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甲酸对骨骼的影响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c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0年来已知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A能引起长骨骨皮质增厚及骨膜反应等骨骼的改变。近来亦发现合成维甲酸类药物对成人和儿童可引起类似的骨骼改变。作者对用不同维甲酸治疗的两组患者进行了脊柱X线摄片研究,以评价维甲酸类对脊柱骨骼的影响。第1组为96例囊性痤疮患者,平均年龄为25岁,用13-顺维甲酸1~2mg/kg/d治疗4~5月。治疗前对全部患者作颈、胸椎X线摄片,有47例患者作了腰椎X线摄片。结果发现,在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2.5年内,有26%的患者有新的骨刺形成或原有骨刺数增加,这些骨刺主要见于胸椎,位于一个或多个椎体前缘邻近椎间盘处。第2组为241例银屑病患者,分别就诊于20个不同的医院,其平均年龄大于第1组。

其他文献
例1,女,33岁,胫前、股伸侧和腋下出现0.2~1.2cm水疱数月。开始呈紧张性水疱,很快变松弛,渐干燥、脱屑和结痂。内服、外用皮质类固醇及抗生素无效。初诊为落叶型天疱疮(PF),疑诊为角层下脓疱性皮病(SPD)。予氨苯砜100mg/d,数周后病情改善,停药或减量时皮疹复发。4个月内剂量增至250mg/d,其后6个月中剂量为150~250mg/d,病情稳定。
期刊
有些治疗非皮肤病的药物可影响寻常性银屑病的病程,使原有病情加重,于正常皮肤部位出现新的皮损,或可诱发银屑病等。抗生素对银屑病的影响尚有争论:某些作者认为青霉素、利福平和青霉素、利福平和红霉素对银屑病有良好的作用;也有人发现在抗生素治疗后可引起银屑病,或使原有病情加剧。为了评价银屑病患者在出现并发其他疾病或局部感染时所用治疗药物对银屑病的影响,作者对462例(男315例、女147例)患者通过调查表进
作者用依曲替酯治疗1例播散性汗管角化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男性,77岁,于1987年因下腹和股部鲍温病而住院手术治疗。同时全身除掌跖外发现多发性非对称性直径约1~2cm大小褐色的环状斑片,中心稍下陷、边缘呈线样角化过度,胸、背上部皮损部分融合。患者母亲、4个同胞中3人及3个子女均患同病,诊断为播散性汗管角化症。行鲍温皮损切除后开始用依曲替酯治疗播散性汗管角化症。
期刊
作者应用抗Leu-19及抗Leu-7两种单克隆抗体标记皮肤中的神经组织,显示了两种不同的染色模式。取正常及某些皮肤病的皮肤组织活检,冷冻切片,ABC免疫酶标方法处理,其中98例用抗Leu-7单克隆抗体标记,36例用Leu-19标记。抗Leu-19单抗标记的结果显示,大小汗腺末端分叶部密集的神经纤维丛及皮肤血管周围有明显的神经纤维网,并于立毛肌部位见纤细的神经纤维分支。但毛囊皮脂腺部位则偶见着色的单
对任何一种高等真菌进行正确鉴定的主要问题是区分它与子囊菌或担子菌的亲缘性。近年来为建立基本区分标准。已出现不少二级评定标准。用一滴新鲜制备的重氮兰B缓冲盐对酵母平皿培养物进行染色,担子酵母染为鲜红色,而大多数子囊菌则无反应,但酵母以外的菌用此法区别则不可靠。
期刊
麻风菌侵犯周围神经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原因,尽管皮损是诊断麻风的主要依据,但麻风仍然主要是一种周围神经的疾病。作者在埃塞俄比亚的全非麻风和康复训练中心,研究比较了皮肤和神经活检的组织病理结果,强调神经活检对诊断多菌型麻风的作用。81例临床疑为麻风的病人同时进行了皮肤和神经活检。
期刊
带状疱疹后遗的神经痛,在老年患者发病率超过50%,常难以忍受且疗效不佳.辣椒素(cap-saicin),学名顺-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能促进P物质自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神经末梢及细胞体释放,并阻止或抑制其再积聚.现认为皮肤中化学的诱发疼痛是由P物质所介导,而此种疼痛的特点又与疱疹后神经痛极为相似.已在无对照的初步观察中观察到辣椒素治疗疱疹后神经痛有效率达75%.
足叶草脂(即鬼臼树脂)用于生殖器疣的治疗已历经50年的研究及临床验证,在过去的10年中又得到进一步的纯化.足叶草毒素已可由患者安全地自己应用,并且作为外生殖器疣的第一线治疗药物为患者和医生逐渐广泛地接受.现简要复习该药进展及患者应用的情况.
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那些得了性病尤其是艾滋病(AIDS)的年轻未婚性活跃人群对健康的危险.由于该人群对自己得性病后的危险以及如何改变性行为来减少这种危险的认识程度了解甚少,本调查以问卷自答的形式对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生进行了性生活史、对性病危害的认识和性行为改变等方面的调查.
本文报告1例口服二甲基亚砜(DMSO)3年的治疗效果。患者男性,41岁,从少年时代起,出现声音嘶哑,面部、会阴、四肢无症状性皮疹。查体发现睑缘多个串珠样皮色小丘疹,指关节、前臂伸侧、肘部、腋窝、胫前、会阴有孤立或群集的角化性丘疹或斑片,口腔、喉粘膜包括声带可见不规则的黄白色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