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与经济的互动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fi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连系的是“国家—社会”的关系,本质上来讲国家—社会的关系也就是“法—经济”的关系。法与经济生活的互动反映的是社会主体与国家之间利益的博弈。自由,正义,秩序是价值的诸多表现形态,从规范意义层面来讲,法与经济关系共同蕴含着以上的价值。法与经济的互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制定良法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促进法的现象以及法治的发展。
  关键词:法;法治;经济;促进;制约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01-02
  
  一、引言
  一般情况下,在论及“法”这个字时,会将其等同于“法律”。法律从规范的角度来讲,确实是与人们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发生比较多的互动。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实体内容角度来讲,社会主体对某物享有民事权利;从法律的程序内容角度来讲,当主体的民事权利受到其他主体的侵害或者不当干预时,其可以依法提起诉讼,可以提出要求恢复原状,返还原物以及排除妨害等请求权。但法的内涵不限于法律这个方面。从宏观的层面来讲,法同样也表现为一种法权要求。“法是反映社会主体在经济关系运行中产生出来的需要和利益的权利要求,法时对社会主体的权利要求的确认与实现。”[1]这种法权要求不是单个社会主体对权利的诉求,而是整个社会中主体对某种权利的要求。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连系的是“国家—社会”的关系,本质上来讲国家—社会的关系也就是“法—经济”的关系。法与经济生活的互动反映的是社会主体与国家之间利益的博弈,因此研究法与经济的互动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法与经济关系产生的原因
  (一)法的发展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每一种社会制度下,人类都受到一定的制度或者理念的约束。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等级差异。以古代中国为例,封建统治者要求臣民恪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将整个社会的主体组成以身份的区别为依据,规则的划分为不同等级秩序。从而保证封建的专制统治,从根本上保证在金字塔顶端的封建王权。这种格局之所以存在,并且延续了数千年,这是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关系的。传统的自然经济以土地为中心,能够实现自给自足。无需与其他主体发生商品的交易往来。自然经济下的土地生产保证家庭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讲,仅仅能够在农民的劳作下保障其家族的生存。因此很难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基本生活之外的法权要求。市场经济则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不仅是一种制度得以确立,更为重要的是,其带来了整个社会观念和理念的革新。启蒙思想家将并人权、自由、民主、平等的观念通过各种形式传送给民众。这是人类社会关于人以及人的价值认识一个伟大进步。在此基础之上,由于权利本位的确立,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实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重大转换,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和平等权利。加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民众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关注自己的利益及其实现。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法作为一种法权要求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二)经济的发展需要法的发展为保障
  “法的现象是直观的、感性的,又是具体的、丰富的。”[2]法律只是作为法的一个方面内容而存在的。法有其独特的功能与意义,法律作为一种规范,其对于法的价值的实现具有中意义。因此经济的发展需要法的发展为保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就是,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的发展为保障。法律既然是具有规范意义上的内容,那么法律就应该如其他规范一样,具有其自身的功能或者价值。通过其本质来看,法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社会管理功能。法律从其本质上来看是与私法自治理念相违背的,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共生态中,为了一定社会秩序的需要,通过国家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调控愈来愈为人们所接受。法律就是其中一种调控手段,其直接的功能就是实现社会的管理;2、引导社会价值方向。法律规范是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其价值不仅仅在于规范社会主体的行为,还在于对社会主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价值指引。通过“奖励”以及“惩罚”为手段,为主体的行为进行价值评价。这样在无形中使社会主体对法律规定的“害”远远避之。法律作为一种规范同样具有社会价值指引的功能;3、社会管理的“试金石”。政策与法律同样作为一种规范化的社会治理手段。但是由于在法治社会,法律制定主体,程序以及内容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有限的法律资源只会将社会上具有普遍意义的,值得规范的社会关系纳入法律关系的范畴。而政策在制定主体和规范内容上则更为灵活与便捷。因此,法律可以作为对具体社会关系进行先行调控的“试金石”,通过法律的实施为为社会营造出一种秩序,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三、法与经济关系共同的价值
  (一)自由价值
  自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自由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也有着其特定的内涵。纵观人类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以及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自由的时间远远长于受到专制与压迫的时间。对自由的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具有普遍共识的是自由不是无限制的任意妄为。如同权利一样,自由是受限制的。而对自由进行限制本身就是为了实现更大的自由或者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自由。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从“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在这种转变中,将单个主体放入到社会整体之中,将个人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价值理念。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理念构成了以国家名义或者特定主体名义所发布的规范的内核。“由自由意志与法的精神的内在关联以及法与德的有机整体性可知,社会治理的合理性,不是抽象的德治或抽象的法治的合理性,而是道德—法律、德治—法治的生态整合。”[3]现代国家的治理注重道德,法律以及习惯等规范的并举,其本质上就在于为社会主体的行为提供最“自由”的行为习惯。经济活动开展,无需多言,自由以及自主的行动是经济交往的基本前提。
  (二)正义价值
  正义与自由一样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共存的词汇。远到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就在为“何为正义?”以及“正义的实现路径是什么?”苦思冥想。也难怪博登海默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正义具有一张普罗休斯似的脸,变化无常,随时可呈不同的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4]通过历史视角来看,正义是最常被高举的大旗,无论是西方封建社会的“以吾王名义”,还是中国农民起义的“替天行道”或者“正义之师”。正义始终是被作为证明其行为合法性以及合理性的标杆。在这种语境中,正义与正确是同义语。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正义被使用的领域与频率较之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正义研究的集大成者,罗尔斯指出:“对我们来说,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更准确的说,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划分方式。”[5]既然正义的主要问题是权利以及权利分配。那么着与法作为一种法权要求其基本内核是一致的,法是作为社会普遍主体的法权要求,其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权利以及权利的公平分配。只有满足了社会一般主体的权利诉求,那么才能谓之公正。对于经济活动而言,正义价值没有法的现象所要求的那么直观。但是经济交往活动是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中,市场主体享有平等的地位以及同等的权利,有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由此来看,经济活动对正义的要求也是存在的。
  (三)秩序价值
  秩序价值是近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价值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秩序是一定物质的,精神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固定形态。因而是他们摆脱了相对单纯偶然性和任意性的形态。在现代社会,秩序价值的意义有着愈来愈重要的发展趋势。这是因为社会生活日趋复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各种社会现象交织在一起,社会管理的目标就是让社会生活出于一种有序的状态。因为这种有序的状态能够减少社会摩擦所带来的生活成本。从这一点来看,是与法治对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与此同时,秩序始终是与一定的规则相联系的。通过规则对主体行为进行引导或者评价,这是规则的重要功能。无论是传统的道德规范,还是近代以降的法律规范,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实现社会的有序状态。这种有序对于经济交往活动的开展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活动犹如社会生活,生活中需要基本的规则规制主体的行为才能保证社会的井然有序,经济活动的展开同样需要满足基本的秩序价值。唯有如此,经济交往活动才能在在“井然有序”的市场经济中顺利开展。
  四、法与经济的互动
  (一)制定良法促进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法治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长期来看,实行法治是促进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6]法治的重要内容就是“良法之治”。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就曾指出,“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7]法律制度其一方面是对相对人的权利进行了法定的限制,但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有限的限制而保障相对人自由最大程度的实现,以免受到不当的侵害。这对于经济的发展同样适用。一国的政策和法律制度就是通过其所要实现的社会管理的功能,将自由和实现自由的价值内在的蕴含在其所要制定的规范之中。制定良法促进经济的发展就要求法律规范以划定国家权力边界的方式,为权利隔出了一个不受国家权力侵害的自主空间。与此同时,法律规范通过对权利主体以外的主体设定一定的禁止性规定,间接地向权利主体授予权利。再次,法律规范通过列举实体性的权利类型,直接授予权利。最后,法律规范通过授予诉权,以救济受到权力侵害的权利,或解决权利之间的争议。[8]单纯的法律规范的存在时没有任何的意义的,立法之之所以制定法律规范,其原因在于实现统治功能,通过将法律规范适用到社生活中,对社会关系进行的调整,从而建立一定社会的生活与生产秩序,由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良法体现在法制完备,这主要表现为法律制度的类别齐全、规范系统而无一遗漏。凡是由法律制度调整的,均应有恰当的法律制度调整,不同领域的法律制度应当相互衔接,并有机协调;法律制度在执行、遵守、监督中的任何问题均能在法律制度中获得解决的途径;法制有一个调节机制,能作出适应客观需要的相应反映,能进行有效的自我修正。
  (二)经济的发展促进法治的发展
  前文在论及法与经济关系的原因时,提及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法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经济主体呈多元化,多元化的经济主体,必然产生多元化的利益差别和不同的政治要求,政治的多样化与参与意识的加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而民主的制度化正是法治国家的内涵。”[9]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会以及法治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很难想象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能够产生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权要求。从这个层面来说,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观念的革新,民众理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社会结构稳定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人平等,公平以及秩序等价值的作用。这些基本理念的产生则是在资产阶级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所设想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如今这种社会状态已经实现。那么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具前卫的,革命性的社会发展理念也将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影响。
  
  参考文献:
  \[1\]公丕祥.法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43.
  \[2\]葛洪义,陈年冰.现象与意义──法律哲学的若干理论及方法问题\[J\].学习与探索,1995,(2).
  \[3\]薛桂波,倪前亮.自由意志与法的精神\[J\].理论月刊,2008,(4).
  \[4\](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姬敬武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华夏出版社,1987:280.
  \[5\](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
  \[6\]李玉虎.论我国经济发展的法治基础\[J\].现代经济探讨,2009,(2).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83:199.
  \[8\]喻中.授予权力与授予权利:法律规范的基本功能\[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9\]朱爱农.法治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其他文献
摘要:企业在人员招聘的过程中对信息的掌握非常重要,企业获得应聘者准确的信息,才能取得招聘的成果与绩效;求职人员只有了解应聘企业的基本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在实际的招聘中,存在着企业与求职人员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不利于企业和求职人员的双向选择,因此,防范在人员招聘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人员招聘;影响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电视媒体表现形式的日益创新,尤其在女性主义发展的推动下,电视媒体中女性节目越来越多,电视媒体成了塑造女性形象的重要表现形式。新闻媒介在女性媒介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大作用,良好的媒介形象能够提高女性对自身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女性的生存和发展,有助于提高女性自身的素质,纠正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偏见。  关键词:电视媒体;女性;刻板形象;媒体责任  中图分类号:G22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作为社会矛盾之一的拆迁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房屋拆迁,分为国有土地上房屋的拆迁和集体土地上房屋的拆迁。国有土地上建筑物的拆迁,适用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而集体所有土地上建筑物的拆迁,适用《土地管理法》有关征地补偿安置的规定。本文所说的主要是国有土地上的拆迁。拆迁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拆迁补偿双方达不成一致,居民拒绝拆迁,政府又要讲求行政效率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探究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得出中国公司债券市场上在相关法律制度层面、市场参与主体层面以及市场监管三个方面存在着缺陷和问题,并借鉴欧洲成熟的债券市场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公司债券市场需要五个方面入手:1.从减少政府不必要的限制,进一步促进公司债市场化;2.完善相关法律制度;3.完善发行主体的治理结构;4.完善信用体系建设;5.完善公司债券市场的基础建设。  关键词:公
期刊
摘要:人生在世,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难免会发生意外。当灾难,特别是不可抗拒的灾难来临时,作为大众传播主体的新闻媒体应当如何报道和处理这些突发性事件。与之紧密联系的媒体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的问题也引起社会关注。作为媒体,更应该以身作则,敢于揭露自身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问题,寻求媒体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的平衡点。本文通过中西媒体灾难新闻报道的对比,以求给我国媒体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如何维护社会责任提
期刊
摘要:笔者多次参加我校学生“电工上岗证”考前培训教学工作,从培训过程和结果来看,由于学习的内容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连平时学习不太用功的学生也积极主动,认真思考所学的内容,主动向老师请教学习中的问题。所以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这说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现将培训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考试;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班组是企业的最基层组织。一方面企业的大部分机械设备集中在班组,企业的生产任务要靠班组去完成,同时事故也多发生在班组,因此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关注点。另一方面,先进的管理制度,科学的工作方法,合理的劳动组织,完善的安全措施,都要靠班组去贯彻,去落实,因此班组又是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作为班组,则应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在班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关键词:班组建设;企业;安全
期刊
摘要:建国之初,福建省委省政府就十分重视福建农村的小水电事业。为尽早使其走出民国后期的低迷停滞状态,省委省政府在政策、领导机构和人才队伍方面予以了大力的支持。在此鼓舞下,全省各县市一方面积极修复原有水电站,另一方面也开始了自行兴办水电站的尝试。到1955年,福建省的农村小水电完成了全面复苏。   关键词:福建;农村小水电;复苏  中图分类号:TV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
期刊
摘要:从轮胎行业的特点和发展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东营市作为我国轮胎制造业基地具备的优劣势,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东营市的轮胎制造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优势,解决面临的困难,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轮胎制造;产业集群;展望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90-02    一、轮胎制造产业的特点分析  (一)轮胎制造产业地位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探讨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基本状况,相应服务模式,以及采取有效的保证措施来实现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从而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关键词:基本状况;服务模式;保证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80-02    公共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吸取精神食粮、充实人生的理想去处。不管你是富翁还是穷人,读书都会改变着你的人生,使你的生活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