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遐思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w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若干年前,林彪象念咒一样吐出了一套莫名其妙的语言,什么“文化大革命的成绩最大最大最大,损失最小最小最小”。妙语一出,颂扬即来,说这是性格化的独特语言,是新的创造。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于是模仿成风,芝麻绿豆大的事,也必用“最最最”来形容,甚至弄出了“无限的无限”一类的词。
  汉语方块字不是猴皮筋,每个词的含义是有确定的范围的。以“最大”来说,它表示在特定范围内没有能超过它的,比如兄弟三人,大哥最大,反之,三弟最小。只有刚学说话的小孩才说“他,最,最大。我,最,最小”,“最最最”的床上架屋,笨极了,有什么新巧?
  历史往往最会捉弄人,无情地戳穿自命创新的哈哈镜。林彪式的夸张的语言,早在二百年前就有了。清朝的皇帝玄烨,在康熙四十三年七月二十九日江宁织造曹寅的奏折上朱批道:“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小心,小心,小心,小心!”在康熙四十九年八月二十二日苏州织造李煦的奏折上朱批道:“风闻库帑亏空者甚多,却不知尔等作何法补完?留心,留心,留心,留心,留心!”曹寅、李煦都是玄烨的心腹,派驻江南,负有特殊使命。玄烨的朱批是心腹密语,不让外人知道的。这位满洲大皇帝,怕曹寅泄密,所以特用了四个“小心”提醒他,怕李煦等亏空大了要吃官司,所以特用了五个“留心”警告他。语重心怕,就顾不得汉语语法了。若是公开的煌煌“上谕”,从来就不用这种语言。
  然而,玄烨是大皇帝,还只能私下用那种语言,林彪还没做皇帝,就先把这夸张的语言端到公开的大会上来了,从此传遍全世界。很遗憾,折戟沉沙,埋葬了皇帝梦,皇帝式的语言也随之成了空话,成了话柄。真真活该。
  
  二
  
  “四人帮”横行时期,广大知识分子遭到了空前的残酷打击和迫害,恶谥为“臭老九”,似乎人人可以唾而骂之。无怪乎有位副食品商店的售货员和一位戴眼镜的顾客吵架时理直气壮地说:“鸡蛋坏了也不换。臭老九还嫌鸡蛋臭,闻闻你自己吧!”过去,乡下说没有地位的是“比人低八辈”。“低八辈”的味也让知识分子尝到了。
  无独有偶,在历史上,知识分子也曾过过“臭老九”的苦日子,时间不算太古,就在元朝。元朝是蒙古贵族的野蛮黑暗统治。出于民族歧视,元朝按民族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其中自然是蒙古人最高贵。不仅如此,又按职业把人分为十等,最后的三个等级是:八娼、九儒、十丐。儒就是知识分子,地位在乞丐之上,娼妓之下,连婊子也不如,名符其实的“臭老九”,可谓斯文扫地尽矣!
  “老九”并非僻典,乃是最普通的历史常识。自称杂家的文痞姚文元不会不知道,自命精通考古的那个“理论权威”更不会不知道。至于王洪文那样的政治流氓,则未必有此历史常识,一提“老九”,大概只会想到青红帮排辈数的码头黑话。那么,他们为什么重复历史的陈迹不断大骂“臭老九”呢?很简单,他们那一套政策,无非元朝政策的新翻版,只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臭老九”又吃了二茬苦,受了二遍罪。
  不彻底铲除封建的文化专制主义,知识分子就会重过“臭老九”的日子,所以知识分子最拥护解放思想,发扬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三
  
  林彪、“四人帮”骂知识分子是“臭老九”,令人可恨。但还有跟他们帮腔的,为“臭老九”一词加注解。可惜,他不向元朝找注脚,却学明朝的刘伯温和袁柳庄,大搞拆字术,说什么“臭”者,自大多一点,知识分子多自大,所以就臭。呜呼!自大点就臭,语出何典?大概是杜撰的。难道这样自卑自贱地一杜撰,就能脱胎换骨地洗尽浑身臭吗?
  如果要来拆字法,“臭”的拆散应该是“自犬”。自己把自己摆到狗的地位,不管是走着的,卧着的,打躬作揖的,疯狂咬人的,都是吃屎货。狗改不了吃屎,自古皆然,自觉其香,人则谓之臭。有个别的知识分子走到了这一步,那可就真臭了。明朝晚期,大太监魏忠贤专权,荼毒生灵,不可一世。有些趋炎附势之流,明明知道他是没有儿子的阉竖,却也不顾脸皮,拜在他的膝下,称儿称孙称走狗,甘为驱使,企望分那么一根骨头两滴羹。在这群没脊梁骨的癞皮狗中,就有个把知识分子。而反对他们的东林党人,大都也是知识分子,就敢大胆议论朝政,虽杀头而不悔,有骨气。邓拓有诗云:“莫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就是赞扬他们的。相比之下,谁香谁臭,历史自有公论,永远颠倒不了。
  林彪、“四人帮”结帮拉派,收罗社会垃圾,很有点象魏忠贤的手法。他们大骂“臭老九”,个别紧跟他们的也狗仗人势随声狂吠起来,虽然自己也是知识分子,却用“革命的”外衣包裹住了。历史的发展同他们的主观愿望相反,想骂臭的并没有臭,而他们自己却将遗臭万年。这也是历史的公论,永远颠倒不了的。
  有些人直到现在还在感情上同知识分子隔着一层,总隐隐约约觉得他们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应该彻底肃清这种流毒了,为了更好地团结起来向前看。
其他文献
人们在欣赏充满诗情画意的一首诗或一幅画,陶醉于美不胜收的电影或戏曲的某一个场面时,往往击节赞叹:“有境界”,“境界很高”。这“境界”两字,在我国古典文论中早已有之,但对它作鞭辟入里分析的,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早年研究哲学和文学,晚年专治甲骨古文字,1927年自杀于颐和园的昆明湖。王国维是思想颇为顽固的清末遗老。中国的封建主义,使他对
期刊
《梅尧臣传》读后    朱东润先生以八旬有余之高龄,完成了《梅尧臣诗编年笺证》、《梅尧臣诗选》、《梅尧臣传》三部著作,最近分别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这不只为梅尧臣这一宋代诗人增添了光彩,也可说是古籍整理研究领域的一桩盛事。  在我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创作活动中,朱先生是开拓者之一。早在一九四三年便出版了《张居正大传》,以后又出版了《王守仁大传》,解放后还出版了《陆游传》(《陆
期刊
亚克·巴尔森是美国文化史专家,也是一位批评家,对美国的艺术和知识分子的活动作过广泛的评论。多年以来,他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最近他发表一次谈话,说当代最大的危险是歪曲事实。  他说,美国今天处于各种观念互相冲突的状况里。许多观念不仅不依赖事实,而且还常歪曲事实、篡改事实、错误地与歪曲了的事实联系。这是时代的巨大危险。  亚克认为,今天人人都说自己是从事实出发,但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事实。譬如,当你
期刊
读郭沫若同志所撰《李白与杜甫》一书有感  策马长安浪得名,醉中人在画中行,  夜郎一枕黄粱熟,野水茫茫亦有情。    清癯都为吟商苦,好句终随湖海新,  问宅术田诚德累,还须辩证论前人!  七一年冬    重读《红楼梦》书后  长夏无事,偶检《红楼》,重读一过,既毕,掩卷自惊,四十年来无此耐心也。  濯锦难为“幼妇”丝(1),曾因桐叶坐题诗,  人间阅尽沦桑感,冷读《红楼》事可知(2)!  (1)
期刊
这两支歌,我们唱了几十年了。也许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到过,我们唱的却是两个不同的观点:一个说,“从来也没有什么救世主”,一个说,“他是人民大救星”。不是显然不同的观点吗?  《国际歌》的作者欧仁·鲍狄埃,巴黎公社社员,无产阶级的先进战士和诗人。这一首列宁称之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充分体现觉醒了的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对自己肩负的创造新世界的伟大历史使命的自觉,团结战斗和自己解放自己的英雄气概。  《
期刊
读《明夷待访录》    过去提到启蒙思想,往往是指西方的而言。中国的呢?似乎是无可称道。当然,这是不对的。  明末遗民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可以说就是一篇中国的“人权宣言”。这可不是历史上有过一些一般的民主思想的事,这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批判家、思想史上的革命者。  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是批专制、反特权、提倡民主的,它的言词是激烈的,理论也是相当彻底的。仅从其篇目而言,《原君》、《原臣》、《原法》等
期刊
明代初期,宋濂、杨文贞、周文襄等人开始了藏书活动。如胡应麟所说,时值建国初期,得书不易,藏书多在一二万卷左右。著名藏书家叶盛(文庄)的竹堂,号称富藏,看其目录也止二万余卷。其后的杨循吉,按《澹生堂藏书训》说,有十余万卷。北京陆文裕,很喜欢收书,但因缺钱,往往只能买些残本,然后亲手抄录补缀。他著有《江东藏书目》。还有个李开先,《静志居诗话》说他“藏书之富,甲于齐东”。《读书敏求记》也说,“近代藏书家
期刊
略谈个人崇拜    凡是把国家领导人(不论他的称号是皇帝、国王、元首、总统、主席、总理、首相、总书记或第一书记)神化的(不论说他是“天纵圣明”,是救世主或是“几千年才出现一次的天才”),必定有奸人弄权,篡夺权力。这是古今中外绝无例外的普遍规律。只有极端糊涂的人,才会相信自己是天生的圣人,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不会犯错误,不会受人蒙蔽、愚弄,因此长期受奸人的愚弄,至死不悟。  列宁说过:要求政治领导人
期刊
我读长篇小说《破壁记》(陈登科、肖马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而悚然有感:这是真实的纪录,这是血泪的诉说,这是对沉痛的历史教训的探求。  十年浩劫,墨面万家,大地沉沦,人间何世。人称是历史的大颠倒,民族的大悲剧。近年以来,许多文学作品取材于此。我想,这并非作家们有意沉湎于往事的悲怆,而是因为文学只能是生活的忠实反映,只能是作家所感所思的结晶。历遍大千世界,谁曾见这样的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大搏斗,
期刊
明史杂谈之三    《游龙戏凤》是一出京戏,因内容不健康,解放后早不演了。这戏讲明朝正德皇帝出游山西,乔装军官,在一家酒店见到女店家李凤姐,青年美貌,调戏了一番,最后亮出皇帝身份,将凤姐纳为贵妃。正德皇帝即明武宗,是明朝出名的一个昏君。明朝的昏君不止一个,打少点算,也有七八个之多。但别的昏君,大都深居内宫,不愿露面,比如嘉靖、万历两个皇帝,各创造了三四十年不上朝、不见朝臣的记录,连宰相也难得召见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