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应用科技能力培养新模式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ba_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财经类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市场的大量需求与财经类人才就业难同时存在等愈加明显的矛盾,本文就当前财经类高校本科教育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弊端,以国内外研究为基础,针对学生应用科技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两个结合”、“三个模块”和“五个方向”的“2+3+5”组织教学模式体系,并对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实施了实证教学分析和调查研究。在“2+3+5”培养模式下,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应用科技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 本科 应用科技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a)-0000-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ic, social demand on talent also have a higher request. In connect with the contradiction such as the simultaneously exists of large demand on market and tal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mong the demand and supply problem of financial talents, this paper based on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emphasized on both the defect of current finance and economy universities, and training on student’s capabilities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posed an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model system with “two-combine”, “three-models”, “five -directions” which called “2+3+5”model, it also had empirical analysi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students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major. With the teaching model of “2+3+5”, students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major have a great improve on capabilities of innovation,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universities of finance and economy; undergraduate course; the capability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ining mode
  1.绪论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发展现状已然对毕业生的初始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然而,在当前财经类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方向侧重理论,而缺少科技应用能力以及创新创业意识的引导和培养,且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尚未完善。为顺应新的发展环境下的人才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财经院校本科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发展方向,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财经类高校不断深入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笔者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文献索引,以“应用能力”为关键词找到2279条结果,以“财经类高校”为关键词,仅有513条结果,而以“财经类高校应用科技能力”进行全文索引,得到475条结果。而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进行文献索引,以“财经类高校应用科技能力”为关键词,从2005年到2015年仅有32篇论文,以“应用科技能力”进行搜索,有80979篇论文结果。
  尽管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和探索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展开,但是在视野和格局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1998年第3期《江南论坛》中《应用型本科应重视创造性培养》首次提出了“应用型本科”的概念,此后,各种相关研究纷纷展开,研究成果主要为期刊论文等,有关财经类高校科技应用能力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式下,对目前我国财经类高等教育的回顾与思考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评析和探讨(王丽丽《当前我国财经类高校发展趋势评析》[1],陈婕《我国财经类高等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2])。
  此外,对财经类高校单方面侧重的研究,针对实践教学体系(张芊《谈财经类高校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3],对于团队科研的行为模式进行研究分析(穆静瑄《基于财经类高校科研团队的行为模式研究》)[4]。
  另一方面,对于当前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研究(文卉 闫雪琴《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5],焦健《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工商管理专业为例》[6])
  对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西方发达国家远早于国内,为适应经济、科技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他们早在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便进行大力倡导并发展“应用型本科”,且在国外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并且院校有针对性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已初具规模,但国外专门对应用型人才以及科技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文献等研究资料较少,大多只是进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简单介绍。   从课题相关文献资料的查找过程来看,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尚且不少,但面向财经类高校,且针对其进行应用科技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少,大部分涉及到的都较为理论和宽泛,而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放大和细化,对于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应用科技能力的有效培养模型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和总结,即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应用科技能力培养的构建,具体为“2个结合 3个模块 5个目标”的“2+3+5”模式。且基于本课题所做研究在本校金融工程专业进行了一定的实证分析,为本课题所做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一定的实证检验和分析。
  2.应用科技能力与培养
  2.1应用科技能力
  能力 ,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科技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学校、科研机构或自然人等在某一科学技术领域具备发明创新的综合实力。周海中先生说:“科技创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白春礼先生也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着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所谓的应用科技能力即在人们传统认识当中能力的基础上强调了应用性和科技性,而应用性是相对于理论性和技术性来说的,是相对于两个更为全面融合的第三类,在当前大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多。而科技性即强调IT技术和创新性,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更为苛刻,而对于应届毕业生则更看重其初始业务能力,即技术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人才有很强的应用科技能力。
  2.2能力培养方法
  对于财经类高校本科教育模式的探讨由来已久,但是较为系统全面的深入进行模型研究与设想的讨论却是有限。关于财经类高校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型进行广泛分析研究(陈思源《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7]中提出的“四种能力”即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文中构建了以此四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强调突出了针对四种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即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有专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张奋勤 高洁 熊桉《教学型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8],阐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通过构建科学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专业拓展训练三大体系,并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来实现。
  3.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应用科技能力培养的构建
  对于财经类高校学生应用科技能力的培养,首先从其财经性质本身出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理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即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应用科技能力”为培养核心和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将“需求”与实际侧重的“能力”培养方向进行双向的衔接和影响。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注重实践性以及应用技能的培养。
  面对社会需求,财经类高校人才的培养,应当强调应用型教育,为企业提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在财经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针对学生应用科技能力的培养,本文提出了“两个结合”、“三个模块”和“五个方向”组织教学方式与方法。如图1所示:
  3.1“2个结合”
  a.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即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课本知识理论体系更新远跟不上实际发展,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加入适当的案例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不仅仅只局限于书本的理论知识。借助案例和专题教学,在理论中总结实践,在实践中深入理论,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汇与贯通。
  b.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即要求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培养其创新精神,既需要有大量模拟仿真的实验,又不仅仅停留在模拟实验上,增加综合交叉的、具有研究性、创业性特点的实验内容。在已有的基本教学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确定实验教学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加实战性质的专题教学,增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对仿真的企业案例有较为真实的了解和体验,兼具实验性和一定的实践性,为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实施打下基础,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有针对性。
  3.2“3个模块”
  3.2.1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尽管当前大多数财经类高校本科教育模式都亟待转型,不同程度地在进行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但就其本身财经类院校的背景和性质而言,强调了基础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针对高校本身及各个专业进行准确的教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优化课程设置,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其课程与专业的相关性,重视扎实的基本通识知识基础的培养。
  3.2.2实践教学模块
  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为加强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突出在教育培养方向上的应用性,即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以及初始业务能力水平,进行实践教育模块的系统建设与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模块中,包括校企合作、组织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以及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比赛等都是不可忽视的教学新势力,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性和有针对性的应用训练相当重要,同时经验的增加也让应届毕业生在初入社会时更具适应性和竞争力。
  3.2.3实验教学模块
  实验教学模块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中间的过渡地带和枢纽,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桥梁和工具,在实验教学中紧抓专业特征,进行有专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模拟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增强其有效的技能培养和运用,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实验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通过学生的全程参与,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和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独立的工作和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
  3.3“5个目标”
  3.3.1教学信息化
  对于当前的财经类高校来说,专业类别日渐繁多、课程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以及信息量大等特点日趋明显。而信息技术的引入,一方面,在高校的教学教育活动开展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如借助于信息工具进行学习资源整合与共享,在实验教学中大量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安排,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使得实验教学既不完全脱离又不完全依赖于理论教学;另一方面适应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下社会对于高素质优秀人才的要求,尽管财经类高校专业课程理论性强,但新的发展要求下,社会需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创新性以及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已然成为新的人才需求标杆。   3.3.2创新和创业方向性引导
  在财经类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广泛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然达成共识,在横向、纵深课程设置中增加案例专题和实验实践课程比重,一方面,加大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弥补课本太过理论化以及理论知识缺乏应用性的不足;另一方面,学生在理论上升到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经过,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性锻炼与学习。
  近年来出现了大量学生就业难、毕业待业的问题,从政府到教育部的政策来看,鼓励大学生创业成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一种方式,而对于高校来说,进行创业意识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课程设置中,进行相关的专题教学或讲座,同时也可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增加其创业的认识。另外,在校内应设有创业指导部门,给予一定的创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资助,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
  3.3.3课程设置模块化
  在明确财经类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及人才培养体系的调整和优化,构建以培养应用科技型人才为目标,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层次交叉与融合的综合课程模块。从横向来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第二课堂等选修课程;从纵深方向来看,分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优化的结果,即拓宽了学生的专业口径,体现其专业特色,注重学生知识结构和体系的全面性与综合性。在课程中加大选修及实践课程的比例,注重学生素质教育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论中总结实践,在实践中深入理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结构的深入和应用。
  3.3.4教学资源多样化
  作为学校本身,应更加重视多方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注重增强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高。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可以采取双向通道,一方面让学生走入企业、工厂,为学生提供有效可靠的培养其实践和应用能力的资源;另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家走入校内,言传身教,更能较为真实有效的即时了解到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学生而言,建立了其在校与社会的联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两者的脱节。
  在学校内部,一方面重视师资力量的整合和团队建设,师资水平的要求是应用科技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另一方面,在传统课堂教学之外,扩展的虚拟课堂即网络教学、实验室教学等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实日常课程教学,在课外,也能为学生提供多方有效的学习资源。
  3.3.5专业应用化
  财经类院校人才的当前培养方式应适应当前综合应用型的人才需求,即学校与社会的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传统常规的横向设置外,在纵深方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层层递进和深入,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步步加深学生专业知识基本功,同时信息技术的渗透强化了其应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突出其职业适应性以及知识的应用性,达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应用科技型财经专业人才的目标。
  4 教学模式实证分析举例
  基于以上分析所提出的培养与教学模式,本次研究在上海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系进行了为期六年的实证教学分析,在此专业的培养过程中,刻意强化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大三上学期《统计建模分析》课程教学为例,在四个月的学习周期中,一共设置5个大作业环节,内容设计如下:
  1)采用VB编程语言设计程序来实现金融数据的统计特征的计算与数据可视化
  财经类高校学生的短板就在于使用编程语言来实现数学模型,大多数学生只被教会使用EVIEWS等工具软件来做数据的简单分析,而第一次大作业就逼着学生去摸索以理工类专业的思路去实现一些具体的细节,提前适应金融数理分析师的思维,避免学生在今后不同的工作环境下由于环境不同而对数据分析束手无策的情况。
  学生采用VB编程做的数据可视化与统计特征效果如图2所示:
  2)针对经济金融现象制作调查问卷并网络回收进行分析
  2012级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做的是“中国经济走势调查问卷”,一共回收4000份有效问卷并完成了分析,在这次作业中,学生应用到前2年所学到的大部分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进行问卷设计、网络数据采集,以及对统计出来的各题目答案进行数据挖据、分析解释,并和当前经济现状进行联系对比。通过这次作业,训练了学生如何将社会科学研究和信息技术结合,并快速推出结论的能力。
  3)选择任意一只金融数据进行真实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
  这是一个金融实务与基础理论相结合的经典作业,学生任意选取一只金融数据来做建模与预测,选择模型与参数计算的过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忍受力和抗挫败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兴趣。
  学生采用EVIEWS做的中国GDP年度数据建模,原始数据和arima(2,1,2)模型残差序列检验如图3所示:
  4)编程实现季节调整
  学生任意选择VB或者其他编程语言来实现经济数据的季节性调整,刻意引导学生将时域的金融时间数据转换到频域去,进行高通、低通、带通滤波编程来实现趋势项与循环项的剥离,以理工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社会科学的模型分析。
  学生做的基于VB的美国CPI X12季节调整如图4所示:
  5)实践性的第一手真实数据的获取训练
  让学生选择一个小区,在小区门口录制3小时以上进出车流量的视频,然后做小区停车位的回归分析。学生在做完此作业之后,深刻领会到实践科学中,真实数据获取的不易,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的重要性。
  在我们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养模式下,金融工程专业的应用科技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创新、就业指标也是处在上升的趋势。
  5.结论
  由于我国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起步相较西方发达国家较晚,相应的理论与研究还不够成熟完善,尚且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而对于我国财经类高校本科教育而言,一直以来,在各大高校中都存在一定的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缺乏一定的方向性,学校与社会之间存在脱节,课程设置体系权重失衡、太过理论化,缺少相应实验、实践课程的设置等问题。
  本文从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学习和研究前人已有的理论基础,针对当前财经类高校本科教育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弊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核心,即在财经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为培养满足适应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针对学生应用科技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两个结合”、“三个模块”和“五个方向”的“2+3+5”组织教学模式体系,并应用在金融工程专业中进行了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丽丽《当前我国财经类高校发展趋势评析》[J] 现代教育科学 2011年第六期
  [2] 陈婕《我国财经类高等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9-01
  [3] 张芊《谈财经类高校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5-02
  [4] 穆静瑄《基于财经类高校科研团队的行为模式研究》[M] 2009-05-01
  [5] 文卉 闫雪琴《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J] 山东省团校学报 2007年第4期
  [6] 焦健《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工商管理专业为例》[M] 2013-02-15
  [7] 陈思源《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 高教论坛 2011-10
  [8] 张奋勤 高洁 熊桉《教学型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1-04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程企业正在不断加强成本控制和成本规划,但如何使成本管理真正出效益,这是所有施工工程企业正在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结合施工工程企业实际对其
摘 要:该文针对当前基层运动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效果的问题,以探讨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缺乏有效性的原因,剖析了其中的相关影响因素,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层运动队 思想政治教育 效果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a)-0055-02  运动员的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
<正>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不止一次地表述过:在中国大陆史界,我们这一辈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与前辈相比,一代不如一代。但也热切盼望,在我们之后,能够一代胜于一代。时光
本文针对永宁煤化潘津工业煤矿2302轨道顺槽掘进面留设6m窄小煤柱沿空下山掘进探放相邻采空区积水进行了设计,提出了超前定向钻探与限压循环放水相结合的疏放老空水施工技术,
康美药业的财务造假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此次事件中,康美药业受到了处罚,为康美药业提供审计服务的正中珠江事务所也因此受到牵连。康美药业的财务造假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
后锚固技术因其施工简便,安全可靠,在建筑物加固改造工程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后锚固群锚连接在拉力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的方法,为后锚固的设计提供一些可靠的
探析在资讯时代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构。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资讯时代的各种科技因素的影响下,高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快速发展,一些线路、特别是城市轨道引入城市后,与其在规划、既有建筑物、文物等存在平面干扰,为减少征拆、节约用地,需设置对称结构的H型桩板墙工程,使滑面
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教学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因为多媒体是新生事物,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运用能力的普及,人类已经进入数字信息时代,现在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为核心的科学已成为人类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工具。由于中国地域发展的不同,农村信息技术普及与运用相比城市而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农村学校在信息技术运用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农村学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运用观念陈旧,效率低下。本文阐述了让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教学如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