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触发点”,顺势而导,展开阅读教学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ce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文的题目是作者行文的思路、脉络,文章的中心和内容的精髓体现,它像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窥探到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理解和把握课文题目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关键词:课文题目;顺势而导;阅读教学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课文题目这一“窗口”虽小,却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许多课文只要读懂了课文题目,也就初步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作者行文的思路,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题目,从课题入手展开阅读教学。
   一、抓住题眼,激发阅读欲望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师在教学伊始就要通过悬念的制造,或情境的创设,激发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引发学生迫切求知的阅读期待,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为接下来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打下基础。以课文题目作为“文眼”导入新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字词理解题意,通过题目推想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上课时先投影居里夫人的照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美丽端庄的女士是谁吗?接着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找出关键词“美丽”后,引问:什么是美丽,课文题目中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带着这些问题,引领学生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运用课题来导课,要引导学生适时、快速地抓住课题中最关键的字或词,也就是课题中的“题眼”,以利于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借”字展开的。上课伊始,可以围绕“借”字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借箭”的原因是什么?“借箭”的经过怎么样?“借箭”的结果如何?小学教材中许多课文都可以通过找“文眼”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达到“牵一发而動全身”的良好效果。
   二、研读题眼,理清文章脉络
   文章的内容是由线索或脉络将其有机地组织成为一个整体的,而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是领会作者写作意图,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小学教材中许多课文可以从课文题目这一“题眼”出发,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教学时,从体现思路、揭示重点、统率全文的题目设问,理清脉络。在揭示课文题目、学生齐读题目后,先介绍作者和李大钊的生平,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回忆”,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作者在文中主要回忆了父亲李大钊的几件事?”提示学生先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来(那年春天、4月6日的早晨、十几天过去了、28日黄昏),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学生不难得出:作者以回忆的方式记叙了父亲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和“被害”的经过,这样就理清了作者行文脉络,对后面的阅读教学的有序、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又如《童年的发现》中的“发现”,《彩色的非洲》中的“彩色”,《将相和》中的“和”都是“题眼”,教学时可以把它们作为理清文章脉络的关键词发挥作用。
   三、紧扣题眼,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暗示着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的“题眼”,展开阅读教学,并以此为突破口,通过品析理解文意,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突破教学难点。
   还是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为例:课文研读的重点是“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学时教师要放手把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紧扣课题中的“美丽”,在学生充分品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勾画句子、写感受、分析讨论,从多个方面逐步深入地交流“最让自己感动的美丽是什么?”让学生联系文中的语句,谈出理解,谈出感受,做到有理有据、情真意切。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将自己的理解感受还原到朗读背诵之中。最后落脚到对排比句的作用的领会上,实现读中思、读中感、读中悟,从而理解能够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更是她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教学的难点就在这样开放的交流与讨论中得以突破。
   又如:《金色的脚印》中的“金色”,《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的“神圣”都蕴含着特殊的含意,是阅读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时都能以此为“突破口”,化难为易,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把握课文的主旨。
   四、巧借题眼,指导感情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通了,才能正确理解文意;文意感悟深后,又能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再去读。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巧借题眼,指导感情朗读,对于促进语文教学大有裨益。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作者思绪万千,紧紧围绕“匆匆”两字展开叙述,由景及人,形象地描述了时光的来去匆匆,细腻地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慨,流露出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笔者在教学时,以“读”贯穿整个课堂,在学生理解文意后再读课文。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一个排比句,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提出了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匆匆”深入地读,把心放在文章内容里去读,结合自己人生体验去进行读书感悟,体会这篇散文的优美和深刻。学生读得有情、有趣、有思考。学生在感悟后读书,不仅有效训练了感情朗读,而且很多学生的个人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
   以上所述是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从课题入手教语文的几点心得。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值得从课题入手,通过抓住“题眼”这一“触发点”从不同角度进行挖掘,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效的阅读教学。
  编辑 高 琼
其他文献
地方民族院校兼具民族性和区域性,依托于当地经济又服务于地方。特有的地方民族特色使得广告学教育具有特殊的困境和契机。地方民族院校如何抓住大数据这一契机,培育出适应时代
核心素养是基础教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是打破僵化的课堂模式破解教学瓶颈的明确举措。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
摘 要:在教育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进而主动进行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就培养的语文素养、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做出相关分析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语文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提高语文素养
农村中学场地小,器材短缺,学生知识面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网络自媒体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也有部分学生沉迷于上网、玩游戏等,使之对体育兴趣减弱,体育活动减少,
针对微桩群复合地基与上部结构相互的影响关系较复杂,借助三维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微桩群复合地基的沉降以及闸室结构的应力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建模分析时,采用了两种
摘 要:合作学习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提出,并在后来得到大量学者的重视,成为极具创意的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适用。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并且合作学习也成为我国教学模式改革中最推崇的一种模式。以以色列的教育心理学家沙伦教授的观点来看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学生间的交流,更应触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但英语学科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较少,为此,研究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性
摘 要:在新课程实施的前提下,伴随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呈现上升趋势。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读写能力,又要注重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致。文本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文本阅读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而有效的阅读方法,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文本阅读;实际问题;重要意义;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
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后,由于城乡文化差异导致其在融入城市文化过程中面临角色认同排斥、社会观念排斥、学校教育排斥、社区排斥。在与城市儿童融合过程中面临语言、环境、行为
群众是当今社会的主体,群众文化是我们应该大力宣扬和鼓励的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群众文化主体是人民群众,而文化娱乐又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群众的平时生活中,要不断提
从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活动、微课教学等角度就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