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jlu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游戏是指以教育内容为核心,以游戏为表现形式的创新性教育模式,其是基于游戏教学法而出现的一种更具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让他们感受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来看,教师选择应用教育游戏进行授课,能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具趣味性和创新性,这对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教育游戏在导入环节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环节,做好此环节的教学设计能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开展带来助力。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教育游戏在此环节的应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并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基础认知和探究兴趣,可以让导入环节的任务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完成,所以在数学课堂导入中应用教育游戏很有必要。
   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的教学时,我就在导入阶段为学生设计了“分类”的游戏。游戏中,每个学生会有一个小盒子,盒子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图形积木。之后,我会随机说出指令,如“请将形状一样的积木放到一起”“请找出圆形积木”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根据我的指令进行思考,并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完成对积木的挑选和分类,这可以让他们在获得良好学习体验的同时,对图形知识产生最基础的认知,课堂教学导入目标由此予以实现。在此基础上,我还会为学生设计“找朋友”的游戏。游戏中,每位学生随机获得一张卡片,之后他们需要找到与自己卡片相同的同学,由此来实现朋友重聚。在该游戏中,学生可以获得图形知识的认知,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开展做铺垫,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调动和激发。
   二、教育游戏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教育游戏作为以游戏为基础形式的教学方法,其想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做好教育游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為了保证教育游戏的有效开展,教师必须做好对其应用时机、尺度的把握,以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
   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长方体的认知和理解效果,我就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为学生发放了白纸板。之后,我让他们根据自己所理解的知识,用白纸板制作出一个最大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在学生进行制作时,我不会对他们进行任何的指导,一切行为都由他们自己完成。之后,我会根据作品对他们进行评价,并通过测量和计算的方式,找出顺利完成手工制作任务的学生。在这种互动学习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游戏体验,还能提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由此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三、教育游戏在训练环节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实现对教育游戏的有效应用,就必须做好教育游戏在课堂训练环节中的应用。从课堂教学工作角度来看,训练环节是教师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环节,其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课堂教学工作的质量。所以,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课堂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做好课堂训练环节的创新,教育游戏由此得以应用。
   如在完成“年、月、日”的学习之后,我在课堂训练阶段将学生分成12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了月份,让他们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月历的制作。因为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此环节中教师仍要弱化自己的地位,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在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可以带领他们一起进行学生作品的评价,看看各小组是否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失误或问题,由此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会将学生的作品装订成挂历,悬挂在班级中,这样不仅可以给班级生活增添工具,还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效果由此获得了提升。
   四、教育游戏在作业环节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教育游戏应用到作业环节中能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带来了助力。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我会在教育游戏设计时,更多地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可以从生活角度入手,获得认知水平的进步和提升。如在完成“圆”的学习之后,我让学生在课后去帮助体育老师画跑道,由此来提升他们的趣味作业体验,增强他们对圆的理解,真正做到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借助教育游戏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教育游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教育游戏的应用有效性,教师必须保证所设计教学游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兴趣,又能实现对知识内容的有效展示,由此来进一步实现对学生的认知启发,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为了突出教育游戏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转变自己的课堂角色,让自己可以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他们的引导式教育,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新课改对书法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书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书法中感悟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书法强调的是规范性和实用性,包含着对汉字书写和审美的要求,注重汉字书写的整洁、规范、准确,强调汉字书写的审美性和鉴赏性。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书法教学实效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   关键词:现代信
摘 要:在新课程变革的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需要进一步与学科品质相融合,引领学生把控基础的知识和特长,并经过优质的文化引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品修养以及审美能力,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阅读是语文课程中与教育培育目的相适应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课堂教育中,老师需要进一步结合课内文章,引领学生适当开展联系,在丰富的阅读经历中引领学生学习课本,把握技巧,并完成心理环境的优质成长。但在小学语文教育引领中,过分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基础上,不断强化阅读教学的知识性,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中,从而为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究能力;核心素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应重视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育,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推行素质教育,借助核心素养理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才能推
摘 要: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前提下,能将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老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之一,有必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帮助学生理解所教授的小学数学知识,并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此,主要以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学本课堂构建为主题,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学本课堂构建策略   为了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学本课堂提出:将学生分组合作,深入研究问题;将生活与课堂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中包含着较多的内容,尤其是作文教学,通过开展循环日记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对怎样进行循环日记活动,主要从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写作素材以及提高循环日记的开放性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能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循环日记;作文教学;写作兴趣;写作素材   小学教育教学中包含着多项内容,其中写作教学较为突出,日常写作教学中多数老师都会实施这样的方法来提
摘 要:朗读作为小学学习知识的重要技能,朗读始终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经过朗读有助于发展语言能力,有效的朗读教学能培养他们的语感,经过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加深学生的记忆,对学生的写作有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教学路径   “情境支架”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与现实贴合的情境,协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通过朗读能规范学生的字词发音,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
摘 要:对小学生而言,能否真正理解课堂上的所学知识,跟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有关系的,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打造高效的课堂。对初步接受数学知识的小学生来说,教师更应注重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不是单纯地在讲台上讲课,让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高效课堂简而言之就是要学会事半功倍,能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在课前、课堂和课后这三个环节中充分体现出高效。做到高效课堂后,教师的教学才能面面俱到,才能更好地提升
摘 要:培智学校的生活语文教学要坚持以生活为导向,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情境,让课堂学习环境生活化。在备课时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为他们精心制订“一对一”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融会贯通,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培智学校;生活语文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此,从教育准备策略、教育实施策略和教育评价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课堂是教师完成“教学”“教书”“解惑”等任务的最重要场所,也
摘 要:新理念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制订教学计划,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差异化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动态,为学生的学习建立良好的环境,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将被动的教学形式转化为主动的学习形式,引领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