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式逻辑的史料解读能力培养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4516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1]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素养以史料为载体,对史料进行准确解读,是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前提条件。当前教学实践中,对历史史料的准确解读,不仅是学生的一大瓶颈,对教师来说,在对史料的解读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选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答案与材料没有逻辑关系”等模棱两可的说法。历史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人文社会学科,运用史料进行论证,务必倚重逻辑推理。[2]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把形式逻辑中概念、判断和推理的理论运用到史料解读中,为准确解读史料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增强学生思维确定性,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以形式逻辑为工具准确解读史料,尚无专文著述,本文不揣浅陋,以高考试题为例进行论证,请各位方家斧正。
  一、概念—— 史料解读的基石
  在形式逻辑中,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人们必须先具有关于某事物的概念,然后才能做出关于某事物的判断、推理与论证。
  (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概念有两个重要的方面,这就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一个概念明确,就是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明确,也就是说,这个概念反映了哪些特有属性与表示了哪些事物,这两者都是明确的。[3]以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科综合第32题为例。试题涉及的概念有“公民”“陪审团”“专业法官”“司法解释”等,学生是否准确解读这些概念,直接决定着其能否正确解读试题提供的材料。从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角度分析:“公民陪审团”是指公民通过抽签组成的,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的组织,“职业法官”是指以法官为职业的法律专业人群,所以“公民陪审团”与“专业法官”有着不同的内涵;雅典城邦时期的“所有人”包括“公民”“外邦人”“奴隶”等等,因此“所有人”的外延大于“公民”的外延;雅典“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公民陪审团”的内涵外延则是相同的,在逻辑上两者属于同一关系。通过对史料中所含概念的辨析,准确把握了试题的信息,使准确作答有了可靠的保障。
  (二)概念间的关系
  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同,决定了概念之间存在着不同关系,然而客观事物是互相联系的,因而反映事物的概念之间也是互相联系的,探寻历史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加以揭示,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实现有意义的学习。[4]形式逻辑把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属种关系和并列关系。
  1.属种关系
  属种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在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中,外延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即被包含的概念)称为种概念。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必然具有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以2018年全国Ⅱ卷文科综合第32题为例。试题中的“自由民”包含了“公民”“平民”“贵族”等,所以“自由民”是属概念,“公民”“平民”“贵族”是种概念;“公民”包含了“平民”和“贵族”,因此“公民”是属概念,“平民”和“贵族”是种概念。由于属种概念之间是一种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两者之间是无法进行直接比较的。在试题给出的答案中,将属于属种关系的“公民”与“贵族”进行了比较,其实是不符合逻辑原理的,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
  2.并列关系
  概念之间的并列关系是指属于同一属概念的各个同层次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间的并列关系可以分為相容的并列关系和不相容的并列关系。同一个属概念包含着的几个同层次的种概念,如果其外延是相互交叉的,那么,这几个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叫做相容的并列关系。理解运用历史概念之间的并列关系理论,是准确解读史料的一个有力工具,反之就会出现问题,2018年全国Ⅱ卷文科综合第32题,正是错误地把“公民”与“贵族”当作了并列关系加以比较,而给该题的命制工作留下了遗憾。正如以上分析,“平民”与“贵族”两者是并列概念,该题如果将“平民”与“贵族”进行比较,则可以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从而避免陷入思维的误区。
  二、判断——史料解读的阶梯
  概念是判断的因素,而判断是概念的发展。判断就是断定事物情况的思维形态,判断的类型多种多样,常用的判断有性质判断、关系判断等。判断是否恰当,直接决定着对史料的解读是否准确。在厘清历史素材概念以后,就要对历史素材进行逐层判断。
  以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科综合第25题为例。该题选取的历史素材,教材没有正面叙述,因此,本题的内在难度较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史料的能力。汉武帝时期,社会问题纷繁复杂,其中王国问题是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学生对于汉武帝利用“推恩令”解决这一问题的知识较为熟悉,但是对于解决王国问题的复杂性,认识不一定深入。本题就选取了汉武帝时期的真实历史情境,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涉及的主要概念有“皮币”“诸侯王”“礼物”“租税收入”“货币”“思想”“地方”等,其中既有历史概念也有一般概念。在厘清以上概念的基础上,我们进行逐层判断:第一,汉武帝时期国家制作40万钱一张的“皮币”;第二,诸侯王参加献礼必须购买“皮币”用来放置礼物;第三,一个“千户侯”大约2年的收入仅能买一张“皮币”。在以上三层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综合判断:诸侯王参加献礼必须高价购买朝廷制作的“皮币”置放礼物。由此不难得出结论:“皮币”不是货币,但必须高价购买“皮币”的做法,给予了诸侯极大的经济压力,削弱了其经济实力,史料解读至此,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实践中,由于缺少判断意识,特别是不重视逐层判断的逻辑意识,学生在解读史料时,很容易忽略史料中的有效信息,常常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犯断章取义的错误,从而给最终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带来很大困难。《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围绕学科主干内容,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层判断,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其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解读史料,就是让史料说话,要让史料说出更多的话,不止是说出字面意义上的话,还包括说出字面蕴含意义的话,即从史料中最大限度获取历史信息,是解读史料的主要目标。[5]要实现这一目标,则必须借助逻辑推理。   三、推理——史料解读的终端
  形式逻辑认为,判断的下一个思维阶段就是推理,推理就是根据一个或者一些判断得出另一些判断的思维过程。根据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特征,推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演绎推理,另一类是归纳推理。
  (一)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就是前提和结论之间有必然性联系的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演绎推理有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
  1.直接推理
  直接推理,即只有一个前提的性质判断的推理,以2016年全国Ⅰ卷文科综合第41题为例。本题要求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实际上,就是一个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演绎得出具体论题的过程。考生通过对情景材料的分析,在已知知识的支撑下,由“制度构想与实践”演绎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三权分立制”等具体历史概念,并结合史实进行阐述。在具体的情景材料下,先提出历史事物的命题或特征,再让学生举例演绎证明命题的正确性,进而形成一个具体的论题,这种命题方式已经成为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发展方向,运用逻辑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确保其解题的正确思路。
  2.间接推理
  有两个以上前提的性质判断的推理,叫做间接推理。实践中,间接推理中的三段论常常被用到。三段论是这样一种推理,它由也只有三个性质判断组成,其中两个性质判断是前提,另一性质判断是结论;就主项和谓项说,它包含而且只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每个概念在两个判断中各出现一次。
  以2019年全国Ⅰ卷文科综合第33题为例。运用三段论进行推理:不同的殖民统治对独立后国家(或地区) 的影响不同,美国与拉美受到的殖民统治不同,所以独立后的发展状况不同。通过推理,我们找到了素材中包含的隐性信息,明确了史料的主旨即:英国与西班牙、葡萄牙的不同殖民统治方式,对独立后的美国与拉丁美洲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选项中的“本国生产方式”暗含了不同点,“本国”的内涵在北美洲指的是英国,在南美洲指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结合所学知识,英国此时已经进行工业革命,主要以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而葡萄牙、西班牙采取的是旧的生产方式,由于移植的生产方式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最终形成了独立后两者不同的发展状况。推理至此,问题的解答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由个别事物或现象推出该类事物或现象的普遍性规律的推理。归纳推理有完全和不完全归纳法之分,不完全归纳法又包括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两类。科学归纳法有两种基本方法。
  1.求同法
  求同法就是把出现同一现象的几种场合加以分析比较,在各种场合中,如果有一个相同的条件,那么,这个条件就是在各种场合都出现的那个现象的原因,这叫做求同法。以2019年全国Ⅰ卷文科综合第28题为例。利用求同法进行推理,在给出的三位名人中,他们有共同的身份“士人”,有共同的行为“经商”,由此我们可以推理出“士人经商”这个结论,结合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士农工商”可知,这种新现象的出现必然使“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2.求异法
  求异法就是某种现象在一个场合出现,在另一个场合不出现,这两个场合只有一条件不同,那么,这个条件就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这叫做求异法。以2019年全国Ⅰ卷文科綜合第24题为例。利用求异法进行推理,商朝17代30位王与西周11代12位王现象不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就不同,商朝17代30位王的原因是“兄终弟及”,那么西周11代12位王的原因就不是“兄终弟及”。进一步推理发现,西周11代出现12位王,平均每代约有1位王,即只有两位王之间是同代兄弟,故而归纳推理出:周代王位继承的方式是“代际相传”。这样一来,即便材料没有明确证据指出西周是嫡长子继承制,那么只要推理出了“代际相传”这个新的历史概念,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实证性的人文社会学科”[6],史料解读能力,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性,也是根本性能力。逻辑是有效思维的标准,要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必须讲逻辑。小到对一个字眼的适切理解,大到对一部巨制的宏观把握,往往都离不开逻辑,或者用了逻辑会事半功倍。[7]逻辑学教育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 “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8]将形式逻辑运用到史料解读中,运用形式逻辑基本原理,厘清历史素材中概念的内涵外延,对历史素材做出层层判断,进而通过逻辑推理找到隐性信息,最终准确把握历史素材的主旨,在帮助考生准确解答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解读史料的能力,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有助于促进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提高,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懂逻辑、用逻辑,我们依然走在探索的路上。
  【注释】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四章《说史料》,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54—55页。
  [2]王强、袁峥:《史料实证素养落地的逻辑性思考》,《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第11期,第17—22页。
  [3]金岳霖:《形式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24。
  [4]朱煜:《历史概念教学中的有意义学习》,《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00年第5期,第32—35页。
  [5]刘俊利:《基于课程目标的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渊源与内涵》,《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第9期,第19—27页。
  [6]徐蓝:《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解读》,《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年第6期,第95—96页。
  [7]徐飞:《讲逻辑,把语文思维教育落到实处》,《基础教育课程》 2020年第Z1期,第28—32页。
  [8]黄朝阳:《逻辑学教育对素质教育之价值》,《教育研究》2016第6期,第30—33页。
其他文献
[真题再现]  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  1.《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2)班  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演出:高二(5)班  (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在节目之间加上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
正确理解历史教科书中具体教学内容的旨趣,是开展历史教学的第一步和基石,而要真正“读懂教材”,领悟教学内容密码又绝非易事。“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课的教学,多是从“民族关系”视角切入,然后从政治变迁到民族战和,再到价值讨论,基本出不了政治交往、战争交合、经济交流的范畴。但部编版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将这节课置于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之中,单从单元标题已经透露出从“
近期,南方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多地遭受洪涝灾害侵袭,诸多大江、大湖已处超警戒水位,防汛救灾形势骤紧,全国同胞为之揪心。当此之时,更需坚定信心,积极作为,保一方安澜,保百姓安宁。  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一直是洪涝灾害多发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地势平缓,降水集中,受灾尤为频繁。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汛情、灾情异常严重。从6月2日至7月12日,中央气象台连续40天发布了暴雨预警;7月12日,鄱阳湖
新世紀以来,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2018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颁行,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2019年9月,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中外历史纲要》在6省市试用,到2020年9月,广东等十余省市加入,目前已有20个省市的高中采用新版《中外历史纲要》教科书。新版教科书确实做到了微言大义,但如何在课时有限、而内容庞杂中突出主题,如何深刻理解教科书中所涉及的相关历史学专业内容,相信老师们还有很多困惑
在历史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思想史是一门需要更多理论思辨的学科。但受制于思维习惯、学术素养和教材体例,教师在讲授思想史内容时很容易出现教条化和简单化的倾向:从固有模式出发,以概念解释概念,思想史教学很可能是索然无味、乏善可陈。如何化解思想史教学中的教条化、简单化倾向一直是一些一线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些一线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在此,笔者就以人教版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的部分教学案例为
2020全国Ⅰ卷的第42题再次打破常规,呈现出了生动的情境问题,给学生一个明确而具体的“任务”,此题没有延续过去围绕材料自拟论题、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等考查方式,而是以更加明確、更加生活化的任务情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更随之以深深的震撼。  这道题充分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强调的“情境,是高考评价的考查载体。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1]42题的妙处
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谭其骧语)!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高度重视历史的地理舞台,把历史地图作为培育素养的重要载体。纲要上教材与配套地图册[1]共使用近150幅地图,其中约20幅同名地图,如教材P16与地图册P6均配有《秦朝形势图》(前者是正文辅助栏目,以下简称辅助配图,见下图1;后者简称地图册图,见下图2)。  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地图是编撰者在专业历
鄉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但产业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与一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与决策者的战略选择、坚守,与村民内生动力的挖掘等息息相关。  尤需指出的是,不能为了发展产业而“铲村毁田”,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乡村振兴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  本期封面报道选择多个产业兴村的典型代表,深入挖掘其如何逐步实现产业兴旺,让村民过上小康生
一、“问题引领”的内涵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动学生思维力,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教学方式。2017年版《高中歷史课程标准》指出:指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设计应“以问题引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设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的问题。”[1]  但在当
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子,透过它可以看到你的思想和灵魂。文章也应具有这样的一扇窗子,即“点睛”之笔。作为文章的眼睛,运用得好,能使文章生动传神,大放异彩。要想借点睛之笔助自己妙笔生花,我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精雕细刻:    一、标题扣题,眉目传情    “题好一半文”,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那我们如何做到标题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呢?    1.巧用修辞。  修辞能增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