等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效果。这样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如果“情感过滤强”,语言输入就不易进入大脑固有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进而影响语言习得。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增强信心,消除学生的焦虑感,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这样才能对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做出反应,从而习得语言。
二、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
(一)动机(Motivation)。动机是一切行为的推动力量,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与量,包括个人的心理冲动、意志、愿望等。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特别是,英语口语学习更需要良好的学习动机,以便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习动机好的学生通常思维比较活跃,能够主动求知,所以,他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英语口语课堂活动中比较常见的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表现积极,自信,投入。而学习动机差的同学,则有畏惧情绪,被动的接受问题,总是充当观众,不愿意积极参与其中。
(二)焦虑(Anxiety)。焦虑是指人在面对特殊的情况而不适应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Horwitz等学者研究发现,焦虑感在外语学习者口头交际时影响最为强烈。它会导致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语音失真,舌头不灵活等问题,这会使学习者感觉到他们与自身的期望值相去甚远,就会产生挫败感,是他们对口语交际失去信心和兴趣,以至于最终放弃英语学习。
(三)性格的内外向(Extroversion/Introversion)。性格是人们在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与习惯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态度。人的性格通常可以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一般人都认为,性格外向的学习者愿意积极参与语言交际活动并寻求更多的学习和训练机会。他们通常在课堂上表现活跃,不怕出错,愿意尝试新的东西,这有利于外语学习,特别是英语口语学习。性格内向的人由于受性格特点的制约不愿当众发言,害怕出错,焦虑感强等,不能主动参与到语言交际活动中,这不利于外语学习。
(四)自信心(Self-confidence)。自信心是人对自己能力和智力水平的肯定看法和评价。外语口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在于开口说话,这对学生自信心的要求很高。很多学生怕自己发音不好,口语不好的缺点暴露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所以就以沉默来应对课堂。这都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而这种情况发过来会严重阻碍外语的输入,使学生自信心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对自信心的培养。
三、教学启示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心里距离越大,越不利于教师把握课堂。所以,应该创建一个心里自由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有一个互相支持和互相讨论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为小组的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学生感觉到自我的存在和价值。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多交流,缩短和学生的心里距离,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谈话,如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还有,教师应该多倾听,重视学生的情感,多赞扬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爱好,相信学生自身的能力。最后,要多方面的了解学生,包括他们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性格特点等,不要总对学生做否定评价,要对学生表示同情和理解。只有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好的课堂风味,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具有积极学习动机的学生,英语口语水平通常都很高,所以,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里主要指激励策略,这是针对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情感策略而采取的相应教学策略。教师在采取这一策略是要注意利用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如好奇心,对成功的渴望、自尊的愿望等,使其成为推动学习的一种力量;另外,教师的正面的,肯定性的评价也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同时也保护了他们的自信心。
(三)降低学生焦虑。焦虑情绪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所以,教师要采用轻松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同时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来实行。第一,在口语话题的选择上,可以由学生选择数十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然后由教师来进行归纳,删减,最后总结出课堂上要用的几个话题,这样在课堂上所讨论的话题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就愿意开口说话,第二,在分组时,教师考虑口语好的和口语弱的学生,以及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学生,在每一组的分配中要搭配进行,这样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和帮助。第三,口语话题确定后,教师可以规定一部分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剩下的时间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进度的完成,也可以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第四,教学的地点可以灵活多变,不要局限在教室,可以在校内的露天咖啡馆,也可以在户外的草坪上等。第五,注意纠错的艺术。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张口说话,不怕出错。同时要注意纠错策略,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嘲笑学生,不要打断学生,要过后在纠正。掌握纠错的艺术。
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外语部
参考文献:
[1]刘润请.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育与究出版社,1999.
[2]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情感因素;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284-01
英语教学长期以来被作为一门没有感性的学科存在,即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知识和智力的发展,而忽视情感的发展。
一、理论基础——二语习得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他认为: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语言输入的信息会受到不可逾越的心理障碍,这会促进或阻碍了学习者把输入的语言习得转化为能力。这种所谓的心理障碍就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情感过滤。“情感过滤假设”提出语言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及忧虑程度等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效果。这样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如果“情感过滤强”,语言输入就不易进入大脑固有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进而影响语言习得。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增强信心,消除学生的焦虑感,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这样才能对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做出反应,从而习得语言。
二、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
(一)动机(Motivation)。动机是一切行为的推动力量,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与量,包括个人的心理冲动、意志、愿望等。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特别是,英语口语学习更需要良好的学习动机,以便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习动机好的学生通常思维比较活跃,能够主动求知,所以,他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英语口语课堂活动中比较常见的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表现积极,自信,投入。而学习动机差的同学,则有畏惧情绪,被动的接受问题,总是充当观众,不愿意积极参与其中。
(二)焦虑(Anxiety)。焦虑是指人在面对特殊的情况而不适应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Horwitz等学者研究发现,焦虑感在外语学习者口头交际时影响最为强烈。它会导致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语音失真,舌头不灵活等问题,这会使学习者感觉到他们与自身的期望值相去甚远,就会产生挫败感,是他们对口语交际失去信心和兴趣,以至于最终放弃英语学习。
(三)性格的内外向(Extroversion/Introversion)。性格是人们在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与习惯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态度。人的性格通常可以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一般人都认为,性格外向的学习者愿意积极参与语言交际活动并寻求更多的学习和训练机会。他们通常在课堂上表现活跃,不怕出错,愿意尝试新的东西,这有利于外语学习,特别是英语口语学习。性格内向的人由于受性格特点的制约不愿当众发言,害怕出错,焦虑感强等,不能主动参与到语言交际活动中,这不利于外语学习。
(四)自信心(Self-confidence)。自信心是人对自己能力和智力水平的肯定看法和评价。外语口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在于开口说话,这对学生自信心的要求很高。很多学生怕自己发音不好,口语不好的缺点暴露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所以就以沉默来应对课堂。这都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而这种情况发过来会严重阻碍外语的输入,使学生自信心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对自信心的培养。
三、教学启示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心里距离越大,越不利于教师把握课堂。所以,应该创建一个心里自由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有一个互相支持和互相讨论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为小组的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学生感觉到自我的存在和价值。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多交流,缩短和学生的心里距离,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谈话,如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还有,教师应该多倾听,重视学生的情感,多赞扬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爱好,相信学生自身的能力。最后,要多方面的了解学生,包括他们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性格特点等,不要总对学生做否定评价,要对学生表示同情和理解。只有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好的课堂风味,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具有积极学习动机的学生,英语口语水平通常都很高,所以,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里主要指激励策略,这是针对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情感策略而采取的相应教学策略。教师在采取这一策略是要注意利用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如好奇心,对成功的渴望、自尊的愿望等,使其成为推动学习的一种力量;另外,教师的正面的,肯定性的评价也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同时也保护了他们的自信心。
(三)降低学生焦虑。焦虑情绪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所以,教师要采用轻松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同时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来实行。第一,在口语话题的选择上,可以由学生选择数十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然后由教师来进行归纳,删减,最后总结出课堂上要用的几个话题,这样在课堂上所讨论的话题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就愿意开口说话,第二,在分组时,教师考虑口语好的和口语弱的学生,以及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学生,在每一组的分配中要搭配进行,这样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和帮助。第三,口语话题确定后,教师可以规定一部分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剩下的时间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进度的完成,也可以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第四,教学的地点可以灵活多变,不要局限在教室,可以在校内的露天咖啡馆,也可以在户外的草坪上等。第五,注意纠错的艺术。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张口说话,不怕出错。同时要注意纠错策略,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嘲笑学生,不要打断学生,要过后在纠正。掌握纠错的艺术。
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外语部
参考文献:
[1]刘润请.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育与究出版社,1999.
[2]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