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幻小说的主题,机器人、外星人、克隆人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元素,变形金刚在北京战斗和在美国科罗拉多河上的胡佛水坝战斗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区别,只是换个场景而已。近年来的中国科幻小说也大有这个趋势,无论是内容还是叙事逻辑,都和国外的主流小说没什么区别。
中国科幻的特色是什么?这个问题重要吗,谁也不知道。但在文字中体现出一个民族独特的风骨和文化,却是所有写作者都在努力实践的追求,科幻作家们也不例外。
叶永烈在1983年创作的科幻小说《腐蚀》就讲述了一个非常主旋律却也很能代表中国特色的故事:来自外太空的腐蚀菌落在中国的沙漠深处,威胁到全地球的安危,一群科研工作者在沙漠中研究对抗这种腐蚀菌的方法却相继牺牲。在安全地带,一个追逐名利的研究者王聪本想剽窃他们的研究成果,却发现沙漠深处的研究员为了他人的安全孤身坚守在沙漠前线。王聪那被名利腐蚀的心终于悔悟了,他自愿留在沙漠里,坚持研究,放弃虚名。这个故事简直是标准的传统美德教科书,可是叶永烈简洁的笔触却传神地表达出了那一代人的情操和价值观,也是一种极有时代感的中国特色。
1986年,由《科学文艺》(现在的《科幻世界》杂志)和《智慧树》(现已停刊)两本刊物联合举办的中国科幻银河奖设立了,这是中国科幻界的最高奖项,每年的颁奖大会是幻迷们的节日。银河奖每年的获奖名单就像中国科幻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幻迷们耳熟能详的作家的迭代,记录着中国科幻的一次又一次突破。星河、王晋康、何夕、柳文扬、赵海虹、韩松、夏笳、刘慈欣……他们用自己各自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独到的文风,不懈探索着中国科幻文学的疆域。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科幻世界》杂志。《科幻世界》是中国科幻文学的根据地,也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围绕这本杂志,中国的科幻文学蓬勃地发展了起来。科幻文学的中国特色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成型。2012年签约郭敬明的新生代科幻作家陈楸帆最初也是在《科幻世界》的“校园之星”栏目发表文章,一步步成为一个成熟的科幻作家,最终才被大众所知,签约了郭敬明的最世文化,在最世旗下的《文艺风赏》开设专栏《未来病史》。
在老一代作家的笔下,中国特色总是带有集体主义色彩的英雄主义,前面提到的《腐蚀》正是典型,但也不乏角度非常独到,探索科学精神的作品。何夕2003年的作品《伤心者》就是这样一部感人至深的科幻小说,其中贯穿的两条主线是母爱和超越时代的科学思想。由于主角对数学的热爱,对超越时代的科学理论的执着,使他与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导师的不认同,女友的渐行渐远,社会各种恶俗价值观的冲击,让人预感到主角的悲剧结局,但伟大的母爱成为挽救一切的关键,是母爱使科学得以传承。当结尾提出“伤心者”的概念时,提到了历史上无数超前于时代却不被时代认同,但做出了伟大贡献的人:“古希腊几何学家阿波洛尼乌斯总结了圆锥曲线理论,一千八百年后由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将其应用于行星轨道理论。数学家伽罗华公元1831年创立群论,一百余年后获得物理应用。公元1860年创立的矩阵理论在六十年后应用于量子力学。数学家J·H·莱姆伯脱,高斯,黎曼,罗马切夫斯基等人提出并发展了非欧几何。高斯一生都在探索非欧几何的实际应用,但他抱憾而终。非欧几何诞生一百七十年后,这种在当时毫无用处的理论以及由之发展而来的张量分析理论成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核心基础。”而文章最后的一句“妈妈”,却回归了最平凡也最真挚的母子常情,也让人看到了世界上最美最无私的爱,力量的源泉以及永恒的希望。对中国传统母亲形象的深入刻画及对科研工作者充满人文色彩的悲悯,把中国科幻的情怀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说到中国特色当然不能不提我们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啦,架空历史本来也是科幻文学中一个独特的分支。从特定的历史时期出发,改变其科技条件或植入特殊元素,使历史故事变成幻想作品,就是架空历史类作品的特色。拉拉作品《春日泽·云梦山·仲昆》,改编自中国最早的具有科幻元素的文本《列子汤问篇》中的《偃师传奇》,讲述一个工匠造出了一个会跳舞的人偶。故事里的人偶,“他的皮肤由最好的丝布,密密层层的织成,中间镶进长长的铜线,又坚固又耐磨。他的肉身是由轻薄的羽毛填充而成”。这个人偶用兔子做肌肉,用黄鹂鸟儿做心,会跳世界上最轻盈优美的舞蹈,可惜最终卷入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免不了被毁去的命运。科幻的坚硬内核,被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冲刷、洗礼,交融出一种难以名状的虚实结合的美。或许正如道家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两种不同体系的文化相互碰撞的时候,总能产生异常炫目的火花。
到这里,我想问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你对科幻的兴趣是怎么产生的?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曾经描述过自己成为一个幻迷并最终成为一个科幻作家的经历:
童年的一个夜晚在我的记忆中深刻而清晰:我站在一个池塘边,那池塘位于河南省罗山县的一个村庄前,那是我祖辈生活的村庄。旁边还站着许多人,有大人也有小孩,我和他们一起仰望着晴朗的夜空,漆黑的天幕上有一个小星星缓缓飞过。那是中国刚刚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那是1970年4月25日,那年我7岁。
……旁边的大人们说,人造卫星和飞机可不一样,它是在地球之外飞。那时大气还没有被工业粉尘所污染,星空清彻明亮,银河清晰可见,在我的感觉中,那满天的群星距离我们并不比那颗移动的小星星远多少,所以我觉得它是在星星间飞行,甚至担心它穿越那密密麻麻的星群时会撞上一颗……
直到几年后,我才知道了那颗人造卫星与其它星星的距离。那时我看了一本叫《十万个为什么》的书,那是当时中国流行的一套科普丛书,我看的是天文卷。从书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光年的概念。在这之前已经知道光一秒钟能够绕地球跑7圈半,而以这骇人的速度飞驰一年将跨越什么样的距离?我想象着光线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穿越那寒冷寂静的太空,用想象努力把握着那令人战栗的广漠和深远,被一种巨大的恐惧和敬畏所压倒……从那时起,我发现自己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那些远超出人类感官范围的极大和极小的尺度和存在,在别人看来就是大数字而已,而在我的大脑中却是形象化的,我能够触摸和感受到它们,就像触摸树木和岩石一样。直到今天,当150亿光年的宇宙半径和比夸克都小许多数量级的弦已经使人们麻木时,1光年和1纳米的概念仍能在我的心中产生栩栩如生的宏大图像,激起一种难以言表的宗教般的震撼和敬畏,与没有这种感受的大多数人相比,我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正是这种感受,使我先是成为一个科幻迷,进而成为科幻作家…… 我一直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美妙的故事,不是游吟诗人唱出来的,也不是剧作家和作家写出来的,这样的故事是科学讲出来的,科学所讲的故事,其宏伟壮丽、曲折幽深、惊悚诡异、恐怖神秘,甚至多愁善感,都远超出文学的故事,只是这些伟大的故事禁锢在冷酷的方程式中,一般人难以读懂。各民族和宗教的创世神话,与壮丽的宇宙大爆炸相比都黯然失色;生命从可复制的分子直到智慧文明的三十多亿年漫长的进化史,其曲折与浪漫,也是任何神话和史诗所无法比拟的;还有相对论诗一样的时空图景,量子力学诡异的微观世界,这些科学讲述的神奇故事都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我只是想通过科幻小说,用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在那些世界中展现科学所揭示的大自然的诗意,讲述人与宇宙之间浪漫的传奇。
仰望天空,敬畏宇宙,感受到来自星空深处那种天文级别的宏大和每一种物质表象之下极细小粒子之间的纠缠,这恐怕是科幻文学能表达的最极致的美,也是每个幻迷被科学幻想文学深深吸引的终极原因。为了展现这种深沉又略带畏惧的美感,刘慈欣创作了无数科幻文章,早年的《超新星纪元》《乡村教师》,到后来的《赡养人类》《全频带阻塞干扰》《地球大炮》,他那种中国军人式的硬气的浪漫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刘慈欣也被幻迷们亲切地称为“大刘”。
2006年,刘慈欣的史诗级科幻巨著《三体》(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这部典型的硬核科幻作品讲述文化大革命时期,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密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四光年外的三体文明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小说对于中国军人的硬派作风和特殊历史时期的深入描写,使整个故事带有一种沉重的时代感,一种对科学的敬畏,一种人类的渺小与宇宙的宏大之间的剧烈对比,把中国科幻推向了新的高峰。这部小说也在连载一开始就激起了广大幻迷们的热烈讨论,人们热切地期待着第二部的问世。
2008年,“三体”系列第二部《黑暗森林》出版,这本书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使本土科幻文学走出小众的圈子,走进了大众的视线。《黑暗森林》是一部如同电影一般的小说,紧凑而波澜的情节,可怕又真实的设定,让读者的心随着命悬一线的人类命运一起搏动。在被拥有超高技术的三体文明下了死亡通知书并无时无刻不处在“三体人”的监控之下,人类唯一的优势就是思维上的不透明——人如果不做出表示,便无法直接感知他人的想法,但三体人的思维和表达则是同步和透明的。于是,人类选出了四位“面壁者”,他们不和任何人沟通自己的想法,而通过行动的策略蒙蔽三体人,用战术把三体人诱导向错误的方向,寻求人类自我拯救的方法。三体人自身虽然无法识破人类的诡谲计谋,却从地球人的背叛者中挑选出“破壁人”,与“面壁者”展开智慧博弈,破解“面壁者”设下的迷局。而在惊心动魄的博弈之中,人类也终于明白了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则。
以下引述大刘自己对“黑暗森林”法则的论述,没有人能比他说得更精确了。
星际间遥远的距离隐去了文明世界内部的复杂结构,在我们这样的观察者的眼中,外星文明只是一个个的光点,每个文明世界内部的种种复杂结构,只凝聚为每个光点有限的参数和变量。这也使得宇宙文明社会呈现出明晰的数学结构。
用这种方式来考察宇宙文明社会,必然需要设定一个公理体系,以此为基础进行推论,我设定的公理如下:
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公理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公理一应该足够坚实,但公理二的后半部分还没有被宇宙学所证实,不过如果这两个公理只是用在科幻小说中,作为小说的一个世界设定,在逻辑上还是说的过去的。
与此同时还产生了三个基于事实的推测:
一、宇宙文明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十分困难,基本无法判断对方是善意或恶意。这是由于:A:星际间的遥远距离,按照目前已知的物理学规律,交流需要漫长的时滞;B:双方巨大的生物学差异,地球上生物分类为界、门、纲、目、科、属、种,阶层越是往上,彼此之间的差异就越大。人类与不同“属”的生物已经不可能相互理解。在宇宙中,如果考虑到非碳基生物的存在,外星种族与人类的差异可能超越了“界”一级。
二、技术爆炸:人类从石器时代走到农业时代用了十万年,而从蒸汽时代到信息时代只用了二百年。任何一个文明世界随时都可能发生技术爆炸,所以,即使仅仅是原始的婴儿文明或萌芽文明也充满危险。
三、探测可逆:这个推测源自光学中的“光路可逆原理”,在宇宙中,如果一个文明能够探测到另一个文明的存在,那么后者也迟早能探测到前者的存在。
基于以上的公理和推测,可以进行一番简单的逻辑推导,进而得出一个宇宙文明社会可能的形态,这个推导的详细过程在我的小说《地球往事》的第二部《黑暗森林》中出现,我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个最糟的宇宙。正如这部小说的书名所暗示,这样一个宇宙呈现出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黑暗状态,其中的文明世界之间只存在一种可能的关系:一旦发现对方,立刻摧毁之。这种关系与文明本身的道德状况无关,只要上述两个公理成立,这就是它们必然的行为准则。这个结论被中国读者称为“黑暗森林猜想”。
这个结论也是对费米悖论的一个解释,一个最黑暗的解释:如果宇宙中有任何文明暴露自己的存在,它将很快被消灭,所以宇宙一片寂静。
当然,这只是科幻小说所展现的一种可能性,目前,面对宇宙的诡异的大寂静(Big Silent),我们对此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
科幻小说是一种关于可能性的文学,它把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供读者欣赏,而其中最有魅力的往往是那些最不可能的可能性。而在这个神奇的宇宙中,任何看似不可能的可能性都有可能成为现实,如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所说:“恒星这东西,如果不是确实存在,本来可以很容易证明它不可能存在。”
所以,在宇宙的各种可能性中,加入一个最糟的可能,至少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不需要再对这个理论进行阐释,读到这里,你肯定已经能感觉到这个理论严谨的科学逻辑下冷硬的悲剧色彩。大刘也曾说过,在中国早期科幻中处处体现的科学乐观主义近来越来越淡了,这可能和时代有关,也和科幻小说的严肃性在逐步加强有关。但是这种对宇宙对未来不那么乐观的预测,因为出自严谨的科学推理,所以富有那残酷而现实的美感,也是在对人们敲响警钟——珍惜现在的世界吧,或许不知道哪天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根本保护不了它了,同时,也不再能够受到世界的庇护。
《三体》的最后一部《死神永生》设定已经超越了近未来的背景,不再拘泥于现实社会,而直接把舞台移到了广袤的宇宙深处。真正的星际战争没人见过,也不可能见到,因为战争的方式和武器已经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目睹战场之日,即是灭亡之时。黑暗森林的残酷是以同归于尽为代价的,两个超级文明之间的斗争也绝不会考虑其他小文明的存亡。小说中宏大而瑰丽的描写冲击着想象的极限,就像黑暗森林里会开出的那种花朵。那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你真的一定要自己去感受。
《三体》系列构建了非常独特的价值体系,多处体现了为了集体和更大的利益而牺牲小我的情结,结合了中国人推崇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科学人道主义,这也正是《三体》在世界范围内的独到之处,中国科幻小说也从《三体》上发现了科幻文学发展的新的方向和可能。更重要的是,有更多平时不接触科幻的读者从《三体》中体会到了科幻文学的魅力,也许你也是其中之一吧?
中国科幻的特色是什么?这个问题重要吗,谁也不知道。但在文字中体现出一个民族独特的风骨和文化,却是所有写作者都在努力实践的追求,科幻作家们也不例外。
叶永烈在1983年创作的科幻小说《腐蚀》就讲述了一个非常主旋律却也很能代表中国特色的故事:来自外太空的腐蚀菌落在中国的沙漠深处,威胁到全地球的安危,一群科研工作者在沙漠中研究对抗这种腐蚀菌的方法却相继牺牲。在安全地带,一个追逐名利的研究者王聪本想剽窃他们的研究成果,却发现沙漠深处的研究员为了他人的安全孤身坚守在沙漠前线。王聪那被名利腐蚀的心终于悔悟了,他自愿留在沙漠里,坚持研究,放弃虚名。这个故事简直是标准的传统美德教科书,可是叶永烈简洁的笔触却传神地表达出了那一代人的情操和价值观,也是一种极有时代感的中国特色。
1986年,由《科学文艺》(现在的《科幻世界》杂志)和《智慧树》(现已停刊)两本刊物联合举办的中国科幻银河奖设立了,这是中国科幻界的最高奖项,每年的颁奖大会是幻迷们的节日。银河奖每年的获奖名单就像中国科幻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幻迷们耳熟能详的作家的迭代,记录着中国科幻的一次又一次突破。星河、王晋康、何夕、柳文扬、赵海虹、韩松、夏笳、刘慈欣……他们用自己各自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独到的文风,不懈探索着中国科幻文学的疆域。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科幻世界》杂志。《科幻世界》是中国科幻文学的根据地,也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围绕这本杂志,中国的科幻文学蓬勃地发展了起来。科幻文学的中国特色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成型。2012年签约郭敬明的新生代科幻作家陈楸帆最初也是在《科幻世界》的“校园之星”栏目发表文章,一步步成为一个成熟的科幻作家,最终才被大众所知,签约了郭敬明的最世文化,在最世旗下的《文艺风赏》开设专栏《未来病史》。
在老一代作家的笔下,中国特色总是带有集体主义色彩的英雄主义,前面提到的《腐蚀》正是典型,但也不乏角度非常独到,探索科学精神的作品。何夕2003年的作品《伤心者》就是这样一部感人至深的科幻小说,其中贯穿的两条主线是母爱和超越时代的科学思想。由于主角对数学的热爱,对超越时代的科学理论的执着,使他与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导师的不认同,女友的渐行渐远,社会各种恶俗价值观的冲击,让人预感到主角的悲剧结局,但伟大的母爱成为挽救一切的关键,是母爱使科学得以传承。当结尾提出“伤心者”的概念时,提到了历史上无数超前于时代却不被时代认同,但做出了伟大贡献的人:“古希腊几何学家阿波洛尼乌斯总结了圆锥曲线理论,一千八百年后由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将其应用于行星轨道理论。数学家伽罗华公元1831年创立群论,一百余年后获得物理应用。公元1860年创立的矩阵理论在六十年后应用于量子力学。数学家J·H·莱姆伯脱,高斯,黎曼,罗马切夫斯基等人提出并发展了非欧几何。高斯一生都在探索非欧几何的实际应用,但他抱憾而终。非欧几何诞生一百七十年后,这种在当时毫无用处的理论以及由之发展而来的张量分析理论成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核心基础。”而文章最后的一句“妈妈”,却回归了最平凡也最真挚的母子常情,也让人看到了世界上最美最无私的爱,力量的源泉以及永恒的希望。对中国传统母亲形象的深入刻画及对科研工作者充满人文色彩的悲悯,把中国科幻的情怀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说到中国特色当然不能不提我们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啦,架空历史本来也是科幻文学中一个独特的分支。从特定的历史时期出发,改变其科技条件或植入特殊元素,使历史故事变成幻想作品,就是架空历史类作品的特色。拉拉作品《春日泽·云梦山·仲昆》,改编自中国最早的具有科幻元素的文本《列子汤问篇》中的《偃师传奇》,讲述一个工匠造出了一个会跳舞的人偶。故事里的人偶,“他的皮肤由最好的丝布,密密层层的织成,中间镶进长长的铜线,又坚固又耐磨。他的肉身是由轻薄的羽毛填充而成”。这个人偶用兔子做肌肉,用黄鹂鸟儿做心,会跳世界上最轻盈优美的舞蹈,可惜最终卷入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免不了被毁去的命运。科幻的坚硬内核,被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冲刷、洗礼,交融出一种难以名状的虚实结合的美。或许正如道家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两种不同体系的文化相互碰撞的时候,总能产生异常炫目的火花。
到这里,我想问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你对科幻的兴趣是怎么产生的?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曾经描述过自己成为一个幻迷并最终成为一个科幻作家的经历:
童年的一个夜晚在我的记忆中深刻而清晰:我站在一个池塘边,那池塘位于河南省罗山县的一个村庄前,那是我祖辈生活的村庄。旁边还站着许多人,有大人也有小孩,我和他们一起仰望着晴朗的夜空,漆黑的天幕上有一个小星星缓缓飞过。那是中国刚刚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那是1970年4月25日,那年我7岁。
……旁边的大人们说,人造卫星和飞机可不一样,它是在地球之外飞。那时大气还没有被工业粉尘所污染,星空清彻明亮,银河清晰可见,在我的感觉中,那满天的群星距离我们并不比那颗移动的小星星远多少,所以我觉得它是在星星间飞行,甚至担心它穿越那密密麻麻的星群时会撞上一颗……
直到几年后,我才知道了那颗人造卫星与其它星星的距离。那时我看了一本叫《十万个为什么》的书,那是当时中国流行的一套科普丛书,我看的是天文卷。从书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光年的概念。在这之前已经知道光一秒钟能够绕地球跑7圈半,而以这骇人的速度飞驰一年将跨越什么样的距离?我想象着光线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穿越那寒冷寂静的太空,用想象努力把握着那令人战栗的广漠和深远,被一种巨大的恐惧和敬畏所压倒……从那时起,我发现自己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那些远超出人类感官范围的极大和极小的尺度和存在,在别人看来就是大数字而已,而在我的大脑中却是形象化的,我能够触摸和感受到它们,就像触摸树木和岩石一样。直到今天,当150亿光年的宇宙半径和比夸克都小许多数量级的弦已经使人们麻木时,1光年和1纳米的概念仍能在我的心中产生栩栩如生的宏大图像,激起一种难以言表的宗教般的震撼和敬畏,与没有这种感受的大多数人相比,我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正是这种感受,使我先是成为一个科幻迷,进而成为科幻作家…… 我一直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美妙的故事,不是游吟诗人唱出来的,也不是剧作家和作家写出来的,这样的故事是科学讲出来的,科学所讲的故事,其宏伟壮丽、曲折幽深、惊悚诡异、恐怖神秘,甚至多愁善感,都远超出文学的故事,只是这些伟大的故事禁锢在冷酷的方程式中,一般人难以读懂。各民族和宗教的创世神话,与壮丽的宇宙大爆炸相比都黯然失色;生命从可复制的分子直到智慧文明的三十多亿年漫长的进化史,其曲折与浪漫,也是任何神话和史诗所无法比拟的;还有相对论诗一样的时空图景,量子力学诡异的微观世界,这些科学讲述的神奇故事都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我只是想通过科幻小说,用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在那些世界中展现科学所揭示的大自然的诗意,讲述人与宇宙之间浪漫的传奇。
仰望天空,敬畏宇宙,感受到来自星空深处那种天文级别的宏大和每一种物质表象之下极细小粒子之间的纠缠,这恐怕是科幻文学能表达的最极致的美,也是每个幻迷被科学幻想文学深深吸引的终极原因。为了展现这种深沉又略带畏惧的美感,刘慈欣创作了无数科幻文章,早年的《超新星纪元》《乡村教师》,到后来的《赡养人类》《全频带阻塞干扰》《地球大炮》,他那种中国军人式的硬气的浪漫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刘慈欣也被幻迷们亲切地称为“大刘”。
2006年,刘慈欣的史诗级科幻巨著《三体》(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这部典型的硬核科幻作品讲述文化大革命时期,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密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四光年外的三体文明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小说对于中国军人的硬派作风和特殊历史时期的深入描写,使整个故事带有一种沉重的时代感,一种对科学的敬畏,一种人类的渺小与宇宙的宏大之间的剧烈对比,把中国科幻推向了新的高峰。这部小说也在连载一开始就激起了广大幻迷们的热烈讨论,人们热切地期待着第二部的问世。
2008年,“三体”系列第二部《黑暗森林》出版,这本书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使本土科幻文学走出小众的圈子,走进了大众的视线。《黑暗森林》是一部如同电影一般的小说,紧凑而波澜的情节,可怕又真实的设定,让读者的心随着命悬一线的人类命运一起搏动。在被拥有超高技术的三体文明下了死亡通知书并无时无刻不处在“三体人”的监控之下,人类唯一的优势就是思维上的不透明——人如果不做出表示,便无法直接感知他人的想法,但三体人的思维和表达则是同步和透明的。于是,人类选出了四位“面壁者”,他们不和任何人沟通自己的想法,而通过行动的策略蒙蔽三体人,用战术把三体人诱导向错误的方向,寻求人类自我拯救的方法。三体人自身虽然无法识破人类的诡谲计谋,却从地球人的背叛者中挑选出“破壁人”,与“面壁者”展开智慧博弈,破解“面壁者”设下的迷局。而在惊心动魄的博弈之中,人类也终于明白了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则。
以下引述大刘自己对“黑暗森林”法则的论述,没有人能比他说得更精确了。
星际间遥远的距离隐去了文明世界内部的复杂结构,在我们这样的观察者的眼中,外星文明只是一个个的光点,每个文明世界内部的种种复杂结构,只凝聚为每个光点有限的参数和变量。这也使得宇宙文明社会呈现出明晰的数学结构。
用这种方式来考察宇宙文明社会,必然需要设定一个公理体系,以此为基础进行推论,我设定的公理如下:
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公理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公理一应该足够坚实,但公理二的后半部分还没有被宇宙学所证实,不过如果这两个公理只是用在科幻小说中,作为小说的一个世界设定,在逻辑上还是说的过去的。
与此同时还产生了三个基于事实的推测:
一、宇宙文明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十分困难,基本无法判断对方是善意或恶意。这是由于:A:星际间的遥远距离,按照目前已知的物理学规律,交流需要漫长的时滞;B:双方巨大的生物学差异,地球上生物分类为界、门、纲、目、科、属、种,阶层越是往上,彼此之间的差异就越大。人类与不同“属”的生物已经不可能相互理解。在宇宙中,如果考虑到非碳基生物的存在,外星种族与人类的差异可能超越了“界”一级。
二、技术爆炸:人类从石器时代走到农业时代用了十万年,而从蒸汽时代到信息时代只用了二百年。任何一个文明世界随时都可能发生技术爆炸,所以,即使仅仅是原始的婴儿文明或萌芽文明也充满危险。
三、探测可逆:这个推测源自光学中的“光路可逆原理”,在宇宙中,如果一个文明能够探测到另一个文明的存在,那么后者也迟早能探测到前者的存在。
基于以上的公理和推测,可以进行一番简单的逻辑推导,进而得出一个宇宙文明社会可能的形态,这个推导的详细过程在我的小说《地球往事》的第二部《黑暗森林》中出现,我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个最糟的宇宙。正如这部小说的书名所暗示,这样一个宇宙呈现出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黑暗状态,其中的文明世界之间只存在一种可能的关系:一旦发现对方,立刻摧毁之。这种关系与文明本身的道德状况无关,只要上述两个公理成立,这就是它们必然的行为准则。这个结论被中国读者称为“黑暗森林猜想”。
这个结论也是对费米悖论的一个解释,一个最黑暗的解释:如果宇宙中有任何文明暴露自己的存在,它将很快被消灭,所以宇宙一片寂静。
当然,这只是科幻小说所展现的一种可能性,目前,面对宇宙的诡异的大寂静(Big Silent),我们对此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
科幻小说是一种关于可能性的文学,它把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供读者欣赏,而其中最有魅力的往往是那些最不可能的可能性。而在这个神奇的宇宙中,任何看似不可能的可能性都有可能成为现实,如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所说:“恒星这东西,如果不是确实存在,本来可以很容易证明它不可能存在。”
所以,在宇宙的各种可能性中,加入一个最糟的可能,至少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不需要再对这个理论进行阐释,读到这里,你肯定已经能感觉到这个理论严谨的科学逻辑下冷硬的悲剧色彩。大刘也曾说过,在中国早期科幻中处处体现的科学乐观主义近来越来越淡了,这可能和时代有关,也和科幻小说的严肃性在逐步加强有关。但是这种对宇宙对未来不那么乐观的预测,因为出自严谨的科学推理,所以富有那残酷而现实的美感,也是在对人们敲响警钟——珍惜现在的世界吧,或许不知道哪天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根本保护不了它了,同时,也不再能够受到世界的庇护。
《三体》的最后一部《死神永生》设定已经超越了近未来的背景,不再拘泥于现实社会,而直接把舞台移到了广袤的宇宙深处。真正的星际战争没人见过,也不可能见到,因为战争的方式和武器已经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目睹战场之日,即是灭亡之时。黑暗森林的残酷是以同归于尽为代价的,两个超级文明之间的斗争也绝不会考虑其他小文明的存亡。小说中宏大而瑰丽的描写冲击着想象的极限,就像黑暗森林里会开出的那种花朵。那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你真的一定要自己去感受。
《三体》系列构建了非常独特的价值体系,多处体现了为了集体和更大的利益而牺牲小我的情结,结合了中国人推崇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科学人道主义,这也正是《三体》在世界范围内的独到之处,中国科幻小说也从《三体》上发现了科幻文学发展的新的方向和可能。更重要的是,有更多平时不接触科幻的读者从《三体》中体会到了科幻文学的魅力,也许你也是其中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