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深化现代舞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探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x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舞蹈教育在中西舞蹈文化交流的新形势下也开始不断融入时代性。现代舞作为一门具有现代性的学科,在艺术类高校尤其是舞蹈专业的引入是极其重要的。古典芭蕾基本功训练和民族民间舞等专业课程都已逐渐融入现代舞的内容,比赛中的剧目、电视舞蹈等也都开始融入现代舞思维。但是目前艺术类专业的现代舞课程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少教师依自己的教学习惯开展教学,学生也只基于动作模仿,思维开发训练较少。文章以四川成都地区为主展开调查,了解目前现代舞课程开设情况,力图使现代舞课程的引入打开学生的身体和思维,丰富舞蹈教学的含义,提升舞蹈教育理念,推进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优化教学体系。
  关键词:现代舞课程;舞蹈教育;现代性
  注:本文系四川工商学院转型改革项目“现代舞”(2018SFKC3)研究成果。
  21世纪以来,中西方舞蹈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日趋频繁和深入,但学界对这一交流所展现的新形势、新动向、新特征的关注尚不够充分,这导致高校舞蹈专业的发展与中西舞蹈文化交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脱节的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现代舞作为一种西方舞蹈文化的“舶来品”,在当前高校舞蹈专业中的地位尚存争议,且缺乏与中国本土舞蹈文化的有效衔接。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探讨艺术院校深化现代舞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一、现代舞的发展历程
  现代舞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提出是为了否定芭蕾的因循守旧,打破芭蕾的固定模式,提倡自由,关注身体本身。现代舞最开始被称为“自由舞蹈”,它的初衷是为了拉近舞蹈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反对舞蹈单纯追求高难度技巧动作。现代舞最开始产生于美国和德国,在现代舞之母的伊莎多拉·邓肯的启迪下,两个国家的现代舞也开始进行互动、学习、交流,后来形成相融、互补的新品种。现代舞从产生开始到当今社会经历了五个时期:自由舞时期更多的是探索和抛去束缚,邓肯的出现为现代舞的建设和发展奠基了一定的基础;而早期现代舞的很多作品虽都蒙上了争议的色彩,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印度的舞蹈艺术发展;古典现代舞的发展高潮是和美国经济大萧条的背景无法分割的,这种社会背景刺激了现代舞实践和理论知识的共同发展;后现代舞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时期,现代舞在一些想法独特的前辈的带领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后后现代舞时期更多的是“集百家之大成”,以一种吸收和创新的方式不断开辟,不断成长,不断丰富。
  二、现代舞课程的发展现状
  笔者以四川成都地区的高校为调查对象,前后共观摩了6所高校的现代舞课堂、考试及其专业汇报,其中民办高校有三所,分别是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传媒学院综艺影视学院、四川电视电影学院;公立院校共三所,分别是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音乐学院。
  通过观摩这6所高校的现代舞课堂,发现公立院校的现代舞课堂更加偏基础性训练和技术性训练;而民办高校的现代舞课堂则更加注重复合性和表演性训练。但所有高校的现代舞课堂基本是沿用古典现代舞的训练体系,都以葛兰姆技巧和韩福瑞技巧为主要训练要点。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以“收缩与延展”(Contraction & Release)为其动作原理,技巧训练注重收缩下腹部肌肉以凝聚动力,再将此动力发放以延伸动作至更远、更高、更长。地板训练包含坐姿、跪姿及躺姿;站立动作以重心移转、平衡及延展为主;流动组合以走、跑、跳、转以及三拍子的变化为主要的训练诉求。杜丽丝·韩福瑞(Doris Humphrey)以“跌落与复原”(Fall & Recovery)为其动作原理,技巧训练以摆荡(swing)与重心转换(weight shift)时所产生的动力为主,形成“起动、滞留、落下、再起”的弧形动作循环。
  通过走访这些高校,笔者发现现代舞课堂训练普遍存在一个盲点,即误认为有一个“最好”的,或是“最正宗”的理想原型。传统舞蹈的训练要求有一个理想原型,无论是芭蕾舞里的天鹅,古典舞里的英雄或民间舞里的农民,所有依据传统方式教授现代舞的老师,也急于找寻一个现代舞的理想原型。但是现代舞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实在没有任何一套体系能够被认为是“最好”和“最正宗”的。最好的训练方法是尽量提供各式各样的体系给学生,让他们通过不同的体系,从多方面训练身体,并打开眼界,使学生自行选择他们觉得“最好”并“最合适”自己的体系。
  三、现代舞课程深化改革的重要性
  (一)解放天性、打开身体
  现代舞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第一个重要性必定是在课程教学中强调解放天性、打开身体,要凸显现代舞之所以区别于其他舞蹈类型的这一核心特征。不是所有的舞蹈种类都能起到解放天性的作用,这是现代舞的独特意义[1]。解放天性不是任意所为,更多的是脱离原本芭蕾舞严谨的规范,追求身体自然、放松的状态,感受身体的每一个骨骼的变化和运动轨迹。人的身体本身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是极具潜力的,现代舞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清晰地感受自己的每一块骨骼不同的运动,每一块肌肉不同的发力,从而让身体产生不同的质感。现代青年艺术家谢欣就是经过长期的现代舞训练,身体开发得非常棒的舞者,欣赏她的作品能清晰地看到她的身体运行轨迹。因此,现代舞的训练,不是去模仿老师,而是通过老师设定的动作练习,去了解自己的身体,让自己身体拥有无限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舞课程不能仅仅满足于基于身势和动作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更不能用僵化的套路束缚师生对身体及其表意功能的感知和想象;相反,进一步的教学改革需要更加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追问“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去学”的基本问题,打通身体感知和意义认知在教学理念和实践中的互通桥梁,使学生明确学习现代舞的目的、原则、方法和价值。
  (二)开拓思维创新模式
  金星曾说过:现代舞课程训练最重要的就是身体和思维。因此,现代舞课程对于思维的开发则是必不可少的。现代舞的思维是不受限制的,没有程序化的规格模式,没有固定套路,一切都是以打破旧的,创造新的为原则,去不断尝试新鲜的东西。现代舞训练体系与传统训练体系最大的不同就是:传统训练体系中,要把某一个人身上的印记抹掉,让他去塑造理想中的人物或者角色,这个时候只要角色,没有自己;而现代舞不同的是,它就是要打破传统模式,强调每一个不同的身体,发现每一个人自己不同的特质,重点在于人本身。越是优秀的现代舞作品,越能看见不一样的思维创新,以及独特的动作质感。
  (三)优化舞蹈教育体系
  在舞蹈院校设立现代舞课程并深化其教学改革无疑是当今现代舞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2],艺术高校更是传播现代人类生活文化的重要基地。现代舞作为具有现代性的艺术学科,更能审视当今人们的思维和生活状态,成为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舞蹈基础课开始融入现代舞元素,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舞蹈学专业的学生人才培养计划里已经不止开设古典芭蕾基本功训练,在此基础上还开设了独立的现代舞基本功训练。除此之外,动作分析与编舞、舞蹈编导、街舞、爵士等多门课程都离不开现代舞元素。现代舞的融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内容,更容易与所学内容产生共鸣。现代舞本身就是现代人对当下生活状态的体现和对当下社会的理解和反思,将其融入教学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果。而想要冲破禁锢,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育体系,以科学的手段践行最完善有效的教育体系,现代舞课程的设立则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现代舞具有“现代”二字,就意味着它更适合现代高校教育理念,更适合当代大学生。因此,舞蹈教育体系要与现代接轨,使自身更加完善。現代舞创立的初衷是拉近舞蹈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任何制度和体系脱离现实而营造出来的“非现实”最终将不被自然规律理解[3]。
  参考文献:
  [1]刘妍.现代舞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探索与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1):78-83.
  [2]张守和.行者无疆: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学科发展回顾[J].舞蹈,2015(3):32-34.
  [3]金秋.明确定位 培养文舞双全的舞蹈人才:北师大舞蹈学教学情况报告[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4):13-15.
  作者单位:
   四川工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对黄虎威先生的《阳光灿烂照天山》这首曲子的整体艺术取向进行简单概述,在主题思想、结构、表现手法、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在表演过程中有关气息、运指、吐音、音准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长笛;黄虎威;《阳光灿烂照天山》;演奏技巧  《阳光灿烂照天山》这首曲子是在1972年由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黄虎威先生创作,这首曲子充分地展现出我国新疆地域音乐作品风格,具有浓
期刊
摘 要:文章运用符号学的方法对极少艺术的“物性”美学进行了分析,主要简述极少艺术“物性”的美学特质,运用皮尔斯符号学“再现体”与“对象”的理论对“物性”美学进行了分析,并借鉴海德格尔关于“物性”的思想分析了极少艺术作品的物化和符号化。  关键词:符号学;极少主义;“物性”  一、极少艺术“物性”的美学特质  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有两个重要的艺术流派,一个是波普艺术,另一个则是极少艺术。事实上
期刊
摘 要:书法艺术是书法艺术家对生活的态度与情感的高度凝练,也是艺术美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我国,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相同,传承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其通过对于文字的变形与书写,使文字能够传达创作者的情绪和意志,令欣赏者感受到其中的美,今天,书法艺术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均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赞誉。文章对书法艺术的本质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书法艺术在当代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探讨。 
期刊
摘 要:郑板桥书法在书法界久负盛名,它变化莫测,由画及书,繁而不乱,是汲取传统书法的精华凝练出的贯彻创新精神的一种字体。郑板桥书法突破了书法与绘画之间的差异,将章法自然的书法呈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书法内容中表达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是书法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关键词:郑板桥;书法;艺术特色  郑板桥是清代的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在艺术创作方面有很高造诣。他所作的兰花图为世人称赞,其书法融隶、
期刊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要求我们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和面向未来。为了发挥内蒙古地区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价值,需要围绕这个“特”字进行相关的开发与利用活动。只有开发与利用好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加强艺术产业链建设,才能逐步提升当地的经济、文化影响力。文章就“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地区开发利用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实践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策略,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民族民间艺术
期刊
摘 要:现代科技与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教育体制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社会学科之一的美学,在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与改革下早已深入不同的科目当中,并且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音乐美学是音乐表演的理论基础,它可以通过美学来直接为观众带来与呈现出听觉和视觉上的盛宴。文章主要针对美学的构建与发展和对音乐表演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促进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音乐;美学;音乐表演  音乐美学
期刊
摘 要:良好的视奏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其音乐素养。因此,钢琴教师结合钢琴教学实践,从加强读谱训练、提高盲奏能力、促使持久练习、提高音乐记忆力和重视训练曲目选择这五个方面来对学生有效地进行视奏训练,可以优化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钢琴教学;视奏训练;途径探讨  近年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迅速,钢琴教学因在音乐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逐渐受到
期刊
摘 要:徐沛东声乐作品《曙色》展现了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概况,处处洋溢着作为华夏儿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文章通过对歌曲《曙色》进行创作语境和歌曲概况的介绍,分析解读其社会价值和社会作用,进而对其实际产生的不同层次的功用进行探讨,尤其对审美作用和伦理作用的分析,揭示出了优秀声乐作品的实际作用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曙色》;徐沛东;声乐作品  徐沛东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之一
期刊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文化艺术研究逐渐被教育界重视,我国相关学者开始进行筝乐研究,并在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域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国筝乐文化正凭借丰富的内涵、独特的审美意蕴等特点,不断地推动着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文章以筝乐文化传播为主要研究内容,详细分析了筝乐文化传播对筝人创作的启示,以及筝乐文化传播对筝人培养的启示。  关键词:筝乐文化;创作技能;创新精神  注:本文系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追求也从原始的满足温饱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享受,对于文化娱乐活动与健身一类的项目参与热情特别高。广场舞作为一种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依托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逐渐成为城市和乡村都广为流行的运动项目。文章基于广场舞和全民健身之间的关系,对全民健身视野下广场舞发展面临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出全民健身视野下广场舞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