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计划的进展、困境 及共同体理论视角下的未来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5074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工科计划确立以来,已引发学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一批有益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代表性文献的系统回顾,本文全面梳理了新工科计划的内涵、发展路径与现实困境。结合共同体理论及其应用,提出透过共同体视角审视新工科的未来发展,是为一种纾困的有益尝试。从扩大参与主体、“有机”运行逻辑及渐近建设阶段入手,具体阐述了共同体视角何以可能与可为,以期为新工科计划提供策略参考。
   [关键词] 新工科计划;文献综述;共同体视角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6-0004-0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传统工科日益脱嵌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如何培养适应当代工程领域发展的新型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新工科概念应运而生。经教育部高教司多次组织调研、商讨与论证,随着“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先后形成,新工科计划于2017年正式确立。在各地教育部门、高校的积极响应下,新工科建设开始发轫。至今,已形成了一批富有见解、颇具贡献性的成果。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地梳理国内外学者对新工科建设的内涵解读、路径思考和困境揭示,探索新工科计划理论与实践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新工科计划的现状:基于文献的讨论
  (一)新工科计划的内涵
  自新工科建设诞生以来,围绕其目标或内涵展开的讨论大致可分为改良论与革新论。在改良主义看来,新工科建设是在现有高等工程教育基础之上的提升,通过培养理念、模式、方法、内容和质量的全面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高精尖化”和“适应性裂变化”。这类方案更倾向于实践性,聚焦于具体入微的模式调整。而革新论则更显颠覆性,认为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诚然可贵,但新工科的本质和价值是创新。这种“新”一方面是指催生了全新学科,另一方面是加剧了跨学科的交叉。如果说前者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发展,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下的必然结果,那么后者则是广受国际认可的跨学科视野理论的本土化实践。因此,在新工科的创新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适应性创新来面向行动,更需要多学科融合以弥合异域知识分裂,增强主体间互动从而跨越学科边界,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
  (二)新工科计划的发展路径
  在此基础上,如何为新工科计划设计出有效的发展路径成为研究关切。在新工科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培养这一共识下,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逐渐成为一大主流。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人才可持续竞争力”与“敏捷教学体系”“人才培养大链”“多专业融合型人才培养”等。为实现上述高水平人才培养的设想,推动多主体协同建设是为应然要求,一批实践导向的成果相继涌现,包括:“产教合作命运共同体”“一元四核机制”“新工科建设中的三螺旋模型与新制度主义”以及“新工科建设下的CDIO转换平台”等。这些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高校、政府、市场和行业等主体间应实行混合协同,以促进新工科建设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增强工程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耦合性,從而为新工科建设提供运行机制保障。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新工科培养中糅合了多少时代元素或利益相关主体,高校作为新工科实践的根本场域不会变,探究高校内部的新工科建设方式始终是最切实的需要。一方面,从“高校课程创新”“实验设计改革”和“图书馆学科服务改革”等线下培养提升策略,到“慕课促改说”及“知识集群与网络创新说”等线上教育资源的优化方案,呈现出跨越高校间区隔的立体化改良趋势。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确实在生源、资源、声望等方面差异显著,过度同质化的发展路径难免导致新工科建设的混乱与低效,因此各具特色型的实践在综合性高校、地方高校、行业优势型高校等平台次第展开。其中,例如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华南理工大学“新工科F计划”、汕头大学“OBE-CDIO”工程教育改革等方案已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引发广泛讨论,为全国各地、各层级的新工科单位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建议。
  (三)新工科计划的现实困境
  在对新工科方兴未艾的探索中,一些现实困境日益显露。如前文提及的多主体协同建设正面临着连接不畅的问题。具体而言,跨学科主体间、跨专业主体间、本硕博主体间、校企主体间、师生主体间以及跨国团队间的合作壁垒,直接导致了人才培养中实践创新、跨学科整合以及国际视域的缺失。这些联动困境引起了关注,一些成功的国际工程教育改革中的经验相继引入。例如,欧美多国的政府机构和高校大力推动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其中德国联邦教育部推行的“生存—学术创业计划”(EXIST计划),在推动校企合作、促进高校创业方面的做法得到认可。一些机构通过“企业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等方案积极纠正多主体区隔化问题。与此同时,高校内部改革所处的瓶颈亦不可小觑。一是制度惯性明显。对于工科优势院校,其长期形成的“传统路径依赖”加大了新工科建设的难度;而对于易被忽视的高职院校来说,工科教育则受到岗位设置的局限、与本科衔接的障碍、校企合作的缺乏以及更加疏离的师生关系等桎梏,难以全面参与到新工科建设中来。二是,同质化的培养目标、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被弱化的学生核心素质以及边缘化的产教融合等,限制了新工科建设。因此,亟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从而提升学生独立开展研究、整合理论以及实践应用的水平,使得学生能够自行围绕一个以确定的真实性问题开展探索,以疏通新工科建设的障碍。
  二、新工科的未来:一个共同体的视角
  上述研究体现出在新工科建设的探索中学界做出的努力,关于新工科概念的衍生背景、实践意义、人才培养、专业创新路径等已形成了一批颇丰成果。但一方面,条块分割明显,部分主体的功能被反复强调,而一些主体被忽略;另一方面,一些协同思想仍主要围绕“新工科如何培养人才”展开,但事实上,人才并非局限于“被培养的学生”,而同样包含了新工科建设者,因此对于更广泛层次的何种人才、以何种形式参与来建设新工科有待研究。据此,本文综合新工科研究成果及“共同体”概念的理论与应用,提出可以从“共同体”化发展的维度来审视新工科建设的未来。   (一)共同体参与主体
  综合以往研究和现实经验,新工科共同体可分为内部聚合群体和外部弥散群体。内部聚合群体是指直接参与或支持新工科建设的主体,是基于传统的新工科建设参与者做出的细化:他们通常稳定聚合于新工科建设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各阶段学生(职技校生、分科的高中生、本科、研究生等)、各类专家(一线教师、研究者、教材编写者、教育学家等)、各层次管理者(图书馆、实验室、学校各级行政部门、各级学术委员会、教育监管部门等)以及不同属性的投资者(属于义务型投资的教育部门、地方政府以及属于合作型投资的企业、非营利组织、社会个人等)。而外部弥散群体是其他对于新工科建设有贡献的主体,例如学生家长、新闻媒体、科普博主等均在新工科建设不可或缺。该类群体一般不会以直接的“岗位人”或“从业者”形式推动新工科发展,而是以不同形式间接承担着从业者、管理者、投资者的部分责任。他们会随建设过程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变迁新增或瓦解,发挥非固定的功能。
  (二)共同体运行逻辑
  在共同体视角下,上述新工科建设的参与者并非简单地进行分工协作,而是依照一种“有机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所谓有机结合是指,他们一方面具备相似的目标方向与伦理关切,即培养具备创新性、可跨界性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推动面向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工科建设体系;但另一方面,由于各主体性质不同,具体的目标未必完全统一,如非营利性与盈利导向机构间差异、全局发展导向型管理者与个体利益导向型组织和个人差异等。基于这一逻辑,共同体成员间应形成一种“主导-跟随”式的情境互动:即在不同场景和任务下,特定成员作为主导主体,而其他主体跟随协助。例如,政府的权威性与法制性使其政策导向能够有效作用于各主体,因此在需要高效拉动区域间及区域内部资源流动、降低各个主体间合作成本、提升整个社会各个角色对新工科人才的认知、增强各界对新工科建设的认同感时,政府可以扮演此时共同体中的“主导者”。类似地,当需要掌握国际动向,提供传统经验,精确传达信息,提供资源与辅助时,行业专家可以顾问的形式充当主要角色。当需要链接理论与实践、带入市场需求时,企业的带头作用义不容辞;而若想减少信息不对称,消除行业垄断,非营利组织的第三方中介匹配功能应处于核心位置。这与以往层级分明的模式不同,“主导-跟随”模式往往存在一定的内部弹性。如果说共同体成员的内、外部属性框定了这一运行的大体结构,那么其面临的任务特殊性又使不同成员可以在行动中做出“转译”,即改变、调整参与者及其任务分配,进而达到系统最优。
  基于该视角优化新工科发展,可使主体间依赖型、互惠型、平等型、共赢型关系等本属于共同体的优质特性,内化为“理想型”新工科计划的驱动力和保障力。第一,依赖型关系。即由于各主体拥有不同的资源和作用场域,在面对复杂的共同目标时呈现出差异化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依赖其他主体进行助力从而共同达成目标,例如:高校在培养新型工科人才时薄弱的实践环节可以依赖企业等主体弥补、企业在人才理论培养环节的局限性可以依赖高校和各研究機构进行完善、各主体的信息和资源不对称的改善则可以依赖于中介机构和政府组织等。第二,互惠型关系。组织关系的存续离不开互惠的基础,共同体模式能够从根本上打破主体间清晰的界限与松散的组织关系,为新工科建设主体成员提供一体化的合作平台,实现资源由“组织间流动”向“组织内部利用”转变,从而显著降低主体间协作成本、增强主体间互动、扩大各主体可利用资源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协同与互惠效应。第三,平等型关系。现行的行政、知识、产业等关系中,往往由行政权力实行自上而下地实现管理与协调,其他主体则通常单向地践行落实,由此抑制了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阻碍优势的发挥。而在共同体视角的“情境型主导-跟随”模式下,尽管内部客观存在着不同科层与等级,但各层级承担相应的责任与分工而非特权,这使得各成员主体可以在权责对等的契约关系下各司其职,在不同情景下充分利用各自优势与资源。第四,共赢型关系。新工科建设是一项惠及各个领域的全局性工程,对于产业的发展、工程教育的进步以及国家经济社会等存在重大意义,其复杂性、全局性决定了各主体实行一体化纵深合作的必要性,而充分共享新工科建设资源与人才培养红利将进一步增强各主体的向心驱动力,维持共赢关系下的良性互动。
  (三)共同体建设阶段
  从共同体视角看待新工科,不仅有利于从多层面纾解现实困境,例如专业间的隔断、学科交叉的困难、教学与研究的断裂、实践应用的不足等,更能推动新工科建设目标的完成与突破。但想要推动以全链条和全方位的实践建设新工科,走向工科之“新”,未来工程教育之“新”仍不是一蹴而就的,共同体理想图景下的新工科建设或遵循以下三个进程:一是,当前的有限主体间的局部协作。当前,新工科建设中主体间合作的重要性已然成为各方探索实践中的关键,但目前受到传统观念与模式的制约,一定程度上狭窄的主体界定与机械的合作方式可能导致了瓶颈的出现,建设进程的推进亟需策略的转变。超越传统主体、转变单一合作形式是该阶段仍须努力的任务。二是,在不远的将来充分调动社会各领域有利资源为新工科计划助力。该阶段旨在进一步突破既有的工科学生培养模式,通过整合协调各类别、各领域、各层次的人才,实现融合建设者、参与者的系统培养体系。但由于新工科建设的复杂性,该阶段的实践可能由调动程度不足异化或调动方向混乱,因此需进一步探索全领域资源调动的组织方法,控制无序“熵增”。三是,超越工科教育场域的界限,这是共同体视角所能触及的长期远大目标。届时新工科建设不仅突破工科教育及其相关领域边界,促进新文科、新理科等效仿发展,更使各类知识的产生去学科化的互通,推动社会经济前行。这是值得所有新工科人去批判发展,并合力追寻的。
  参考文献:
  [1]刘吉臻,翟亚军,荀振芳.新工科和新工科建设的内涵解析——兼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新工科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   [2]顾佩华.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
  [3]高松.实施“新工科F计划”,培养工科领军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4).
  [4]吴爱华,杨秋波,郝杰.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
  [5]王义遒.新工科建设的文化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
  [6]林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工科专业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
  [7]R.Reid, et al. Validating the readiness for interprofessional learning scale (RIPLS) in the postgraduate context: ar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ready for IPLS [J]. Medical education,2006,40(5).
  [8]E.Hyun.Engineering Transdisciplinarity in University Academic Affairs: Challenges,Dilemmas,and Progress[J]. Transdisciplinar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 Science,2012,3(4).
  [9]R.J.Lawrence. Futures of Transdisciplinarity[J]. Futures, 2004,36(4).
  [10]A.Ertas,et al. A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Approach to Engineering Education[C]. San Antonio: 2015 ASEE Gulf-Southwest Annual Conference, 2015.
  [11]陳庆,严海琳.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新工科研究热点预测[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4).
  [12]徐晓飞,李廉,战德臣,等.新工科的新视角: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敏捷教学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10).
  [13]蒋海云,温辉,金继承.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大链的构建及实践[J].现代大学教育,2018(3).
  [14]章云,李丽娟,杨文斌,等.新工科多专业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2).
  [15]陆国栋,李拓宇.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16]张存贵.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7).
  [17]赵军,申怡,夏建国.产教合作命运共同体导向的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7).
  [18]何海燕,常晓涵,李宏宽,等.工程教育人才与高技术产业关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
  [19]胡文龙.论新工科建设中治理机制的混合协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2).
  [20]刘鑫桥.新常态下新工科建设形式趋同的制度逻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4).
  [21]叶民,孔寒冰,许星.新工科实践路径探讨:基于扎根理论的CDIO转换平台建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4).
  [22]任玉琢,徐利梅,谢晓梅,等.面向新工科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及创新课程设计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
  [23]翟淑琴,李秀平.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3).
  [24]张立忠.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14).
  [25]伍李春,李廉.新工科背景下的慕课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
  [26]刘湉祎.新工科建设的“应为”与“可为”——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
  [27]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
  [28]杨秋波,陈奕如,曾周末.工科优势高校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行动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
  [29]徐雷,胡波,冯辉,韩伟力.关于综合性高校开展新型工程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
  [30]顾菊平,堵俊,华亮.新工科视域下综合性大学电气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18(1).
  [31]蔡映辉.新工科体制机制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高教探索,2019(1).
  [32]胡国宝,戴锐.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应然定位、实然困境与必然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
  [33]施大宁,梁文萍.航空航天特色新工科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8(9).
  [34]成洪波.地方理工类高校新工科建设:价值审视与实施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4).
  [35]周世杰,李玉柏,李平,等.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
  [36]李拓宇,施锦诚.新工科文献回顾与展望:基于“五何”分析框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4).   [37]宋余庆,陈权,刘哲,等.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国际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双跨”团队体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建构[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3).
  [38]Thole,Werner;Lohmann,Ingrid, Vom Bologna-Prozess über den Europischen zum Deutschen Qualifikationsrahmen[J]. Erziehungswissenschaft 21,2010,(41).
  [39]周珂,趙志毅,李虹.“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工程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
  [40]朱雪梅,柯贞金.“新工科”: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命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9(5).
  [41]A.Kamp.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Rapidly Changing World[R]. Delft: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6.
  [42]R.Reif,et al. Institute-wide Task Force on the Future of MIT Education—Final Report[R].Massachusett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4.
  [43]Savery J R. Overview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J].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2006,1(1).
  [44]Tonnies F, Loomis C P. Community and society[M]. Courier Corporation, 2002.
  [45]Kuhn T 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2.
  [46]李伯聪,海蒂.工程共同体中的“岗位”和“岗位人”——工程共同体研究之五[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3).
  [47]刘顺强.“五位一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06).
  [48]Durkheim 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M].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2014.
  (责任编辑: 王义祥)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教师队伍重“教”轻“育”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综合育人的能力,南京市科利华中学通过组建“科·雁”团队,推进四项建设内容,即构建进阶版校本研修体系、打造指向育人研究的专业化教科研队伍、形成教师队伍发展的雁阵文化、探索促进教育增值的团队评价,寻求教师教育方式的新突破,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科·雁”好教师团队;“教·育”并举;综合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系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多年来,学校奋发图强,紧跟时代步伐,践行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平台”的办学思想,倾力打造“方正”文化
水运宪是文学湘军中最难以被类型化的作家,也是最有戏剧性和面具化的作家.这主要得益于他在文学创作上始终遵从心的方向,坚持从“现实中来,到灵魂中去”,真正表现大众刻板印
丰收是当下时代富有旺盛创作活力和激情的报告文学家,他的报告文学写作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恢弘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丰富性,内在性地接续了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传统.他以新疆作为
【关键词】算术方法;代数方法;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5-0074-02  为了让学生快速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研究初中与小学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有机衔接,找到一种能有效过渡的教学方式。其中,“算术方法”和“代数方法”是小学和初中阶段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算术方法的一般步骤是在未知
纪实文学《初进佤山》是作家彭荆风在生命最后一段时期仍在创作、修订的作品,它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作者在地处云南边疆的佤山西盟的革命工作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边境佤
作为陈彦“舞台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与《装台》《主角》一般,《喜剧》亦当作“寓意小说”读.其要义有三:一为喜剧所承载之“道”之寓意究竟为何;一为喜剧技艺与时代、社会,一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情感建构;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5-0072-02  道德与法治课注重以情施教,从生活情境中以境生情,在师生情感交流中以情生情,在情感的迁移、共鸣、认同、升华中进行情感的有效建构,让学生感受生命价值,形成乐观品质,培育家国情怀,提升人生境界。笔者试以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七上“感受生命的意义”一课为
出生于1960年代的学群不惑之年才开始创作,其《坏》系列小说三部曲2016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2018年起又开始创作《好》系列小说,同时,还有单独成篇的《西西弗斯走了》,这些小说显示了作家不俗的写作功力。学群长篇小说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内向而又恣肆的叙述语言上。
路遥与妻子林达的离婚事件一直是路遥生平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目前发现林达留下的五封手书,主要是1992年9月22日给路遥的信(另有一封为1983年所写)和一封《离婚协议书》,以及同日给王天乐、陈行之各一封信,在这五封林达的手书中较为详尽地披露了她与路遥离婚的过程与原因。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林达手书的内容加以解读:其一,路遥病危期间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的隐情;其二,路遥与林达婚姻破裂的时间追溯;其三,情感波折对路遥及其创作形成巨大影响。此影响包括六个方面:加重了路遥身体与心理的病态;改变了他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隐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