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多人看来,能说会写是语文老师区别于非语文老师的最明显的特征,尤其是“写”,似乎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是“笔杆子”。从情理上论,这个要求一点也没有刁难的意思,因为一个语文老师如果没有较强的“口头说话”和“笔头说话”的能力,哪里有底气走上讲台?可实际情形到底如何呢?恕我们直言,恐怕不容乐观。据了解,不少语文教师平时很少写东西,不用说“下水作文”和教育日记、教学反思了,就是为了职评不得不写的教学论文,也是人云亦云毫无新意地敷衍而成,甚至请人操刀。久而久之,何来书卷气(爱写作的人必然爱阅读)和过硬的笔头功夫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读了《叶圣陶教育名篇》中的《写作是极平常的事》一文后,我们似乎明白了。
缺少单纯明晰的写作目的。叶老认为“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因有需要,才拿起笔来说话,这正同他孩子时代说‘吃’和‘抱’一样的自然”。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这种“需要”,除了源于读了大量文学作品、比其他人更敏感的心灵和更爱表达的冲动,还应源于教学工作自身。众所周知,大凡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显著的语文教师,几乎都有坚持写教育日记、教学反思的习惯。他们写作的动机往往很简单,就是留下宝贵的经验,挖出存在的问题,给自己鼓劲,给自己鞭策。日积月累下来,这些鼓劲和鞭策就成了一股无形的动力,推动着他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与他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些语文教师的写作目的太功利化了,就是为了应对职评。由于平时懒于思考和动笔,这种应对到最后多半成了应付,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没多大价值了,写作水平怎么可能得到提高呢?
缺少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平常不怎么动笔的教师,除了推托没空写,往往还有一个共同的借口,那就是感觉没什么素材可写。果真没什么可写么?叶老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一件事物,你知道得清楚的;一个道理,你明白得透彻的;一个意思,你思索得周到的;一种情感,你感受得真切的,这些都是你自己的东西。如果需要动手写作,你就以这个为范围。”可见,在我们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涯中能够撷取的写作素材还是很多的,你若是觉得无从下笔,那只能说明你还不曾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才分不清哪些“事物”“道理”“意思”“情感”是值得写下来与人分享的,才不能敏銳地捕捉住那些也许细微却弥足珍贵的写作点。
缺少水滴石穿的持久韧性。不肯勤于动笔的教师,其实并非不懂得凡事贵在坚持的道理,而是畏难,所以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有着凭几篇文章就成为行家里手的一蹴而就的幻想。关于这个问题,叶老说:“在初动笔的时候,写不好几乎是必然的。从写不好到写得像个样子,这期间还要经过一段辛苦的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除了多读多思多写,没有别的法门。很显然,这就在考验我们的恒心和毅力了,我们只有调整好心态,坚定不移地朝着心中的光亮前行,才会在不远的将来收获到水到渠成的喜悦。在这一方面,教育大家李镇西可谓绝好的榜样。他从参加工作之初就有写教育日记和教育故事的习惯,迄今为止,三十六年过去了,他留下了上千万字的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教育随笔。正是这些沉甸甸的文字,孕育了他的教育智慧,铸就了他的教育风骨,使他成为堪称当代教育良心的好老师、好校长、真专家。
缺少严于律己的进取精神。说到严于律己,我们不妨再回到本文的开头。虽然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是对所有学科的教师而非仅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对这一要求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深切的体会。原因何在?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用到它,而且由于教学工作的需要,使用它的时间要远比其他人多得多,再加上曾在高校进行过数年的专门学习,理应对它的美有着特别真切的感受,更乐于亲近它,更善于使用它。另外,从学科教学的角度说,要想让学生对母语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怕写作文到会写作文甚至爱写作文,我们自己首先得对母语有很强的语感,并具备较好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否则哪有资本去指导学生写作文呢?总之,我们必须从这两个层面去体会“严于律己”的含义,重新审视我们与母语的关系、与语文学科的关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用高标准严要求逼迫自己越来越合格、越来越优秀。
弄清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后,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埋下头来,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阅读和习作两项入手”“学习写作的方法”,讲真话,吐真情,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别人我们的身份——语文老师。
缺少单纯明晰的写作目的。叶老认为“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因有需要,才拿起笔来说话,这正同他孩子时代说‘吃’和‘抱’一样的自然”。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这种“需要”,除了源于读了大量文学作品、比其他人更敏感的心灵和更爱表达的冲动,还应源于教学工作自身。众所周知,大凡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显著的语文教师,几乎都有坚持写教育日记、教学反思的习惯。他们写作的动机往往很简单,就是留下宝贵的经验,挖出存在的问题,给自己鼓劲,给自己鞭策。日积月累下来,这些鼓劲和鞭策就成了一股无形的动力,推动着他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与他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些语文教师的写作目的太功利化了,就是为了应对职评。由于平时懒于思考和动笔,这种应对到最后多半成了应付,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没多大价值了,写作水平怎么可能得到提高呢?
缺少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平常不怎么动笔的教师,除了推托没空写,往往还有一个共同的借口,那就是感觉没什么素材可写。果真没什么可写么?叶老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一件事物,你知道得清楚的;一个道理,你明白得透彻的;一个意思,你思索得周到的;一种情感,你感受得真切的,这些都是你自己的东西。如果需要动手写作,你就以这个为范围。”可见,在我们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涯中能够撷取的写作素材还是很多的,你若是觉得无从下笔,那只能说明你还不曾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才分不清哪些“事物”“道理”“意思”“情感”是值得写下来与人分享的,才不能敏銳地捕捉住那些也许细微却弥足珍贵的写作点。
缺少水滴石穿的持久韧性。不肯勤于动笔的教师,其实并非不懂得凡事贵在坚持的道理,而是畏难,所以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有着凭几篇文章就成为行家里手的一蹴而就的幻想。关于这个问题,叶老说:“在初动笔的时候,写不好几乎是必然的。从写不好到写得像个样子,这期间还要经过一段辛苦的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除了多读多思多写,没有别的法门。很显然,这就在考验我们的恒心和毅力了,我们只有调整好心态,坚定不移地朝着心中的光亮前行,才会在不远的将来收获到水到渠成的喜悦。在这一方面,教育大家李镇西可谓绝好的榜样。他从参加工作之初就有写教育日记和教育故事的习惯,迄今为止,三十六年过去了,他留下了上千万字的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教育随笔。正是这些沉甸甸的文字,孕育了他的教育智慧,铸就了他的教育风骨,使他成为堪称当代教育良心的好老师、好校长、真专家。
缺少严于律己的进取精神。说到严于律己,我们不妨再回到本文的开头。虽然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是对所有学科的教师而非仅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对这一要求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深切的体会。原因何在?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用到它,而且由于教学工作的需要,使用它的时间要远比其他人多得多,再加上曾在高校进行过数年的专门学习,理应对它的美有着特别真切的感受,更乐于亲近它,更善于使用它。另外,从学科教学的角度说,要想让学生对母语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怕写作文到会写作文甚至爱写作文,我们自己首先得对母语有很强的语感,并具备较好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否则哪有资本去指导学生写作文呢?总之,我们必须从这两个层面去体会“严于律己”的含义,重新审视我们与母语的关系、与语文学科的关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用高标准严要求逼迫自己越来越合格、越来越优秀。
弄清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后,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埋下头来,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阅读和习作两项入手”“学习写作的方法”,讲真话,吐真情,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别人我们的身份——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