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多为少善,不如执一。”
——《颜氏家训》
“吾人为学,最要虚心。”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家书》
“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优良的家风才是一个家族的立家之本。尽管有很多人认为,家风离现在的生活可能有些遥远,但弘扬优良的家风对于个体乃至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谈什么是优良的家风,以及如何通过家庭教育来形成优良的家风。
我眼中的好家风
家风具体表现为家庭成员对某种理念的高度认同,对符合家族价值观事件的情感赞赏,以及树立符合家风的榜样行为。从古代的《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到近代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我们都能看到先贤们各自的家风。
积极向善首当有
许多家训都强调了善良的重要性,王阳明在《示宪儿》中告诫“要做善良人”,《傅雷家书》认为“本质的善良”是人重要的底色。优良的家风都在引导和鼓励人们要有善良的品质,做有益他人和社会的行动。
研究发现,个体积极向善的行为,不仅能提升行动者自身的积极感受,比如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更高的幸福感,还能引发接受者的感恩情绪,并能使旁观者感受到榜样的激励,产生见贤思齐的善行。因此,如果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家风建设中都能强调善良的重要性,全社会积极向善的心态就有望被培育起来,并且能够不断地传承下去。
诚实谦逊有品性
“诚信之人必能成功”“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这两句话源自《曾国藩家书》,向曾氏后人强调了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品格——诚实与谦逊。诚实指笃实、诚意、言论行为跟内心思想一致。谦逊是低调的自我呈现、以弱胜强的和谐控制过程和低调的行事风格。
诚实与谦逊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格特质,指个体在与他人交流、合作时的一种公平取向。很多研究发现,认同诚实和谦逊价值观的父母更可能培养育出诚实谦逊的子女。
父母以身作則,并且行为一致,孩子更能习得优良的行为方式,养成正确的道德品格。
总之,诚实谦逊这种个体身上的积极人格品质,可以通过家风塑造,也值得作为家风传承。它不仅能帮助个体修身养性,形成更高的情绪掌控能力和积极的应对方式,还能促进与他人的合作互动。
好学明理能立世
劝勤勉学,重视子女教育也是优良家风之一。《颜氏家训》中的“涉百家之书,明六经之旨意”“积财千万,无过读书”等训诫,都表达了不要为了吹嘘而博取名利,而要教育后代学有所长、学以致用、自立于世的价值观。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也强调“不读书,则不知义理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教育子弟读书不仅是为寻上达之路,更重要的是为了立德做人。
这些名仕的家风中都有着浓厚的书香气味,也就是说,良好的家风非常重视学有所长,只有使后代掌握了真才实学,才能有立足之本。当今社会也是如此,掌握基本学识,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个人价值。
志存高远有追求
诸葛孔明在《诫子书》《勉侄书》中通过“非志无以成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来告诫子弟树立志向的重要性,鼓励后代拥有更高远的理想目标。人生成就与志向有关,人生高度与眼界成正比,先贤的家训指向远大理想,是希望后代有更强大的动力和更坚韧的意志,即使面临挫折失败也不计一时得失,更加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传承家风怎么做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这句话出自《钱氏家训》。物理学家钱学森,力学家钱伟长,学者钱钟书等,钱氏家族曾培养出无数大家。这便是家风的力量。好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指明灯,更是一个社会宝贵的财富。
怎样形成和传承优良家风呢?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营造氛围去引导
寓教于乐,日常营造德行教育的氛围。例如在看电影、电视或阅读书籍作品时,家庭成员一起讨论主人公们的品质和行动。当谈到弱势群体或者社会不公平的现象时,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三观,引导孩子进行换位思考,让他们拥有同理心和感同身受的共情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家长带领孩子参与线上捐款爱心活动,也是在引导孩子“日积一善”,孕育优良的家风氛围。
身体力行树榜样
家长身体力行地实践家风,孩子就能有样学样。古有“曾子杀猪”,只为给孩子做好诚信的榜样。现在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父母以身作则,并且行为一致,孩子更能习得优良的行为方式,养成正确的道德品格。
很多“低头一族”的父母,其实并没有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可以尝试多参加“家庭读书日”“社区家庭志愿队”等适合家庭成员共同参加的活动,让孩子在真实经验中学习家长的优良作风,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
鼓励奖赏双促进
如何让优良家风成为孩子的习惯?心理学的强化理论认为,当对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强化时,他们会更多地实施善行。
强化可以是口头赞赏孩子,例如像“你做得真好”之类的鼓励话语,也可以是零花钱或者小礼物的物质奖赏,或者是满足孩子的一个合理愿望。
家长也可以在孩子幸福满足的神情中,收获教育的动力,这种双向促进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在孩子犯错时,首先得让他/她自己明白错在哪里,家长再针对性地纠正或惩罚,才能降低他们再次出错的可能性。
因时而变多倾听
家庭教养需要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年纪尚小的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一个“自我中心”的阶段,但如果家长能提醒孩子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就能培养他们“将心比心”的能力。
比如道德认知水平还不够的孩子不理解某些复杂的道德事件,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讨论“为什么”引发深度思考,并介绍更多的经验事件,来促进其认知重构和发展。当孩子年龄较大,自主性较强,且处于道德发展较高水平时,家长在做有关道德的决策时,主动倾听孩子的声音,适当地采用其建议,可以让这一阶段的孩子对正确的道德观念产生更强的认同感。
需要注意的是,家风教育也一定要与时俱进,响应新时代社会风气。比如,在物质生活较为富裕的今天,过分地强调勤俭节约,忽略孩子正常需求的满足,这种不合时宜的家风反而会导致孩子更崇尚物质主义价值观,更注重物质与财富。
因此,父母在家风建设中一定要传承精华,摒弃糟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