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后的高中语文教材,增加文言文(古诗词)的分量,在试用教材140篇课文中文言文占40%,针对古诗文不断增多的情况,面对学生不喜欢文言文这一不争的事实,我们如何走出文言文低效的怪圈,落实新课标,这是摆在每一位高中语文老师面前的课题。下面我谈谈个人两点粗浅的看法。
一、重视诵读,培养语感
要提高语言的感受力,诵读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把平面的书面语言用声音立体起来,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是最直接最完整的感受课文语言形式的机会。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因而,让学生通过诵读直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对诵读的好处做了最好的注解。但“诵读”不是老师简单的范读,可以有多种形式的读,语言的物质外壳见诸声音,诵读首先要读音正确,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等;其次要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这就必须弄清语句的层次和大意; 第三要正确读出语气,文言文中语气复杂而多变,不仅要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而且要读得强弱缓急分明,这就要求较好地了解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第四要读出语势,这其中包含着对文章层次和思路的分析。总之诵读要“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舒缓、读出雅俗、读出凝重、读出情感、读出境界”,因此,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让学生能“入乎其内”,做到如入无人之境地诵读,学会摇头晃脑地尽情朗读,反复吟读,心口相应,烂熟于心。文言是白话的根基,在少年“语言敏感期”诵读相当数量的文言文,可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二、注重“文”“言”,强化体知
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我觉得要“言”“文”并重,突出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所谓“言”,用新课标的话说即“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所谓“文”即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落实“言”,就是充分体现文言文的工具性。现在的文言文教学状况,常常是脱离语境梳理词法句式,以及虚词的多种用法,鼓励机械地死记硬背,既枯燥无味,又没有效率。因此,学习文言文应着重抓对文言词汇、对文意的理解,这些都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语境既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内涵相关,也与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方法相关,在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语境中来揣摩语句含义,这样的理解是经久难忘的。在教学中老师的“言传”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学生的“意会”所得更是可贵,作为教者要注重学生的体知。即让学生自己直接面对文本,进行原生态的绿色阅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确保相对比较宽裕的个体阅读时间,倡导多元解读的理念和思想;同时要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这样既注重了学生的个性阅读,又注重了学生间的交流讨论,探究质疑,师生间形成了一种讨论——质疑——释疑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往往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作为教者要捕捉并利用好这种教学资源,强化学生的体知。
在掌握了“言”这一文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以此为平台,充分发挥它人文性的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格。事实上人格的塑造、发展和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浸濡,模仿优秀人物的言行,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良性的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唤起他个人的人格的独特性”。中学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历了几千年几百年时间的淘洗,都蕴涵着大量的人文性和美感性,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典范性材料。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在逆境中依然勤官慎职的欧阳修,居安思危,犯颜敢谏的魏征……都是极好的育人材料。教师要强化体知,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进行有个性的阅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借助于这些作品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操,建构积极的人生态度。
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我们可以通过认识文言的价值,激发兴趣,反复诵读,培养语感,注重“文”“言”,强化体知,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有效地落实新课标。
马芳,教师,现居江苏如皋。
一、重视诵读,培养语感
要提高语言的感受力,诵读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把平面的书面语言用声音立体起来,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是最直接最完整的感受课文语言形式的机会。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因而,让学生通过诵读直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对诵读的好处做了最好的注解。但“诵读”不是老师简单的范读,可以有多种形式的读,语言的物质外壳见诸声音,诵读首先要读音正确,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等;其次要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这就必须弄清语句的层次和大意; 第三要正确读出语气,文言文中语气复杂而多变,不仅要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而且要读得强弱缓急分明,这就要求较好地了解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第四要读出语势,这其中包含着对文章层次和思路的分析。总之诵读要“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舒缓、读出雅俗、读出凝重、读出情感、读出境界”,因此,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让学生能“入乎其内”,做到如入无人之境地诵读,学会摇头晃脑地尽情朗读,反复吟读,心口相应,烂熟于心。文言是白话的根基,在少年“语言敏感期”诵读相当数量的文言文,可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二、注重“文”“言”,强化体知
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我觉得要“言”“文”并重,突出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所谓“言”,用新课标的话说即“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所谓“文”即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落实“言”,就是充分体现文言文的工具性。现在的文言文教学状况,常常是脱离语境梳理词法句式,以及虚词的多种用法,鼓励机械地死记硬背,既枯燥无味,又没有效率。因此,学习文言文应着重抓对文言词汇、对文意的理解,这些都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语境既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内涵相关,也与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方法相关,在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语境中来揣摩语句含义,这样的理解是经久难忘的。在教学中老师的“言传”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学生的“意会”所得更是可贵,作为教者要注重学生的体知。即让学生自己直接面对文本,进行原生态的绿色阅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确保相对比较宽裕的个体阅读时间,倡导多元解读的理念和思想;同时要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这样既注重了学生的个性阅读,又注重了学生间的交流讨论,探究质疑,师生间形成了一种讨论——质疑——释疑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往往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作为教者要捕捉并利用好这种教学资源,强化学生的体知。
在掌握了“言”这一文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以此为平台,充分发挥它人文性的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格。事实上人格的塑造、发展和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浸濡,模仿优秀人物的言行,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良性的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唤起他个人的人格的独特性”。中学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历了几千年几百年时间的淘洗,都蕴涵着大量的人文性和美感性,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典范性材料。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在逆境中依然勤官慎职的欧阳修,居安思危,犯颜敢谏的魏征……都是极好的育人材料。教师要强化体知,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进行有个性的阅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借助于这些作品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操,建构积极的人生态度。
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我们可以通过认识文言的价值,激发兴趣,反复诵读,培养语感,注重“文”“言”,强化体知,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有效地落实新课标。
马芳,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