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来发挥了极大的优势,它可以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形象再现,引发情感、拓宽意境,激趣引情、视听结合,启发写作。它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其多变化的技术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但是语文作为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单调了些: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挂图或图片之类。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难怪学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许多语文老师也曾苦思冥想,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往往是美中不足,事与愿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过笔者多年教学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学融入多媒体技术是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
一、获取信息,开阔视野
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现能力就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收新鲜资料,扩大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刘国正先生曾说过:“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在这一方面,传统的语文教学难于与多媒体语文教学相媲美。在有限的时间里,传统的语文教学不可能陈列、展示与课文相关的所有知识点,只是根据课文教学有选择,有目的地侧重录用一些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信息资源的最大化,使学生的视野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受到了限制,其语言思维能力就不能放得很开阔。而多媒体教学则能成功地解决这个难题,为我们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二、形象再现,引发情感
学生的情感只有在课堂上奔腾起来,才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媒体可以变传统的抽象说教为形象的演示,在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手段,不但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优化教学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文中诸多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的优秀品格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启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优秀人物品格是写人文章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通过他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和可贵精神,是语言课审美渗透的首要内容。
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控制性,将信息从最适合学生习惯、最容易为人接受的形式——图像,提供给他们。事先,教师从别的媒体上扫描、剪辑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图像,调集声、光、色等现代科技手段,融音乐、声响和画外音为一体,必要时再配以文字说明,营造出特殊的课堂气氛,强烈渲染、烘托出主体形象,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的回忆,使文中人物的品德感动人,信念鼓舞人、理想教诲人,心灵震撼人。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很自然地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
三、视听结合,启发写作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出现这样的情况,作为一个教师该如何来解决呢?我们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例如在“三八”妇女节前,让学生写关于赞美妈妈的作文,一部分同学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可组织学生观看与母亲有关的VCD,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
多媒体,不仅能延伸学生们的眼,还延伸学生们的耳,甚至能延伸学生们的脑,是优化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好手段。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也可使得语文老师常为“有米之炊”。
参考文献
[1]谌伟著.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6).
[2]闵学龙.浅谈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实效性[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4).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钟启泉.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但是语文作为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单调了些: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挂图或图片之类。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难怪学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许多语文老师也曾苦思冥想,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往往是美中不足,事与愿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过笔者多年教学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学融入多媒体技术是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
一、获取信息,开阔视野
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现能力就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收新鲜资料,扩大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刘国正先生曾说过:“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在这一方面,传统的语文教学难于与多媒体语文教学相媲美。在有限的时间里,传统的语文教学不可能陈列、展示与课文相关的所有知识点,只是根据课文教学有选择,有目的地侧重录用一些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信息资源的最大化,使学生的视野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受到了限制,其语言思维能力就不能放得很开阔。而多媒体教学则能成功地解决这个难题,为我们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二、形象再现,引发情感
学生的情感只有在课堂上奔腾起来,才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媒体可以变传统的抽象说教为形象的演示,在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手段,不但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优化教学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文中诸多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的优秀品格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启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优秀人物品格是写人文章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通过他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和可贵精神,是语言课审美渗透的首要内容。
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控制性,将信息从最适合学生习惯、最容易为人接受的形式——图像,提供给他们。事先,教师从别的媒体上扫描、剪辑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图像,调集声、光、色等现代科技手段,融音乐、声响和画外音为一体,必要时再配以文字说明,营造出特殊的课堂气氛,强烈渲染、烘托出主体形象,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的回忆,使文中人物的品德感动人,信念鼓舞人、理想教诲人,心灵震撼人。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很自然地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
三、视听结合,启发写作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出现这样的情况,作为一个教师该如何来解决呢?我们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例如在“三八”妇女节前,让学生写关于赞美妈妈的作文,一部分同学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可组织学生观看与母亲有关的VCD,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
多媒体,不仅能延伸学生们的眼,还延伸学生们的耳,甚至能延伸学生们的脑,是优化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好手段。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也可使得语文老师常为“有米之炊”。
参考文献
[1]谌伟著.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6).
[2]闵学龙.浅谈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实效性[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4).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钟启泉.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