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闭与疯癫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o3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黄色壁纸》是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创作的一篇典型的女性主义作品。本文从女性哥特主义的视角对该小说进行解读,即从女性哥特的元素:封闭空间,女性自我身份的寻求,以及女性疯癫三个方面,揭示在男权社会禁锢下,女性作家建构自己的声音,寻求女性身份意识的艰难道路。
  关键词: 《黄色壁纸》 女性哥特 禁闭 疯癫
  
  《黄色壁纸》是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于1892年创作的一篇典型的女性主义作品。小说所采用的是传统的哥特式体裁。小说中的“我”对自己身份的忧虑和对写作的渴望被判定为病态的,继而被丈夫带到一个孤寂、偏僻的古老别墅中,与世隔绝。在身心的极度压抑下,“我”对房间与壁纸等产生了疯癫的臆想,郁积在胸中的不可扼制的怒火导致了“我”最终的疯癫。这使“我”逃离了男性“房间”,实现了内心深处的反叛。
  一、女性哥特
  “女性哥特”这个词语首次出现在莫尔斯的著作《文学女性:伟大的作家》(1976)一书中。“女性哥特”被阐释为体现女性性别身份观被男权价值观制度化的有效载体。它的界定从一出现就注重文学作品的现实主义特征,而弱化了传统哥特的超自然因素。它强调的是,给女性个体带来恐惧、幻想的,不是非人的神秘力量,也并非家族的罪恶史,而是来自现实生活中,源于性别角色的禁锢,以及以性别为导向的人际关系、女性空间的束缚,特别是父权社会的家庭关系和婚姻制度,等等。女作家在文本中用女性哥特来界定自己真实的社会生活,传达自身在人际关系中的焦虑不安,揭示造成女性心理创伤和个性压抑的社会根源。
  二、哥特式的封闭空间
  哥特小说中的主角通常都处于被他人操控的境地。他们被关在幽深、阴暗的城堡或是地下室中,终日不得与其他人接触。密闭的空间意象是女性哥特文本的主题之一。诡异的封闭空间既象征着禁锢女性自我的父权社会,又是父权制文化压抑下的女性个人情感体验的载体。诡异的封闭空间象征女性迷失自我、寻找自我时的无助心理,反映“女性作家自身的痛苦、无助感,由于身处陌生并无法理解的地域而产生的恐惧心理”。[1]
  在小说《黄色壁纸》中,作者将主人公“我”自身的焦虑和不确定感投射到封闭空间的诡异和陌生感上,借助各种意象进行了象征化的传达。在诡异的情境中,熟悉的景物扭曲变形,无生命的东西似乎有了生命,让人感到莫名的恐惧。小说从一开始就弥漫着压抑、阴冷的诡异气息。“我”对那幢环境优雅的房子却产生了不安的感觉,直觉到这是一座“闹鬼的豪宅”。隔绝外界的篱笆、围墙和紧锁的铁门、扭扭曲曲“多瘤”的树和残破不堪的花房,整个园景显示出一种怪异、混乱的氛围。宅中的房间各自孤立,空荡的卧室里只有一张固定的大铁床。唯一的窗户上安装了木栅,一些金属环挂在墙上。与其说这是调节心情的地方,还不如说是孤立、囚禁“我”身心的牢笼。“我”被禁闭在这间与世隔绝的房子里,无助、痛苦、恐惧。
  《黄色壁纸》运用了第一人称,使读者更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我”的彷徨和焦虑。而“我”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本人的复本,是女性作家的身份焦虑。按照“我”的愿望,“我”希望能住在楼下朝着走廊的那间房,窗前开满了玫瑰花,还有好看的老式印花布窗帘。可是这与“我”的丈夫的想法格格不入。对于女性,尤其是女性作家来说,理想的生活环境应该是开放的,是可以与外界沟通的,充满创作灵感与激情的。然而,没有经济基础的“我”,只能束缚在男性统治的屋檐下。处于男权社会里的女性作家,从身体到精神都受到压迫和抑制,单调的生活空间使她们无法接触到外面广阔的世界,被困在自我身份的焦虑之中,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在女性哥特小说中,住宅可以是女性抵抗外界侵袭的堡垒,也可以成为禁锢她们的监狱。《黄色壁纸》中“我”的丈夫是男权文化和意识的代表,他对“我”的禁闭和严格管制在某种程度上侵犯了“我”作为女性特有的生存空间和主体性。“我”由于压迫和禁锢而产生的恐惧感和焦虑感使得“家”变得诡异而陌生,成为禁锢女性自我的牢笼。女性哥特主义运用浪漫主义的陌生化手法,揭露了女性在牢狱般的家庭生活中任凭男性摆布、控制的真实一面。
  三、寻求女性身份
  哥特小说蕴含着女性对从属地位、自我压抑状态的反抗。女主角通常要经历一个意识自我并实现自我的过程。“女性哥特”恐惧的源泉就在于女性对自身性别身份的焦虑。女作家在文本中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形式来界定自己真实的社会生活,传达自身在人际关系中的焦虑不安。女性哥特找寻的,正是失落的女性的自我身份与自我意识。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西方文化中,女性是作为被男性观察的客体而存在的。写作一直被视作男性的特权。在男性作家的笔下,女性要么是美丽善良的“天使”,要么是放荡不羁的“恶魔”。这是男性文化对审视女作家作品的框架的限定。对于女作家来说,创作的身份焦虑无时不在困扰着她们。她们一方面要释放压抑已久的愤懑,改写父权文化对女性歪曲和贬抑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又要不自觉地认同长久以来父权文化的印记,顾及自己的作品是否被社会所接受。
  《黄色壁纸》中的女主人公并不仅仅是一位妻子和母亲,她还有另一个特殊身份——女作家。在日记中,“我”对自己能否写作总是存在着怀疑,因为“我”的意见总是被否定,“我”对女性经验和感受的描述总是受到来自于代表男权的丈夫、兄弟和医生的嘲讽和谴责。“我”的创造力受到限制,身心发展被禁锢,角色被锁定在家庭之中。女性作家要大声地表达作为一名作家的声音举步维艰。因为,按照男性文本提供的女性形象范本,她们所创作出的追求独立个性、向往自由的女性形象显然是不符合标准的。“我”对自己写作能力的怀疑,对写作的渴望,以及写作带给“我”的焦虑,无疑都是处于困境之中的女性作家自身处境的复本,使作者内心被压抑的情感,如焦虑、愤怒、恐惧等得以宣泄。
  与世隔绝、孤立无援使得小说中的“我”长期处于恐惧和封闭状态,从而逐渐失去了思辩意识,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我”被剥夺了写作的前提条件,无法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只能待在狭小的阁楼,面对墙上诡异的壁纸。壁纸的颜色“几乎使人恶心”,要么“是一种郁闷的模糊不清的黄颜色”,“在有的地方,它只是一种俗气的桔黄色,在别的地方却是一种阴沉黯淡的黄绿色”。[2]最初黄色壁纸可以代表“我”的生活和思维状态,混沌、黯淡。而最终黄色壁纸已经与“我”的思维密不可分了。“我”透过墙纸的表面,看到了另一幅图景:许多女性被束缚在父权制纵横交错的框架里,卑微地爬行着,却总也逃不出父权制藩篱。“我”意识到了社会中被扭曲倒置的“自我”,以及在男性文本模式下女性作家的觉醒和反抗。
  小说中的“我”在一步步觉醒,最终和壁纸后面的女人一起,摆脱了枷锁,逃离了监狱式的囚禁。这样的变化实际上是“我”的心理投射。女性作家颠覆了男性的文本模式和标准,打破传统男性文学塑造的非天使即恶魔的女性形象,积极营建一种与女性作家性别身份相吻合的文学话语方式,寻求自己的声音和生存意识,完成了意识自我并实现自我的过程。
  四、“我”的疯癫
  女性哥特是“一种表达女性内心隐秘的抗争、幻想和恐惧的文学体裁”。[3]女性哥特以极端的方式暴露了父权制的二元对立性别观。作为一种心理形式,它激发恐惧、愤怒等情感。女性对自身性别角色焦虑和恐惧反映了19世纪女性作家在男性中心的主流文化中的身份困境和极端心理体验。而女性作家在违背男性写作原则,构建自己的写作传统的过程中更被认为是“怪异”,甚至是“疯癫”的。
  疯癫和死亡是女作家宣泄心理的独特方式,体现了一种拒绝,即女性拒绝生活在父权文化的结构之内。“疯癫”的形成既来自外部环境男权社会的压抑,又来自因女性主体性缺失而造成的对男性指令的依赖。“疯癫”成为女性反叛的悲剧性宿命。社会与文学的禁锢使女性作家对自己想象力产生了深刻的焦虑与怀疑。她们既有挑战传统的叛逆,又存在对现有社会秩序特别是性别秩序的顾忌。她们把这种焦虑的心态投射到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在她们自身独有的、分裂的女性感情上找到平衡。
  《黄色壁纸》中的主人公“我”一开始是以一种听话、顺从的态度对待丈夫的安排。最初的“我”只是默默接受丈夫对自己的“爱”,做一个家里温顺的天使。然而,禁闭与压抑的生活范围,受到约束和控制的思想、行为使“我”从内心深处开始拒绝丈夫建构的生活、文化结构。“我”不顾外界阻力坚持写作,把它作为一种表达心声的途径。然而,监禁与忧郁、无助与孤独将“我”逼向了疯狂的绝境。在无聊的日子里,“我”只有盯着墙上的壁纸,墙纸上的图案逐渐变得混乱,“我”的精神状态也逐渐脱离现实,幻想出壁纸上跳动的窗户,挣扎的女人。壁纸图案背后的女人开始由一个形状变成有生命的形体,由静态的顺从变为动态的反抗,由孤单的个体变为共谋的群体。最后,“我”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不断在地上愤怒地爬行,疯狂地撕下黄色壁纸,帮助那些栏杆后面的女人爬出来。“我”的精神状态彻底崩溃。表面上看,故事以“我”的疯癫而结束,实际上,疯癫对“我”而言更是一种自由,实现了“我”内心深处的反叛。疯癫的颠覆意义已经明晰。写作使“我”实现内心的自我救赎,而疯癫让“我”保持了理性的思想,超越了男性的权威。“难道一个男子汉真的会昏过去吗?可是,他的确昏过去了,而且倒在墙边,正好横在我的道上,所以我每次都得从他身上爬过去”。[4]女性作家背离了由男性为其预设的身份角色,跨越了父权文化为她们设置的界限,以“疯癫”的方式最终超越了男性文本对她们的禁锢,向原本只属于男性的写作发起了挑战。
  五、结语
  在《黄色壁纸》中,作者通过女性哥特写作将颠覆性因素隐喻其中。哥特式意象不仅营造了诡异、迷离的氛围,而且体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压抑与痛苦。小说中的“我”最终以疯癫的形式逃出藩篱与禁锢,完成了意识自我的过程,实现了女性对男性权威的反抗。“我”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特色,固执而强烈地去寻求自己的身份与价值,努力地打破男性文本的禁锢,用自己真实的声音去表达女性自身的愿望与意识。
  
  参考文献:
  [1]Sandra Gilbert and Susan Gubar.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M].New Haven Con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84-85.
  [2][4]吉尔曼·夏洛特·珀尔金斯.黄色壁纸[A].朱虹选编.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71-72,91.
  [3]Elaine Showalter.Sister’s Choice:Tradition and Change in American Women’s Writing[M].Oxford:Clarendon,1991:127.
  [5]Ellen Moers.Literary Women[M].New York:Oxford UP,1976.
  [6]Fred Botting.Gothic[M].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1996.
  [7]Juliann Fleenor.The Female Gothic[M].Montreal and London:Eden Press,1987.
  [8]程锡麟.天使与魔鬼——谈《阁楼上的疯女人》[J].外国文学,2001,(1).
其他文献
纵观早期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历史,以上海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始终作为其核心要素。诚然,上海作为早期中国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中心,对于它的电影实践等研究必然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然而,历史并非以某个区域闭合地发展,它的流行性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缝隙。因此,关于地方电影或区域电影的历史研究和撰写显得尤其必要,亦符合“重写电影史”的要求和逻辑。广西作为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毗邻广东、港澳,对其电影业发展的研
摘 要: 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与曹雪芹的《红楼梦》这两部同时诞生于十八世纪中叶的伟大作品从思想到艺术都有不少因素可以进行比较研究。追求爱情和婚姻的自由是两部小说的共同主题,但是两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这正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父权制价值体系对婚姻的影响力。  关键词: 《汤姆·琼斯》 《红楼梦》 父权制 爱情    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与曹雪
摘 要: 高校是传播知识的第一阵地,高校必须以建设学习型党支部为目标,不断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学习型党支部的创建主要应从几个层面下工夫:党员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党支部要构建学习机制、教育机制,要挖掘其所在高校的优势资源打造自身的特色,使党员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真正获取符合各自需求的知识。  关键词: 高校学习型党支部 党员干部 学习    学习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摘 要: 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学生的作文能力与新课程标准要求有较大差距。让学生热爱农村生活、多观察农村特有风物、学习农村口语、调查访问研究,再加上有针对性的情趣引导是关键,应该引起农村语文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宏观指导    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如同误入玻璃瓶中的苍蝇,东一头西一头,处处有路,处处无路。部分
摘 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受到国家、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等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而且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本文旨在根据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方法和措施,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效果。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资助体系 现状 完善策略    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合理继承,又要勇于创新,用崭新的视角看新课程;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语文教师 终身发展    一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和不断深化,中学教师面临着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在前人丰厚积累基础上的转变
摘要:劳伦斯作品《马贩的女儿》主人公梅贝尔和乔伊斯作品《伊芙琳》主人公伊芙琳所面临的人生困境和机遇相同,却有着不同的人生结局。本文从劳伦斯和乔伊斯这两位英国文学巨匠的生活背景、社会背景和他们对人性理解的差异出发分析导致两位女性不同命运的答案。  关键词:劳伦斯 乔伊斯 女性 命运 男权社会    女性寻找自我身份的认同和确立,冲破社会性别意识的制约,构成了很多文学作品所关注的一个话题。如D.H劳伦
摘 要: 在探讨“娜拉出走后怎么办?”这一重大命题中,从五四到建国的女作家们都用自己的作品做了第三种答案即:“参加革命。”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将这一具有女性意识的命题建构成以女性为自我主体的女性话语体系和表达女性自我认知的文本。但由于时代话语的遮蔽,之后的女作家们如解放区女作家郁茹的《遥远的爱》逐渐地拉近了女性立场与主流话语宏大叙述的距离,并且最终大一统的民族话语遮蔽了女性立场,到了《青春之歌
摘 要: 本文主要是对《我学会了……》作文课的课堂教学,从命题简析、习作要求、目标预设、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设计,重点论述了教学过程的设计,如课件展示,打开话题;学会选材,突出重点,引出难点;例文引入,揣摩借鉴,攻克难点;理清思路,编写提纲,练习写作;展示片段,扬长避短,分享成功。  关键词: 《我学会了……》 作文课 教学设计    【课题】  《我学会了……》  【命题简析】  本次习
摘 要: 教材中精选的课文,贴近学生生活,在结构、内容、主题、写法、语言等方面都是學生学习的样本范例。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课文教学中的写作因子,寓写作教学于课文教学,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深化写作教学,做到课文教学和写作教学融合并进,共同创造语文教育的新天地。  关键词: 写作教学 课文教学 实践    语文教学包括课文教学和写作教学两大内容。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教材的实施,课文