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时代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高中物理教学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教学侧重丰富化与教育功能多元化。受此影响,高中物理对各类课堂学习模式愈发重视。文章以此背景,在分析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理论的基础上,探究其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途径,为相关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中图分類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0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28
高中物理作为学生完善自身物理知识框架,进一步认识各类物理现象的基础课程,在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落实趋势下,在原有教育功能的基础上,需要以课程知识内容为核心,引导学生利用物理思维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合作学习作为教师促进学生思维分享沟通的主要途径,在新型物理课堂中尤为关键,其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是相关教师当下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价值
受时代变化影响,社会发展建设对合作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这种变化趋势已经渗透到当下的物理教学发展中。相较于其他课程,物理课程内容具备较强的探究性与综合性,在合作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切入点也较多。因此,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逐渐承担起更重要的教育角色。除此之外,在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下,传统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交互模式在学生平均素质水平与信息接触范围逐渐提升的情况下,已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学习成长的需求。而合理应用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改善课堂信息交互模式,重构课堂学习结构,使其更加贴合教学发展趋势,还可以借此为学生创造充足的思维碰撞交流空间,以此帮助其突破自身思维限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拓宽自身思维视野,在提升课堂知识理解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其合作意识与沟通表达能力,为其日后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合作学习理论基础
在合作学习应用理论构成中,群体动力理论与学教并重理论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群体动力理论侧重于从群体对个体的影响角度出发,探究个体在群体环境中产生的变化以及由此衍生的新型认知学习机制,促使个体能够在群体环境中获得高于个体学习环境的学习体验与认知机制,实现群体对个体的“增值效应”。而在教师应用合作学习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群体动力理论是教师确保教学活动实效性的关键,其“增值效应”的观测与检验是教师分析合作学习效果的理论基础。而学教并重理论则是教师在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时,衡量自身与学生课堂学习比重的重要理论。在学教并重理论支持下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通过及时调整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角色,避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结构与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结构发生冲突,便于教师通过合理教学结构,在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与进度的基础上,发挥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三、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途径
(一)激发物理学习兴趣
事实证明,学生思维发展与知识信息接收效率与个人学习兴趣关联性较强。处于高中学段的学生,受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学习偏好与个性心理比较明显,高中物理课程知识本身具备较强的抽象性与关联性,部分学生因知识吸收转化比较吃力,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进而造成连锁反应,对高中物理教学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合作学习作用,利用其降低物理知识转化的难度,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沟通,积极交换自身的思考认知内容。相较由教师直接向学生传达成熟思考认知的形式,合作学习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物理思考认知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物理认知水平,便于其通过分享与共同探讨,构建新的课堂知识内容与原有的物理知识储备间的联系,进而运用物理思维消化理解具体知识点,降低物理学习难度,激发其物理学习兴趣[1]。同时,教师也可借助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创建丰富的问题情境,有效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探究兴趣,使其在合作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发言,强化合作学习效果。
(二)改善课堂信息交互模式
在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信息交互模式仍以教师单向向学生传输为主,在新的物理教育背景下,这种信息交互模式稍显落后。教师可借助合作学习模式,构建师生信息交互、学生信息交互、信息技术与课堂知识交互三位一体的信息交互模式。教师应综合分析课程教学要求与学生物理学习成长需求,利用自身的专业教学经验,分析具体教学内容与各类信息交互模式的适配性,选取适用于本堂课程教学的交互模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在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时,应平衡自身主导内容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内容间的平衡。一方面,教师应通过课堂巡视的方式,引导各个合作学习小组从正确的思考探究方向出发,提升合作学习中交互信息的质量,强化合作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参与合作学习,及时为学生提供一定学习研究的参考,便于其在新的课堂信息交互体系中迅速找到问题切入点,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同时也使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对话地位,为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顺利实行奠定坚实基础[2]。
(三)丰富课堂教学目标
受高中物理教学变化趋势影响,传统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已不适用于新型物理课堂。为及时更新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提升其全面性与科学性,教师可利用合作学习模式积极观察学生的课程学习表现与各项教学反馈,为课堂教学目标调整提供多项参考内容。教师应根据各项物理学科素质指标,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以此将合作学习活动评定精细化,即通过综合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结合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分析学生各项物理素质水平[3]。一方面,教师可借此全面掌握学生物理学习成长需求,进而通过调整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提升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取的收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完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各节合作学习活动内容中的培养侧重,并将其与具体课堂知识点进行结合,提升合作学习的精确性与科学性,便于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课程知识,强化自身物理学科素养,并在长期教学影响下逐渐认可合作学习活动,便于教师培养其合作意识,构建课堂教学良性循环。 (四)丰富课堂活动形式
在物理教学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单一的物理课堂活动形式不仅不利于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限制了合作学习的发展空间。教师应在保留合作学习核心教育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进度与学生实际情况,丰富合作学习活动形式,进而丰富课堂学习活动形式,在提升学生物理学习体验的同时,为其提供多种学习提升途径,改变传统物理教学中过于依赖习题训练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局面。针对基础学习内容,教师应侧重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帮助其理解基础物理概念及其适用条件等,教师可通过知识点辨析、易混淆概念判断、常见思维误区解析等主题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发挥其在弥补学生物理思维不足方面的优势[4]。针对相对复杂的知识内容,教师则应亲自参与合作学习,并借助活动者的身份开展师生互动,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课堂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渗透相应的物理研究思想或技巧。相较于直接为学生讲解,多元化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引导其从多个角度審视课堂知识内容,提升其学习效率与学习认知。
(五)构建良性竞争机制
为提升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积极性,教师可针对合作学习内容建立良性机制。针对合作学习自身特性,教师可从组内竞争与班内竞争两方面构建良性学习竞争机制。针对组内竞争,教师可以小组分工决定权为奖励内容,以合作学习贡献为评定标准,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各学习探究环节,并利用竞争心理提升其在合作学习中的思维活跃性,提升思维碰撞与交流频率,避免合作学习成为部分学生的专属“舞台”。针对班内竞争,教师可通过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与师生评定环节,鼓励各小组阐述本组合作学习的思路、简要探究过程、研究结论等,进而由教师与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可借此强化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责任意识与团队荣誉感,促使学生通过紧密合作,扬长避短,提升本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水平,深化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各小组展示内容,掌握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理解情况,为其后续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提升课堂教学的精确性创造有利条件。
(六)实施分层教学
受自身物理学习基础及思维模式影响,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差异性,且这种差异性对教师落实新型物理课堂教学要求,造成一定阻碍。因此,教师可通过合理分配各学习小组成员,将分层教学与合作教学相融合,促使二者实现协同发展。教师应综合分析学生日常学习表现,以此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合作学习层级。针对基础合作学习层级,教师应侧重为其提供相对清晰的合作学习探究主题,便于其通过教材内容与以往的物理知识储备,及时明确合作学习探究方向与目标,并使其通过合作学习完成相应的探究任务,建立物理学习信心,维护其物理学习动力。针对进阶合作学习层级,教师应侧重为其提供综合性较强的探究主题,使其在掌握教学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物理思维,运用其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提升自身物理学习研究水平。同时,教师应注意到学生各项物理素质并非固定,因此在将分层教学与合作学习模式相结合时,应注意及时更新层级划分标准与各小组成员,以此提升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积极、合理地应用合作学习是高中物理顺应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师改变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从多方面入手,为合作学习活动创建良好落实环境,促使学生在新型物理课堂中,能够通过多种合作学习方式与机制,持续提升自身的物理学科素养水平,为日后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深化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崔永合.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24):26.
[2]程艳德.小组合作背景下高中物理探究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52.
[3]严维财.高中物理课整合合作学习的实践尝试[J].才智,2019(27):96.
[4]李贞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7):231.
[责任编辑 张宏丽]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中图分類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0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28
高中物理作为学生完善自身物理知识框架,进一步认识各类物理现象的基础课程,在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落实趋势下,在原有教育功能的基础上,需要以课程知识内容为核心,引导学生利用物理思维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合作学习作为教师促进学生思维分享沟通的主要途径,在新型物理课堂中尤为关键,其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是相关教师当下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价值
受时代变化影响,社会发展建设对合作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这种变化趋势已经渗透到当下的物理教学发展中。相较于其他课程,物理课程内容具备较强的探究性与综合性,在合作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切入点也较多。因此,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逐渐承担起更重要的教育角色。除此之外,在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下,传统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交互模式在学生平均素质水平与信息接触范围逐渐提升的情况下,已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学习成长的需求。而合理应用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改善课堂信息交互模式,重构课堂学习结构,使其更加贴合教学发展趋势,还可以借此为学生创造充足的思维碰撞交流空间,以此帮助其突破自身思维限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拓宽自身思维视野,在提升课堂知识理解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其合作意识与沟通表达能力,为其日后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合作学习理论基础
在合作学习应用理论构成中,群体动力理论与学教并重理论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群体动力理论侧重于从群体对个体的影响角度出发,探究个体在群体环境中产生的变化以及由此衍生的新型认知学习机制,促使个体能够在群体环境中获得高于个体学习环境的学习体验与认知机制,实现群体对个体的“增值效应”。而在教师应用合作学习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群体动力理论是教师确保教学活动实效性的关键,其“增值效应”的观测与检验是教师分析合作学习效果的理论基础。而学教并重理论则是教师在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时,衡量自身与学生课堂学习比重的重要理论。在学教并重理论支持下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通过及时调整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角色,避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结构与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结构发生冲突,便于教师通过合理教学结构,在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与进度的基础上,发挥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三、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途径
(一)激发物理学习兴趣
事实证明,学生思维发展与知识信息接收效率与个人学习兴趣关联性较强。处于高中学段的学生,受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学习偏好与个性心理比较明显,高中物理课程知识本身具备较强的抽象性与关联性,部分学生因知识吸收转化比较吃力,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进而造成连锁反应,对高中物理教学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合作学习作用,利用其降低物理知识转化的难度,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沟通,积极交换自身的思考认知内容。相较由教师直接向学生传达成熟思考认知的形式,合作学习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物理思考认知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物理认知水平,便于其通过分享与共同探讨,构建新的课堂知识内容与原有的物理知识储备间的联系,进而运用物理思维消化理解具体知识点,降低物理学习难度,激发其物理学习兴趣[1]。同时,教师也可借助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创建丰富的问题情境,有效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探究兴趣,使其在合作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发言,强化合作学习效果。
(二)改善课堂信息交互模式
在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信息交互模式仍以教师单向向学生传输为主,在新的物理教育背景下,这种信息交互模式稍显落后。教师可借助合作学习模式,构建师生信息交互、学生信息交互、信息技术与课堂知识交互三位一体的信息交互模式。教师应综合分析课程教学要求与学生物理学习成长需求,利用自身的专业教学经验,分析具体教学内容与各类信息交互模式的适配性,选取适用于本堂课程教学的交互模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在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时,应平衡自身主导内容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内容间的平衡。一方面,教师应通过课堂巡视的方式,引导各个合作学习小组从正确的思考探究方向出发,提升合作学习中交互信息的质量,强化合作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参与合作学习,及时为学生提供一定学习研究的参考,便于其在新的课堂信息交互体系中迅速找到问题切入点,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同时也使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对话地位,为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顺利实行奠定坚实基础[2]。
(三)丰富课堂教学目标
受高中物理教学变化趋势影响,传统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已不适用于新型物理课堂。为及时更新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提升其全面性与科学性,教师可利用合作学习模式积极观察学生的课程学习表现与各项教学反馈,为课堂教学目标调整提供多项参考内容。教师应根据各项物理学科素质指标,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以此将合作学习活动评定精细化,即通过综合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结合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分析学生各项物理素质水平[3]。一方面,教师可借此全面掌握学生物理学习成长需求,进而通过调整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提升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取的收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完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各节合作学习活动内容中的培养侧重,并将其与具体课堂知识点进行结合,提升合作学习的精确性与科学性,便于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课程知识,强化自身物理学科素养,并在长期教学影响下逐渐认可合作学习活动,便于教师培养其合作意识,构建课堂教学良性循环。 (四)丰富课堂活动形式
在物理教学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单一的物理课堂活动形式不仅不利于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限制了合作学习的发展空间。教师应在保留合作学习核心教育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进度与学生实际情况,丰富合作学习活动形式,进而丰富课堂学习活动形式,在提升学生物理学习体验的同时,为其提供多种学习提升途径,改变传统物理教学中过于依赖习题训练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局面。针对基础学习内容,教师应侧重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帮助其理解基础物理概念及其适用条件等,教师可通过知识点辨析、易混淆概念判断、常见思维误区解析等主题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发挥其在弥补学生物理思维不足方面的优势[4]。针对相对复杂的知识内容,教师则应亲自参与合作学习,并借助活动者的身份开展师生互动,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课堂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渗透相应的物理研究思想或技巧。相较于直接为学生讲解,多元化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引导其从多个角度審视课堂知识内容,提升其学习效率与学习认知。
(五)构建良性竞争机制
为提升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积极性,教师可针对合作学习内容建立良性机制。针对合作学习自身特性,教师可从组内竞争与班内竞争两方面构建良性学习竞争机制。针对组内竞争,教师可以小组分工决定权为奖励内容,以合作学习贡献为评定标准,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各学习探究环节,并利用竞争心理提升其在合作学习中的思维活跃性,提升思维碰撞与交流频率,避免合作学习成为部分学生的专属“舞台”。针对班内竞争,教师可通过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与师生评定环节,鼓励各小组阐述本组合作学习的思路、简要探究过程、研究结论等,进而由教师与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可借此强化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责任意识与团队荣誉感,促使学生通过紧密合作,扬长避短,提升本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水平,深化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各小组展示内容,掌握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理解情况,为其后续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提升课堂教学的精确性创造有利条件。
(六)实施分层教学
受自身物理学习基础及思维模式影响,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差异性,且这种差异性对教师落实新型物理课堂教学要求,造成一定阻碍。因此,教师可通过合理分配各学习小组成员,将分层教学与合作教学相融合,促使二者实现协同发展。教师应综合分析学生日常学习表现,以此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合作学习层级。针对基础合作学习层级,教师应侧重为其提供相对清晰的合作学习探究主题,便于其通过教材内容与以往的物理知识储备,及时明确合作学习探究方向与目标,并使其通过合作学习完成相应的探究任务,建立物理学习信心,维护其物理学习动力。针对进阶合作学习层级,教师应侧重为其提供综合性较强的探究主题,使其在掌握教学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物理思维,运用其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提升自身物理学习研究水平。同时,教师应注意到学生各项物理素质并非固定,因此在将分层教学与合作学习模式相结合时,应注意及时更新层级划分标准与各小组成员,以此提升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积极、合理地应用合作学习是高中物理顺应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师改变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从多方面入手,为合作学习活动创建良好落实环境,促使学生在新型物理课堂中,能够通过多种合作学习方式与机制,持续提升自身的物理学科素养水平,为日后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深化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崔永合.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24):26.
[2]程艳德.小组合作背景下高中物理探究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52.
[3]严维财.高中物理课整合合作学习的实践尝试[J].才智,2019(27):96.
[4]李贞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7):231.
[责任编辑 张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