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个体差异,所以运用“等级制度”评价学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和要求。本文从初评等级、流动等级和消除等级三个方面介绍了“等级评价”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课堂评价 等级制度
在目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的成绩不断被弱化,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已成为“众矢之的”。可是,笔者倒觉得英语的学习和评价不妨运用“等级制度”。因为学生有个体差异,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差异性也是正常现象。我们教师要想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就必须运用“等级”加以分明,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
1. 初评等级,有助于教师有的放矢
教师接手新的班级,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基本技能摸底划分,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能够积极主动的开口说英语,语音、语调准确,语速适当;能够听得懂句子以及简单的英语语段。B等级能够大胆运用英语回答问题,语音、语调正确,语速适当;基本能够听懂句子和语段。 C等级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回答问题,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听得懂句子,只能了解语段的大体内容。没有设置D等级就是因为对学生要以“鼓励”为主,不能把差距拉的太大,让学生望而生畏。
一个班45人,根据摸底划分为A、B、C三个等级,A等级12人,B等级21人,C等级12人。在学习人教版英语7B 《Unit 6 I’m watching TV》时,笔者给出不同的要求:A组的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单词,会用量词,还能正确运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m watching TV. / What’s he doing? He’s using the computer. B组的学生在掌握单词的基础上,会使用进行时态表达。C组的学生要求能听懂,会说,会读,会拼写单词:newspaper, use, soup, wash, movie, just等,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合适的训练,C等级的学生脸上也有了成功的喜悦,A等级的学生也不必浪费时间等待。后进生在不断进步,优秀生也在向着更高的目标进步。
2. 流动等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等级制度”评价并非一成不变。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能力和成绩的变动很大,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进步状况以及稳定程度进行“等级”的流动。等级流动要根据“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再评价。每个单元学习结束,都要进行总结反馈,这其中有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听说读写的训练结果都可以拿过来对学生进行再评价。
学习完《I’m watching TV》这个单元以后,教师创设了对话情景,主要是练习进行时态的用法。很多B组的学生不但掌握了目标2中时态的用法,还会灵活运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m watching TV. /What’s he doing? He’s using the computer. 在编写情景对话的时候,还编写出应时应景的对话,能力不亚于A组的学生。C组的学生也可以运用句型进行对话,虽然熟练的程度不够,但是与他们自己相比,已经很不错了。经过综合试题的检测,B组有8人直接进入A组,C组的学生也有4人的直接进入B组行列。这说明学生即便是“落后”也是暂时的,一旦用心面对,就一定会赶上来。“等级”划分还可以刺激学生的上进心,鞭策学生继续前进。
3. 消除等级,全体学生努力的目标
“等级制度”评价只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情况,并相应地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面对不同档次的学生,给出不同难度的要求,可以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但是“等级制度”不是给每个学生定身份、贴标签。每个学生都是发展变化的,某一段时间的暂时落后并不代表就一直处于低层次的类别。“等级制度”的初衷是因材施教,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最终消除等级制度,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在《I’m watching TV》一单元的学习后,最终全体学生都能实现3个学习目标,B、C两组的学生都可以灵活运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m watching TV. / What’s he doing? / He’s using ...进行对话,并且在对话中,很恰当地运用动词的进行时态。全体学生都达到了A组学生的读写能力。综合试题检测后,B、C两组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等级流动的时候,都陆续向更高的等级迈进。经过巩固训练,学生都能够达成最高目标,“等级”在无形中已经消失。
“等级制度”的评价方式,是在学生初入班级时划分层次的手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划定层次以后,帮学生循序渐进地进步。学期结束的时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上升一个“等级”,取得可喜的进步。初期用“等级”评价,为的就是最终把“等级”消除,如果每个学生都能达到A级标准,哪里还有“等级”之说呢?
[1] 杨海涛.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验研究[J]. 学周刊, 2011(02).
[2] 侍晓云. 基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06).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课堂评价 等级制度
在目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的成绩不断被弱化,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已成为“众矢之的”。可是,笔者倒觉得英语的学习和评价不妨运用“等级制度”。因为学生有个体差异,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差异性也是正常现象。我们教师要想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就必须运用“等级”加以分明,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
1. 初评等级,有助于教师有的放矢
教师接手新的班级,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基本技能摸底划分,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能够积极主动的开口说英语,语音、语调准确,语速适当;能够听得懂句子以及简单的英语语段。B等级能够大胆运用英语回答问题,语音、语调正确,语速适当;基本能够听懂句子和语段。 C等级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回答问题,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听得懂句子,只能了解语段的大体内容。没有设置D等级就是因为对学生要以“鼓励”为主,不能把差距拉的太大,让学生望而生畏。
一个班45人,根据摸底划分为A、B、C三个等级,A等级12人,B等级21人,C等级12人。在学习人教版英语7B 《Unit 6 I’m watching TV》时,笔者给出不同的要求:A组的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单词,会用量词,还能正确运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m watching TV. / What’s he doing? He’s using the computer. B组的学生在掌握单词的基础上,会使用进行时态表达。C组的学生要求能听懂,会说,会读,会拼写单词:newspaper, use, soup, wash, movie, just等,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合适的训练,C等级的学生脸上也有了成功的喜悦,A等级的学生也不必浪费时间等待。后进生在不断进步,优秀生也在向着更高的目标进步。
2. 流动等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等级制度”评价并非一成不变。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能力和成绩的变动很大,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进步状况以及稳定程度进行“等级”的流动。等级流动要根据“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再评价。每个单元学习结束,都要进行总结反馈,这其中有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听说读写的训练结果都可以拿过来对学生进行再评价。
学习完《I’m watching TV》这个单元以后,教师创设了对话情景,主要是练习进行时态的用法。很多B组的学生不但掌握了目标2中时态的用法,还会灵活运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m watching TV. /What’s he doing? He’s using the computer. 在编写情景对话的时候,还编写出应时应景的对话,能力不亚于A组的学生。C组的学生也可以运用句型进行对话,虽然熟练的程度不够,但是与他们自己相比,已经很不错了。经过综合试题的检测,B组有8人直接进入A组,C组的学生也有4人的直接进入B组行列。这说明学生即便是“落后”也是暂时的,一旦用心面对,就一定会赶上来。“等级”划分还可以刺激学生的上进心,鞭策学生继续前进。
3. 消除等级,全体学生努力的目标
“等级制度”评价只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情况,并相应地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面对不同档次的学生,给出不同难度的要求,可以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但是“等级制度”不是给每个学生定身份、贴标签。每个学生都是发展变化的,某一段时间的暂时落后并不代表就一直处于低层次的类别。“等级制度”的初衷是因材施教,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最终消除等级制度,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在《I’m watching TV》一单元的学习后,最终全体学生都能实现3个学习目标,B、C两组的学生都可以灵活运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m watching TV. / What’s he doing? / He’s using ...进行对话,并且在对话中,很恰当地运用动词的进行时态。全体学生都达到了A组学生的读写能力。综合试题检测后,B、C两组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等级流动的时候,都陆续向更高的等级迈进。经过巩固训练,学生都能够达成最高目标,“等级”在无形中已经消失。
“等级制度”的评价方式,是在学生初入班级时划分层次的手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划定层次以后,帮学生循序渐进地进步。学期结束的时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上升一个“等级”,取得可喜的进步。初期用“等级”评价,为的就是最终把“等级”消除,如果每个学生都能达到A级标准,哪里还有“等级”之说呢?
[1] 杨海涛.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验研究[J]. 学周刊, 2011(02).
[2] 侍晓云. 基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