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粒尺寸对AZ31镁合金温成形条件下中性层偏移的影响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ca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在150°C下90° V形弯曲实验研究范围为12.1~34.7μm的不同晶粒尺寸对AZ31镁合金板材中性层偏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镁合金中性层偏移系数(k值)逐渐增大,中性层向弯曲外层偏移量增加。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在外部拉伸区域和内部压缩区域之间的拉压不对称性的增强。孪生主导内部区域的塑性变形,而滑移支配着外部区域的变形。
其他文献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Al?SrB6复合材料。对Al?15Sr/Al?4B混合粉末进行球磨,在球磨过程中Al4Sr颗粒充分破碎。球磨态铝合金晶粒截面表明Al4Sr与AlB2之间不发生反应。混合球磨粉末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对挤压态喷射沉积7075Al/15%SiC颗粒增强复合材料进行热压缩试验,变形温度为300~450°C,应变速率为0.001~1 s?1。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真应力?真应变曲
餐饮业作为第三产业, 是一个比较繁荣的行业, 从传统特色小吃到各式快餐店, 满足了各个阶层人群的需求, 其中小微型餐饮单位发展迅速, 但由于资金、人员素质等多种原因, 经营
提出一种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新技术—粉末触变成形,并利用该技术对基体6061铝合金进行触变模锻。首先,将雾化的6061合金粉末冷压成块,压出的块体作为初始锭料,经部分重
通过XRD、OM、SEM和EDS研究I相和W相对LZ83?xY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Z83?xY合金中I相和W相的含量变化与Zn/Y质量比有关。I/α-Mg共晶包的结合力可以增强
研究和比较了Mg?4Zn?xY?1Ca (x=1.0,1.5,2.0和3.0,质量分数%)镁合金的铸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有铸态合金均主要由α-Mg、Mg2Ca、Ca2Mg6Zn3、I (Mg3YZn6)和W (Mg3Y
我们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太“爱”孩子,以爱为借口,设计孩子的未来。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让他们去实现我们未实现的理想。于是,这种“爱”便是畸形发展的,要么过分地保护,一
稻壳灰(RHA)是一种有潜力的廉价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颗粒。采用复合铸造方法制备不同稻壳灰含量(0,2%,4%,8%,质量分数)增强的AA6061铝合金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所
建立合适的本构模型预测IMI834钛合金在α+β区的热拉伸流变行为。热拉伸实验在温度为800~1025°C、应变速率为0.001~0.1 s?1条件下进行。此本构模型通过Arrhenius型方程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