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的年代拼什么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ushil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爆炸的年代,社交媒体史无前例地扩张,生活极度方便后,并没有给人们提供更多闲暇。再加上娱乐花样日新月异,如盘丝洞一样易进难出。人们将有限闲暇分配给不同亲友圈,分一点关注时事,剩下来的就用来疯传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灵鸡汤,读书至此成为一件奢侈的事。
  但实际上,世上没有比读书更便宜的事,也没有比读书更让自己增值的事。
  一个专家穷尽大半生的精力致力于专业研究,然后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一部著作,书印出来,以人人都可负担的售价在市场上流通,如此专家的学说便成为人们共同的文化资产。
  一个优秀作家将他的人生经验化成小说或散文,他对社会人生、历史文化有敏锐的洞察力,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和生活细节,展示社会的真实面貌,剖析人性的复杂与人心的幽微,在那些曲折而丰富的情节推展中,暗含人生的感悟与智慧。读一部小说,不但经历了某些人的人生,还从那些陌生人的遭遇里,感染世间的真善美,荡涤心灵,让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数千年来,人都是通过读书来长知识、长智慧,随着年岁的增加来长阅历、长经验。没有读书,阅历和经验都只在感性的层面,一个不识字的农民也有种田的经验,也经历生老病死,但他的眼界始终离不开大山,他的心胸也只有三分地一间屋。人要更深刻和广阔地认识世界,唯有通过读书来达到,因为人的实际生活经验有限,而知识的疆域无垠。
  现在有些年轻人不读书,他们以为信息已经够泛滥了,要明白世界,有各种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信息,世界就是那么回事,没什么奥妙,有什么不懂,随时“谷歌”—下,就有现成的答案。至于为人处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方式,千年以前那一套东西已经不灵了,年轻人自有应对世界的心法,那些在朋辈之间的交往中,自然会形成起来。
  年轻人意气风发,面对复杂的世界信心爆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追赶潮流唯恐不及。他们已经很难安静地坐下来,用心读书,想事,从历史中去追寻前辈的足迹,以更宽阔的心胸去想象未来。他们对身处的社会有关怀,但找不到着力处,他们对人世的是非有激情,但缺乏判断力。
  当然,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有共同的优势,也有各自的弱点,但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与前辈年轻时不同的是,他们不读书了。
  纸媒可能会没落,但在可见的将来,书店还会存在,即使再过一百年,总还会保留一些图书馆吧。也就是说,书总会在那里等你,你去不去找它,那是你的事情。
  你一心想发达,想干一番大事业,你学会钻营,会耍一点小聪明,在人际关系玩一点小花样,然后记住一些心灵鸡汤式的所谓人生哲理,你就信心满满去行走江湖了。你虽然也算是现代都市人,一天到晚出入社交媒体,打游戏所向无敌,你到处拿来现成的知识,能说会道,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过目即忘,你当然也会活下去,甚至活得不赖,但到最后,年轻人,你的生命会沉淀下什么?
  读书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便宜的事,是最应该做的事,也是最值得做的事。没有人读书的结果是,也没有人好好去写书了,写了书也没有人好好去编辑出版它了,编辑出版了,也没有人用心去推广销售了,百年以后,人类整体的思想水平會变成什么样子呢?这样的未来,难免令杞人忧天了。
其他文献
《中庸》有言:“知耻近乎勇。”岂止近乎勇,本来就是勇,能够敢于面对自己的人,尤其是敢于面對自己耻辱、又敢于改正的人,才是真的勇。  人不怕有错,贵在知错能改。谁都不愿意在错误中活着,之所以在错误中活着,是因为不知道错。一旦知道错了,人是愿意改的。知错不知错,在自己,不在别人。在他自己不知错的时候,你给他指出来,他往往还不认错,甚至逆反。你说我错,你才错呢?你凭什么说我错?你是乌鸦落在猪身上,只见别
期刊
“文字游戏”,听起来好像不怎么恭敬。文字是传达思想的工具,有使命和责任的,怎么可以“游戏”?其实就文字的操练而言,说是一种智力游戏并无贬低,不同的只是高超或拙劣而已。与琴棋书画之类性质上并无区别。作为语言的书面形式,中国文字有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又极独特,给文字游戏提供了极为丰富深厚的基础。  文字游戏几乎包括了灯谜、对联、诗词、游艺等方方面面。  “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期刊
每次迁居,或装修旧房,必定要扔掉大量垃圾。垃圾原是有用之物,年月久了,失其功能,便成垃圾,但主人一直保留着,因旧情犹在。一家一户事小,但整个地球上每天每时在大量产生垃圾,处置垃圾成了一大难题。最难处理的是垃圾人,从前平民死了,成为垃圾埋掉、火化,帝王死了,建陵寢。掩藏垃圾的墓穴却保留了珍贵的文物,垃圾异化了。垃圾都由人来处理,但人的躯体何时成垃圾,谁先成垃圾,只能由上帝定夺。显然,地球上容不下永远
期刊
年轻人的街舞中有一种形式称为飘浮,其步轻盈,飘然如行走云端,给人以空灵之感。而在时下官场,也有一种不好的作风叫飘浮,说话轻飘飘,办事风飘飘,做了一丁点事就飘飘然,这是另类的腐败,让老百姓很是厌烦。  史上因做事飘浮而误大事者多矣。战国有赵括者,不求实干,却崇尚理论至上,只把纸上文章做得花哨,结果长平一战,兵败如山倒,强盛的赵国也因此踏上了下坡路,同时中华词典上也就多了一条“纸上谈兵”的成语。三国的
期刊
有一个被坊间称作“狼爸”的人,创下“一门三北大”的奇迹,现在变成偶像级人物了。他介绍自己打骂兼备的教育方法:“中国几千年的礼不可丢,父亲就要有做父亲的威信,孩子不对,就要打!打,他们才能记住。”这种教育方式,成了一些变态者心目中的“英雄”“精神领袖”。变态者和变态英雄的狂热,你怎会陌生呢?这一点,二战期间的犹太人最清楚,世界人民也清清楚楚。北大对这一切同样不陌生,在十年浩劫中,它那里的“打砸抢”也
期刊
南昌发掘海昏侯墓引发的热议,至今不息。有提出“为何保存完好”的,有提出“为何埋如此多陪葬品”的,有提出“为何摘下中国考古界‘奥斯卡’”的,还有提出“为何研究海昏侯墓”的……这些都是专家们的事,我想说的只是两点,一是人之后人,二是人之后事。大凡有包括财力物力之内的“能力”所及的,例如王侯将相,富豪显贵,在闭上眼睛之前,最难释念的而又最费心力的,就是这两件事,平民百姓也一样,只是他们缺乏相应的“能力”
期刊
一个人应该讲规矩。钱穆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做人的规矩》,说:“诸位在家对父兄,应该要像一个子弟。在学校对师长,应该要像一个学生。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对个人来说,讲规矩,是自尊、自重、自爱、自我修养。一个有理性、有良知、有自我要求的人,应对规矩心存敬畏,对党纪国法、规章制
期刊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尽管也残留着社会地位上的区分,但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社会地位的标准,而以“德行”作为君子和小人的最大区别。  那么,君子和小人究竟如何区分呢?孔子告诉我们十条标准——  第一看“胸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释义:君子心胸光明开朗,神定气安。小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经常愁眉苦脸。  感悟:君子的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无论
期刊
现代汉语中的字词,往往都是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也经历了转化与变迁。有些语汇的“转型”,转来转去似也无伤大雅,变来变去应无参差大碍。比如,管你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还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归都是那个意思。但有些词汇的“转身”,既不能无端“华丽”,也不能随意“平庸”。因为它本身蕴含着思想、标志着文化。对这样的语词,滥而用之,俗而化之,恐怕是对老祖宗优秀文化的不敬,更是对先进文化塑造的不力。  
期刊
一说悖论,似乎是逻辑学,很深奥,实际上悖论十分有趣,可以“PK”脑筋急转弯。  孩子不睡觉,妈妈说:“谁都不准说话了,谁说话谁挨罚。”孩子说:“你说话了。”妈妈带头破坏了。一面干净的墙壁,上有标语道:“不准涂写。”也是自己反对了自己。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悖论。  这种悖论的延伸,演绎出了“脑筋急转弯”。这是一种语言游戏,台湾曾经有征集这方面话题的广告:“瞎掰有理,胡扯无罪。”“特别欢迎疯子、狂人、神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