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生活的抒情诗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c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振尧的长篇小说《人日》以南粤海边小镇平海为背景,运用诗化、象征、暗示、意识流、内心独白等创作手法,讲述了林家两代人建设新农村的生活故事,弥漫着浓郁的抒情气氛。小说在情节演进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民俗故事,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巨大而生动的民俗画卷。与此同时,小说集中表现了新时期农村建设的发展和遇到的问题,深入探讨了新时期农村人的心态变化,以锋利的语言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用带着饱满情感和形而上哲思的文字呼吁改变我们认知与把握世界的方式,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
  一、诗化语言与深度抒情
  当我们习惯了以叙事为主而带有强烈故事性的小说阅读之时,接触一本带着浓郁抒情色彩的小说,也许会获得一种新鲜的、有趣的阅读体验。而《人日》就是这样一部通篇弥漫着浓郁的抒情气氛的诗化抒情小说。小说的“诗化”表现在多个方面,而环境描写的诗化、人物塑造的诗化、“画外音”的诗化处理则是最为突出的。
  《人日》的环境描写与那种客观意义上的环境描写有着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饱含诗意与情感。比如小说在描写一处自然风光时这样写道:“山谷渐渐开阔,迎面的是明珠湖,湖水一泓澄碧可爱,水面上荡漾着朵朵睡莲,四周环绕着青翠欲滴的芦苇。绿荫深处有一幢红墙白柱的农舍。”①这段描写突出了绿荫深处的“红墙白柱的农舍”,意境十分优美。小说还擅长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内心的情感流动:“林秋月站在城墙的古城上,思绪万千地凝望着寂静而神秘的夜。夜空怀着爱抚和柔情,将嵌满星星的苍穹擎在自己的头上。辽阔的大海已变得黑沉沉的,抖着滟滟月光暗淡了。月亮移到西方之后,散发出红色的余晖,宛如一丛红树林,慢慢地向平海村的后面,向那一丛山岗的后面隐去。”②这段描写在恰到好处地烘托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同时,其勾勒的平海古城夜景也获得了美不胜收的审美效果。《人日》第141页对日落后山色变化的描写也十分引人:“齿状山巅的玫瑰色亮光越来越暗淡,落在峭壁上的灰蓝色阴影则越拉越长了。很快,这淡淡的玫瑰色亮光和灰蓝色阴影也完全消失了,高高矗立的山脊立刻显得像塌陷下去了似的矮了一截。”③如果将这里的句子作诗行排列,就是一首句法颇为整饬的长廊体诗。上述这些对周遭环境的诗意描写,在小说《人日》中可以说随处可见,有力地营造出了小说浓郁的抒情气氛。
  《人日》人物塑造的诗化,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中的林振刚、林春花、林秋月等主要人物所作的心理描写上。小说对他们细微的心理活动作了详尽地探究,他们的性格特征常常通过其深情的内心独白与哲学式的思索凸显出来。比如小说对林振刚内心世界的勾画,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林振刚模模糊糊地想道:究竟是生活本身毫不留情地按照它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轨道匆匆向前,而把我抛在后面,让我自生自灭呢,还是我就是生活本身,想要挣脱某种亘古不变的呆滞状态而向前飞奔呢?”④这是林振刚在林春花不幸病逝之后,对“生活本身”所发出的形而上探问,既感人肺腑,又启人深思。小说在林振刚与林春花于舞会结束之后独处时,亦有一段心理描写值得引述:“蓦地,一股说不出的情感攫住了林振刚,他真愿意时光就此停住不再流逝,他将要把此时此刻的欢悦镌刻在自己脑海之中,慢慢地咀嚼回味直到永恒的来临……任何一个夜晚都没有像这个晚上那么短暂,没有像这个晚上那样异乎寻常的明亮。”⑤这段心理描写因具有某种普遍性而获得了诗的概括力量。上述这些诗化文字使人物形象获得一种诗意呈现,同时也大大地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
  《人日》“画外音”的诗化处理也颇引人注目。作者常常无意识地现身于小说之中,或是热情赞颂平海这个海滨之村,或是诚挚地祝福年轻人的青春爱情,或是深刻批判新时期农村建设所出现的问题,都具有“诗化”的审美力量。例如,小说在写林英华船长退休之后回到平海村的那种落寞与孤独时,有这样一段文字:“岁月无情,一个人的一生转眼就要过去!一个人享受了明媚的春光,戴过了夏天的花环,就要迎接秋天的冷雾和冬天彻骨的寒风。”⑥这一段文字不仅是对林英华当下心理状态的描述,更是一种生活的哲思,而这种哲思又是通过精当的比喻和诗化的语言来传达的。作者在小说中的现身,就像电影中的画外音,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有论者注意到了小说的这一“画外音”特点,如王文怡先生在《田园里的青春交响曲》中说:“有时作者自己也站出来说话,直接分析和评论;而有时作者的分析和人物的自白又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简直是你分不清是作者的分析还是人物的内心独白。” ⑦但其实重要的并不是作者在作品中的直接现身,而是独具魅力的诗化处理及其所携带的浓郁的抒情意味。
  环境描写的诗化、人物塑造的诗化以及作者自身“画外音”的诗化处理,成就了作品的深度抒情。而这都离不开小说抒情性语言的运用,可以说,《人日》是用优美、纯净、深情的抒情性语言谱写的一曲田园之歌,抒情性是这部小说最为独特之处。当然,这也许还与作者的诗人身份与气质有关。吴振尧写小说的同时,还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出版《爱的光环》、《梦醒时分》、《吻的预言》等多部诗集,长诗《巨人傲然屹立》更是传诵一时。诗人写小说,或者说小说家写诗,两种套路自然会相互影响,其小说的诗化也可以由此找到些许缘由。
  二、新的农村青年形象与新的农村生活
  徐威曾在《一个人的村庄》中提到了“农村的空旷”现象:“中青年农民成批成批地从黄土地走向了灯火辉煌的都市,使得村庄霎时间空荡了下来。留守村庄的,只有年迈无力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村庄的生气似乎一下子就被抽了个精光。这就是如今的中国农村。” ⑧徐威的概括总体上是准确的,“农村的空旷” 其实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忧虑。作为“新农村体裁小说创作的破茧之作”, 《人日》通过对林振刚、林春花、林秋月等青年形象的塑造和新的农村生活景象的描绘,对此作了很好的回应。
  与老一辈的林英雄(渔民,大星山战斗英雄)、林英华(“鹅城号”船长)、张国新(平海村党支书、村委主任)等相比较,林振刚、林春花、林秋月等新一代农村青年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性格特征。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在知识储备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上远远超过了老一辈,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强烈的建设新农村的激情。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批新的农村青年,平海才有了不一样的面貌。   林振刚是一个“回归者”。他是中山大学语言学的研究生。由于父亲是省卫生厅厅长,林振刚打小就生活在大都市里,基本上没过过什么苦日子。偶然的机缘让他回到了家乡,在这里他经历了之前从未经历的生活:干不完的农活、做不完的苦力。这对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的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然而,他在平海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最终放弃了留学攻博的机会,选择留在平海,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建成村里的医院,他多次筹集资金;为能够早点付清购买电梯的费用,他甚至以自己的“东方之子”汽车作抵押,向他人借款;为了平海的医疗体制改革,他献计献策,经过调查研究后写成《农村医疗改革新构想》……可以说,林振刚就是作者所希望见到的“回归者”的代表。
  林春花是一个新时期农村的养鸡能手。她自小失去双亲,为林英雄所收养,后来结识了林振刚。她从农业大学学习了动物医学后,回到平海办起了养鸡场。她秀美而又智慧,温柔而又独立,诚恳而又开朗。她依靠自身的努力,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她用亲身的劳动来获得美好的生活,用真情来守护她与林振刚之间的纯洁爱情。可是天不佑人,她在抗击鸡瘟病的过程中,不幸感染禽流感,并最终倒在了养鸡场,再也没有醒过来。作者无意于把她塑造成一个女英雄,她只是众多新农村建设者当中的一员,平凡而普通。也正因如此,她才给读者以更多的共鸣与感奋。
  林秋月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医生,会写歌,会写诗,然而更令人称道的是她学得医术以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里,而选择回平海做乡村医生,为帮助人们祛除病患,推进农村医疗改革而忘我工作。她的爱情是令人伤感的,初恋情人张军雄在酒后飙车撞死了其亲生父亲后,由于承受不了乡亲们的指责和愧疚而投海自杀。林秋月为此悲痛欲绝,所幸的是,后来在林英华的开导下,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她追求独立与自由,将二叔林英华视为自己的榜样,用自己的所学践行人生的理想。令人欣慰的是,林秋月不仅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医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与喜爱,最终也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正因为有林振刚、林春花、林秋月这样对未来充满理想的年轻人,我们才看到了一个新时期不一样的平海,不一样的新农村生活景象。他们热爱生活,富有才情,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写诗、唱歌、跳舞、弹琴、演讲、表演话剧,各领风骚;他们在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在为建设新农村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智慧,修医院、建学校、开商会、办疗养院、传承民俗文化,不一而足。这与我们想象中农村的贫穷、懒散、落后、萧索是那样地不同。可以说,对充满活力的新农村生活景象的描绘,不仅是作家的一个重要艺术发现,也隐含着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款款期待。
  三、民俗画卷与审美意蕴
  《人日》在真实地再现新时期农村景象的同时,还记述了许多当地的民俗事象,如斋醮、开镰、摆盆等等,从而绘制出一幅巨大而生动的民俗画卷,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享受。
  斋醮,也叫斋醮科仪,是一种道教仪式。其由来已久,东汉时期就有“涂炭斋”、“指教斋”等仪式。吴振尧在小说《人日》中详细地描述了平海本地的斋醮活动:“斋醮是民间祈福祭祀活动,各地举行的时间不同。平海的斋醮有清醮与福醮之分,在农历九月举行。据史料记载,清醮是指发生灾患时打醮三天三夜,而福醮则是太平盛世是打醮五天五夜……斋醮期间,平海古城充满节日的氛围。大街小巷无不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挂着写上‘福醮’字样的灯笼和彩旗。庙宇、城楼的香火异常鼎盛,供奉的祭品堆满了供台城里城隍庙里外挤满了信徒,庙内摆放着足有两三层楼高的纸扎神像。”⑨作者笔下的平海斋醮的独特风貌之所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其重要原因在于对作为“斋醮”仪式高潮的“福醮出会”活动的描述。福醮出会是斋醮期满的民俗大巡游,同时也是极富地方色彩的大型民间文艺活动。作者对此着墨较多:在作为巡游先锋的仿古队伍走过后,各村的文艺节目就粉墨登场了,舞狮、舞龙、舞凤、“鲤鱼追春”、“扮景”、扭秧歌、花环舞、竹板舞、扇舞、手帕舞、铜鼓舞、花枪舞等一一出场,让人目不暇接。作者重点介绍了舞南狮、舞凤、“鲤鱼追春”和“扮景”,因为这些节目形式为他处难得一见,而又体现了本地独特的民俗、人文风貌。若从深处探究,则其意义远超出了活动本身,而趋向生命意志的传达了。诚如赵德利在《民俗审美论纲》中所言:“本着善真本性去追寻人生理想的民俗活动,就是生命活动,也即人生的审美性活动。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竞技等游艺类民俗,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自由生命活动。”⑩显而易见,福醮出会作为一种“升华”了的文化存在,就是这种自由生命活动的典型体现。
  小说还生动记录了平海的“开镰”习俗。每到稻谷丰收的时节,村里都要举行开镰仪式,这又是平海民俗文化的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仪式首先是从姑娘们向收割机手献花环开始的,随后让人取来样穗,搓去新谷的糠皮,放到嘴里用牙咬一咬,在宣布庄稼成熟了之后,让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割下第一镰稻穗,再由管事的人宣布开始收割。这就是“开镰”仪式的大致过程,看起来并不复杂,但作者善于营造气氛,富有匠心地写出了仪式的情趣和魅力。在作者看来,“开镰”作为一种仪式,其实“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因为有关的一些人经常在观察稻谷生长状况”,“但应有的仪式不能省略,还是要照章办事”。{11}作者当然知道仪式意味着什么,不然所谓仪式与对仪式的描述就都成了多余之举了。在平海,人们把谷物的丰收当作是大自然的一种恩赐,因而他们会把收割当作一种严肃而神圣的工作,以示心中的感恩与对天地的敬畏。民俗文化仪式的存在与延续,源自于它对人类心理和审美需要的满足,这就是它常常成为作家及其他艺术家表现对象的深层原因。
  “摆盆”习俗也为平海所独有。该习俗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现留存于平海镇吴氏和林氏两个村落,分别于农历正月十六日和二十日晚上隆重推出。关于“摆盆”习俗的形成,小说追溯到平海古城建成之时:“……在那个抵御倭寇的年代,将士出征总会牵动着在古城安家的家眷和古城百姓的心。于是,每当将士凯旋,平海古城就会城门大开、彩旗飘扬,老百姓则将鸡、鹅、果、酒等装盘后摆在路中央以示迎接。久而久之,平海‘摆盆’这一当街集中摆放美味进行庆祝的风俗便逐渐形成。”{12}小说对吴氏村落的 “摆盆”习俗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其中又突出了这一习俗的文化艺术创造层面:“……吴氏村民小组家家户户都将自己制作的‘盆景’摆到街上,供村民和游客评赏。有真正的植物盆景,更多的是村民用各种食物精心制成花样繁多的造型。……面粉团捏成的大老鼠、萝卜精雕而成的鹤群、无数小田螺砌成的公鸡和鱼……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荷塘鱼趣’:荷花的花瓣用一颗散开的洋葱制成,莲藕由胡萝卜再嵌上绿豆精心制成,荷杆则是一支豆角。荷花的下边,还有两条用年糕做成的鲤鱼相映成趣。”{13}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看到,“摆盆”习俗不仅表达了村民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平海古镇纯朴的民风,而且极大地表现了村民们投身文化艺术创造活动的热情和自豪感。   “文学史上无数例证都表明,愈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民俗进行细致的审美描绘,就愈可能显示出浓郁的时代气息和乡土特色;愈是独特的风俗画面愈可能缩短欣赏者与作品的距离,产生亲近感,也就愈可能在文坛上独树一帜,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14}可以说,《人日》对平海民俗的精细描绘,取得了同样的审美效果。
  四、哲学思考与人性深度
  回到当下是一个写作者应有的担承意识,《人日》从现实视域出发,对新时期农村建设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刻批判,并以此为契机,对人性问题作深入地哲学思考,就是这种担承意识的体现。
  在作品人物林振刚与林春花的一次约会中,作者用优美而纯净的笔触,勾画出了一幅他们眼中所见的美丽景象:平静的湖面上,凉风习习,一群中华秋沙鸭(国家一级动物)或潜水觅食,或相伴戏水,或展翼飞掠……消失了十数年之久的中华秋沙鸭重回故地,让林振刚惊愕不已!这与其说是客观现实的真实描绘,倒不如说更多地寄寓了作家的憧憬和向往——作者意识中的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为完整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早已不复存在!充塞于人们视野中的则是红树林的被随意砍伐、土地的被无情盐碱化、动物的被肆意猎杀……
  小说的哲学思考即是伴随着作者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批判而逐步展开的。小说在情节演进过程中,十数次触及生态环境问题,批判性几乎贯穿了始终。作品至少有两处直接描述了环境遭到破坏后的惨象,一处是主灌渠修建的失误造成的土地盐碱化:“两百公顷的好地都给我们毁了,全变成了盐碱地,说不定一百年都不能翻身。这会儿,我们什么庄稼也种不成了,这片地连草也长不起来!”{15}另一处是小说主人公林振刚的所见所感:“红树林因退潮后而露出纵横交错、互相盘缚、小茎缠大根的真面目,许多水陆两栖的小生物和因退潮时忘了返回大海的小鱼儿活蹦乱跳地躲藏着鸟儿们的吞食。林振刚间或也无意看到了红树林的根须上挂着一两个死去的鸟,随风阵阵吹来的腥气有些呛鼻,这些零星的鸟禽和水禽动物的死尸,令林振刚不寒而栗,生命之脆弱难道是人类自己所致的罪孽么?人类的文明是否导演了一种新的不文明?”{16}人类文明“导演”“新的不文明”——这一句颇富哲理意味的反问,凸显了世界的某种悖谬。在作者看来,这一“导演”所导致的“自然的毁灭和毁灭了的自然”最终将进行报复,从而危及人类自身;而SARS的袭击、禽流感的流行、鸡瘟病的爆发,就是人类在遭到报复后必然要吞下的苦果。
  在上述批判与反省的基础上,小说结尾顺理成章地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提升为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探究。作品由“人日”这一传统习俗引发的有关人与万物关系的思考,值得引述:“‘人日’,据史载,正月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令我惊讶的是,在刀耕火种的年代,我们的祖先将自己安排在诸种牲畜之后,可见他们在万物之中显出的淳朴、谦卑与和蔼,而并非那种自高自大、目中无物……我们祖先关于善的理念是源于生又基于生。”{17} 作者这里所理解的“生”,强调的是对自然生命的仁爱态度,所谓“泛爱生生”,即是要效法天地精神,将仁爱之心由己及人、由人及物。然而这一真正意义上的“人日”,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消亡”了,人对世间万物的尊重已经逐渐减少,而对它们的侵掠与伤害却逐渐增多,人对自身的反省亦随之趋向遗忘。
  既然如此,那么真正的或完整的人性是什么呢?作者作了极有见地的回答:“人性之为人性,就在于人性与物性的统一,就在于人性对世界上千差万别的物性的尊重和包容,使物顺其性,各守其是,各有所归。自然而广博的物性是人性的真正源泉之一。因此,人权必须尊重更广泛的物权并与物权相统一时,才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性和人权。”{18}这是小说人物林振刚在最后一次演讲中提出的观点,可以看成是创作主体思想观念向人物形象的投射。人性与物性的统一,或者说人权尊重物权并与物权相统一,才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性——作者的这一看法十分新颖,而且表达出了人性的深度。作者的人性观既不同于中国古典哲学的“天人合一”,因为这一观念并不包含“人权” (作者自己也认为这是传统文化理念所“匮乏”的),因而对人本身的认识还有待深化;更不同于西方的“宇宙宗教情感”,因为所谓“悲悯的情怀”更多地指向人本身,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只是近一百年来才有的事。作者的人性观也超越了 “灵肉一致”、“自然人性”观念,因为前一观念尽管避开了单纯强调自然性或神性的偏执,但它同样拘囿于人自身的完整,而没有从自身之外去求得解答;后一观念强调了人的自然本性,但关于人的社会性却遭到了忽视,特别是“人权”的意识相当淡薄。作者的人性观既得之于时代的馈赠,也得之于其对生命存在的深刻体认,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深长的启迪;而对回归真正意义上 “人日”的呼唤,则可见出作者厚重的人文情怀和遥深的担当意识。
  吴振尧的长篇小说《人日》是一部具有独特个性的小说,它既是抒情的,又是写实的。它巧妙地把细腻、委婉、浓郁的情感抒发和社会现实的批判与人性的思考糅合在一起;在写作技法上,它突破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写法,大量运用了诗化、比喻、象征、暗示、跳跃、意识流、内心独白等技巧,使得小说厚重而富有艺术品位;在内容选择上,小说不仅对新时期农村的生活变迁和青年群像进行了描述与刻画,还对平海的民俗事象进行了生动地记录,带有浓郁、淳朴的乡土气息,给读者带来了清新而素朴的审美享受;小说不仅深刻批判了社会现实,更对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哲学思考,给读者带来了良多启迪。《人日》不愧为一部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描写新时期农村生活的小说力作。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⑨{11}{12}{13}{15}{16}{17}{18}吴振尧:《人日》,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158页、第33页、第414页、第441页、第99页、第170页、第86页、第395页、第420页、第419页、第212页、第434页、第441-442页、第443页。
  ⑦王文怡:《田园里的青春交响曲》,《文化的精灵》,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版,第103页。
  ⑧徐威:《一个人的村庄》,《深莞惠小小说作家研究》,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95-96页。
  ⑩{14}赵德利:《民俗审美论纲》,《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中文系;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责任编辑 马新亚
其他文献
(以下简称苗):聂老师,您好。首先,很高兴也很荣幸给您做这期访谈。我知道,您的父辈是中医,而您却并没有依照传统思想子承父业,而是选择了写作,请谈谈您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  (以下简称聂):谢谢苗梅玲女史的访谈。在古城湘潭,我的父亲曾一直供职于中药、中医界,退休后因病于1984年逝世。如今我已是六十有五的人了。他生前确实希望几个子女中有人再杏林悬壶,但一个都没有。我的四弟聂鑫汉曾进入中药行业,尔后又
期刊
青春,多么美好而又充满希望的字眼。它意味着生命中最蓬勃向上的时光,也暗含了追忆中最难以割舍又不得不割舍的一部分。青春,与成长紧密相关。于是,青春,同时包含着断裂和蜕变。它夹杂着撕裂的剧痛,也有了梦想和现实的第一次激烈而悲壮的较量。然而,无论成败,无论光鲜还是晦暗、陈旧还是优美,青春都是弥足珍贵的。它有过羞涩的忧伤,也有过过眼的繁华。《北京爱情故事》,就是这样一个以青春、伤痛和成长为主题的都市爱情剧
期刊
历史上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汇集成一种反映群体特质和风貌的文化,这就是构成社会群体的传统的基础。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发展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具体又表现为民族音乐、民族绘画、民族服饰、民族饮食等诸多方面。而艺术传统,则是特指各个民族的艺术在漫长历史中逐步形成的艺术思想观念、风格面貌、创作技艺等内容总和,因此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色彩,并且具有稳定性特征和传承性特点。但另一方面
期刊
在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师陀(30年代以芦焚为笔名,1946年改为师陀)是一位颇受瞩目的青年作家。师陀是创作上的多面手,小说、散文、戏剧,样样造诣不凡。1937年5月15日,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谷》(署名芦焚)与曹禺的《雷雨》、何其芳的《画梦录》一起荣膺《大公报》文艺奖金。抗战期间,师陀改编的戏剧《大马戏团》在孤岛“上海”上演后,广受欢迎,好评如潮,是那一时期最出色的戏剧作品。然而
期刊
其自2007年发表作品以来,李晁已有20余部中短篇和一部长篇问世。虽然说,他出道较晚,创作时间不长,但很坚实,且有自己的特色。他一步一个脚印走来,虽略显稚嫩且气象略窄,但已充分显示出自己所具有的各种潜力。对于他,我们理应充满期冀。  一  要想进入李晁的小说世界,铁葫芦街和青少年成长恰好构成其小说两个重要的时空坐标:一个是故事发生的空间背景,一个是情节展开的时间绵延。对于前者,李晁有充分的自觉。他
期刊
用6000行长诗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这就是一个年逾六旬而又满怀青春激情的共产党员的理性选择与浪漫情怀。  《东方的太阳》的写作,是诗人理性的选择。诗人在《后记》中引用勃朗宁夫人著名的十四行诗《我是怎样的爱你》,深情地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理性和圣洁诚实的至爱”。这种深沉的挚爱,就是诗人谭仲池历时近一年,三易其稿,完成这部长诗的原动力。作为党的一名高级领导干部,回首人生道路上的鲜花和荆棘
期刊
2013年6月,以“变位”作为主题的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正式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艺术家舒勇为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创作的“古歌砖” 引起观众和媒体的热烈追捧与关注。  1974年出生的舒勇近年来一直活跃在当代艺术界,是中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其艺术创作涉及行为艺术、雕塑、油画、国画、装置、新媒体等诸多领域。他追求艺术的社会性功能,中国现实社会是其艺术实验场。他说:“我从不将作品的艺术
期刊
相较于传统文学领域“严肃”的“戏仿”而言,网络时代的“戏仿”带有更多的喜剧元素与游戏风格,在压抑与解放之间、在经典与世俗的对位之间,形成矛盾而多元的审美倾向。本文所讨论的网络“戏仿”主要指的是以“大话”、“恶搞”等为代表的文学与文化现象。  一、 “无厘头”与喜剧美学的嬗变  “无厘头”①是广东佛山等地的方言,大意是一个人的言行粗俗随意、搞笑另类,令人难以理解。后来这种颇具草根特点的“无厘头”风格
期刊
在文坛上,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那批文学创作者被整体命名为“80后”作家,年轻的他们以“先进入市场,再进入文坛”①这样与前辈截然不同的方式出场,并用自己的作品在文坛上掀起了喧嚣的文学热浪。对此尽管主流文坛也曾经漠视、忧虑与尝试拒绝,但“80后”已然成为当代文学进程中一个醒目的符号。在关注“80后”创作整体性规律之时,即在“80后”这一代人难以摆脱的时代赋予他们共同的烙印之外,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
期刊
学者陈树义指出:“散文在90年代迈出了有力的脚步——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恢复了真诚的品格和自由自在的特性,同时获得了文体的自觉、理性的滋润。”湖南作家傅舒斌的散文集《白天黑夜》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一、多重审美的合唱与精神还乡的可能  长久以来,人们对散文的诠释有多种说法,但终归离不开几个关键术语:抒情、优美、精致、飘逸。所以,作家在写散文时极易陷入到对这些词汇的盲目套用和拼凑,使得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