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fe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的一个关键环节。结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的实际情况,文章对现阶段“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以期达到提高企业积极性,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目的。
  [关键词]工学结合物流人才培养
  
  工学结合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可见国家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程度。
  一、物流专业“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这就要求我国的物流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做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探索有效实用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工学结合”是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化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物流行业是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必须要针对物流企业人才培养的特点,采用“工学交替、分段施教”培养模式。第一阶段,在校内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如物流基础、物流企业管理等知识学习,该阶段学生主要通过参观和讲座来了解物流企业和物流各环节流程。第二阶段,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课程实习,包括专业技能实践,培养其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第三阶段,学生在校内进行综合能力和拓展知识学习,以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为主,以掌握仓储与配送、采购与运输、供应链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第四阶段,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进行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目前物流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双师型”教师力量不足。
  高职物流专业普遍存在“双师型”教师稀缺的问题,具备理论教学素养的师资很多,而既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更少,但这是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关键。
  2.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数量不多,实训条件仍需改善。
  首先是实训基础条件不够,无法满足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其次是实训场地不足,无法满足生产性实训的需要。要引入企业开展生产性实训,需要较大的"教学工厂"才能运行。场地问题也是制约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实现生产性实训的瓶颈。
  3.学校与企业之间对安排学生“工学结合”时间的矛盾。
  学校的授课时间、内容相对固定,这与企业中实际生产的淡旺季存在冲突。比如有些企业三四月份是生产旺季,但学校此刻正处于上课时间,就出现了操作上的困难;而部分校外实训企业七八月份需要人,学校那时正好放假,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顶岗实习。
  4.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考虑的是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很少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动力不足。
  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校企合作"仅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层面,企业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真正的“工学结合”无法实现。
  三、物流专业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1.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邀请物流企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物流企业需求建立或调整专业课程体系,让物流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等,从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入手,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让企业由配角变成主角,参与到学校的决策和管理中来。
  由于工学结合是将在校理论学习与校外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根据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训。具体安排如下:
  2.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工学结合要求有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即:既具备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物流企业、配送中心、生产企业的物流管理等部门工作的实际经验(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少实践,这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为此,学校一方面可以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从企业聘请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以解决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第三,针对经常去的实习企业,固定指导教师,使其能够轻车熟路地指导学生。有了素质过硬、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就不再是走形式,摆架子,这也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建立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保障机制。
  学校要成立物流专业校企合作指导和管理机构,在校级层面指导、管理物流专业与企业的合作,统一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考核制度以及项目评估、反馈体系。
  4.企业要加强对工学结合的管理
  企业要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任务。
  企业接受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会产生一些问题,但只要校企双方互相配合,周密安排,许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而且还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工学结合期间,企业要安排好学生食宿,保障实习学生安全,对确实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学生要支付合理报酬,不能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
  [2] 李红梅、罗生芳:《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中国市场》.2006.35期
  [3] 龚小勇:《“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职教论坛》.2007.06
  [4] 周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教育部通报.2005.(24)
  作者简介: 李述容(1967年9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系2008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批准文号:2008B308)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学科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其
我们不清楚现在有多少女孩正作着模特梦,耳熟能详的也就那么几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想成为名模除了自身优异的素质,似乎还要有那么一丝丝运气的成分。王海珍,一个陌生的名
在全国房地产业普遍萎缩,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西宁市的房地产业却一枝独秀,在祖国的大西北,显示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将“开发大西北”的话题演绎得真实而又生动1999年3月,当西宁市
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因为饮食习惯相同、生活方式相近,有很多疾病会同时感染。英国的莉亚女士最近离婚了,她的理由是,丈夫厉考德患上了直肠癌,莉亚并非不懂得患难夫妻的道理,
丁小芹算不算辣妹?跳劲舞,打扮够靓,她应该是吧!若是在她刚出道时这样说她,她马上杏眼一瞪,给说的人一个“卫生眼”。现在她会比较缓和地告诉大家:“我是有气质、运动型、甜
网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是信息传输、资源共享的基础平台,对增强信息传输效率、扩大信息服务领域、提高水利工作的现代化程度等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本文回顾了江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变革,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高中英语是高中阶段必学的科目,概要写作是新型的一种英语高考试题,需要高中生具有夯实的英语基础,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
英语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学科目,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对学生的英语语法知识及思维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虽然学生经历了小学及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但是写作仍然是
在分析江苏淮河流域基本特点及水利工程建设历程基础上,依据统计资料及规划、设计成果,确定水利经济效益分析的主要指标、原则和计算方法.重点分析了水利投入及防洪、除涝降
河南省地处淮河流域上游,流域面积占全淮河流域面积的1/3.历史上自然灾害频繁,"75·8"大水曾造成惨重损失.60年治淮取得了巨大成绩,初步建成了淮河抗灾减灾体系.针对当前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