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在七年级这一起始年级中落实好新课程的这一理念,科学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关系到学生后续学习的质量。遵循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教学。
一、做好初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以“慢”促“优”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面临着许多变化,如环境与心理的变化,教材的变化,课时的变化、教法学法的变化,尤其出现知识点增多,课堂容量加大,进度变快,七年级新生一时会很不适应这种差异。而且小学只要多记多背即可取得好成绩,初中则需要勤思考,总结规律才行,而七年级新生根本没有这个习惯,这不利于他们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中小学数学不衔接好,必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学生会很快出现两极分化,造成恶性循环,也会让学生染上“数学恐惧症”等,再去挽救就很困难了。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这项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适当听一些小学数学课,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始教学阶段尽可能营造一些气氛,以使学生逐步适应,顺利过渡。
2.通过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教学,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
3.熟悉小学的知识体系,找出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小学几何是实验几何,它的性质都是通过实验方式得到的,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通过剪拼得到的。初中数学教师应针对小学与初中对相关知识的不同处理,采取不同的策略,以达到巩固复习,深化提高的目的。
4.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根据七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奇、热情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心理特点,先放慢起始教学进度,特别是开学前5周左右每周安排一节课专讲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一些常规学法的指导,如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等。
5.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研究证明,只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七年级新生刚开始学习,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和困难,教师应及时疏导,如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进行心理辅导,少责怪学生,多关心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利用他们进入初中后的新鲜感,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多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消除对数学的恐惧,激发学习热情。
二、拓展各种互动资源,以“交流”促“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实施后,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改变了原来“满堂灌”的现象,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但囿于时间和进度的原因,这些互动对知识、思维的探究很难深入,大部分尚停留在表面。在课外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检测等手段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但因班额人数多,造成精力不济,只能匆匆完成而已。所以,数学教学中师生之间能真正深入交流学生学习的机会较少,对有些问题只能凭主观猜测,势必是无的放矢,对学生的收效不大。为此,数学教师应拓展交流的资源。
1.通过学情调查促进交流。学生在每个阶段都会一些学习思想、方法、情感上的变化,尤其是七年级学生,及时地了解这些学习动态,可以为教师提供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依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培养学生写“数学周记”的习惯。七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数学会有一定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教师由于精力的限制,不可能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动态,而让学生写“数学周记”有利于教师准确的掌握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态,及时地调控。数学周记的内容与形式有很多,如内容可以是本周学习的知识中那些已经掌握,哪些尚未掌握,解题中哪题的做法是最得意的,哪题的错误原因是什么,准备如何改,或对某个问题的探讨,对老师的想法及建议等。周记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通过E-mail或QQ等。数学周记有效地弥补了数学交流的局限,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将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三、应用多元智能理论,以“多元”促“全面”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值得研究和应用。他认为,每个正常人至少具有9种智能: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等,但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差异,每个人在不同智能上的发展程度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主导智能、优势智能、弱势智能)和自己所倾向的学习方式。所以,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智能差异,不能按同样的要求对待每一个学生,而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用多种智能来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补偿学生的弱势智能,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全面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教师应重视七年级数学新课程实验的起始教学,善于整合传统与现代的教学理论、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注意防止学生的分化,优质高效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做好初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以“慢”促“优”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面临着许多变化,如环境与心理的变化,教材的变化,课时的变化、教法学法的变化,尤其出现知识点增多,课堂容量加大,进度变快,七年级新生一时会很不适应这种差异。而且小学只要多记多背即可取得好成绩,初中则需要勤思考,总结规律才行,而七年级新生根本没有这个习惯,这不利于他们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中小学数学不衔接好,必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学生会很快出现两极分化,造成恶性循环,也会让学生染上“数学恐惧症”等,再去挽救就很困难了。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这项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适当听一些小学数学课,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始教学阶段尽可能营造一些气氛,以使学生逐步适应,顺利过渡。
2.通过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教学,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
3.熟悉小学的知识体系,找出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小学几何是实验几何,它的性质都是通过实验方式得到的,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通过剪拼得到的。初中数学教师应针对小学与初中对相关知识的不同处理,采取不同的策略,以达到巩固复习,深化提高的目的。
4.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根据七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奇、热情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心理特点,先放慢起始教学进度,特别是开学前5周左右每周安排一节课专讲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一些常规学法的指导,如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等。
5.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研究证明,只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七年级新生刚开始学习,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和困难,教师应及时疏导,如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进行心理辅导,少责怪学生,多关心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利用他们进入初中后的新鲜感,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多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消除对数学的恐惧,激发学习热情。
二、拓展各种互动资源,以“交流”促“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实施后,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改变了原来“满堂灌”的现象,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但囿于时间和进度的原因,这些互动对知识、思维的探究很难深入,大部分尚停留在表面。在课外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检测等手段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但因班额人数多,造成精力不济,只能匆匆完成而已。所以,数学教学中师生之间能真正深入交流学生学习的机会较少,对有些问题只能凭主观猜测,势必是无的放矢,对学生的收效不大。为此,数学教师应拓展交流的资源。
1.通过学情调查促进交流。学生在每个阶段都会一些学习思想、方法、情感上的变化,尤其是七年级学生,及时地了解这些学习动态,可以为教师提供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依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培养学生写“数学周记”的习惯。七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数学会有一定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教师由于精力的限制,不可能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动态,而让学生写“数学周记”有利于教师准确的掌握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态,及时地调控。数学周记的内容与形式有很多,如内容可以是本周学习的知识中那些已经掌握,哪些尚未掌握,解题中哪题的做法是最得意的,哪题的错误原因是什么,准备如何改,或对某个问题的探讨,对老师的想法及建议等。周记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通过E-mail或QQ等。数学周记有效地弥补了数学交流的局限,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将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三、应用多元智能理论,以“多元”促“全面”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值得研究和应用。他认为,每个正常人至少具有9种智能: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等,但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差异,每个人在不同智能上的发展程度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主导智能、优势智能、弱势智能)和自己所倾向的学习方式。所以,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智能差异,不能按同样的要求对待每一个学生,而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用多种智能来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补偿学生的弱势智能,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全面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教师应重视七年级数学新课程实验的起始教学,善于整合传统与现代的教学理论、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注意防止学生的分化,优质高效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