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日益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对处于成长发育期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产生重大影响。个体的复杂化与多元化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形势,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运用管理理论与方法对中职学生进行管理,意义重大。本文旨在基于管理学中的人际关系理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人际关系理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
一﹑人际关系理论的内涵
管理学中的人际关系理论来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的梅奥教授所进行的霍桑试验。通过对霍桑试验的结果进行总结,梅奥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中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员工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人”,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利益外还有社会和心理因素。二﹑工作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士气,只要满足员工的社会心理需求,改变员工的态度,就可以提高效率。三﹑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管理者不仅要善于了解人们合乎逻辑的行为,也要了解人们不合逻辑的行为,善于引导非正式组织。
二﹑人际关系理论对当前中等职校学生管理启发
基于组织行为理论,尽管在年龄﹑心理上存在差异,作为组织成员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作为组织成员的企业员工在组织中的表现有其共通之处。人际关系理论对于处于学校组织﹑班级组织的中等职校学生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实践中,正确的应用人际关系理论进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本人认为,人际关系理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实践的启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人”特征及应对
所谓“社会人”,是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社会人”的假设就中职学生而言,意味着学生是由于社会需要而引起行为的动机,并通过对同学﹑老师的关系获得认同感。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学校与班级。自身也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系统,由老师﹑学生及环境组成。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同样具有“社会人”的特征,其行为的动机发端于社会和心理的需求,并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互关系中获得认同感。这就要求学生管理者能正确认识学生的“社会人”的特征,把学生作为“社会人”加于尊重,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社会的和心理的需要,适当地运用激励机制,特别是精神激励机制,满足学生的社会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规范学生的行为。
(二)人际关系的改善有助于中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霍桑试验的结论认为管理方法的改进,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善,产生团结互助的情感,从而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这种结论对中职学生管理实践的启示是明显的。学生管理者通过管理方法的改进,营造良好的校园﹑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平等﹑文明﹑和谐的师生关系;团结﹑友爱﹑互助的同学关系,无疑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大多存在自身学习基础较为薄弱﹑不爱学习但思想比较活跃的特点,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因此,适当的增加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特别是教师参与的课外团体实践活动,对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改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尤其重要。
(三)士气的培养能有效促进中职学生管理效果
人际关系理论改变传统管理中以“事”为中心的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际关系理论认为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只要能满足员工的社会心理需求,改变员工的态度,就会提高工作效率。这种观点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借鉴作用非常明显。中职学生管理者应当改变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加强对“人”的管理。管理者不仅要注重培养班级个体即每个学生的士气,而且要特别重视培养班级团体的士气。通过对学生个体士气的培养,使学生增强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动力:通过班级团体士气的培养,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精神,这种集体精神对每个学生成员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培育优秀的班级文化﹑高尚的班级核心价值观的是班级士气﹑班级凝聚力形成的重要途径。班级文化﹑特别是班级核心价值观形成有赖于班级管理者的身体力行与大力倡导。
(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管理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指人们在共同的工作学习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非正式组织”有着自身的行为规范,存在自然的领袖人物。“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对管理效果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对管理效果产生消极作用。“非正式组织”是客观存在的,管理者必须正视“非正式组织”,良好的沟通,特别是与“非正式组织”核心人物的沟通能有效化解“非正式组织”消极作用。观察表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学生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这种客观存在的“非正式组织”的利弊,通过与“非正式组织”自然领袖人物的良好沟通,引导“非正式组织”的目标与组织目标,即班级管理目标相一致,达到消除“非正式组织”负面作用,促进班级管理目标积极实现的目的。以“非正式组织”为单位,建立符合班级管理目标的兴趣活动小组是有效的管理方法。
(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者角色的重新定位
传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者的角色一般由班主任及学生管理部门的教师担当。尽管这些教师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在实践中也能有效利用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但教育与管理中往往侧重教育而忽略管理,教学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依然以教育者为主。究其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的教师欠缺管理学的知识,这直接影响了教育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班主任及学生管理部门是管理者,每一位课任教师,也同样是管理者。教育者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改变观念,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实现由教育者到教育管理者的角色转换。学校要尽可能的对教师进行管理理论知识的培训,以更好的实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的。同时,理论领域加强管理学与教育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指导教育管理,尤显必要。
结语:人际关系理论可以在中职学生的管理实践中加于运用,管理知识和方法对中职学生管理有促进作用,教师应当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加强管理学与教育学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在当前国家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不容迟缓。
参考文献:
[1]罗宾斯著.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张荣胜编.企业管理基础知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道俊,郭文安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人际关系理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
一﹑人际关系理论的内涵
管理学中的人际关系理论来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的梅奥教授所进行的霍桑试验。通过对霍桑试验的结果进行总结,梅奥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中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员工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人”,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利益外还有社会和心理因素。二﹑工作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士气,只要满足员工的社会心理需求,改变员工的态度,就可以提高效率。三﹑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管理者不仅要善于了解人们合乎逻辑的行为,也要了解人们不合逻辑的行为,善于引导非正式组织。
二﹑人际关系理论对当前中等职校学生管理启发
基于组织行为理论,尽管在年龄﹑心理上存在差异,作为组织成员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作为组织成员的企业员工在组织中的表现有其共通之处。人际关系理论对于处于学校组织﹑班级组织的中等职校学生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实践中,正确的应用人际关系理论进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本人认为,人际关系理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实践的启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人”特征及应对
所谓“社会人”,是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社会人”的假设就中职学生而言,意味着学生是由于社会需要而引起行为的动机,并通过对同学﹑老师的关系获得认同感。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学校与班级。自身也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系统,由老师﹑学生及环境组成。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同样具有“社会人”的特征,其行为的动机发端于社会和心理的需求,并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互关系中获得认同感。这就要求学生管理者能正确认识学生的“社会人”的特征,把学生作为“社会人”加于尊重,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社会的和心理的需要,适当地运用激励机制,特别是精神激励机制,满足学生的社会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规范学生的行为。
(二)人际关系的改善有助于中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霍桑试验的结论认为管理方法的改进,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善,产生团结互助的情感,从而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这种结论对中职学生管理实践的启示是明显的。学生管理者通过管理方法的改进,营造良好的校园﹑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平等﹑文明﹑和谐的师生关系;团结﹑友爱﹑互助的同学关系,无疑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大多存在自身学习基础较为薄弱﹑不爱学习但思想比较活跃的特点,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因此,适当的增加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特别是教师参与的课外团体实践活动,对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改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尤其重要。
(三)士气的培养能有效促进中职学生管理效果
人际关系理论改变传统管理中以“事”为中心的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际关系理论认为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只要能满足员工的社会心理需求,改变员工的态度,就会提高工作效率。这种观点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借鉴作用非常明显。中职学生管理者应当改变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加强对“人”的管理。管理者不仅要注重培养班级个体即每个学生的士气,而且要特别重视培养班级团体的士气。通过对学生个体士气的培养,使学生增强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动力:通过班级团体士气的培养,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精神,这种集体精神对每个学生成员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培育优秀的班级文化﹑高尚的班级核心价值观的是班级士气﹑班级凝聚力形成的重要途径。班级文化﹑特别是班级核心价值观形成有赖于班级管理者的身体力行与大力倡导。
(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管理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指人们在共同的工作学习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非正式组织”有着自身的行为规范,存在自然的领袖人物。“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对管理效果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对管理效果产生消极作用。“非正式组织”是客观存在的,管理者必须正视“非正式组织”,良好的沟通,特别是与“非正式组织”核心人物的沟通能有效化解“非正式组织”消极作用。观察表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学生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这种客观存在的“非正式组织”的利弊,通过与“非正式组织”自然领袖人物的良好沟通,引导“非正式组织”的目标与组织目标,即班级管理目标相一致,达到消除“非正式组织”负面作用,促进班级管理目标积极实现的目的。以“非正式组织”为单位,建立符合班级管理目标的兴趣活动小组是有效的管理方法。
(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者角色的重新定位
传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者的角色一般由班主任及学生管理部门的教师担当。尽管这些教师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在实践中也能有效利用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但教育与管理中往往侧重教育而忽略管理,教学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依然以教育者为主。究其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的教师欠缺管理学的知识,这直接影响了教育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班主任及学生管理部门是管理者,每一位课任教师,也同样是管理者。教育者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改变观念,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实现由教育者到教育管理者的角色转换。学校要尽可能的对教师进行管理理论知识的培训,以更好的实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的。同时,理论领域加强管理学与教育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指导教育管理,尤显必要。
结语:人际关系理论可以在中职学生的管理实践中加于运用,管理知识和方法对中职学生管理有促进作用,教师应当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加强管理学与教育学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在当前国家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不容迟缓。
参考文献:
[1]罗宾斯著.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张荣胜编.企业管理基础知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道俊,郭文安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