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乡村叙事与文化坚守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__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4月28日,由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怀化学院中文系、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王跃文小说《漫水》学术研讨会”在怀化学院召开,来自省文联、省作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吉首大学、怀化学院等单位共计5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了会议。怀化学院院长谭伟平、省文联副主席夏义生、省财政厅总会计师刘克邦、省作协副主席王跃文、吉首大学张建永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由怀化学院副院长董正宇、王跃文研究所所长张建安和吉首大学何小平博士主持。
  会上,王跃文称自己是“成长型”、“未完成”的作家。他认为,过去人们对他的印象多为官场小说作家,然而很多作家,包括他自己都对这一称呼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自己的文学创作还未达到理想高度。他表示,《漫水》并非他的转型之作,在他过去近20年的创作生涯中,推出有多部类似作品,乡村题材的创作也更符合他的本愿。王跃文表示,今后将会在乡村题材小说创作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做更多地开掘,进一步提高创作量。与会代表也围绕王跃文的新作《漫水》及其创作生涯展开了深入讨论。
  谭伟平教授首先回顾了与王跃文先生30年来亦师亦友的关系,他认为王跃文小说《漫水》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对中国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具有意义。他同时以“湘味楚韵是文化”为主题别出心裁地剖析了王跃文的创作,认为其字里行间跳跃着的是对所涉猎社会生活的深层次拷问,力透纸背的是对文化和传统的不懈探究。然后他分别从尚仕文化、道德文化、风俗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层面解读了以《漫水》为代表的王跃文作品对文化探究的精神追求,指出大湘西是一块保存着楚文化最多的地方,是楚文化的活化石,希望王跃文能以“湘西”作为自己创作的故乡,像莫言从“东北高密乡”出发一样,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夏义生副主席认为王跃文是文学湘军中卓有成就的作家,其创作承续了以周立波先生为代表的,关注社会政治变革对人类生存状态影响的现当代湖湘文学传统。不管是王跃文官场小说中对物质的诱惑和对人性的挣扎、拷问,还是《漫水》中所表现的对民俗美、对乡村人物的善、对乡村的伦理秩序的探究,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都是具有价值的。同时也对《漫水》中所呈现出的小说散文式的结构方式提出可以进行深入探讨。张建永教授则鼓励王跃文能像沈从文一样,保持自己最大的创作独立性,无论时代的浪潮怎么翻滚,无论各种思潮怎么汹涌,内心都要守住自己的那根线,即沅水流域人特有的执着精神。《漫水》的出现显示了王跃文作为一个作家特有的深刻性,他身上流淌着楚文化、湘西文化的元素,这种元素是能够滋长成大树的,是能够成为汹涌的大江大河的,同时也期待王跃文的创作能像韩少功一样越来越有意识地向人类的纵深处挖掘。吉首大学刘泽友副教授认为,不应该将王跃文定位是官场小说作家。他的整个创作其实是以其知识分子的高度责任感和深切的忧患意识,试图揭示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惑,认为这是王跃文先生始终秉持的文学理念和创作的原动力。《漫水》在中国社会由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坚守传统的伦理道德和保持淳朴民风民俗以及地域文化方面都做了有益地探索。
  《漫水》是继沈从文《边城》之后又一次把湘西特有的人性美、人情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佳作。吉首大学何小平博士如是肯定这部作品。刘克邦先生也肯定《漫水》是王跃文创作的系列作品中情感最浓、境界最高、最为舒畅的作品。特别是慧娘娘的塑造,让人们看到了很多类似的乡村善良女性的身影,让我们感觉到湘西这块土地,我们的这个民族拥有一种淳朴的境界和宽阔的胸怀。作品中山之稳重美、水之灵动美、人之纯真美及乡村民俗的浓郁美都体现出了作家心目中对“美”的追求。怀化学院张建安教授将《漫水》与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乡土文学和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乡土文学作比较,认为《漫水》是一部全景式展现乡村伦理的小说,作家对故园那片地域乡土的理想化地描绘和优美人性的歌颂,透示出同类乡村题材小说所没有的人性深度和理性色彩。省作协龙长吟老师则认为《漫水》中表现的男女主人公的人情,是以爱情为底色的、受伦理道德制约但又高出于伦理道德之上的人间温情,这是作者找到的文学上最后的领地,也是文学中最宝贵的东西。怀化学院邓立平教授认为《漫水》构建了一座和谐宁静的家园,塑造了一群淳朴善良的故乡人。无论主题还是人物,都给人一种新的感受,体现了作者创作技巧的炉火纯青,写作心态的冲淡平和与对家乡的拳拳之心。怀化学院郭景华博士肯定《漫水》通过一个充满温情和静穆的乡土世界的建构,张扬了一种健康人性之美,如果把这篇小说所揭示的文化底蕴,放到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再造的思想史中去考量,会让我们对这篇小说所引发的文化意义有着更深广地思索。怀化学院李丽博士从爱情、亲情和乡情三个方面讨论了人性美所观照下的《漫水》的人情美,诗意、安宁、恬静的湘西世界,给人以纯净、温暖和安慰,这是我们净化心灵的良药。
  《漫水》是以湘西村落“漫水”为原型创作的,散落其间的湘西特有的民间语言资源的运用十分丰富,《漫水》中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也将留在中国文学的艺术宝库中。对此,怀化学院董正宇副院长从“语言策略”的角度谈了自己对《漫水》的理解。《漫水》里的民间方言口语资源很多,一是存在着大量典型的溆浦词汇;二是存在大量民间谚语和俗语;三是湘西地方的民谣、童谣甚至民间传说占有相当大的成分。这种民间方言口语在文本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里的自然引用,具有更深层次的文本叙述意义,它对乡村伦理的叙述、地域文化的传达、乡土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怀化学院贺玉庆副教授也从语言(特别是方言)、民俗和人物诗意化的关系三个维度来解读王跃文的诗意乡土,同时也指出作者在书写美好乡村的同时,也写到了很多让我们感到很忧伤的事情,发人深思。吉首大学胡晨讲师着重剖析了《漫水》中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认为余公公、慧娘娘这两个人物寄托着作者对于乡村的美好传统、对于乡村的伦理信仰的理想与希望。
  虽然王跃文并不认可《漫水》是其转型之作,作者也确实早在多年前就创作了类似的乡村题材小说,但如果沿着作者创作的脉络来看,《漫水》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主题的多样性,确实拓宽了作者的创作领域,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创作功力。与会者从多角度解读出了《漫水》的丰富内涵。吉首大学刘泰然博士着重剖析了《漫水》当中的生死主题,指出修木屋、龙头杆等同一个意象的反复和割老屋、接生、妆尸等同一个类型事件反复,都跟生与死的主题相关。覃新菊教授则从创作资源的角度,挖掘出历史发现、童年记忆、乡土情怀共同构成了《漫水》的资源要素。姚艳玉副教授对《漫水》中的话语资本进行了分析,认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道德资本三个层面共同支撑起乡土人物余公公至高无上的话语权。而怀化学院潘桂林博士提出了文学审美救赎的观点,重点探讨了《漫水》中余公公和慧娘娘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所具有的三层审美功效,即转化情欲,升华灵魂,净化人伦,最终使读者领悟到伦理、节制、富于生命的弹性和艺术世界的张力。雷霖博士从政治话语和性话语两个要素入手,分析了《漫水》所营造出的强烈的历史感。王再兴博士则从乡土政治的观点,肯定王跃文的个人化乡土,皆源于他书写的政治,源于他内心对于卑微人士的大悲悯。刘忠阳教授站在文学批判的立场指出《漫水》写出了乡村的诗意,然而更应该写出乡村的丑陋,《漫水》缺乏仍然苦涩、艰难的乡村叙事。从1990年代的“三农问题”到当今荒芜的“空心乡村”,留守儿童,农民工的归宿问题与性压抑问题,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许多乡村都凑不齐一次抬杠的出丧队了,乡村应该以如何的姿态迎接乡村的城镇化、现代化、市场化转型?他认为当代作家只有正视和直面这些问题,才能写出乡村的深度与真实的乡村。这一批评观点也引起了作者和在场专家、学者的广泛共鸣。
  在这次研讨会上,“王跃文研究所”正式落户怀化学院中文系,同时吉首大学文学新闻传播学院和怀化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也结成战略同盟,这预示着湖南西部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力量将更强大。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中文系)
其他文献
在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师陀(30年代以芦焚为笔名,1946年改为师陀)是一位颇受瞩目的青年作家。师陀是创作上的多面手,小说、散文、戏剧,样样造诣不凡。1937年5月15日,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谷》(署名芦焚)与曹禺的《雷雨》、何其芳的《画梦录》一起荣膺《大公报》文艺奖金。抗战期间,师陀改编的戏剧《大马戏团》在孤岛“上海”上演后,广受欢迎,好评如潮,是那一时期最出色的戏剧作品。然而
期刊
其自2007年发表作品以来,李晁已有20余部中短篇和一部长篇问世。虽然说,他出道较晚,创作时间不长,但很坚实,且有自己的特色。他一步一个脚印走来,虽略显稚嫩且气象略窄,但已充分显示出自己所具有的各种潜力。对于他,我们理应充满期冀。  一  要想进入李晁的小说世界,铁葫芦街和青少年成长恰好构成其小说两个重要的时空坐标:一个是故事发生的空间背景,一个是情节展开的时间绵延。对于前者,李晁有充分的自觉。他
期刊
用6000行长诗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这就是一个年逾六旬而又满怀青春激情的共产党员的理性选择与浪漫情怀。  《东方的太阳》的写作,是诗人理性的选择。诗人在《后记》中引用勃朗宁夫人著名的十四行诗《我是怎样的爱你》,深情地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理性和圣洁诚实的至爱”。这种深沉的挚爱,就是诗人谭仲池历时近一年,三易其稿,完成这部长诗的原动力。作为党的一名高级领导干部,回首人生道路上的鲜花和荆棘
期刊
2013年6月,以“变位”作为主题的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正式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艺术家舒勇为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创作的“古歌砖” 引起观众和媒体的热烈追捧与关注。  1974年出生的舒勇近年来一直活跃在当代艺术界,是中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其艺术创作涉及行为艺术、雕塑、油画、国画、装置、新媒体等诸多领域。他追求艺术的社会性功能,中国现实社会是其艺术实验场。他说:“我从不将作品的艺术
期刊
相较于传统文学领域“严肃”的“戏仿”而言,网络时代的“戏仿”带有更多的喜剧元素与游戏风格,在压抑与解放之间、在经典与世俗的对位之间,形成矛盾而多元的审美倾向。本文所讨论的网络“戏仿”主要指的是以“大话”、“恶搞”等为代表的文学与文化现象。  一、 “无厘头”与喜剧美学的嬗变  “无厘头”①是广东佛山等地的方言,大意是一个人的言行粗俗随意、搞笑另类,令人难以理解。后来这种颇具草根特点的“无厘头”风格
期刊
在文坛上,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那批文学创作者被整体命名为“80后”作家,年轻的他们以“先进入市场,再进入文坛”①这样与前辈截然不同的方式出场,并用自己的作品在文坛上掀起了喧嚣的文学热浪。对此尽管主流文坛也曾经漠视、忧虑与尝试拒绝,但“80后”已然成为当代文学进程中一个醒目的符号。在关注“80后”创作整体性规律之时,即在“80后”这一代人难以摆脱的时代赋予他们共同的烙印之外,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
期刊
学者陈树义指出:“散文在90年代迈出了有力的脚步——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恢复了真诚的品格和自由自在的特性,同时获得了文体的自觉、理性的滋润。”湖南作家傅舒斌的散文集《白天黑夜》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一、多重审美的合唱与精神还乡的可能  长久以来,人们对散文的诠释有多种说法,但终归离不开几个关键术语:抒情、优美、精致、飘逸。所以,作家在写散文时极易陷入到对这些词汇的盲目套用和拼凑,使得文
期刊
吴振尧的长篇小说《人日》以南粤海边小镇平海为背景,运用诗化、象征、暗示、意识流、内心独白等创作手法,讲述了林家两代人建设新农村的生活故事,弥漫着浓郁的抒情气氛。小说在情节演进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民俗故事,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巨大而生动的民俗画卷。与此同时,小说集中表现了新时期农村建设的发展和遇到的问题,深入探讨了新时期农村人的心态变化,以锋利的语言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用带着饱满情感和形而
期刊
在当代关注农村题材的作家中,湖南的邓宏顺是一位创作成果丰硕的作家。他的作品以中篇小说的数量为多。他擅长写自己熟悉的当代农村生活,尤其是处于时代转型期的中国农村。他将自己的视角与思考延伸到了沅水边那一方他深爱的土地,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留下了独特的坐标。  一、外在的幽默特质  翻开邓宏顺的这些小说,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迎面扑来。他在作品中书写了湘西农村的典型景物,如翠绿的禾田,忙碌的码头,火红的辣椒,
期刊
在我还在写着小说、没有正式琢磨书画之道时,长沙有一个自己不写不画却善鉴赏字画且收藏颇丰的民间高士,让我也给他写一帧。后来悬挂在一个公共场所,还给了并不小气的润格。当时我觉得他花这个钱有点莽撞。他说:你有特点。他是花钱买特点。后来与他熟了,他说建议你看看刘小平的东西。此公口风紧,谈论本土书画创作时,他不说谁的好,也不说谁的不好。他推荐我看某个人的东西,一定是肯定这个人的东西的。  我就找来刘小平的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