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的误读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iuyu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一次性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值近2%),并要求即日起做市商应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如果这一中间价机制改革平稳推动,就将成为2005年汇改重新启动之后最重要的一步。
  但是,资本市场的回应相当不给力。一些投资者将这一举动解读为中国将采取竞争性贬值以刺激出口的前兆,市场上人民币贬值的预期迅速升温。人民银行在8月11日、12日、13日连续三天以各种形式强调,此次举措的目的在于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当前并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基础。
  尽管如此,市场上贬值预期并未消退。同时,为稳定市场预期,人民银行被迫加大了在外汇市场的干预和监测,而这些措施又被市场解读为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倒退。“8·11”汇改并未按央行设计的方向推进,反而似乎迷失了方向。
  在这一轮的汇率纠结中,明显有市场误读和恐慌的因素。
  仅仅在8月初,市场对人民币合理水平的一致预期还在6.40左右,而一个月后一些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将会跌20%。这反映了最近市场恐慌情绪的上升(被称为“恐慌指数”的VIX指数从8月中的13一度暴升至40以上)。背后的原因包括对中国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心,也包括美联储加息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大宗商品市场的动荡和对新兴市场的担忧。
  值得指出的是,有关中国将采取竞争性贬值以刺激出口的说法明显是市场的一种误读。被漠视的一个事实是,人民币是最后一个对美元贬值的主要货币,贬值的幅度也最小,却被扣上发起汇率战的帽子,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至今为止不到3%的汇率调整,对出口的影响非常有限。而反过来讲,如果中国希望以贬值促进出口,完全可以顺应市场的压力一步贬值到位,而非通过各种手段包括消耗外储的真金白银去将汇率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但是,央行在沟通和操作层面同样存在许多可改进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在人民币汇率这个事情上,有两个基本问题当前央行的理解是值得反省的。
  第一,当前的汇率水平接近合理水平,并不意味着汇率水平应该维持不变。汇率的变化取决于经济的基本面、经常项目、资本流动和市场预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毋庸讳言,就短期而言,人民币存在对美元贬值的压力。
  就基本面而言,美国经济增长相对平稳,而中国经济在主动调整的过程中面临去产能、调结构所带来的下行压力。
  从资本流动的角度看,2009年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实行零利率政策,人民币与主要货币之间的利差,以及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导致大量的资本流入和企业对外负债的上升。自去年二季度后,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中止,触发企业对外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和资本流出。尤其去年底后中国进入降息通道,而美联储加息越来越近,中美货币政策之间的分化和利差的收窄导致资金外流进一步加剧,也形成了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市场压力。
  第二,稳定汇率究竟指的是对美元的双边汇率,还是以一篮子货币为基础的加权汇率,如市场常用的实际有效汇率。在美元相对稳定的时期,这种区分可能意义并不大。但是,美元从去年中以后进入强劲升值的通道,美元指数从80左右升值至8月初的97左右。这导致人民币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随着美元被动地升值。
  “8·11”汇改中提及的人民币中间价偏离市场累计形成的误差,恰恰是这段时间过度关注对美元双边汇率带来的问题。
  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如果不出意外,美联储会成为首个开始加息的发达国家,美元很可能将继续维持其强势地位。如果此时强调对美元双边汇率的稳定,我们将会重复过去一年的错误,导致新的偏离的形成。
  因此笔者建议,人民币汇率应尽早转向以一篮子货币为基础的稳定汇率机制。首先,这与2005年汇改目标是一致的。其次,一篮子货币在短期提供了人民币适应市场供求情况对美元适当贬值的途径,但也不排除人民币对美元企稳甚至对美元升值的情况。
  此外,一篮子货币的形成对市场而言是相对更公开透明的汇率形成机制,利于管理市场的预期。而与自由浮动汇率相比,它也可以避免短期汇率大幅超调的风险。
  作者为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其他文献
随着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广东自贸区”)近日挂牌成立,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加工贸易合作1.0版本以及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2.0版本后,粤港澳合作已开始进入3.0版本时代。  所谓3.0版本,势必与前两个版本有极大不同。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在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合作时要采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开放模式,也是中国经济管理的重大创新,其意义将不亚于2001年时中国加入WTO组织。
期刊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与以往工具性革命不同的是,很多理解大数据的书籍或文章,都在表达同样一种观点:大数据大有取代人类的组织、制度,甚至道德、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的超常力量。大数据,已经全然成为主体或主宰的角色。“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成为对大数据神奇功能的最经典表达。在这里,人,已经退居于次位了。  那么,大数据究竟是人类的工具,还是主宰?如果只是工具,我们只需要回答工具运用的利弊和风险
期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古以来,利益就是“普天之下”社稷运行的核心。很高兴看到,时吴华先生的新著《金融国策论》,将利益视作联接金融与国家的关键纽带。正如书中所言,国家安全、社会发展之根本在于保障公民的利益与安全,全民福祉就是国家利益,而金融作为调节利益最有效的手段,天然就具有国策的属性,发展金融并保障金融的安全就是现代国策的核心之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期刊
在公安系统工作35年的宋建国,于2006年至2012年执掌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担任局长达6年。  在宋建国及其子和秘书相继被查之后,一个主要围绕“京A”机动车牌的盘根错节甚至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随着宋建国涉嫌受贿案进入司法程序逐渐揭盅而出。  在北京等城市,机动车号牌,属于稀缺资源。尤其是党政机关普遍使用而未纳入摇号池中的京A车牌更具有某种身份的象征。宋建国正是利用手中权力,通过对这一稀缺
期刊
要达到捍卫现代基本价值与基本制度的目的,政治科学似乎有些无能为力。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是政治哲学重回争论现场,给出严密的现代政治正当性证成,才足以给反现代政治理念以致命的一击  福山讨论政治秩序问题的两卷著作经三年成为完璧。第二卷引发的反响,明显超过第一卷。因为第一卷《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主要是对政治秩序生成的政治史梳理,第二卷《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P
期刊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古典的增长模型,往往强调土地或者资源、资本和劳动力。而劳动力供给又是严格受到一个国家人口结构的限制,如果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剧,从长期看,劳动力供给必然不足,且劳动力的供养负担加重。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而言,就不是什么好事,而中国现在正面临这种险境。  当然古典增长模型往往不考虑技术变迁,因此无法预料新技术带来的全要素生产力的急剧改善。这也是单纯讨论人口视
期刊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经济体日前的市场波动再一次证明,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在评估各国经济和金融脆弱性时,会犯下极其严重的错误。评级机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现风险、下调国家评级,而投资者的行为就像是羊群,常常在很长时间里忽视风险的累积,然后突然换挡,导致市场波动过大。  鉴于市场动荡的本质,金融海啸早期预警系统也许很难构建,但当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样一套系统。几乎没有人预见到2008年的次贷危机、欧
期刊
关于中国消费不足的讨论已经由来已久。很多人看到的是最终消费之中私人消费部分在过去十年来从国际平均水平的50%下滑到了最近2014年的37.7%的低位, 这相比美欧等发达国家70%左右的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甚至相较马来西亚、泰国等亚洲国家平均50%-60%的消费水平来说也是偏低的。但我们不认同这一看法。  一方面,名义私人消费总额在过去十年增长迅猛,从总量上来看,中国已经是全球范围内除了美国之外最
期刊
已有的国有企业改革,围绕着国有资产的资本化而进行,即如何有效地将原有的生产性国有资产转变为经营性的国有资本。这种改革虽然促进了中国的市场化,但也正在形成由利益集团掌控大量社会资源为特征的权贵资本主义。深化改革,应当以将国有企业转变为非营利性公法企业以及建立国有资产的法治治理架构作为终极目标。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措施。国有企业的近期改革方案,应当围绕打破国有企业的行政性垄
期刊
过去40年中,美联储曾四次着手收紧货币政策,每次紧缩都引发了就业和产出的下降,并且它们的下降幅度远超美联储工作人员的预测。美联储已准备好再次收紧货币政策,审视上述历史以及美国经济现状可以得知,美国马上就要进入危险区域。  1979年-1982年,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Paul Volker)改变了当局的货币政策方针。他的预期是,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美联储可以在更大幅度降低通胀的同时,使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