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的藏民族现代长篇小说情结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松石》是朗顿·班觉的现代长篇小说,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思想内涵,深刻反映出藏民族历史文化的同时客观呈现了藏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因此,本文在客观概述朗顿·班觉以及《绿松石》藏民族现代长篇小说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小说中蕴含的多种情结,准确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同时体会藏民族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
  《绿松石》是我国西藏和平解放以后和民主改革以来首部用藏语言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朗顿·班觉在全面、客观地描写藏民族独特的文化风情的基础上采用家族式的文本结构,鲜活、真实地展现出藏民族独特魅力的历史文化、精神特质。与此同时,该篇小说包含宏大叙事、微观叙事、宗教叙事、现代叙事和民族审美等情结,人们要在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获取小说主题情感体验,以便更好地走进西藏。
  一、朗顿·班觉与《绿松石》藏民族现代长篇小说
  (一)朗顿·班觉
  朗顿·班觉出生于1941年,拉萨市人,藏族作家,曾任拉萨市委宣传部的副部长以及《拉萨晚报》主编等,当选为西藏自治区文联委员、西藏作协副主席等。朗顿·班觉创作的藏文作品有很多,《心中的歌》《阿古顿巴》《嘎其巴鲁教言》等是其笔下关于文学评论的作品,诗歌有《圣地重游》《颂人民教师》《颂文学之春》,论文有《拉萨人的服饰》等。《花园里的风波》是朗顿·班觉的短篇小说,是西藏解放以后的首部藏文短篇小说,已成为当下西藏地区高中课文之一和高等院校的当代藏族文学讲义内容。《绿松石》是朗顿·班觉的代表作,也是西藏解放以后的首部藏文长篇小说,《绿松石》和《花园里的风波》在我国藏文文学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极大地推动藏文文学的深入发展。
  (二)《绿松石》藏民族现代长篇小说
  《绿松石》创作于1980-1983年,是朗顿·班觉利用藏文进行创作的一篇现代长篇小说,出版于1985年。1993年,《绿松石》获得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的最高奖。2009年,这一关于藏民族的现代长篇小说被翻译成汉语,发表在《芳草》这一期刊杂志的第二期,全文被登载在《长篇小说选刊》的第三期,还被翻译成英文、法文。《绿松石》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为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小说的主线是一颗绿松石,作者在描述班旦一家人悲惨命运的基础上还向读者客观地呈现了西藏地区旧社会不同阶层下不同人物的生活。
  从叙述方法来说,这是一部首次应用白话藏文的长篇小说,传统藏文学作品文风被淡化,不再过分注重语言的华丽,语言的真挚、朴实、生动以及简明成为其强调的关键点,特别是小说人物对话使用了大量的拉萨口语,作者在精心锤炼的基础上以极具特色的文学化语言呈现出来,能够更好地展现出小说中的语言之美,还让作品有着鲜明的通俗化特征以及较强的真实感。
  现实主义手法被应用到小说中,将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小说人物命运紧密相连,塑造出具有代表性的环境,形象客观地展现了当时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主要矛盾。在此过程中,作者借助自身积累的知识以及生活阅历,细致入微地刻画、描写了当时社会背景下西藏地区人们的生活以及有着地域特色的传统风俗礼仪等,可以让读者在解读小说过程中对西藏旧社会有着全新的认识。《绿松石》这一现代长篇小说发表之后,在整个西藏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藏族长篇小说的创作現状、创作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为现代藏文文学创作的代表之作以及西藏传统和现代文学间的分界线,在藏族文学整个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理论以及实践意义,为推动藏文文学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力量。
  二、《绿松石》藏民族现代长篇小说情结
  (一)宏大叙事情结
  宏大叙事情结是《绿松石》这部长篇小说的情结之一,采用的是宏大叙事范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将母语巧妙地应用长篇小说创作过程中是藏族民族文学走向现代的真实写照,也标志着该民族文学发展日渐成熟。就《绿松石》这部关于藏民族的现代长篇小说而言,作者朗顿·班觉主要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发生在西藏地区的故事。康巴到拉萨整个藏区都在小说中有所涉及,真实、生动、具体地描写了阿巴平措整个家族的命运以及主人公班旦成长的全过程。拉萨是小说故事发生的主要地方,在直叙、回叙的相互作用下,小说整个故事情节以及不同的人物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小说《绿松石》中涉及的人物非常多,如噶伦大人、官员、平民和乞丐等,小说故事场景也体现在多个方面,如米本府、大昭寺、小街巷和八廊街等,在其相互作用、影响下,小说有着宏大叙事情结,让文本在谋篇布局、思想内涵、人物形象等方面更具特色。
  (二)微观叙事情结
  长篇小说注重宏大叙事的同时也强调微观叙事,在两大情结的相互作用下,使小说更加具有独特的魅力。简单来说,和宏大叙事相比,微观叙事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在小说叙事过程中,作者强调从细节入手,将整体描写与局部刻画深度衔接。《绿松石》这部长篇小说便有着鲜明的微观叙事情结,让故事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具体,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更具特色,故事情节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以小说中描写的节日骑术表演为例,作者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应用到骑士骑术细节描写中,将骑士比作离弦的箭,从场地一头快速出现在场地的中央,放开缰绳以后,又将其比作雄鹰、雄狮、孔雀等,利用欢呼声、掌声来展现骑术表演的精彩之处。与此同时,作者通过“哇”观众这一齐声惊呼刻画出别样的场面,仿佛精彩表演中的骑士们突然摔下马背以后却不见人影,让小说故事场景具有鲜明的刺激性特征,客观地展现出观众高兴、激动、紧张和害怕等心理变化,也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作者借助骑术表演中的细节描写,客观地呈现出骑士们精湛的骑技,从观众的视角出发,让看似常见的骑术表演扣人心弦,而不是单纯地描写骑士们的骑术表演,故事画面有着较强的层次感,宏大叙事、微观叙事二者自行转化,骑士们、观众的心境不断作用,小说的故事内容、故事情结、人物形象和语言等方面完美结合,能够更好地展现《绿松石》这部长篇小说的独特魅力。   (三)宗教叙事情结
  宗教叙事情结也是《绿松石》这部藏民族小说的重要情结之一。藏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一个信教的民族,藏传佛教是藏族人民普遍信奉的宗教,采用活佛转世制度,寺院非常多,如塔尔寺、哲蚌寺、拉卜楞寺,宏伟壮观、规模宏大是其主要特征,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
  小说《绿松石》从语言、场景、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等方面入手展现出藏族人民的宗教情怀。在小说开篇,作者便描写了阿巴平措带着年少的班旦去贡塘寺大殿的场景,在小说结尾,作者描写了长大以后的班旦通过女朋友德吉的帮助,顺利逃离拉萨城,再次来到少年时期来过的贡塘寺大殿,其间都描写了贡塘拉姆女神像,小说前后照应的同时蕴含着其他意义。因县官强取豪夺绿松石,阿巴平措家族发生了较大的变故,在经历一系列的生活磨难之后,阿巴平措变卖了自己拥有的一切家产,在逃亡过程中,阿巴平措的妻子抑郁而亡,而他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已有的锐气、胆量日渐削弱,最后,他拿着祖传的宝物——绿宝石,带着年龄较小的儿子去了拉萨,只想着朝拜佛祖并献出宝物,告别世俗的同时一心向佛成了阿巴平措的精神动力。实际上,阿巴平措在经历过重重磨难之后自我救赎的同时,希望在救赎过程中儿子班旦可以得到神灵的保佑,消灾避难并祈祥求福。经过长达半年的艰苦跋涉,阿巴平措朝拜了通往拉萨这条路上的大大小小所有的寺庙,来到了拉萨这一圣地。
  在膜拜佛祖、女神像的过程中,阿巴平措有着较强的忏悔意识、宗教意识,他所追求的宗教精神已和其经历的世俗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小说《绿松石》开篇,作者便描写了阿巴平措在女神佛像面前忏悔,直到最后卧床不起,他也没有中断过忏悔。与此同时,少年班旦初次看到女神像的时候,激动、兴奋而又恐惧,长大以后,班旦再次看到女神像时已没有年少时那份激动、兴奋的心情,但两次见女神像的目的并没有发生变化,都是希望女神可以保佑自己。作者借助这一女神像来见证小说中班旦这一人物进入以及离开拉萨,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展现了贡塘拉姆女神身上可贵的品质。在此过程中,作者通过宗教叙事这一情结展现了在当时藏族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宗教的信奉以及那种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愫。宗教叙事情结在小说《绿松石》中多次出现,比如,在离开贡塘寺之后,阿巴平措父子遭遇大雨,在一位善良的中年妇女救助下才来到大昭寺,实现对佛祖释迦牟尼的朝拜,献上了自己祖传的宝物绿松石,了却了妻子临终前的心愿,在老板扎拉家受到相关的照顾。再如,班旦祖父得到绿松石这一宝物的奇遇,阿巴平措对儿子班旦的教诲、祈愿,阿巴平措每天都在念经、拜佛以及最后在大昭寺门前病逝,平民大众对宗教的信仰,念经、朝佛等,让宗教叙事情结有效地贯穿到小说《绿松石》全文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以及作者那份深厚的宗教情感。
  小说中的绿松石也有着浓厚的神秘色彩,可以让读者在阅读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对其展开丰富的联想,包括对西藏那片美丽、神奇土地的无尽遐想。在宗教叙事情结作用下,小说《绿松石》有着鲜明的诗意形象,作者将这一社会时代背景下藏族人民对生命的敬畏、对苦难的悲悯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小说的思想内涵、历史哲理等更加丰富,这也是对藏族文化深度的真实写照。
  (四)现代叙事情结
  1.还原平民阶层底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叙事和传统各类型叙事有着根本的区别,历史叙事、传奇叙事主要体现在理念、技巧兩大层面。《绿松石》这部长篇小说也有着鲜明的现代叙事情结,将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凡俗世界、平民生活完美地呈现出来。还原平民阶层底色是《绿松石》这部藏族长篇小说现代叙事情结的客观呈现。《绿松石》长篇小说叙事涉及多个层面,如西藏旧社会的上层官吏、底层平民等。底层平民是《绿松石》小说叙事过程中涉及的第一层面,小说是以西藏旧社会底层平民的世俗生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西藏旧社会中,平民生活在最底层,和农奴一样没有人身自由。小说中的阿巴平措、班旦、德吉等都是这一社会背景下平民的代表,他们经历了无数的劫难、苦难。小说中拉扎老板一家处于底层平民和上层官吏二者之间。上层官吏是小说叙事过程中涉及的第二层面,和底层平民之间对比鲜明,他们不断欺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虚伪、阴暗、下作等是其特征,与平民心真、情美等美好品质形成鲜明的对比,真实地还原了西藏旧社会平民阶层的底色,让小说更具深度、意味深长。
  2.呈现藏文口语本色与深度揭示人物心理
  呈现藏文口语本色以及深度揭示人物心理都是《绿松石》这一长篇小说现代叙事情结的体现。口语的有效利用是现代各类型小说一大关键标志,《绿松石》这一利用藏文进行创作的小说也不例外。作者朗顿·班觉将藏文口语巧妙地应用到《绿松石》小说创作中,没有过分强调对华丽辞藻的利用,而是让小说语言更加简明、朴实、生动,在呈现藏文口语本色基础上为小说增添新的色彩,在呈现故事情节、场景、情感之美中展现语言之美,从语言上提升《绿松石》小说作品的感染力。在此过程中,作者注重深度揭示小说中不同人物的心理,因为人文关怀是现代小说强调的重要方面,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作者要提高对人心理的关注、理解等程度,从人的动机、需求等方面入手,深层次探究人的不同行为,在综合把握基础上塑造出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在小说《绿松石》创作过程中,作者巧妙利用藏文口语的同时深度揭示了人物心理,主要体现在描写不同人物心理以及人物梦境等方面。例如,代本大人梦见他与仆人玉珍的儿子被噶伦大人发现之后惊恐、害怕的心理描写,反映出他干了坏事之后恐惧的心理以及他自责、愧疚、担惊受怕的心情。
  3.裁剪钩织现代叙事
  一是截取和截断小说故事。《绿松石》小说现代叙事情结还体现在现代叙事裁剪钩织方面,截取、截断故事便是其中之一。《绿松石》小说有着较大的故事跨度,即从班旦出生前到班旦长大以后在德吉的帮助下顺利逃离拉萨,至少涉及了该世纪的四分之一,但小说叙事是以阿巴平措以及班旦父子二人来到拉萨的前夜为起点,这个时候的班旦只有十五岁,作者通过阿巴平措回叙之前发生的事情,对小说故事进行有效截取、截断,提高故事内容的凝练性、故事场景的集中性和小说叙事的紧凑性。   二是钩织和勾连小说矛盾。小说现代叙事裁剪钩织还体现在矛盾钩织、勾连方面。以小说《绿松石》中作者所描述的西藏旧社会阶层为例,从某种层面上说,平民阶层、官吏阶层并没有任何关系,具有对立性,小说通过对拉扎老板一家人的描述将这两大层次有机联系起来,使得小说矛盾得以有效钩织、勾连,在小说故事有效截取、截断的作用下提升了文本的感染力。
  (五)民族审美情结
  《绿松石》这部现代长篇小说在藏族文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位置,是对我国优秀传统藏族文学的弘扬,也将现代小说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和传统文学元素深度衔接,客观展现出小说时代特色以及藏族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绿松石》长篇小说有着鲜明的民族审美情结,绿松石是藏民族的珍宝,也是该小说的标题、叙事线索,这和作者朗顿·班觉对绿松石的民族审美寄寓紧密联系,是对西藏苦难史以及贪欲史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藏民族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风情。作者朗顿·班觉在创作《绿松石》小说过程中通过语言、人物、场景等描写生动地呈现了藏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将七首藏民族民间歌谣巧妙地渗透到设计的故事情节中,让小说具有更加丰富的民族情调,也在无形中展现了藏民族情怀。在此基础上,作者将藏文口语应用到小说《绿松石》创作过程中,同时注重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俗谚、俚语等的利用,提升了藏文口语艺术感染力,展现出小说的语言特色和民族审美情结。班旦是小说《绿松石》的主人公,因家庭变故过早失去母爱以及父亲的卫护,温暖的家庭、快乐的童年这些在班旦的人生中都是缺失的,和父亲来到拉萨后,他在扎拉老板家中做帮佣,被人理解、尊重、信任是班旦所渴望的,善良、豁达、狭义等是其身上可贵的品质,而这也是对藏民族美好传统品格的一种折射。但他在知道父母、家人遭受迫害的真相之后,复仇的种子开始在班旦心中萌发,他找寻各种机会进行复仇。在复仇过程中,罪恶的代本大人让他明白了要敢于和恶人做斗争的道理,在德吉一家人的帮助下形成了正确的善恶观念,拥有美好的个人品格。通过對主人公班旦形象的刻画,小说《绿松石》的诗意形象更加鲜明,在小说的语言、内容、情节和场景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展现出民族精神的审美情结,进而在多种情节有效协调下让小说《绿松石》更具生命力。
  三、结语
  《绿松石》这一现代长篇小说的出现并不具有偶然性,是西藏地区政治、文化、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藏族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的重要分水岭,属于当代藏文文学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对于人们了解藏语、藏族历史文化以及藏族人民精神生活和文化需求等有着深远的意义。《绿松石》这部长篇小说蕴含着多种情结,读者要在深入探究过程中解读文本的思想内涵,与作者进行情感上的碰撞,在呈现发展新高度的过程中更好地展现时代特色。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在流放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作者对于犹太民族命运的悲怜以及对于当时时代的愤慨,探讨了人性与民族未来的发展选择。其意义深远持久,很快从奥地利延伸到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卡夫卡和中国的关系似乎相较于西方其他大家来说更有渊源,从他的作品《中国长城建造时》即可见一斑。本文旨在简单探讨卡夫卡作品对中国作家的影响,尤其是《在流放地》这部作品对鲁迅和余华两位大家的影响。  《在流放地》讲述了一个很简
期刊
艺术歌曲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它以著名的诗人所写下诗歌作品作为歌曲创作的素材。歌曲的篇幅不是很长,但是内容十分生动,表现手段更是不尽相似。《玫瑰三愿》由黄自谱曲、龙榆生作词,这首声乐佳作篇幅较为短小,但内容充实完整,传统中带有新颖的创作技法鲜明又具代表性,是中国新音乐的经典曲目之一。歌曲的旋律线条婉转、动人,又不缺乏激情,曲式结构严谨。歌曲将玫瑰花构想为主人公,许下三个愿望,抒发自己的美好向往,同时
期刊
冬是形声字。上半部“夂”为钟(鐘)之本字。先有“夂”,后有“冬”再有“终”。“四时尽,冬之为言终也”之说也不符合夏商周三代历法变迁。  冬,《说文》云:“四时尽也。从仌从夂。夂,古文终字。”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四时尽也。冬之为言终也。”《考工记》曰:“水有时而凝,有时而释。故冬从仌。会意。亦声。都宗切。九部。”  仌,即冰字。冬上半部“夂”,说文以为是古文“终”字,因冬乃四时之尽,一岁以
期刊
特洛伊是《荷马史诗》中伊利亚特的首都,是一座伟大的城市。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王后海伦,引发了特洛伊与希腊联军十年的战争,最后特洛伊城被希腊联军攻破而毁灭,究其原因,贪婪和自私导致特洛伊的毁灭。  特洛伊在今土耳其的希萨利克。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联合希腊各城邦及英雄组成联军,渡海远征特洛伊,导致特洛伊的毁灭。《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记录了这场战争。  一、《伊利亚特》  《
期刊
《丧钟为谁而鸣》在海明威文学创作生涯中可谓是篇幅最长的作品,全文40万字却只描述出西班牙这片土地上三天内发生的故事。小说结合了时代特点,通过描绘战争时期发生的故事,传达了罪恶与救赎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们通过战争更深入地了解拯救与罪恶两种观念之间存在的联系。  一、《丧钟为谁而鸣》概述  (一)内容概述  《丧钟为谁而鸣》是一部以战争为时代背景所撰写的长篇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叫罗伯特·乔丹,是一名美国的
期刊
自1962年第一部007电影《007之诺博士》上映以来,在过去的50年里,无论是老版本还是新版本,007系列电影一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系列电影之一。这部虚构的冒险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名叫詹姆斯·邦德的英国间谍故事。电影中的主要元素,如间谍活动、高科技武器、酒精、跑车、恶棍和女人,都是构建007电影模式的工具。这种007模式及其现象具有跨越时间和国际壁垒的影响,使得007系列电影成为全世界观众最广泛认可
期刊
19世纪,独奏大提琴协奏曲体裁的交响化写法在舒曼、拉罗、德沃夏克的协奏曲中得到最鲜明的体现。罗伯特·舒曼(1810-1856)着手写大提琴协奏曲并非偶然。他自己在少年时代拉过大提琴。在创作协奏曲以前的一个短时期内,舒曼写下几首大提琴小品(作品70、73和102號),其已十分明显和全面地表现出他对大提琴的这些或那些性能的熟谙和理解。协奏曲的内容体现了作曲家性格的双重性,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实质。快板
期刊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除了物质充裕,人们更多地追求精神满足。当前,文化艺术需求庞大,艺术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艺术设计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本文立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过程,叙述了改革开放以来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变化,旨在用艺术满足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艺术设计学科发展概述  艺术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几个标志性的时间点。1925年,根据社会现状和需求,上海
期刊
高校开设古筝重奏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协作表演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结合古筝重奏特点,分析了高校古筝重奏教学问题和改进思路,然后探讨了高校古筝重奏多元化模式的教学实施方法,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随着人们对音乐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古筝演奏开始出现重奏形式。重奏形式的出现,使古筝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得以進一步提升。而高校开设古筝重奏课程,可以弥补乐器独奏在演奏配合方面的缺陷,进一步培养学
期刊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他既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名学者,又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代表。他的思想深邃、复杂,囊括了文学、神学、哲学、宗教、美学和社会学等多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思想价值。  一、艺术的政治功利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学艺术具有审美性和社会意识形态性的双重性质。在艺术活动中,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接受者都是无功利性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实际利益,但在深层次上,它又对社会有间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