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随境转 因文定义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所以高考试卷所选阅读材料绝大部分内容可以根据今义直译,但在实词推断题中如果出现古今同义的释义,一般却是错误释义,因为这可是在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例如2007年江西卷第9题B项中的“完”释为“结束”、天津卷第11题A项“信”释为“相信”等都是错误的。
  由于同学们的积累有限,加之文言实词一般都有多个义项,因此掌握一些推断文言词语的方法非常必要。下面就以2007年高考试题为例,为同学们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推断方法。
  
  一、回扣教材想一想
  
  这里的教材指初高中语文课本,以及总复习时老师精讲的复习用书。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例如:
  (1)辽宁卷第9题C项:烛之则狗也烛:照
  简析:回扣《登泰山记》“明烛天南”一句,可推知此处“烛”字释义基本正确。
  (2)山东卷第9题B项:籍每适浑,俄顷辄去适:往,到
  简析:回扣《石钟山记》“舟行适临汝”、《逍遥游》“彼且奚适也”等句,可推知此处“适”字释义基本正确。
  (3)海南宁夏卷第4题D项:与若期一月还之期:约定时间
  简析:回扣初中教材《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可推知此处释义基本正确。
  (4)安徽卷第8题B项:示周、秦、汉、魏以上人示:告诉
  简析:回扣《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可推知“示”字释义有误,应为“给……看”意。
  
  二、根据结构推一推
  
  1.根据字形结构。
  与拼音文字表音的特点不同,汉字是表意的,以形声字居多,从形旁分析去推敲词语的意思不失为推断词语的一条捷径。比如:以“纟”为偏旁,与丝、绢、绳索有关,如“组、缟”;以“歹”为偏旁,与伤亡、灾祸有关,如“殁、残”;以“王”为偏旁,与珠宝、美玉有关,如“瑜、瑾”;以“贝”为偏旁,与钱财有关,如“赐、贾”;以“言、口、心”为偏旁,分别与人的言行心理有关,如“讦、吁、愠”;以“刀、弓、戈、斤、矛”为偏旁,与兵器有关;以“马、牛、羊、鸟、虫”为偏旁,与对应的动物有关;以“禾”为偏旁的字,一般都与五谷关;以“尸”为偏旁的字,一般都与身体有关;以“女”为偏旁的字,一般都与妇人有关;以“月”为偏旁的字,一般都与肉有关等等。
  例如:
  (1)湖北卷第10题B项:良欠既霁,公于尘坌中得之霁:明朗
  简析:“霁”形旁为“雨”,跟“雨雪”相关,此处释为“明朗”(雨后或雪后转晴),推知基本正确。
  (2)全国卷Ⅱ第8题A项: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讼:控告
  简析:“讼”形旁为“言”,与讲话有关,本义是“争论”,根据语境推知此处释义基本正确。
  (3)北京卷第6题B项:死不还踵踵:脚后跟(还踵,指后退)
  简析:“踵”字形旁为“足”,与腿脚有关,可推知此处释为“脚后跟”基本正确。
  2.根据语法结构。
  有些词语的意思虽然一时弄不清楚,但是通过一些语法结构(如词性、句子成分等)加以推断,从而达到解答的目的。
  例如江苏卷第8题B项: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刑:宰杀
  简析:此句中“刑”与“牲”构成动宾关系,“刑”的对象是“牲”,可以推知此题将“刑”解释为动词“宰杀”是正确的。
  3.根据句式结构。
  文言文在语言结构上常采用对举,即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依据这一特点可以用来推测词语的解释。
  例如山东卷第9题C项: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减:不如,比不上
  简析:此句与上句“胜公荣,不可不与饮”构成对称语句,阮籍假设了“胜公荣”、“减公荣”两种相反的情况,“减”相对于“胜”,“胜”意为超过,那么“减”解释为“不如,比不上”则是恰当的了。
  
  三、借助成语验一验
  
  在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考生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使解题“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
  (1)重庆卷第8题C项:江南、浙东流亡载道载:负载
  简析:成语“怨声载道”中的“载”义为“充满”。用在此句中恰好吻合。而按C项的解释,则文理不通。
  (2)江苏卷第8题A项:进之布指算,不爽爽:差错
  简析:成语“屡试不爽”中“爽”意为“差错”,于此语境推知,基本正确。
  (3)湖南卷第10题B项:其身体则可体:实践
  简析:成语“身体力行”中的“体”意为“实践”,于此语境推知,基本正确。
  
  四、联系语境猜一猜
  
  多义词义项丰富,但在具体语境中最准确的往往只有一个,因此,判别多义词的义项要在理解其基本义项的基础上,依据上下文作出选择,前因后果、上问下答、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等常常都是判别的最好依据。古代汉语中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理解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把理解代入语境中,解释准确而无滞碍者应为正确,这就是常言说的“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境”。
  1.联系事理关系。
  湖南卷第13题:翻译“身虽瘁臞,犹未有益”一句。
  简析:要想文从字顺地翻译,必须要对“子何臞也”中“臞”字进行推断。由注释看,“臞”同“癯”。可推知“臞”应是一种病(病态),联系原文看,此病是能看出来的,再根据“心忧之,故臞也”,可知此病由“忧虑”产生,可推知“臞”应指“面容憔悴”。
  2.联系内在逻辑。
  全国卷Ⅱ第8题C项: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谨:严格
  (附相关语段: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
  简析:此语段中安重荣认为晋高祖的态度是“屈中国以尊夷狄”,是“晋万世耻也”,因而非常愤慨,由此可以推知晋高祖在“骄甚”的契丹面前的态度应该是恭恭敬敬、低三下四,而不可能是对契丹要求严格,可推知此处释义错误,“谨”应为“恭敬”意。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几种方法并不是互不相干的,为了更加确切地推断句中实词的含义,不妨从多个角度加以推断、互相验证,这样才能选出最准确的答案。例如上文中提到的2007年湖北卷第10题B项中“霁”释为“明朗”,还可以联系课文《阿房宫赋》中“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一句以及成语“云开雨霁”、“光风霁月”等来验证。
  [作者单位:安徽霍邱师范学校]
其他文献
【考点技巧概要】  你知道命题者最喜欢出些什么题目来考我们吗?对,命题者最喜欢出那些我们掌握得还不牢固,还没有把握,还模棱两可的知识来考我们。成语里头,我们什么成语还掌握得不牢固呢?当然是那些两用成语喽。  何为两用成语?就是有两种意思的成语。既可作A解,又可作B解,是一个成语两副嘴脸,两张皮。一个成语,两种意思,那到底是用其哪一意呢?需要我们冷静审读,也需要我们懂点破解技巧。  技巧一:从其本义
期刊
生命的邀请  高三(9)班高佩  假如生命的轮回可以两次,我相信爱的光辉将会更加灿烂,更加光芒四射。  就拿今年5月12日来说,我国四川省的汶川县发生了8级破坏性的地震。这个地方的人民虽然遭遇到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种种灾难,但是就在那一时刻,我们中华儿女,13亿炎黄子孙的心却紧紧连在了一起。  这次灾难简称为“5.12”,而它的谐音就是“我有爱”。目前据统计,在汶川地震中已有六万
期刊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获评2007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闵恩泽;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胡鸿烈、钟期荣;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牺牲的空军飞行员李剑英;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孟祥斌;被称为“湖南张海迪”的残疾人李丽;党的理论传播者方永刚;坚守医德的“良心医生”陈晓兰;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的河南工人谢延信;用爱心唤醒英雄
期刊
徐冬友/评    拥挤的城市建筑物的缝隙偶尔会夹杂着一片空地,空地上填满树木花草所特有的绿色。四季不停地变换着,可这些花草树木却始终保持着人工剪辑好的造型,它们在阳光下默默地伫立着,在风雨中微微地颤抖着,在钢筋水泥马不停蹄的蚕食下顽强地挣扎着。  绿色是城市的营养师,无论是多么严重的废水废气、多么狂妄的风沙尘暴,它们都会尽心尽力地将之吸收消化,然后不间断地散发出它们自己生命里产生的清新、光彩和活力
期刊
如烟往事,似水流年,记忆被如梭的时光悄悄地偷走,当回首看看自己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却已了无痕迹。然而当自己真正去回首聆听和抚摸这尘封的记忆和书卷时,才发现那些属于自己的声音正回荡在心间。  打开发黄的书卷,那些巨人的声音正充盈于天地间。我听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贞……他们的话语我永记心间,但有一个
期刊
大凡一个人,从出生后稍有知觉起,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这种需求最初可能表现为一种生存的本能,如婴幼儿感觉饿了会啼哭,说明他(她)有吃奶的需求;长大一点后,除了有满足生存条件的需求外,还会有渴望得到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如玩具、玩伴等)的需求;成年后,这种基本的具体的需求就会发展为远大而抽象的愿望,这种需求和愿望我们称之为“人生理想”。一个人,首先要学会生存,然后学会做人,再去实现你的人生理想。这个过
期刊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刻让整个中国为之伤恸: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地震发生后,网友们为遇难的孩子写下了许多首诗。读着这些诗,笔者泪流满面。这是用浓得化不开的感情写的诗啊!想一想,那么稚嫩的身躯,却遭受了巨大的苦痛;那么天真的眼神,却见证了无比的黑暗,谁不难过落泪?在这里,愿天堂的阳光能让我们的小天使们安心午睡,愿天堂的光明能让我们的小天使们尽情嬉戏。    孩
期刊
好奇心  一考生  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将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来,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这样一颗“心”。  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了的。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
期刊
心灵的空隙  一考生  晶莹的玻璃瓶,折射着光芒。有人拿起它,向瓶里装满石子,问:“满了吗?”一片明媚中,冰冷的石块挡住了舞动的阳光。  我们总会想到一些不堪的过往,忖度自己究竟可以承受何种重量。当石子一枚枚加入,当生命之瓶中逐渐堆积阴霾,块垒满胸,我们窒息地想,终于到了窒息的一刻。就像,面对那没了晶莹的瓶子,我们总会不假思索地答:“满了。”  ——那是个碎雪窸窣的清晨,他,一个成功的银行家,被诬
期刊
【真题回放】  (2007年福建卷)题目:季节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点试成“金”】  “季节”这道题,留给考生自主立意、自由选材、自选文体的空间是比较宽广的。就立意而言,可考虑:(1)青春只有一季,要好好珍重;(2)生命的季节里,有春、有夏、有秋、有冬,拥有从容、淡定的心态才能让生命更充实;(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面对人生旅途中的严冬应学会忍耐与坚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