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合作筑优势

来源 :宁波通讯·图话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z7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第1位,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全球第3位;出口额跻身全国城市第5位,占全国比重由3.14%提高到3.57%;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十三五”期间,宁波凭借敢为人先、不断进取的精神,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改革完善开放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港口硬核力量不断增强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却是一派繁忙景象。海上巨轮穿梭、陆上集卡往来,全球各大集装箱班轮公司的五彩集装箱堆垛层层垒砌,勾勒出“港通天下”的壮阔图景——这个东方大港内联千家万户、厂矿企业,外接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物流的重要枢纽。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十三五”期间,宁波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推进港口名城建设。五年来,宁波海港口岸共新增对外开放码头泊位5个,总数达到108个(其中临时开放1个),建成北仑(大榭)港区、穿山港区2个千万级集装箱泊位群。开通集装箱国际航线208条,其中集装箱远洋干线115条,与“一带一路”相关航线总数超100条,港口连通度全球第四。
  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世界一流口岸,口岸营商环境是核心指标之一。近年来,围绕推动口岸“提效降费”目标,宁波连续开展三轮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攻坚行动,出台《宁波口岸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工作措施》《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工作清单》等一批配套政策措施,全力以赴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时间,提高进出口企业通关体验感、获得感。2020年,宁波在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中位居第三,在国家发改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被评为标杆城市。
  “十三五”期间,宁波持续深化通关模式改革和创新,推动口岸通关环节“减单证、优流程、提时效、降成本”,并由“串联”向“并联”模式转变:全国率先试点关检融合,实现查验指令“一次下达、一次作业”;出口货物“提前申报、运抵验放”通关模式全面实施,“两步申报”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试点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出口货物“抵港直装”作业模式,实现车船直连,免去货物港区堆存与多次装卸环节。此外,宁波还积极推进关税保证保险等多元化税收担保、铁矿砂等大宗资源性进口商品“先放后验”等多项改革。
  截至2020年12月底,宁波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34.75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2.68小时,较2017年改革前分别压缩79.1%和90.29%,领先国内主要沿海口岸。据北京睿库贸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调研结果显示,宁波口岸进口、出口集装箱合规成本在全国主要水运口岸中处于较低水平。
  五年来,宁波还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升口岸信息化和便利化水平,实现了舱单申报、货物申报、税费办理、物品通关、查询统计等十六大功能落地应用,并逐步覆盖至口岸通关执法环节全链条,解决了企业多头申报、重复申报的问题。目前,宁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实现通关全程无纸化、运输工具监管电子化、舱单传输数字化、物流可视化,对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建设世界一流口岸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外贸易实现争先进位
  “2013年刚成立时,我们主要从波兰进口牛奶,一年仅有几个集装箱。发展到现在,每年销售几十个集装箱的进口牛奶对我们而言很轻松,年销售额已突破2000万元。”宁波帝加唯达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薏说,目前公司的进口销售业务已拓展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家,食品、酒类、日用品等均已成为主营商品。
  “十三五”期间,宁波对外贸易奋蹄疾驰,实现跨越发展。虽然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宁波外贸一度受挫,但从第二季度开始,出口数据就稳步增长,到了年尾逆风翻盘,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强答卷——实现进出口9786.9亿元,创下宁波外贸额历史新高。据宁波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宁波进出口总额較2015年增长57.7%,其中出口增长44.9%,进口增长89.2%。
  为稳住外贸发展基本盘,“十三五”期间,宁波不断加大外贸政策支持力度。2019年,宁波自加压力提出了“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方案,制定了2025年实现宁波外贸进出口2万亿元的目标,为新时代宁波外贸工作设立了总纲领。
  近年来,宁波积极推进外贸实力效益工程,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促进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回看2013年认定的第一批18家外贸实效企业,经过多年培育,其进出口规模平均增长了300%。2020年,宁波又认定了56家外贸实效企业,并通过完善扶持政策、增强要素保障、优化服务环境,进一步支持龙头外贸企业做大做强。五年间,宁波市级、省级、国家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分别增加11家、13家(另还有2家成长型企业)、1家,帮助中小微外贸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甬贸贷”被商务部列为地方稳外贸经验予以推广。
  政策扶持、环境提升、金融助力为宁波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带来了契机。以服务贸易为例,五年来,宁波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1024.93亿元,约占全省1/5,平均年增速达到12.8%,在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考评中名列前十。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BOP口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宁波已与全球19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服务贸易进出口交易。
  与此同时,宁波跨境电商发展也是风起云涌。2016年,宁波获批成为第二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20年,宁波跨境电商出口突破1400亿元,较2015年翻了四番多,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单量、交易额居全国第一,出口海外仓业务量位居全国前列。   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
  近年来,宁波全面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不断探索與中东欧国家的合作路径。从2014年6月承办首届中东欧国家特色产品展、首次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到2017年11月宁波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写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再到2019年3月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宁波与中东欧国家的交流合作持续深化。
  “十三五”期间,宁波积极搭建国际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平台,国家级平台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中东欧博览会从零开始,经过五年多的培育,逐步壮大,已成为宁波新的城市名片,目前已打造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论坛、中国—中东欧国家市长论坛、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合作洽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合作对话会等品牌活动。2018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市长论坛活动被首次写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索非亚纲要》,正式纳入国家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主体活动框架。
  在国际经贸合作方面,宁波“十三五”成绩可圈可点。其间,宁波陆续建成中东欧国际产业合作园、中东欧工业园(中捷产业园)、中东欧贸易物流园、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中心、中东欧会务馆等一批高能级合作平台。同时,宁波还设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中东欧特色商品常年展,累计开设28个商品馆,实现中东欧国家全覆盖,展览面积达1.5万平方米,常年展销中东欧特色商品4000余种。
  “十三五”期间,宁波还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城市关系,不断加大友好城市结对工作力度。截至2020年底,宁波累计与中东欧国家的22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其中2014年以来新结友好城市17个。友好城市结对工作,为宁波与结对城市开展贸易投资、港航物流、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保加利亚索非亚承运中国文化中心,积极开展“百团千人游中东欧”活动,与国际友城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进行交流合作,举办宁波国际大学生节、青少年文化夏令营等活动,与国际友城开展文创、美术、微电影等领域专业人士交流……“十三五”期间,宁波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探索文化交流新途径、新模式,中外文化机构联动和民间文化交流得到不断深化。
  除此之外,宁波还积极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实施“千校结好”行动,推动各区县(市)大、中、小学开展对外交流。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宁波共结“姐妹学校”688对,结对数位居全省前列。
  责任编辑:谢 霞
其他文献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6.1亿元,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057元;稳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四位,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百强城区第十位;入选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创建试点、第二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作为浙江省唯一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的“双创”示范基地行政区域,鄞州区着眼在宁波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中当标兵、攀新高,加快构建以高端人才为种苗、创新企
期刊
“十三五”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着眼扩大城市区位优势、体制机制优势,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主动对接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四大建设”,深入实施“拥江揽湖滨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呈现了一些亮点。  “十三五”宁波城建交通事业实现了大提升  一是综合交通实现大提升。随着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推进,宁波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
期刊
仅用12天,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项目实现从洽谈到挂牌;不到1年,瑞凌世界级降温膜项目完成从洽谈到正式投产;7个月内,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完成筹建、签约、落地全过程……这一个个重大项目的加速落地,是宁波“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的生动注脚。  2018年2月,宁波吹响了推进“项目争速、产业争先、科技争投、城乡争优、服务争效、党建争强”的号角。三年来,全市上下强化“争”的意识,焕发“争”的斗志
期刊
去年底,百年城市智库发布了《2020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在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中,宁海县位列第八,在全省所有县中排名第一。  产业是县域高质量发展之基,每一次重点产业的大规模升级,都意味着城市功能的良性演变。在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中,宁海一心谋产业发展,一心壮产业体格。  早在2018年3月,宁海就通过深入走访重点企业、召开座谈会、开展调研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全县“
期刊
“三年大变样”,175个代表性项目按期完成;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示范县;开发区、滨海、溪口等重大平台叠加发力,复旦科技园、“茗山智谷”等创新综合体倍速集聚……  2018年以来,奉化区拿出“拼”的精神、“争”的勇气、“实”的作风,以追赶跨越为主线,从思想大解放带动事业大发展着手,积极落实市委“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总体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健康美丽新城区,全力以赴推动
期刊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2018年以来,象山主动对标“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目标,深入实施“双突破双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成功举办全国乡村治理现场会,位列中国创新百强县第39位,营商环境位列全国百强县第47名。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10万元以上,财政收入81.7亿元。  扬帆正起航,当下的象山正在主动融入新
期刊
随着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日益完善,国内大中城市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的能力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相比之下,打造创新生态的能力,也就是整合创新资源要素并驱动生产力的能力,已成为决定城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关键一环。区域创新生态发展水平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产学研融合发展水平上。从近年宁波发展实践来看,产业技术研究院正成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  虽然最终的目标和效果是实现产学研融合,但严格按参与主
期刊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更需新作为。今年2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在海曙调研时强调,要人一我十勇争先,拼搏奋斗攀新高,努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国内一流强区。面向“十四五”,海曙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忠实践
期刊
加快建设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是宁波培育“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抓手,是与杭州唱好“双城记”、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战略谋划,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宁波拥有优越的港口条件,扎实的绿色石化产业基础,完全有条件、有希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  绿色石化优势与挑战并存  2020年,宁波绿色石化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达3056亿
期刊
“十三五”时期,宁波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扎实推进“党建争强”攻坚行动,引领推动各项事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宁波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当好模范生、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立根铸魂 筑牢信仰之基  党的政治建设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统领一切的根本。“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