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茶的“安神”功效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yi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喝茶有益健康,几成常识,特别是中国人,不仅能把茶这样一片树叶,发明成为饮料,用来消食解渴、补充营养,还能在种茶、制茶、品茶中阐扬出我们的文化和艺术之美,而那些更进一步的妙人们,还能在一碗茶汤中,表述出我国最为深邃的哲学和宗教。
  中国古人的学问,并不如今日这般,有如此精细的分科别类,中国的古人,也没有如今人这般,有这么强烈的行业和专业意识。因此,古人记载饮茶之有益健康,首先并不是刻意为之,要把茶叶研究透了来为我所用,也并不是为了要成为茶叶的专家或茶文化的学者,以此可立身社会。要明了中国古人之所以推崇喝茶养生,还要从对于“学问”的认识开始说起。
  古人的学问,其构成的核心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谦卑”,一个是“利人”。首先是面对他人和自然,认识到一己生命之孤独和有限,从而引发思考和探索,以求超越和明了,这便是谦卑的意涵,是学问之所以发生的缘起和立意,而后,才有学问之所以成其为学问的因由和种种成果。
  古人因为谦卑而求学求真,因为求学求真,从而渐渐有其所得,有其所得以后便自然而然地思及并对比于他人,从而明显看见了他人的一些糊涂和不是,因而产生恻隐之心,便会有各种“利人”的自然行为,要去劝世醒人,或者著书立说。因此,中国古人的学问,只是源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义”的情怀,而绝非是因为弱肉强食的所谓丛林法则的“利”的驱动。物质和名声的那些利益,都是在真诚地奉献以后的水到渠成和瓜熟蒂落之事,他们要么并不在意,要么是在意得极其有限。中国古代的哲学、医学、史学、文学,其本来面目都莫不如此,是人类社会真诚自然的一个行为和结果,而绝非是基于利益的追求,轻佻肤庸地先在心中谋划出一个某种学问的“蓝图”,然后步步去实现它。后者的所谓“学问”,其实一开始,就与真正的学问背“道”而驰。
  之所以要讲讲以上的这些题外话,是因为若是不先明了这些背景,我们就总会落入用现代人的眼光和立场去解读古人的窠臼,从而导致误解和轻慢。比如古人讲“茶为万病之药”,讲“茶能轻身换骨”,等等,一系列讲到饮茶有益养生和健康的话语,其真正要表达的意思,一来并不是文字本身所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二来也并不是从我们现代人的立场所可以武断地加以测度和评判。
  茶对于养生和治病的功效,综合古人的记载,一共可归纳出二十四条,称为茶的“二十四功效”,比如有“少睡”、“消食”、“下气”、“利水”、“安神”等,而其中,最为明显的,或者说其实最为医家所推崇的,应该是“安神”这一项。
  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医的理论基础是来源于“精气神”的哲思,而这三者中,最根本的便是人体之“神”。一个人能做到精神内守而不散乱游离,就自然能够暗合妙道,顺与自然,从而精气充盈,在人间“度百岁乃去”。《上古天真论》中有一段很精妙的话把这个讲得很清楚:“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最后的一句“德全不危”可视为这段细论“精气神”之道的高度总结。我们眼下的社会,一提“道德”二字,就敬而远之,总觉得其严肃、无趣,甚至于虚伪。然而道德,是我国文明的核心,所有的学问都以此为归宗。道是德之体,德是道之用,一个人学习德行的目的,并不在于标榜自己,而只是在于明了和知道一己之心,不被外境和内心的胡思乱想所抓住,其实是很自在的一个环节,而其目的,则在于能够渐渐入于道途,最终达到生命质量的升华。这就是“德全不危”的意涵。而生命质量的提升,核心在于精神的内守,所谓“守静笃、致虚极”,从而使得人体真气从人,精力充沛。
  因此,中国人的“道德”的概念本身,从来就没有人我对立的二元色彩。而中医,和我国的哲学相辅相成,以其一整套的技艺和药理,帮助人体回归其“神”,进而使得“精气”能有其所遵循和生发。孙思邈说一个人神若散乱,便“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饮茶可以“安神”,是怎么个安神法呢,不是说从外界有一个东西进来,自然而然就对我们的精神“动手术”,使其安定起来,而是茶叶首先有这个物理功能,这是茶叶作为“药效”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这个物理功能还应该和人的心理功能相互契合,如此才能事半功倍,让茶呈现出其“茶德”来,而这才是中医认为茶可以“安神”的最根本缘由。
  研究中国的茶,首先要真诚地追求中国的“道”,如此才能融会贯通,品得其个中滋味,包括茶与健康的关联种种。
其他文献
鼓和茶的因缘深远,武夷山传统的喊茶仪式中即有鸣金击鼓的情节,佛教寺院中也设置有“茶鼓”。本席以大鼓作为茶几,并不会真正擂响物理学意义上的鼓声,而是以此来触动品茶者对鼓声的回忆和感应,从视觉中唤起听觉,让不同的感官之间因人的强烈感受而产生关联,记忆中的鼓声咚咚,将与品饮岩茶铁罗汉时产生的充沛茶气产生共鸣和共振。  (2013福建省首届茶席设计大赛一等奖)
期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南宋朱熹《观书有感》  在我国历史上,南宋是很令人难忘的一个时代。如果说中国的历史由各种不同风格的山水画卷组成,那么南宋一定就是那幅清丽婉约的江南烟雨图。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与文化,与歌舞升平中掩饰不住的故国情思,几许清醒,又有几多迷茫。  茶是那么被宋人深爱着。人们精心呵护着绵延到云端的茶园,细心地研究着茶叶的加工技术,如痴如
期刊
这是特意强调私密性的双人小型茶席,或可想象一对恩爱情侣相对而坐,品茗交谈,茶水交融:又或两者正相隔天涯,事茶者实有其人,品茶者则虚位以待,情侣一方煮水品茗,以此茶席寄托相思,“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殷殷期待红袖添香之温柔情景的再现。  (2013福建省首届茶席设计大赛最具创新奖)
期刊
在我们面前,有两个“茶王”。一个是天福茗荼(以下简称天福)的缔造者李瑞河,一个是在天福发展历程中里程碑式的茶品——天福813人参乌龙荼(以下简称813)。他与它相辅相成,李瑞河亲手打造了813,813也成就了他的荣耀与梦想。  对于李瑞河而言,813的重要性在于精神价值,并远远超过了它作为茶品本身。它就像是一位追随李瑞河出生入死、开疆拓土的功臣良将,让天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打开局面,并在往后的日子
期刊
每年,宋徽宗都会从进贡的建盏中挑得一两件,用以嗜好的斗茶。宋朝那时,日渐盛行的斗茶之风,使得建盏愈叻口风靡。于是,茶与建盏有了百转干回的缠绵。  到了现代,茶的品种多样,配之茶器也是五花八门,而很多人独恋建盏,它的厚重感与独特的斑纹似乎更能显现出茶的韵味。  古时,斗茶兴而建盏盛  中国饮茶习俗自汉唐时代就十分盛行,入宋以后,此风尤盛,在上层社会中最为流行的是“斗茶”,这是一种比唐代煮茶更为进步的
期刊
“花道插的从来都不是花,它是一种心灵的修行。”与花艺师郭少静的交谈中,她反复强调到。她研习的日本池坊花道倡导的就是这种境界。日本天文元年(公元1532年),相传的《池坊秘传》中就有“花之心应为我心也”的记载,以后数百年花道的传承与延续,始终都沿着“表现人的心灵”这个轨迹。与花打交道的十多年间,郭少静一直遵从着自己的内心,那就是对自然的热爱,一心一意地善待植物,用自己的巧思妙想展现花草的天然之美。 
期刊
都说百闻不如一见。一口浓重的沧州方言,说起人生哲理来格外有喜感,表情永远都是那么的憨厚平和。他,就是被网络热议的“最萌”法师延参。  和蔼可亲、风趣幽默,谈笑间,人世的哲理、玄机在他的妙语连珠之下,淋漓尽致地诠释出来。透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大家感受到的除了快乐,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他朴实禅风下佛学造诣的高深。宽容、豁达、平静……一句句处世的箴言,在他会心笑语的注解下,通俗易懂耐寻味。  一杯茶,人生好
期刊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在这万物凋零的冬日,捧着一盏热气腾腾的香茗,不仅是暖在心头的优雅与惬意,更是将茶香氤氲的淡然与和谐传遍神州大地。  2014年1月4日下午,来自海峡两岸25个城市的茶人、茶友们同时举办《海峡茶道》全国迎春茶会。不论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哈尔滨,还是绿意盎然、花儿鲜妍的南国丽江,不论是首都北京,还是海峡对岸的台北……一杯茶将天下茶人紧紧维系在一起,在茶的清净与
期刊
朱庆馀,唐代诗人,名可久,古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宝历二年(826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朱庆余诗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177首,辑为2卷。朱庆馀留给唐代诗坛的著名轶事,就是曾作一首《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自荐材料,以增加金榜题名的机会。诗是这样写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猛一看,这像一首闺房之诗,但张籍读後大
期刊
蔡荣章  现任漳州科技学院(原漳州天福茶学院)教授(2007~)、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013~)。无我茶会创办人。http://contemporaryteathinker.com网站创设人。台湾陆羽茶艺中心创办总经理(1980~2008)、陆羽茶学研究所所长(1985~2008)、《茶艺》月刊主编兼社论主笔(1980~2008)。  小壶茶法是指使用小型壶具(约400CC以内)冲泡叶型茶(非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