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丽宜居品质城市和高水平交通强市 全力助推宁波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

来源 :宁波通讯·图话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着眼扩大城市区位优势、体制机制优势,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主动对接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四大建设”,深入实施“拥江揽湖滨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呈现了一些亮点。
  “十三五”宁波城建交通事业实现了大提升
  一是综合交通实现大提升。随着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推进,宁波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逐步确立。目前,已构建起联通国际、通达全国全省的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了“213”综合交通圈,全面形成了“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先后荣获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国家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城市等10个“国字号”称号。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2年居全球第一,集装箱航线总数达260条,习近平总书记赞扬宁波舟山港是国家战略的“硬核”力量。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710亿元,新增公路里程885公里,公路网密度达115.8公里/百平方公里,为全国的2.3倍,铁路总里程达378公里。建成了三门湾大桥及接线、穿山港铁路支线等一批重点工程,实现了杭甬高速复线、象山湾疏港高速、金甬铁路等项目的开工建设。通苏嘉甬(沪嘉甬)铁路海上钻探正式启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三期建成投用,目前正在抓紧推进机场四期项目前期。
  二是城乡品质实现大提升。经过多年建设,宁波城市品质得到了较大提升。城市化进程加快,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25.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4%,城市发展从三江口的更新提质走向全市域的品质提升。城市快速路网逐步完善,环城南路、北外环、东外环、机场快速路“两横两纵”的“口”字形城市快速路骨架体系已经成形,市区快速路累计里程达到86.8公里。市区“十三横十二纵”方格网干路体系更加完善,累计建成主次干道1390公里。三江六岸联系更加便捷,建成新江桥、三官堂大桥等大型过江桥梁4座,市区过江通道累计达到28个。轨道交通初步实现成网运营,先后开通轨道1号线、3号线一期和鄞奉段、2号线二期首通段、4号线,累计运营里程达155公里。城市环境进一步改观,建成长约36公里、各具特色的“三江六岸”品质滨水廊道,西塘河、南塘河、前塘河等塘河公共亲水空间得到优化提升。
  三是百姓安居实现大提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宁波的房地产市场逐步繁荣。“十三五”期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达7600亿元,较“十二五”增长42.3%。2019年,宁波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6.3平方米,较“十二五”末增加6平方米。百姓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新增受益住房困难家庭约2.75万户,总数达13.75万户。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近9万户,货币安置及新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2.85万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76个,完成农村住宅危房治理改造1.09万间。坚持租购并举,构建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城乡一体化住房保障体系,2020年成功入选全国住房租赁试点城市。开展90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圆满收官,112个镇乡(街道)全部通过考核验收,39个镇乡(街道)获评省级样板。
  四是精细化管理实现大提升。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城镇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考核中位列第三,受到住建部充分肯定。启动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首批20个区域纳入创建。初步形成市、区县(市)、镇乡(街道)及园区一体的智慧城管三级工作体系,智慧城管平台协同网络覆盖面积达到766平方公里,实现对城区12大类186小类综合行政执法(城市管理)事项的全程跟踪。
  当前城建交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党的十九屆五中全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重要部署,特别是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也要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联结点,以高品质生活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这对新时期城建交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了“十四五”宁波要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目标,特别是提出要打造“七个城”,其中有“五个城”与城建交通工作密切相关。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时期城建交通领域要担负起三个方面的重要使命。
  第一,要充分发挥城建交通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强大支撑作用。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平衡、循环不畅,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中央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城建交通投资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有效投资、发展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交通运输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纽带和基础支撑,对于扩大循环总量、提高循环效率、增强循环动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宁波的现状来看,虽然宁波已经实现从交通末端到交通枢纽的转变,但综合交通的基础仍然薄弱,对发展的支撑作用仍有待提升。交通枢纽地位不突出。特别是在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方面,宁波在“五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中的交通枢纽地位最弱,是目前唯一一个没有与上海实现直联直通的长三角中心城市。全市高等级公路路网密度为26.1公里/百平方公里,只有苏锡常地区的1/3;高铁密度为161公里/万平方公里,与杭州、苏州等地差距明显;铁路综合枢纽也只有一个。海港空港能级不高。宁波舟山港是全球第一大港,但在国际权威的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只排第11位;宁波机场能级与城市地位不相匹配,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分别仅列全国第33位和第29位。要进一步发挥城建交通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支撑作用,宁波还要作更大的努力。
  第二,要充分发挥城市建设在城乡品质提升中的引领作用。   记者:科技创新能力是一座城市难以复制的优势,对增强城市能级有显著带动作用。“十四五”时期,宁波将如何发力形成创新策源优势?
  方巍:2018年以来,宁波大力实施“科技争投”,强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十四五”期间,宁波将紧扣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四个面向”,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优势,聚焦提升优势领域创新策源能力,着力打造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一是做强创新策源引擎。以甬江实验室(新材料浙江省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发挥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集聚顶尖人才、建设研究平台、开展项目研发,着力打造材料与微纳器件制备等重大科研设施,加快形成以甬江实验室为龙头的实验室体系。二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完善关键核心技术“三色图”排摸机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登峰”“前沿引领技术2035”等计划,加快产出硬核产品和标志性成果,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三是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研发中心等高水平研发机构,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技术创新中心,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和发明专利基本覆盖。
  记者:创新力量源于优良的生态。“十四五”时期,宁波将如何营造热带雨林般的世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成为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市?
  方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项目、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一体化配置,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体制机制保障。首先,要提升科技创新投入绩效。“十四五”期间,要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引培等。加强科技创新政策研究,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发挥天使投资、科技信贷等作用,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创新领域。其次,要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强化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四链协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协同攻关机制,全链条组织实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发挥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载体助推“双创”作用,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第三,要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潜能。深入落实“三评”改革,完善重大项目、人才和机构等第三方评估机制,探索开展项目经费“包干制”、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和“里程碑式”管理等改革试点,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第四,要完善创新文化培育机制。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广大科技人员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健全完善尽职容错免责机制,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记者:2020年,宁波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4%,首次超过50%。“十四五”时期,宁波服务业将如何再发力,以提升服务经济规模能级?
  谢月娣:“十三五”时期,宁波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8%。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宁波服务业规模能级、内部结构、发展质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十四五”时期是宁波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当好模范生、加快建设现代化濱海大都市的关键时期,提升服务经济规模能级,是建设世界一流强港、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是提升城市能级、唱好“双城记”的重要途径,是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也是服务高品质生活、扩大内需的重要保障。
  “十四五”期间,宁波将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数字赋能为动力,围绕服务世界一流强港、制造强市、现代都市、民生品质,完善四大产业体系,推进港口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公共服务业智能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着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全面增强服务业对“港产城人”的服务、支撑和保障作用。“十四五”时期,宁波将通过实施布局优化、数字赋能、融合创新、消费促进、主体培育、品牌塑造、改革开放、环境营造等专项行动,实现服务业提质增效倍增发展。到2025年,宁波力争实现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6%,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形成国内领先功能平台100个,省级以上知名品牌200个,新增总部企业超过1000家。
  责任编辑:毛思洁
其他文献
诉情八千年,寻梦井头山。  4月13日,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榜上有名。这也是宁波市继1998年浙江慈溪上林湖寺龙口越窑窑址、2002年宁波元代庆元路永丰库遗址、2016年慈溪市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后,第四个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项目。井头山贝丘遗址等四处也将成为宁波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载体之一。  从7000年前到8000
期刊
在奉化区红十字会博爱志愿服务的活动中,大家总能看到一个开着面包车、奔波在最前面的娇小身影,队员们亲切地称她为缪队。她就是队长缪亚春,做了13年的志愿服务,无论多繁重的任务,多棘手的服务对象,她总是一如既往地充满爱心、乐于助人。  多年来,缪亚春一直风雨无阻地奔波在奉化公益事业一线,她带领的队伍成为奉化红十字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也是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一面旗帜。  今年,缪亚春
期刊
宁波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十四五”要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2035年将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现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日新月异,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深刻变革,而改革越往后越深入,面临的矛盾就越多、难度就越大。无论是争创先行市,还是当好“模范生”,关键看我们怎么
期刊
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9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波黑、捷克、黑山、波兰、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希腊、匈牙利、北马其顿、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别代表出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凝心聚力,继往开来 携手共谱合作新篇章》的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务实均衡、开放包容、创新
期刊
“滄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你们是抗疫一线的英雄、救死扶伤的天使、大爱宁波的代表,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2020年12月11日下午,宁波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暨“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表彰大会举行。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在会上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浙江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精神,聚焦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题
期刊
“勿吃楼茂记香干,生活做煞唔相干。”这是宁波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老话,说的就是如果不吃楼茂记香干,做最苦最累的活就失去了意义,这足以证明在宁波人心中楼茂记这个老字号的分量。2006年12月19日,商务部公布首批中华老字号,楼茂记成为宁波市入选的两家老字号之一。一路走来,楼茂记能重新焕发活力,历久弥新,要归功于掌门人钟尧飞在传承中创新的发展思路。如今,楼茂记坐落于奉化西坞、占地面积达1.3万余平方米的新
期刊
良好生态环境不仅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优先与绿色发展并举、生态增容与治污减排并进、制度建设与政策激励联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让绿色成为最动人色彩。未来五年,宁波将如
期刊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3、4月的桃花迎来了盛放期,深深浅浅的红漫山遍野,灿若云霞,缀满了整个新建村,如云蒸霞蔚,又和青山翠竹相交映。伴着桃花幽幽的香,沿着蜿蜒曲折的田埂路行走,春天在这里有了最具象化的体现。“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这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正是作词家邬大为以新建村桃花为背景创作的。近年来,闻名而来的游客熙熙攘攘,不计其数,赏花高峰期每天有上万辆车
期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唯有创新,方能勇立潮头。“十三五”期间,宁波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020年,宁波高新技术增加值达2338.76亿元,是“十二五”末的2.45倍,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37.0%提高到57.9%。2020年宁波创
期刊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6.1亿元,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057元;稳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四位,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百强城区第十位;入选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创建试点、第二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作为浙江省唯一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的“双创”示范基地行政区域,鄞州区着眼在宁波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中当标兵、攀新高,加快构建以高端人才为种苗、创新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