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课堂讨论氛围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gt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云:“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课堂讨论这一教学形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了学生的各项能力,让学生的思想、观点在交流碰撞中得到了升华。如何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是一个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营造良好气氛,创设和谐课堂
  特级教师肖家芸说过:“师生谐和教学兴。”可以说,没有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没有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没有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就不能顺利开展课堂讨论。因此,营造良好的讨论环境有赖于教师改变专制的教学作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情辞恳切、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观点中的闪光点,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讨论,乐于讨论。充分尊重学生不同见解的做法,不但能构建师生的和谐关系,还能使学生的一些新奇而富有创造的观点不时在课堂中涌现出来。
  二、精选讨论内容,把握讨论时机
  课堂讨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了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鉴于此,在不少语文教学公开课中,课堂讨论被一些语文教师作为一道不可或缺的“菜肴”,在教学环节中无视教材的特点和具体的要求,千篇一律开展“轰轰烈烈”的课堂讨论,以突出“议论纷纷”的课堂气氛,更有甚者,发展到了“一讨(论)到底”的局面,这实在是对课堂讨论的误用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容决定形式。什么样的内容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呈现方式。笔者认为,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拿来讨论,讨论的内容值得商榷。其一,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争执,有必要进行讨论,以正本清源。通过讨论,能使学生的观点由分散到统一,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得到认识的升华。第二,对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教者可以考虑是否进行讨论,因为讨论这一教学形式本身就具有集集体智慧来解决难题的优势。第三,讨论的内容既要有一定的价值,又要使学生能够接受。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同样重要。遇到疑难问题时展开讨论,能够使讨论成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彼此启发,集思广益,从而深化认识,顺利解决问题;遇到意见不一,出现争执时展开讨论,可以使问题“越辨越明”,从而激发思维,强化正确的认识。为此,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不但要求教师精熟教材,还要求教师要体察“生”情,对学生渴求明白的问题灵活开展课堂讨论,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灵活选择讨论形式,合理调控讨论过程
  课堂讨论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有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桌讨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讨论内容的特点等因素来确定恰当的讨论形式,要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思、有所言、有所获。比如全班讨论这一形式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发言机会,影响面大,但对于难度较大的论题却不宜采用。
  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看,课堂讨论是整个语文阅读课堂的一部分。因此,要发挥课堂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讨论时,必须处理好课堂讨论与其它教学环节的关系,合理调控讨论过程。如为了确保讨论的质量,笔者在课堂讨论教学中,规定了讨论的时间,以诱发学生的紧迫感,提高讨论效率;规定了必须使用普通话,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等等。另外,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者还应深入各讨论小组了解讨论情况,灵活机动地把课堂讨论引向深入。
  总之,为了发挥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讨论的整体功能,我们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精心选择课堂讨论的内容,恰当把握讨论的时机等,才能使课堂讨论真正成为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
其他文献
探针分子只能单分子层排列在微相界面上,符合兰缪尔吸附,实验发现,pH=7.50缓冲溶液中,探针灿烂绿与核糖核酸作用,灿烂绿产生显著的褪色作用,建立了测定核糖核酸含量的新方法.
期刊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不靠竞争,而是靠联合”。在当今竞争白热化的传播市场环境中,一个报社或报业集团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学会利用内部与外部两种
“神六”飞天,世人瞩目。上海新闻界在这一重大宣传报道中,殚精竭虑,全力投入,精兵强将赴前线,运筹帷幄于媒体,竞相运用最新传播手段、最佳彩色版面和声音图像,连续播发新闻
期刊
期刊
期刊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目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只有发挥其主导作用,充分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乃至社会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去观察并感受现实世界,耳濡目染,不断熏陶,从而调动学生潜在的感知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让课堂活起来的目标。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教师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
期刊
在报纸媒体中,没有哪个版面或专刊,会像“读书”专刊那样,离出版行业如此之近。本文结合多年从事读书专刊工作的经验,从图书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发布的环节出发,论述读书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